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腰文鸟发声行为的神经发育 被引量:12
1
作者 左明雪 曾少举 +1 位作者 彭卫民 张信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文研究了 5~ 15 0日龄雄性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年龄段的声谱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神经调制机制。结果如下 :(1)HVC、RA和AreaX三个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基本接近成年鸟的水平后 ,幼鸟才开始学习鸣叫 (约 45日龄 ) ;(2... 本文研究了 5~ 15 0日龄雄性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swinhoei)不同年龄段的声谱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神经调制机制。结果如下 :(1)HVC、RA和AreaX三个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基本接近成年鸟的水平后 ,幼鸟才开始学习鸣叫 (约 45日龄 ) ;(2 )HVC、RA和AreaX达到成年核团体积时 (约 80日龄 ) ,幼鸟才具有成年雄鸟的鸣叫模式 ;(3)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与核团间的神经支配有关 ,而基本不受鸣唱行为的影响 ,HVC、RA和AreaX的最快增长时间段各不相同 ,三个核团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体积增长的显著变化 (one wayANOVA ,P <0 0 5 ) ,但各核团在任意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异并不都显著。结果提示 :发声行为产生的时间和发展与发声控制核团的发育、核团间的神经联系有关 ,最终的体积发育程度受内在遗传力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发声控制核团 神经联系 声谱 发声行为 神经发育 鸣禽
下载PDF
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左明雪 曾少举 +1 位作者 时宇 黄之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2-307,共6页
应用神经示踪、放射免疫测定及组织学方法,对成体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及血中的睾酮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前脑高级发声中枢、古纹状体粗核和X区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存在明显的性双态性,雄性的上述三个发声控... 应用神经示踪、放射免疫测定及组织学方法,对成体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性双态性及血中的睾酮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前脑高级发声中枢、古纹状体粗核和X区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存在明显的性双态性,雄性的上述三个发声控制核团体积分别比雌性大531、401和192倍,在三个选定的平面上,雄性个体的前两个核团神经元数量超过雌性,但神经元分布的密度则小于雌性,差异均显著(P<005)。从高级发声中枢投射至X区和古纹状体粗核的神经元直径在雌、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雌、雄个体中高级发声中枢投射至X区的神经元直径则明显大于投射至古纹状体粗核的神经元直径。此外,放射免疫分析结果表明,雄鸟血清中睾酮水平与古纹状体粗核的体积呈显著相关(P<005),与高级发声中枢的体积呈极显著相关(P<001)。这些结果提示鸣禽雌雄个体鸣啭能力的差别不仅与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有关,而且可能与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神经元占有的空间及激素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禽 白腰文鸟 性双态性 激素 发声控制核团 前脑
下载PDF
白腰文鸟嗅叶X区的神经回路与P物质的免疫组化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信文 曾少举 +3 位作者 李佳 马骏 杨利 左明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用双向神经示踪剂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和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腰文鸟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的神经投射和P物质在发声中枢及相关核团内的分布。结果表明 :X区接受发声与听觉整合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 (HVC)以及中脑AVT的传入投射 ,由... 用双向神经示踪剂生物素结合的葡聚糖胺和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腰文鸟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的神经投射和P物质在发声中枢及相关核团内的分布。结果表明 :X区接受发声与听觉整合中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 (HVC)以及中脑AVT的传入投射 ,由X区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丘脑外侧核内侧部 (DLM)。在HVC、DLM、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和发声控制中枢古纹状栎核内有许多的SP 免疫阳性神经细胞 ,在X区、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等有大量的SP 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或终末等。提示P物质可能在发声中枢内起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叶X区 发声中枢 神经回路 P物质 白腰文鸟
下载PDF
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脑内P物质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学博 黄鑫欣 +5 位作者 李佳 周荔平 孙颖郁 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最少.2)两种鸟SP的分布在听觉中枢耳蜗核、中脑背外侧核壳区、丘脑卵圆核壳区等比较相似.3)在山噪鹛发声中枢中SP的标记量比白腰文鸟丰富,尤其是在X区.结果表明:SP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SP在发声中枢分布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噪鹛 白腰文鸟 P物质 发声听觉核团 免疫组化方法
下载PDF
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雌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银兰 张海珠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sw inhoe 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 sw inhoe 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大于雌鸟;雄鸟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均超过雌鸟,而神经元的密度则小于雌鸟.以上结果差异均显著(P<0.05),这说明白腰文鸟的发声控制核团存在着性双态性(Sexual d imorph 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前脑 发声控制核团 性双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