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XIN Zhong-bao YU Xin-xia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09-218,共10页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GIMMS and SPOT VGT NDVI data. We have also analyze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changes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e consequences from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GGP).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getation cover of the Helong area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The northwestern part the Helong area, where the flat sandy lands are covered by grass, has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increase. The region where the vegetation cover has declined is largely found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eastern Helong area, which is a gullied hilly area or forested. Although precipit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during the 1999-2007 period, the vegetation cover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Helong area,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vegetation cover occurred mainly in the gullied hilly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such as the drainage basins of the Kuyehe and Tuweihe rivers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Wudinghe and Yanhe rivers. A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NDVI between the earlier (1998-2002) stage and the next five years (2003-2007) of the GGP indicates that the areas with increases of 10% and 20% in NDVI account for 72.5% and 36.4%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shows a declining trend, especially since the 1980s, when the decrease became very obvious. Compared with the 1950-1969 period, the average runoff during the 1980-2007 period was reduced by 34.8 × 10^8 m3 and the sediment discharge by 6.4 ×10^8 t, accounting for 49.4% and 64.9% of that in the 1950-1969 period,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nual maximum NDVI and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is correlation was reverse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in 1999 and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He- long area has increased,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Less precipit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 tor driving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uring 1999 2007. However,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may also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decrease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by enhancing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lleviating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Hekouzhen to longmen area (Helong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Grain forGreen Project (GGP) runoff and sediment
下载PDF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65
2
作者 穆兴民 巴桑赤烈 +3 位作者 ZHANG Lu 高鹏 王飞 张晓萍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区间面平均降雨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而径流和输沙量均发生了显著性趋势性减少,但在这种趋势性减少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则表现出微弱增加。与前期相比,在消除降雨量影响后,区间径流量降低幅度一般在20%-30%,而输沙量在低频率部分(相当于汛期)减小幅度达40%,高频部分(相当于非汛期)有所增加。根据建立的区间面平均降雨量与径流量及输沙量关系分析,黄河河龙区间因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使区间径流量年均减少18.8×108m3,输沙量年均减少3.7×108t。与前期相比,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是区间径流和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泥沙 历时曲线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河龙区间 黄土高原 黄河
下载PDF
构造、地貌和气候对汶川地震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以龙门山北段通口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奋生 李勇 +4 位作者 颜照坤 闫亮 赵国华 马超 DENSMORE Alexander L.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6-216,I0001-I0003,217-218,共6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驱动的通口河流域同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分析,获得通口河流域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对通口河流域构造、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因素(汶川地震)是导致... 通过对汶川地震驱动的通口河流域同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分析,获得通口河流域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对通口河流域构造、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因素(汶川地震)是导致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2)地貌因素为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3)以降雨为主的气候因素是导致震后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龙门山 通口河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1 位作者 白志刚 王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24-28,34,共6页
研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按照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取值范围的不同,明显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2个区,其单... 研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按照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取值范围的不同,明显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2个区,其单位治理度的减沙效益基本相等。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小于15%时,基本没有减沙效益。“两川两河”要想取得10%以上的减沙效益,治理度应超过30%。2)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关系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减沙效益中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3个区后,减沙效益高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可以提高约8%;减沙效益中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提高8%;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只能提高3.4%。因此,构筑减少黄河粗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建议首选位于减沙效益低值区的窟野河和皇甫川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泥沙特性 治理度 减沙效益 河龙区间 窟野河 皇甫川
下载PDF
龙泉山背斜的地壳缩短与隆升——来自河流阶地变形的证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康 徐锡伟 谭锡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6,共15页
位于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东侧的龙泉山背斜,构成了四川前陆盆地的前陆隆起。通过室内航空相片对凯江跨背斜段的地貌面的解译,结合野外考察可知凯江发育3级阶地,其中T1、T2为堆积阶地,T3为基座阶地。在野外用差分GPS测量了阶地的空间坐... 位于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东侧的龙泉山背斜,构成了四川前陆盆地的前陆隆起。通过室内航空相片对凯江跨背斜段的地貌面的解译,结合野外考察可知凯江发育3级阶地,其中T1、T2为堆积阶地,T3为基座阶地。在野外用差分GPS测量了阶地的空间坐标信息,同时采集了各级阶地堆积物的测年样本,并经实验分析约束了阶地的形成年龄。另外,对石油地震剖面解译揭示出龙泉山背斜北段地壳缩短和隆升主要是通过褶皱膝折带迁移机制进行的,滑脱层的深度约6km。利用面积守恒准则计算出龙泉山背斜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壳缩短速率约为(1.36±0.41)mm/a、隆升速率为(0.64±0.19)mm/a。通过滑脱层的推覆抬升机制形成的龙泉山背斜,给青藏高原东缘变形模式中的逆断层推覆地壳缩短造山增加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龙泉山背斜 阶地 地壳缩短和隆升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样式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大伟 张世民 +1 位作者 李伟 丁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49-1969,共21页
龙门山中南段前陆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唯一发育新生代薄皮构造与沉积盆地的地段,研究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构造机理.论文通过青衣江河流阶地测量与古青衣江洪积扇形态重建,研究了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 龙门山中南段前陆区是青藏高原东缘唯一发育新生代薄皮构造与沉积盆地的地段,研究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构造机理.论文通过青衣江河流阶地测量与古青衣江洪积扇形态重建,研究了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晚第四纪活动构造格局及其活动性,取得了如下认识:(1)青衣江河流阶地纵剖面显示,龙门山南段前陆地区晚第四纪变形主要为褶皱作用,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5~3.9 mm·a-1,远大于山区冲断带0.48~0.77mm·a-1的地壳缩短速率,地壳缩短主要由前陆地区吸收;(2)青衣江古洪积扇错断变形显示,龙门山南段前陆区活动构造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地壳缩短与近东西向的地壳缩短的叠加作用,两者分别受控于巴颜喀拉块体南东向推挤作用与川滇块体向东推挤作用;(3)自中新世初川滇块体向南东挤出,四川盆地西南角起到分流青藏高原物质的作用,其西南侧物质通过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左旋错动向南东方向分流,其西北侧物质通过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错动向北东方向分流,迎面受到了最大的推挤作用,进而向前陆扩展形成了薄皮褶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南段 前陆盆地 青衣江 变形样式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植被覆盖变化与径流输沙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信忠保 余新晓 +2 位作者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主要的多沙粗沙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此。为揭示近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恢复过程及其对河龙区间径流输沙的影响,该文基于GIMMS和SPOTVGT两种遥感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主要的多沙粗沙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此。为揭示近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恢复过程及其对河龙区间径流输沙的影响,该文基于GIMMS和SPOTVGT两种遥感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81-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研究发现:1981-2003年河龙区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位于其西北部地势平坦的沙地草滩区植被NDVI上升趋势显著,而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山地森林区的植被NDVI呈下降趋势。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1999-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NDVI在降水偏低的背景下,仍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植被覆盖恢复同势强劲。植被NDVI上升最显著区域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即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中下游以及延河中下游地区。从前后两个时期对比看,后期NDVI较前期提高10%以上和20%以上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72.5%和36.4%。③1950-2007年河龙区间产流量、产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与1950-1969年相比,1980-2007年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了34.8×108m3和6.4×108t,占前期的49.4%和64.9%。④河龙区间植被NDVI与产流量、产沙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这种同步波动关系发生扭转,表现为植被NDVI上升,产流量、产沙量下降。虽然降水偏少是河龙区间产流、产沙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植被恢复可能加剧了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河龙区间 植被恢复 退耕还林 径流输沙
下载PDF
青衣江流域地貌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威 马超 +3 位作者 王世元 何玉林 刘玉法 颜照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8,共9页
龙门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青衣江流域位于龙门山的南段,研究青衣江对厘清龙门山南段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DEM数据,提取青衣江流域的地形坡度和河流剖面形态,以基岩河道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为基础... 龙门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青衣江流域位于龙门山的南段,研究青衣江对厘清龙门山南段的构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DEM数据,提取青衣江流域的地形坡度和河流剖面形态,以基岩河道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为基础,分析发现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多集中在大川—双石断裂的上盘区域,构造隆升是造成坡度差异的主要原因.青衣江水系在河流水力侵蚀模型对数图解中表现为上凸特征,表明基岩的隆升速率大于河流的下切侵蚀速率.青衣江流域的地壳隆升速率和侵蚀速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隆升速率越快,下切速率也就越快.青衣江流域整体处于抬升状态,揭示龙门山造山带内的地貌发育仍然处于前均衡状态,同时也从侧面证明龙门山地区是整个青藏高原垂直隆升和侧向挤压的最新和最前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南段 青衣江流域 地貌特征 构造响应
下载PDF
长江上游龙门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原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闫涛 张明 +1 位作者 普晓刚 王斐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5,144,共7页
龙门水道为长江上游重点碍航河段,兼具浅险滩和急流滩的特点。采取实测资料研究该河段近期水沙特性,以及岸线、深泓和典型断面等变化,分析龙门水道碍航原因。结果表明,龙门水道平面形态稳定,岸线和深槽位置变化很小,年际间冲淤交替。在... 龙门水道为长江上游重点碍航河段,兼具浅险滩和急流滩的特点。采取实测资料研究该河段近期水沙特性,以及岸线、深泓和典型断面等变化,分析龙门水道碍航原因。结果表明,龙门水道平面形态稳定,岸线和深槽位置变化很小,年际间冲淤交替。在上游水库蓄水等的影响下,来沙量减少,枯水河槽小幅冲刷。弯道段洪、枯河宽差距较大,汛期易在凸岸形成碍航浅滩;中、枯水流量下,大河村丁顺坝束水形成急流滩,弯顶右岸石梁头部的复杂流态与左岸漫滩斜流综合作用形成险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水道 河床演变 碍航原因 长江上游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青衣江阶地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大伟 张世民 +3 位作者 丁锐 李伟 刘汉永 郭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3-778,共16页
本文通过对龙门山南段青衣江阶地的研究,尝试以常量元素所体现的风化特征,来解决阶地对比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主量元素的分析,发现CIA指标、A-CN—K三角模型等,在区分不同年龄的阶地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沉积物砾石之间... 本文通过对龙门山南段青衣江阶地的研究,尝试以常量元素所体现的风化特征,来解决阶地对比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主量元素的分析,发现CIA指标、A-CN—K三角模型等,在区分不同年龄的阶地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沉积物砾石之间的基质颜色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新老关系。结合流域内更古老洪积扇的研究,发现河流阶地在距今200ka内化学风化速度较稳定,但更老的地貌面风化呈现非线性。另外,在本文研究的600ka时间尺度内,阶地风化速度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体现为冰期风化速度慢,间冰期风化速度快,并具一定的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青衣江 阶地 洪积扇 常量元素 风化 气候 阶地对比
下载PDF
对黄河水沙特性变化的主要认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贤娣 李勇 +1 位作者 王云璋 董雪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共2页
编者按由水利部第二届“水沙变化研究基金”和“黄河防汛科技项目”资助的《黄河水沙特性变化综合分析》课题,是黄委水科院和水文局共同主持完成的。本项目主要从河流学和河床演变学出发,充分考虑防洪、防凌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弄... 编者按由水利部第二届“水沙变化研究基金”和“黄河防汛科技项目”资助的《黄河水沙特性变化综合分析》课题,是黄委水科院和水文局共同主持完成的。本项目主要从河流学和河床演变学出发,充分考虑防洪、防凌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弄清情况、分析规律为主线,在前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沙特性 河道冲淤 排洪输沙
下载PDF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7 位作者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共13页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貌生长约束方面的定量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红椿沟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高山峡谷,发震断裂——北川断裂从该沟切过。(2)汶川地震触发的同震滑坡体积达3.800 1×106 m3,是震前滑坡量的3倍。(3)2010-08-13和2010-08-18强降雨形成的震后泥石流体积为0.705×106 m3,表明震后强降雨使同震滑坡量的20%转化为泥石流。(4)红椿沟泥石流将0.485×106 m3固体物质输入岷江河道(主河),导致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增大。(5)冲入河道量与同震滑坡量之间的转化率约为13%,冲入河道量与泥石流量之间的转化率为70%。(6)在红椿沟流域同震的滑坡体积(3.800 1×106 m3)小于同震的构造抬升体积(6.67×106 m3),仅有约57%的构造抬升量转化为滑坡量,表明以逆冲-走滑作用为特征的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构造抬升量大于滑坡量,将使龙门山地貌产生新的抬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震后泥石流 沉积通量 山脉生长 红椿沟 岷江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黄河河龙区间河流泥沙对相关重大事件与政策的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世杰 焦菊英 +1 位作者 李林育 黄晓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5-910,共6页
利用径流-输沙量双累积曲线与单位降雨侵蚀力输沙量(输沙量负荷)的分析表明,河龙区间泥沙变化与相关重大事件与政策密切相关。“大开荒”时期输沙量负荷平均值最大,是输沙量负荷多年平均值的1.8倍;“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和... 利用径流-输沙量双累积曲线与单位降雨侵蚀力输沙量(输沙量负荷)的分析表明,河龙区间泥沙变化与相关重大事件与政策密切相关。“大开荒”时期输沙量负荷平均值最大,是输沙量负荷多年平均值的1.8倍;“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和“文革”时期的输沙量负荷均值也较大,为输沙量负荷多年平均值的1.4~1.5倍。改革开放后,输沙量负荷下降明显,输沙量负荷平均值较改革开放前减少了55.7%,特别是在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后,输沙量负荷平均值下降到整个时期的最小值,仅为输沙量负荷多年平均值的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 重大事件与政策 退耦指标 黄河河龙区间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地区平通河河流系统沉积物输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照坤 李勇 +4 位作者 黄润秋 林伟 李奋生 DENSMORE Alexander L HILTON Robert G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7-339,327,I0004,共5页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龙门山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情况作对比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汶川地震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是持续的,震后地质灾害形成的松散物源将以河流为载体,被输送到下游,并对下游水利建设、防洪防涝等产生较大影响;②构造因素(汶川地震)和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为直接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 沉积物输移 河流系统 平通河
下载PDF
2016年黄河十大孔兑及河龙区间降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素珍 闫双荣 +2 位作者 董国涛 张文鸽 殷会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2016年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区域及中游河龙区间30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分为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等量级,分析了2016年河龙区间及十大孔兑年降水量和不同量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对比情况。结... 利用2016年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区域及中游河龙区间30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分为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等量级,分析了2016年河龙区间及十大孔兑年降水量和不同量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对比情况。结果表明:①2016年研究区面平均降水量为622.1 mm,为1966年以来最大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中雨、暴雨、大暴雨雨量分别为454.7、452.5、131.5、53.4 mm,均为1966年以来最大值;大雨雨量为249.8 mm,为仅次于2013年的第二大值。②2016年研究区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以及不同量级降雨量均较多年均值偏丰,其中量级降水量偏丰程度更大。③降水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河龙区间中北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秃尾河、佳芦河及其黄河对岸的区域,以及吴堡水文站附近区域和十大孔兑中的西柳沟和罕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降水 十大孔兑 河口镇-龙门区间 黄河 2016年
下载PDF
河口镇—龙门未控区间报汛雨量站网调整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亦琪 陶新 +1 位作者 张献志 卜全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2,共4页
根据黄河河口镇—龙门未控区间报汛雨量站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等工作对报汛雨量站网的需求,采用未控区间加水分析、雨量等值线分析、相关分析、经验公式法等方法,对现有报汛雨量站网的密度和满足程度进行了客观评价... 根据黄河河口镇—龙门未控区间报汛雨量站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等工作对报汛雨量站网的需求,采用未控区间加水分析、雨量等值线分析、相关分析、经验公式法等方法,对现有报汛雨量站网的密度和满足程度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当前报汛雨量站网布设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原有报汛雨量站点不变的基础上,府谷—吴堡未控区间增设19个报汛雨量站点、吴堡—龙门未控区间增设12个报汛雨量站点,增设的站点均布设在交通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这样调整后的报汛雨量站网可进一步控制暴雨时空分布,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网调整 报汛雨量站网 未控区间 河口镇-龙门区间 黄河
下载PDF
河口镇—龙门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年代划分 被引量:5
17
作者 赫晓慧 武舫 +1 位作者 高亚军 徐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143-144,共3页
利用Pettitt检定法,把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以及初步消除降水影响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作为指标,以年和汛期为尺度,综合判定了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的水沙突变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通过Pettit... 利用Pettitt检定法,把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以及初步消除降水影响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作为指标,以年和汛期为尺度,综合判定了黄河河口镇—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的水沙突变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通过Pettitt检定的方法可以初步找出河龙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采用消除降水影响后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来综合判断突变点更符合各支流治理的实际情况;②河龙区间各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出现时间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有12条、7条和1条发生突变,仅清涧河流域未发生突变,最早发生突变的是延河流域,其次是无定河流域,突变点出现最晚的是窟野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划分 水沙突变 支流 河口镇—龙门区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河中游龙门站洪水最大含沙量预报方案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双彦 谢海文 徐建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0,共4页
选用黄河中游龙门站1956~2003年洪峰流量在起报标准5000m^3/s以上的洪水85场,以吴堡含沙量、输入站合成含沙量、Qm^α龙ρ吴^β和Qm^α龙ρ合^β为自变量,区分洪水不同来源,建立并优选出龙门站基于统计途径的最大含沙量预报方案。... 选用黄河中游龙门站1956~2003年洪峰流量在起报标准5000m^3/s以上的洪水85场,以吴堡含沙量、输入站合成含沙量、Qm^α龙ρ吴^β和Qm^α龙ρ合^β为自变量,区分洪水不同来源,建立并优选出龙门站基于统计途径的最大含沙量预报方案。方案在“03.7”山陕区间洪水中进行了应用,实测值为127kg/m^3,预报值为140kg/m^3,其结果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含沙量 预报方案 “03.7”洪水 龙门站 黄河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康玲玲 王云璋 +1 位作者 王国庆 王昌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5,共3页
利用1955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河龙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关键词 降水分布 变化特点 河龙区间 黄河中游
下载PDF
伊河龙门段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耀武 蔡冰 +2 位作者 陈万光 杜莹 李博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40-43,共4页
分别于2013年3月、7月、10月、12月对伊河龙门段进行4次采样,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伊河龙门段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5种(属).其中,绿藻门为52(属)种,硅藻门有23(属)种,蓝藻门21(属)种,裸藻门4(属)种... 分别于2013年3月、7月、10月、12月对伊河龙门段进行4次采样,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伊河龙门段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5种(属).其中,绿藻门为52(属)种,硅藻门有23(属)种,蓝藻门21(属)种,裸藻门4(属)种,甲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各2(属)种.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理化指标,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判定伊河龙门段水质处于中营养型,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河龙门段 浮游植物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