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闽地区新元古代变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靳松 张利 +4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5,共9页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上基底主要由出露于闽西北和浙西南的马面山群、万全群和龙泉群组成。对比研究表明,以上3个岩群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岩石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它们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华夏地块变质上基底,在构造上...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上基底主要由出露于闽西北和浙西南的马面山群、万全群和龙泉群组成。对比研究表明,以上3个岩群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岩石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它们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华夏地块变质上基底,在构造上是相连的,主要由经历了高绿片岩相-低绿帘角闪岩相变质变形作用的绿片岩和变粒岩组成,其原岩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绿片岩的稀土配分型式右倾,轻重稀土分异较大,具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其微量元素表现为左部"大隆起"式的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Th明显富集,Nb相对La富集,表现出大陆裂谷玄武岩的特征。绿片岩和变粒岩具有统一的岩浆演化趋势,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它们形成于板内拉张的大陆裂谷环境,可能是新元古代Rodinia泛大陆裂解在华南的记录,与地幔柱的活动有关。马面山群第二类绿片岩表现出岛弧特征,可能为陆壳物质混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马面山群 龙泉群 变火山岩 元素地球化学 Rodinia泛大陆
下载PDF
浙东南碰撞造山带的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谈晓冬 江新华 +2 位作者 郭亚滨 方大钧 董士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06-814,共9页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该地区应属中生代碰撞造山带,龙泉群的变质年龄也与此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各向异性 碰撞造山带 岩石 磁组构
下载PDF
景宁地区变质岩划分及时代归属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忠 《浙江国土资源》 1996年第2期10-18,共9页
景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该地区变质宕系实为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产物。既存在中下元古代变质基底,相当于下元古界八都群,中元古界龙泉群及吕梁期侵入岩;也存在浅变质岩即中生代地层遭受热动力变质而成。原“鹤溪群”... 景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该地区变质宕系实为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产物。既存在中下元古代变质基底,相当于下元古界八都群,中元古界龙泉群及吕梁期侵入岩;也存在浅变质岩即中生代地层遭受热动力变质而成。原“鹤溪群”应予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划分 时代归属 八都群 龙泉群 吕梁期侵入岩 浅变质岩 景宁地区
下载PDF
浙江龙泉岩群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华南构造演化的指示
4
作者 张金国 赵希林 +2 位作者 刘欢 姜杨 邢光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02-2223,共22页
华夏地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属于古陆还是造山带一直存在争议。选取华夏地块北部浙南地区龙泉岩群变沉积岩,开展了野外调查、年代学研究、原岩恢复和原岩构造环境判别。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值特征,存... 华夏地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属于古陆还是造山带一直存在争议。选取华夏地块北部浙南地区龙泉岩群变沉积岩,开展了野外调查、年代学研究、原岩恢复和原岩构造环境判别。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值特征,存在明显的Grenville期和泛非期峰值,反映了其源区与冈瓦纳古陆的亲缘性;4件变沉积岩样品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618 Ma、620 Ma、570 Ma和549 Ma,结合区内加里东期花岗岩、变质作用等信息,推测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原岩为杂砂岩和粘土岩,为类复理石建造,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龙泉岩群包括类复理石构成的基质和变基性岩、硅质岩、大理岩等构成的岩块,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最年轻的基质沉积于震旦纪晚期(570~549 Ma)之后,其构造属性应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指示该时期扬子与华夏两大块体尚未碰撞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造山带 变沉积岩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龙泉岩群 俯冲增生杂岩 浙江
下载PDF
武夷山地区基底变质岩系与区域Cu-Au多金属矿床的关系初探
5
作者 王磊 李龙明 +3 位作者 班宜忠 卢可佳 葛延鹏 江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8-695,共8页
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于浙江陈蔡、龙泉及福建马面山地区。文章将变质基底岩石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与中国东部地壳平均丰度及区域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底岩石在成岩过程或变质过程中已经发生成矿元素的初... 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于浙江陈蔡、龙泉及福建马面山地区。文章将变质基底岩石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与中国东部地壳平均丰度及区域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底岩石在成岩过程或变质过程中已经发生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且富集的成矿元素种类与其中赋存的Cu-Au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关性。另外,不同地区变质基底含矿岩性不同,陈蔡地区以斜长角闪岩为主,而龙泉地区含矿的岩性为片岩类,马面山地区矿床主要赋存于绿片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陈蔡群 龙泉群 马面山群 变质基底 Cu-Au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靳松 张利 +6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4-774,共11页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其中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SiO2变化于52.89~75.03,TiO2为0.48~1.05,Al2O3为9.19~20.3,∑REE为(149~323)×10-6,δEu为0.34~0.80,(La/Yb)N为7.96~15.6,具中等-强烈铕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石英岩类的SiO2变化于95.49~97.44,∑REE很低,在(8.89~15.1)×10-6,δEu=0.63~0.81.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原岩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等,石英岩的原岩为硅铁质沉积岩.所有变沉积岩的原岩均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具有上地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样品显示有古老沉积物的加入;它们形成于岛弧-活动陆缘环境,成熟度不高,属于近源沉积,与本地区华夏地块基底下部变质岩系岩石(古元古代的天井坪组、八都群、陈蔡群、麻源群)具有相似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地球化学 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 龙泉群 马面山群 万全群 华夏地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