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in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ICU 被引量:6
1
作者 Min Chen Ri-jin Zhu +2 位作者 Feng Chen Xiao-pin Wang Jun Ke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3年第3期196-200,共5页
BACKGROUND: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of the central vein is a common caus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culturing and risk factors of CRI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 BACKGROUND: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of the central vein is a common caus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culturing and risk factors of CRI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METHODS: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0,a total of 1 363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atheterization.In these patients,the peak CRI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determined by bacterial cultivation and blood bacterial cultivation.RESULTS:CRI happened in 147 of the 1 363 patients using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The peak rate of CRI was 10.79%,with an incidence of 3.05 episodes per 1 000 catheter days.Of the147 patients,46.94%had gram-negative bacilli,40.14%had gram-positive cocci,and 12.92%had fungi.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multiple catheterization,femoral vein catheterization,the application of multicavity catheter,and the duration of catheterizat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RI.CONCLUSION:The risk factors fo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venous Cather related infection Femoral vein catheter Multiple lumen catheter long-term indwelling catheter long-term use of antibiotics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下载PDF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丽华 何建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入NC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置管部位的CRBSI发生率,分析CRBSI患者的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依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n=22)和非感染组(n=147),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果。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22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感染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铁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06,0.007)。ROC曲线显示,白蛋白AUC为0.726,高密度脂蛋白AUC为0.704。结论:NCC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CRBS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卞维静 张凌 +1 位作者 付芳婷 赵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 总结留置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如何防治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方法 分析1996年3月~2001年3月我院对20例患者留置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25例次。其中,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8例次、左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2例次、右侧锁... 目的 总结留置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如何防治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方法 分析1996年3月~2001年3月我院对20例患者留置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25例次。其中,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8例次、左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2例次、右侧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12例次、左侧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3例次。结果 主要并发症:导管位置不当4例次;感染的发生率为32%(8/25),平均1.3例次/1000天,治疗有效率为25%(2/8);血栓的发生率为24%(6/25),导管内血栓治疗的有效率为75%(3/4)。总的带管时间为201个月,从2~27个月,平均带管时间为8个月。结论 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而无血管通路或不能承受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其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F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血流量大小对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汤锋 周巧巧 +4 位作者 李凤娥 王革 贺欣 张萍 杨丽南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475-478,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流量大小对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15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设为200ml/min,透析12次后再设为250ml/min,透析12次后进入洗脱期,设为200ml/min透析24次,再设为300ml/mi... 目的观察血流量大小对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15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量设为200ml/min,透析12次后再设为250ml/min,透析12次后进入洗脱期,设为200ml/min透析24次,再设为300ml/min透析12次。每次透析4h,每周3次。观察每种血流量时的单室模型Kt/V(spKt/V)、尿素清除率(URR),观察试验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心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血流量的增加,spKt/V和URR值越高,透析越充分。血流量分别为200ml/min、250ml/min、300ml/min时的spKt/V值分别为(1.44±0.04)、(1.58±0.05)、(1.85±0.20)(1.44比1.58,1.44比1.85,均P<0.05),URR值分别为(69.01%±3.88%)、972.23%±4.26%)、(76.06%±4.82%)(69.01%比72.23%,69.01%比76.06%,均P<0.05)。试验后的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压积较试验前增加(107.60g/L比92.20g/L,31.65fl比28.53fl,均P<0.05)。试验前后的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随着血流量的增加,透析越来越充分,不会对心功能产生明显不良影响,且可以改善贫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cuff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量 透析充分性
下载PDF
经皮下隧道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天蕾 谢林伸 +4 位作者 付平 岳荣铮 唐万欣 苏白海 米绪华 《西部医学》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寻求延长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右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感染、血栓形成、中心静脉... 目的寻求延长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右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感染、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带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术后并发症以隧道出血多见,经过压迫均愈合良好;有11例患者至今仍在使用,血流量在200-340ml/min,透析充分性良好;而拔除或重新置管的原因主要为感染和血栓形成,分别达40%和28%。结论双腔带cuff导管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透通路,尤其是多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或人造血管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无法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时,如果通过严格的管理,其并发症的发生能进一步降低,将会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F导管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下载PDF
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封管剂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正江 李梨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47-549,553,共4页
目的研究2.5%枸橼酸钠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择以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患者26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枸橼酸组与肝素组。枸橼酸组在透析结束时使用2.5%枸橼钠注入导管进行封... 目的研究2.5%枸橼酸钠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择以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患者26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枸橼酸组与肝素组。枸橼酸组在透析结束时使用2.5%枸橼钠注入导管进行封管,肝素组使用5%肝素钠。观察封管后不良反应;比较封管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钙水平变化;统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比较两种方法封管治疗费用等。结果枸橼酸组封管前后PT[(11.55±1.11)s vs(12.75±3.68)s]、APTT[(28.91±4.35)s vs(28.02±3.88)s]、血钙[(1.25±0.08)mmol/L vs(1.22±0.07)mmol/L]无明显变化;而肝素组PT[(11.30±1.85)s vs(12.75±1.32)s]、APTT[(28.31±3.45)s vs(33.44±3.21)s]在封管后都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枸橼酸组平均治疗费用较肝素组低[0.55元/次vs 22元/次]。结论 2.5%枸橼酸钠用于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封管安全、有效、经济,可以常规代替肝素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血液透析 cuff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
下载PDF
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革 张萍 +5 位作者 杨丽南 徐海霞 董华萍 彭嘉丽 李凤娥 汤锋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下隧道置入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为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选择应用带cuff导管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24例为导管组,选择应用内瘘且血液透析两年... 目的探讨经皮下隧道置入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为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选择应用带cuff导管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24例为导管组,选择应用内瘘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尿素氮(Bun)、清蛋白(Alb)、血磷(P)、血钙(Ca)、甲状旁腺素(PTH)、体重指数、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IMT。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IMT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导管组hsCRP、IL-6、TNF-α、IMT、Cr、Alb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hsCRP与颈动脉IMT明显相关,以IL-6的影响最大。结论带cuff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状态,并且与颈动脉硬化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f导管 炎症 颈动脉硬化
下载PDF
保定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晓东 李欣悦 +2 位作者 李宝新 王向东 唐冠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透析导管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使用带cuff透析导管行维持性血液...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透析导管血流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使用带cuff透析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CRBSI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红细胞计数(erythrocyte count, R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等临床指标,并将筛查出的有意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CRBSI 26例,发生率为2.4/千导管日;检出病原菌29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占34.48%),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占13.7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b与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有关(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发生CRBSI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OR=2.731)、导管留置时间>90 d(OR=5.627)、空腹血糖≥12 mmol/L(OR=7.035)、糖化血红蛋白≥10%(OR=6.571)、Hb<80 g/L(OR=3.469)、Alb<35 g/L(OR=5.0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带cuff透析导管患者CR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导管留置时间长、血糖浓度高及Hb、Alb水平低,提示应对高危人群开展积极的防控工作,以降低带cuff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f透析导管 糖尿病 血液透析滤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游畅 廖宇捷 +1 位作者 杨红 朱瑞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3月54例运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敷料包扎法;55例应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改良组,使用改良法进... 目的探讨敷料改良包扎法在血透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7年3月54例运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传统组,应用传统敷料包扎法;55例应用颈内静脉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作为改良组,使用改良法进行包扎,比较两组管路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传统组隧道感染6例,改良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总满意度70.37%(38/54),改良组96.36%(5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运用改良包扎法时间的增加,患者满意度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改良敷料包扎法对应用cuff导管透析的患者是一种理想而安全的护理方法,是一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的改良护理方法,其操作简单容易实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cufF导管 改良包扎法 感染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0
作者 祁滢滢 梁新蕊 +3 位作者 李晶晶 周晓冬 赵琦琦 谢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炼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科学的血液透析导管护理管理规范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提炼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科学的血液透析导管护理管理规范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资料,由2名循证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通过专家会议法进行证据提取、分类和整合最终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系统评价1篇、指南7篇、专家共识6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出评估与监测、冲管与封管、消毒与换药、并发症管理及质量改进5个主题,共提炼出31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提炼分析了MHD患者TCC护理相关的最佳证据,为有效预防T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质量提供了科学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下载PDF
超声在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11
作者 史井波 刘绥军 +1 位作者 祝宇星 高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内静脉入路的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肾脏内科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拟行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内静脉入路的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肾脏内科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拟行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术中采用超声定位导管尖端,对照组根据术前胸部X线进行定位导管尖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来判定导管尖端位置。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操作中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两种不同定位方式在导管置入过程中对导管尖端准确性判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4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原发病、置管史及实验室指标在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异位率、穿刺时间、穿刺并发症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导管尖端异位率13.1%(3/23)明显低于对照组47.4%(9/19)(χ^(2)=4.443,P=0.035),超声组穿刺时间(5.17±0.8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时间(6.26±0.73)min(t=-4.44,P=0.01),超声组穿刺并发症4.3%(1/23)明显少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36.8%(7/19)(χ^(2)=5.17,P=0.023)。结论超声在颈内静脉置入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血管的穿刺,而且对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超声RASS征 导管尖端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经导管腔内球囊扩张术解除股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嵌顿1例
12
作者 卢彩宝 陈洪伟 +5 位作者 张全超 赵景宏 李墨奇 何文昌 陈婧 聂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前超过6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所采用的通路类型为中心静脉导管[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TCC嵌顿导致拔除困难是一种少见但处理起... 目前超过6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所采用的通路类型为中心静脉导管[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TCC嵌顿导致拔除困难是一种少见但处理起来较麻烦的并发症,常见于置管时间较长的患者,该情况主要与导管周围纤维鞘形成有关。现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经导管腔内球囊扩张解除股静脉TCC嵌顿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 嵌顿
下载PDF
Economic Analysis of Port and PICC in Long-term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for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in Chinese Oncology Hospital Setting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立波 靳勇 +3 位作者 蒋理添 陈丽萍 白旭明 王剑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年第2期52-57,共6页
OBJECTIVE: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cost of Port and PICC's application in long-term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making of hospital manager.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and patient s... OBJECTIVE: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cost of Port and PICC's application in long-term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making of hospital manager.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 and patient survey in 2 oncology centers in China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st and impact of Port and PICC for patients. The cost at different time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One-way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nd tornado graph was drawn. RESULTS: Direct cost of Port at 0.5, 1, 1.5, and 2 years were7442, 8005, 8553, and 9131 CNY, and 4700, 9399, 14032, 18799 CNY for PICC respectively. Direct & indirect cost at 0.5, 1, 1.5, and 2 years were 9291, 11704, 14101, 16529 CNY for Port and 9697, 19393, 29023, 38787 CNY for PICC.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ductivity loss and device maintenance cost were the most in?uential factors to the result. CONCLUSION: Port had higher cost in short term and less in long term compared with PICC. Patients expected to get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ore than 0.5 year should use Port if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were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PORT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Cost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带Cuff双腔导管透析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邓琼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8期123-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带Cuff双腔导管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血透室行规律透析且使用带Cuff双腔导管的老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带Cuff双腔导管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血透室行规律透析且使用带Cuff双腔导管的老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导管的置入方法、使用情况、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透析前血压、心率等体征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透析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与干预组患者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1次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为2.5~13个月。干预组患者心力衰竭、穿刺点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带Cuff双腔导管对于老年透析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延长了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f双涤纶套双腔导管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下载PDF
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预后分析
15
作者 张瑜 李美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 了解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分析置管前血常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430例患者,对使用TCC且具有置管前24 h... 目的 了解老年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血液净化治疗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分析置管前血常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2430例患者,对使用TCC且具有置管前24 h血常规化验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TCC后感染合并症的自然病程;以全因死亡作为终点,采用Kendall法分析TCC后首次感染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高血压、糖尿病1:1匹配病例组与对照组,以TCC 6个月内首次感染为病例组(n=34),以TCC 6个月后首次感染作为对照组(n=3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全组患者中验证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分析置管前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首次感染的关系。结果 共随访77例患者,年龄(78.4±7.3)岁,中位随访时间28.0(13.8~70.5)个月,首次感染后死亡32例,存活45例。与首次感染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较高、导管龄较低(P<0.05)。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与死亡呈正相关(r=0.336,P=0.003),且TCC 6个月内发生感染患者的累积生存率较TCC 6个月后感染患者明显降低(P<0.00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TCC 6个月内感染组MPV明显高于对照组[(10.64±1.05) fl vs.(9.89±0.80) f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较高时发生感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222倍。在全组77例病例中验证发现,MPV高值与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相关(P=0.037)。结论 TCC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与死亡相关;置管前MPV高值患者TCC 6个月内发生首次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置管前MPV增高可能提示TCC后感染者的预后较差,该指标可能是TCC的个体化决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不同颈内静脉隧道式导管封管液对预防MHD患者CRBSI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
16
作者 李莉 赵鑫 +2 位作者 苟玉竹 李文巧 王娟 《西部医学》 2023年第2期223-226,2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颈内静脉隧道式导管封管液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H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35例)、B组(31例)、C组(34例... 目的探讨不同颈内静脉隧道式导管封管液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H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35例)、B组(31例)、C组(34例)。其中A组患者给予肝素钠盐水封管,B组患者采用定期尿激酶、肝素联合封管,C组患者采用4%枸橼酸钠封管,记录并对比3组患者的CRBSI、栓塞发生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导管栓塞率均高于B、C组(P<0.05),3组患者耳鸣、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透析前,3组透析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同一时间的以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导管有效血流量均低于B、C组,A组导管使用时间长于B、C组(P<0.05),B、C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的无CRBSI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6个月无CRBSI生存率低于B、C两组(P<0.05)。结论肝素钠盐水、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4%枸橼酸钠均可作为MHD患者颈内静脉隧道式导管封管液,但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以及4%枸橼酸钠可以降低CRBSI以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风险,且相较于肝素钠盐水封管可以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维持性血透 隧道式导管 封管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功能不良
下载PDF
两种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隧道式涤纶套双腔血透导管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付小伟 单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隧道式涤纶套双腔血透导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置入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各30例,比较两种方式引导腔内心电图出现的特征... 目的:探讨两种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隧道式涤纶套双腔血透导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置入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各30例,比较两种方式引导腔内心电图出现的特征性P波稳定性、导管尖端到位率、医护人员满意度、手术耗时和穿刺点感染率。结果:所有病人在置入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术过程中均能引导出稳定的腔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且导管尖端均位于右心房入口水平,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特征性P波稳定性比例高于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阶段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P<0.01)。0.9%氯化钠溶液引导腔内心电图组医生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P<0.01)。2组病人无感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组获得特征性P波更稳定,流程更便捷,医护人员满意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涤纶式双腔血透导管 尖端位置
下载PDF
脓肿切排联合抗生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隧道脓肿
18
作者 简永红 杨定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6期515-517,共3页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血管通路逐渐耗竭,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随着应用的逐渐普遍,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日...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血管通路逐渐耗竭,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成为长期血管通路很好的补充。随着应用的逐渐普遍,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脓肿 脓肿切排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宇慧 张楚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血管透析通路将患者分为自体动静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血管透析通路将患者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static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组(n=32)与带隧道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组(n=28)。比较两组透析前后钙磷代谢、毒素清除情况、微炎症状态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透析前后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透析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T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F与TCC在毒素清除及维持钙磷代谢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VF可更好地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隧道涤纶套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王小燕 钱慕周 陈澄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NCC)并发功能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通瑞慈医院<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首选股静脉NCC作为临时过渡血管通路的80例MHD患者。根据是...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股静脉无涤纶套导管(NCC)并发功能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通瑞慈医院<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首选股静脉NCC作为临时过渡血管通路的80例MHD患者。根据是否发生NCC功能不良分为功能不良组和功能正常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NCC的各相关指标,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研究纳入的影响因素与NCC功能不良的相关性。结果:NCC功能不良组患者≥65岁、长期卧床、高凝状态、血浆白蛋白<30g/L等构成比高于功能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不良组患者NCC内径值、置管深度、尿激酶长期使用率低于功能正常组患者,而NCC留置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功能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凝状态、长期卧床、NCC留置时间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与NCC功能不良呈正相关(P<0.05);NCC内径值、尿激酶长期使用率、置管深度与NCC功能不良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龄、长期卧床、高凝状态、NCC留置时间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是导致MHD患者NCC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静脉 无涤纶套导管 功能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