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尔虎长调民歌《巴彦巴尔虎下夜人》音乐特征研究
1
作者 英桃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2-65,78,共5页
巴尔虎长调民歌历史悠久,富有浓郁的地域游牧文化特征,是呼伦贝尔素材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巴彦巴尔虎下夜人》是巴尔虎传统长调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首长调民歌深受牧民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内蒙古各地。本论文主要... 巴尔虎长调民歌历史悠久,富有浓郁的地域游牧文化特征,是呼伦贝尔素材长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巴彦巴尔虎下夜人》是巴尔虎传统长调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首长调民歌深受牧民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内蒙古各地。本论文主要描述了长调民歌《巴彦巴尔虎下夜人》的历史来源、传承现状、歌词特点和曲式结构,并针对传承与保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虎 长调民歌 《巴彦巴尔虎下夜人》 音乐特征
下载PDF
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民歌戏曲化的文化考察
2
作者 严永福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40,共9页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是民歌在闽台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传播、交融、发展并最终成长为戏曲唱腔的戏曲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调] 歌仔戏 [七字调] 客家民歌
下载PDF
民族志诗学视角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研究
3
作者 李小婷 刘君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从民族志诗学视角,基于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遵循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原则,分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对《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这一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本微观分析发现:“许译本”的民族... 从民族志诗学视角,基于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遵循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原则,分析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对《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这一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本微观分析发现:“许译本”的民族文化呈现主要体现在词牌名和民谣的翻译层面,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特征,传递鲜明的民族语言音响效果和表演特征,凸显语言和情感张力,对于地域知识和全球概念、民族文化和他族文化等概念对子之间的界限具有一定的消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诗学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民族文化 词牌名翻译 民谣翻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阜新非遗外宣英译研究——以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英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美萱 刘艳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1期7-11,共5页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重视,各地陆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非遗文化,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原是蒙古族的蒙古勒津地区,形成了已有300年历史的东蒙短调民歌文化,言简意赅,韵律整齐,善用修辞,内涵丰富。基于西方受众意识做好东...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重视,各地陆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非遗文化,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原是蒙古族的蒙古勒津地区,形成了已有300年历史的东蒙短调民歌文化,言简意赅,韵律整齐,善用修辞,内涵丰富。基于西方受众意识做好东蒙短调民歌的外宣英译工作,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渠道,拟从生态翻译学的三个核心维度(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进行外宣英译,尝试探索出一个适合民歌外宣英译的翻译策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切实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蒙短调民歌 外宣翻译
下载PDF
山西“五更”类民歌研究
5
作者 王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五更”类民歌是依照古人对“五更”的传统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山西“五更”类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全省各地,且称谓多样。它们在继承“五更”类民歌固... “五更”类民歌是依照古人对“五更”的传统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山西“五更”类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全省各地,且称谓多样。它们在继承“五更”类民歌固有的定格联章的结构基础上,一方面沿袭明清俗曲“银纽丝”“叠断桥”“梳妆台”等曲牌之曲调形成新的风格;一方面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曲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更” “五更”类民歌 山西民歌 称谓 曲调
下载PDF
“草原百灵”的爱好与责任--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金花的艺术成长之路
6
作者 马丽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金花是著名的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多次采访金花老师,对她迄今为止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包括金花老师对蒙古族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承发展等方面的艺术贡献,都进行了详细的口述记录和分析研究。对金花老师从艺之路的... 金花是著名的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多次采访金花老师,对她迄今为止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包括金花老师对蒙古族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承发展等方面的艺术贡献,都进行了详细的口述记录和分析研究。对金花老师从艺之路的采访与总结,能为青年艺术工作者从事歌唱艺术事业树立标杆和典范;对金花老师投入巨大精力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在传承发展、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艺术价值和理论总结,能在学理层面上展示蒙古族短调民歌艺术的特点与魅力,并对演出实践和民乐教学有所借鉴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 从艺之路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演唱艺术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安徽五河小调的音乐特征与演唱风格
7
作者 魏晓媛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43-145,164,共4页
五河民歌将南北文化高度融合在一起,借助音符的跳动,使地域特点得以鲜明体现,歌词比较风趣,表演形式与人们的生活非常接近,这使五河民歌具备较强的唱腔风格魅力。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地区流传下来,其创作的基础为地方的生产生活内容,... 五河民歌将南北文化高度融合在一起,借助音符的跳动,使地域特点得以鲜明体现,歌词比较风趣,表演形式与人们的生活非常接近,这使五河民歌具备较强的唱腔风格魅力。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地区流传下来,其创作的基础为地方的生产生活内容,并将地方民歌小调的旋律和曲调融入其中,将淮河流域广大群众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传唱下来。其在旋律、曲调和内容上都表现出超强的地方特点,其乡土情怀比较浓郁,传唱形式简单,情感流畅轻松。在淮河中下游民间文化领域,五河民歌占据核心位置,体现了超强的区域性和本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河民歌 乡土情怀 曲调 旋律
下载PDF
扬琴独奏曲《山哈》的创作特色与艺术价值
8
作者 刘明月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扬琴独奏曲《山哈》是一首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作品,这在扬琴独奏曲中极为少见,对扬琴作品创作、民族音乐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其独特的畲族民歌旋律、动感的舞蹈型节奏、节拍间的巧妙转换,无不体现着作曲家的巧思。在对《山... 扬琴独奏曲《山哈》是一首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作品,这在扬琴独奏曲中极为少见,对扬琴作品创作、民族音乐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其独特的畲族民歌旋律、动感的舞蹈型节奏、节拍间的巧妙转换,无不体现着作曲家的巧思。在对《山哈》进行文献整合、比较分析、综合论述的基础上,挖掘其创作背景,厘清其创作特色,剖析其艺术价值,并就其艺术效果进行具体阐述。使其充分彰显时代特征,更好地传承国乐精粹,更好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畲族曲调 民歌舞蹈节奏
下载PDF
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元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9,共6页
同宗民歌研究的是民歌“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是对一些同一源流民歌的比较研究。从对众多同宗民歌“流”的比较研究中 ,勾勒出“源”的基本特征 ;在对“流”的分析过程中 ,寻找“源”的总体特征 ,并进一步找出更多同源同流的同宗民... 同宗民歌研究的是民歌“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是对一些同一源流民歌的比较研究。从对众多同宗民歌“流”的比较研究中 ,勾勒出“源”的基本特征 ;在对“流”的分析过程中 ,寻找“源”的总体特征 ,并进一步找出更多同源同流的同宗民歌来 ,甚至找到这些同宗民歌的“源头” ,或至少寻找到较早的“流”。许多同宗民歌都源于明清俗曲 ,而音乐曲调则是辨认同宗民歌的根本标准。同时 ,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歌词内容、衬词使用规律、民歌名称等手段寻找同宗的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宗民歌 明清俗曲 民歌源头 民歌源流
下载PDF
湖北民歌特性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正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0,共13页
文章从"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辩证关系入手,沿着我国旋律构成的民族性、调式调性的特殊性、节奏腔式的戏剧性和结构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剖析了湖北民歌对于人物性... 文章从"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辩证关系入手,沿着我国旋律构成的民族性、调式调性的特殊性、节奏腔式的戏剧性和结构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剖析了湖北民歌对于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地方风味的细腻、形象而独特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民歌 三音列 三原色 扬调 屈调
下载PDF
再谈辨认“同宗民歌”的标准——兼答徐元勇博士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光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78,共5页
笔者在拙著《中国同宗民歌》中 ,曾对同宗民歌的界定、分类及纵横传播情况作过一些阐述 ,认为“民间歌曲”的同宗 ,应是“歌”(歌词 )和“曲”(曲调 )的综合体。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音乐曲调才是辨识同宗民歌的更本标准。”对此观... 笔者在拙著《中国同宗民歌》中 ,曾对同宗民歌的界定、分类及纵横传播情况作过一些阐述 ,认为“民间歌曲”的同宗 ,应是“歌”(歌词 )和“曲”(曲调 )的综合体。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音乐曲调才是辨识同宗民歌的更本标准。”对此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 ,特选本文就这一问题进一步论述 ,同宗民歌具有“混生性”、“综合性”的特点 ,应包括曲调、歌词、衬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宗民歌 曲调 歌词 混生性 综合性
下载PDF
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裴雅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5,共7页
风格特征是艺术作品风貌、格调、风采的整体特征体现。蒙汉调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旋律基础上融合了西北汉族山歌的音乐因素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着力阐述这种蒙汉结合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形态上的具体表... 风格特征是艺术作品风貌、格调、风采的整体特征体现。蒙汉调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旋律基础上融合了西北汉族山歌的音乐因素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着力阐述这种蒙汉结合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形态上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混合风格是如何在音乐形态中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短调 汉族山歌 蒙汉调 融合 风格
下载PDF
曲艺音乐中的扬琴 被引量:6
13
作者 解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各地的“琴书”类说唱,是民间艺人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传唱明清俗曲声腔的过程中形成的曲艺形式。这种艺术品种属“明清俗曲腔系”,文章论述了其伴奏乐器“扬琴”,以及琴书类曲艺的种类与传播。
关键词 曲艺 扬琴 琴书 明清俗曲腔系 传播
下载PDF
从“信天游”透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姚莉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信天游是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本文试图通过这一载体,感受陕北人民的自由天性,透视陕北人民与大自然及封建传统抗争的精神,把握黄土地的神韵及艺术风采。
关键词 陕北 信天游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三个不同地区的汉族民歌《茉莉花》的衍变过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狄其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5,共7页
在我国民歌中有着一种"同曲变体流传"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广泛流传的三个地区的《茉莉花》,即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比较与分析,来揭开民歌中"同曲变体流传"这一现象,从而... 在我国民歌中有着一种"同曲变体流传"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广泛流传的三个地区的《茉莉花》,即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比较与分析,来揭开民歌中"同曲变体流传"这一现象,从而寻找出我国民歌流传发展的手法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曲变体流传 变奏 借字
下载PDF
孟姜女调“拟母曲”及变体探微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9,共11页
孟姜女故事自春秋伊始至今,流传不息。围绕孟姜女故事的民歌传唱,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孟姜女调。文章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近370首孟姜女调为曲谱材料,对其进行详尽的旋律学分析,析出江苏民歌《孟姜女》为该调系"拟母曲"... 孟姜女故事自春秋伊始至今,流传不息。围绕孟姜女故事的民歌传唱,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孟姜女调。文章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近370首孟姜女调为曲谱材料,对其进行详尽的旋律学分析,析出江苏民歌《孟姜女》为该调系"拟母曲"的合理性,进一步对其曲调的几种变体形式给予归纳研究,得出一首曲调是否属于孟姜女调的"不变"要素是"特性音调"和"各句落音";并在"不变"的基础上归纳出孟姜女调中不同的变体形式。这一研究,梳理了同宗民歌的流变和分化布局,是对孟姜女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调 拟母曲 变体 江苏民歌《孟姜女》
下载PDF
鄂温克、鄂伦春与达斡尔民歌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魏琳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9-28,共10页
对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民歌从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题材内容、民歌体裁、歌词格律与旋律形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赵宋光先生的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重点从歌词格律、旋律形态两方面对三个民族民歌进行比较研究,进而... 对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民歌从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题材内容、民歌体裁、歌词格律与旋律形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赵宋光先生的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重点从歌词格律、旋律形态两方面对三个民族民歌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其独特的形态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少民族” 民歌 题材内容 民歌体裁 歌词格律 旋律形态
下载PDF
论明清时调小曲的渊源与发展——以“凤阳花鼓戏”的生成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荣新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中国民歌如按流行区域来划分,可分为乡土民歌(乡村)与时调小曲(城镇)两大类,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渊源关系。但如要从乡土民歌中划分出时调小曲,做出畛域分明的区分界定,又颇为困难。从明清之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凤阳歌》(乡土民歌)... 中国民歌如按流行区域来划分,可分为乡土民歌(乡村)与时调小曲(城镇)两大类,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渊源关系。但如要从乡土民歌中划分出时调小曲,做出畛域分明的区分界定,又颇为困难。从明清之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凤阳歌》(乡土民歌)演变为《凤阳花鼓曲》(时调小曲),最后形成《花鼓戏》(戏曲)的生成过程,可以窥见明清之际时调小曲产生的渊源及其发展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民歌 时调小曲 凤阳歌 凤阳花鼓曲 花鼓戏
下载PDF
经验与启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博特乐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两个成功例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长调民歌的舞台化、课堂化实践,通过专业团体为发展平台,以艺术院校为传承渠道,对长调民歌进行传承和发展,从而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两个成功例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的长调民歌的舞台化、课堂化实践,通过专业团体为发展平台,以艺术院校为传承渠道,对长调民歌进行传承和发展,从而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的一个成功范例;而"乌珠穆沁模式",是在特定区域中的多种群体、多个部门协调参加的工作模式,通过小区域中大多数成员参与的社会文化互动,以达到长调民歌整体性、原生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长调 保护 传承 专业化实践 乌珠穆沁模式 整体性 原生性
下载PDF
对民歌《绣荷包》的民间流传及乐曲变体的探讨——以山东《绣荷包》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项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歌曲《绣荷包》从最初的18世纪早期产生唱词至今,前后跨越经历了三个世纪。应该说在中国的歌曲宝库中能够流传这么久远并被全世界人熟知的歌曲屈指可数,《绣荷包》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歌曲《绣荷包》最初的记载发展到今天为全世界所喜... 歌曲《绣荷包》从最初的18世纪早期产生唱词至今,前后跨越经历了三个世纪。应该说在中国的歌曲宝库中能够流传这么久远并被全世界人熟知的歌曲屈指可数,《绣荷包》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歌曲《绣荷包》最初的记载发展到今天为全世界所喜欢并演唱以及它在流传中所形成的多种变体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绣荷包》的流传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民间歌曲,对我国各地方,各民族歌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此希望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并投身到地方民歌的发展、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让这种溶入了更多历史文化的民间歌曲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绣荷包 民间流传 变体 曲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