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娄烦方言之情态动词“敢”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会荣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从语义类型、语义特征和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娄烦方言"敢"之种种特殊用法进行论述,认为娄烦方言之"敢"还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命题、某一状态或某一事件的主观确定性。作此种用法时,没有否定形式"不敢"和... 从语义类型、语义特征和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娄烦方言"敢"之种种特殊用法进行论述,认为娄烦方言之"敢"还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命题、某一状态或某一事件的主观确定性。作此种用法时,没有否定形式"不敢"和正反重叠式"敢不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烦方言 “敢” 确定
下载PDF
山西娄烦方言形容词的典型体
2
作者 郭校珍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在量的连续统中,娄烦方言的状态形容词所负载的量有向其左右的量点游移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状态形容词有弱动态性,其形式标记就是附着语法化程度高的典型体标记。
关键词 娄烦方言 形容词
下载PDF
汉语语音要素的潜与显——以北京话和娄烦话为例
3
作者 李建校 《晋中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潜显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关于语言发展形式的语言观念。在汉语的语音层面,有些语音要素以显性的、表层的、现实的状态存在;有些语音要素以隐性的、深层的、未予表现的状态存在。在现实语言中,潜性要... 潜显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一种关于语言发展形式的语言观念。在汉语的语音层面,有些语音要素以显性的、表层的、现实的状态存在;有些语音要素以隐性的、深层的、未予表现的状态存在。在现实语言中,潜性要素和显性要素时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当中,二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激活条件相互转化。本文以北京话和娄烦话为例,讨论了汉语语音要素潜显转化的不同情况,试图建立汉语语音要素潜显转化的不同模式,并发现了另外一种因强势方言影响弱势方言而产生的音变模式:替代式音变,这种音变有别于一般以文白异读为表现形式的叠置式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性因素 显性因素 北京话 娄烦话 激活条件 替代式音变
下载PDF
山西娄烦话表示痴傻义的“[niI22]”本字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琪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1-83,89,共4页
本文从方言古今音韵演变和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对山西娄烦话表示痴傻义“[niI22]”的本字作了考证,并对该方言中“[niI22]”类音的特殊音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niI22]”类音的形成是该方言蟹摄开口一等韵母前化、增生[-i-]介音和... 本文从方言古今音韵演变和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对山西娄烦话表示痴傻义“[niI22]”的本字作了考证,并对该方言中“[niI22]”类音的特殊音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niI22]”类音的形成是该方言蟹摄开口一等韵母前化、增生[-i-]介音和高化的结果,晋语广泛存在的开口一等韵读细音的现象为该音变提供了方言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烦话 本字 音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