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ium plasma during low-pressure DC arc discharge 被引量:1
1
作者 Runhui WU Song CHAI +2 位作者 Jiaqi LIU Shiyuan CONG Gang ME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6-21,共6页
Alkali metal DC arc dischar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ionization,low power consumption,high plasma temperature and ionization degree,etc,which can be applied in aerospace vehicles in various ways.In this paper... Alkali metal DC arc dischar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ionization,low power consumption,high plasma temperature and ionization degree,etc,which can be applied in aerospace vehicles in various ways.In this paper,we calculate the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lithium vapor,one of the major alkali metals,and analyze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 plasma with the magnetohydrodynamic(MHD)model.The discharge effects between constant current and voltage sources are also compared.It is shown that the lithium plasma of DC arc discharge has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density.The peak temperature can reach tens of thousands of K,and the current density reaches 6 x 107 A m 2.Under the same rated power,the plasma parameters of the constant voltage source discharg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discharge,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discharge mode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discharge LITHIUM PLASMA NUMERICAL simulation low-pressure ARC
下载PDF
Neutrons in a nanosecond low-pressure discharge in deuterium
2
作者 Victor F.Tarasenko Mikhail I.Lomaev +3 位作者 Dmitry A.Sorokin Boris A.Nechaev Vladimir N.Padalko Gennady N.Dudkin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SCIE EI CAS 2016年第4期207-212,共6页
Stable neutron generation with a yield of ~1.2×10^(4) neutrons per pulse was obtained during d(d,n)^(3)He reaction initiated by the high-voltage nanosecond discharge in a gap with a potential tungsten cylinder(an... Stable neutron generation with a yield of ~1.2×10^(4) neutrons per pulse was obtained during d(d,n)^(3)He reaction initiated by the high-voltage nanosecond discharge in a gap with a potential tungsten cylinder(anode)and a grounded deuterated zirconium plate(cathode)filled with deuterium at a pressure of ~10^(2) Pa.Estimated duration of the neutron pulse was ~1.5 ns.Less intensive neutron emission was registered without deuterated plate.Splashing of material of the tungsten electrod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high-voltage nanosecond discharge in the deuterium,hydrogen,helium and argon at pressures of 10^(2)-10^(4)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ns DEUTERIUM High-voltage nanosecond discharge low-pressure Thermonuclear reaction
下载PDF
Temporal Variations of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Huanghe River,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LIU Feng CHEN Shenliang +1 位作者 PENG Jun CHEN Guangq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507-521,共15页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uging stations, the changes in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uging stations, the changes in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Huanghe River occurs at the interannual, decadal, and multi-decadal scales, caused by the periodic oscill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f- fects water discharge by influencing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tributes to periodic varations in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discharge at interannual timescale. The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Huanghe River have decreased since the 196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and huamn activities, and human activities attribute more than precipitation to the reduction in the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furthermore, water abstraction and water-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decrease in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respectively.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load has directly impacted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the river delta, causing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the river channel in the lower reaches since the 1970s along with River Delta changing siltation into erosion around 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discharge sediment loa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Huanghe River China
下载PDF
内抹调湿砂浆外墙吸放湿特性及对负荷影响分析
4
作者 龚光彩 王洪顺 +1 位作者 刘永超 石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6,共12页
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出发,以内抹WSE(木质纤维Wood fibre、海泡石Sepio⁃lite、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内抹普通砂浆外墙对比,分析吸放湿特性及其对负荷的影响.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 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出发,以内抹WSE(木质纤维Wood fibre、海泡石Sepio⁃lite、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内抹普通砂浆外墙对比,分析吸放湿特性及其对负荷的影响.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的建筑材料热湿耦合模型,分析环境湿度变化与外墙之间的湿迁移变化,以及与外墙的传热传质.以夏热冬冷典型气候地区长沙为例,分析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负荷及潜热负荷占比,同时选取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寒冷地区北京对比分析外墙的全年能耗.研究发现,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吸放湿速率远大于内抹普通砂浆的外墙,并能长时间保持高速的吸放湿状态,同时比内抹普通砂浆墙体节省22.31%~23.85%的全年负荷.墙体在吸湿过程中,温升与吸湿速率能力体现出一致性,表明墙体内表面湿迁移对温度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湿迁移越大对温度影响越大.墙体在放湿过程中,温度迅速下降是放湿速率快的表现.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墙体具有优良的吸放湿特性和节能潜力,可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 建筑材料 吸放湿特性 湿度控制 围护结构负荷
下载PDF
用于快速响应负荷需求的两段式斜坡重力储能系统放电功率调节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亚夏尔·吐尔洪 +3 位作者 查鲲鹏 郭高朋 郝梓琳 赵海森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
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GESS)放电时通常将上堆场重物块运送至下堆场。然而,当放电过程中系统负荷需求出现波动时,现有方案难以通过及时调整重物块数量来调节输出功率,导致重力储能系统响应不及时并造成额外能量损耗。通过在斜坡两侧增加... 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GESS)放电时通常将上堆场重物块运送至下堆场。然而,当放电过程中系统负荷需求出现波动时,现有方案难以通过及时调整重物块数量来调节输出功率,导致重力储能系统响应不及时并造成额外能量损耗。通过在斜坡两侧增加辅助堆场并将斜坡分为两段,通过控制顶部堆场重物块释放数量、斜坡堆场释放高度以及斜坡堆场重物块抓取位置,实现了重力储能系统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与负荷需求的快速响应。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两段式斜坡重力储能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为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放电功率的快速调节与精确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系统 放电功率调节 负荷需求 快速响应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泄水建筑物混凝土损伤分析及抗震配筋措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世骏 戴波 王亚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开裂,这直接影响强震频发区水电站的运行安全,在工程实践中配筋作为常见的抗震措施,但具体方案却不够明确。为此,以西南地区某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为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溢流坝进行动力...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开裂,这直接影响强震频发区水电站的运行安全,在工程实践中配筋作为常见的抗震措施,但具体方案却不够明确。为此,以西南地区某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为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溢流坝进行动力时程有限元计算,分析强震荷载作用下坝体拉伸损伤的发展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局部配筋加固方案,应用分离式模型模拟结构的动力特征和动力响应,研究不同局部配筋措施的抗震效果。结果表明,动力损伤分析得出的拉伸损伤严重部位作为配筋区域较为合理,局部配筋有效改善了坝体的抗震性能,且对钢筋数量与间距进行调整后可进一步优化抗震效果,为工程中溢流坝的抗震配筋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荷载 泄水建筑物 动力响应分析 抗震措施
下载PDF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雄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202,共6页
为应对焦化废水不再用于熄焦补充水,在考察焦化项目并结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焦化废水处理后直接排放工艺流程和间接排放工艺流程。间接排放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O生化—二沉池—活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流程,可应用于原位提... 为应对焦化废水不再用于熄焦补充水,在考察焦化项目并结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焦化废水处理后直接排放工艺流程和间接排放工艺流程。间接排放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O生化—二沉池—活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流程,可应用于原位提标升级改造,具有投入资金少、改造工期短、出水指标提升效果显著的特点;直接排放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O生化—二沉池—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A/O生化—高效沉淀池”的流程,可应用于改扩建、新建项目,具有出水水质稳定、难降解有机物去除彻底的特点。对两种工艺流程设计的关键点和间接排放工艺流程的工程应用案例进行简要介绍,并根据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精细化运行管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化处理工艺设计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活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
下载PDF
基于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的电动汽车V2G充放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伟伦 马力 +1 位作者 刘琦颖 于洋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为准确预测电动汽车的V2G充放电负荷,以调节电网负荷峰谷差,保证供电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的电动汽车V2G充放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构建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目标模型,利用鲸鱼优化算法迭代求解,得出最优充放电负荷曲线... 为准确预测电动汽车的V2G充放电负荷,以调节电网负荷峰谷差,保证供电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的电动汽车V2G充放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构建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目标模型,利用鲸鱼优化算法迭代求解,得出最优充放电负荷曲线,据此明确最优充放电时段。采集不同空间区域最优充放电时段内的充放电负荷影响指标,并以此为输入,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模型,实现电动汽车V2G充放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负荷预测模型具有较大的决定系数,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负荷,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优化 电动汽车 V2G充放电负荷 时空分布预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算法多元负荷下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方案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鑫 马兆兴 +2 位作者 刘硕 钱宝珊 王瑞华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8-30,共13页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带来的电网供需平衡难题,提出了一个兼顾多目标的电网优化运行方案。利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调节,建立了考虑最小化总运行成本、减少电能损耗、降低环境污染排放并最大化用户经济补偿收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线...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带来的电网供需平衡难题,提出了一个兼顾多目标的电网优化运行方案。利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调节,建立了考虑最小化总运行成本、减少电能损耗、降低环境污染排放并最大化用户经济补偿收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加权法、理想点和反理想点法将其单目标化。在采用鲸鱼优化算法时,利用了群体智能优化的原理,对鲸鱼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高斯变异算子增加种群多样性;结合自适应收敛因子策略加速算法收敛,在保证全局搜索能力的同时改进了局部搜索性能。以改进前后的鲸鱼优化算法对方案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改进后,系统降低总运行成本26.9%,减少电能损耗10.3%,降低环境污染排放16.97%,用户经济补偿收益提高16.1%。以上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运行方案和改进算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运行调度 优化运行 多元负荷 充放电优化 鲸鱼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的介质阻挡负载特征参数分析与优化
10
作者 陈勇权 唐雄民 李仲涛 《电气技术》 2024年第1期17-22,33,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DBD)负载的性能,以高频脉冲激励作为介质阻挡负载的激励波形,以第一次放电时的负载电流幅值作为优化目标。基于响应曲面法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介质阻挡层厚度、脉冲电压幅值、脉冲升降沿时间和相对...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DBD)负载的性能,以高频脉冲激励作为介质阻挡负载的激励波形,以第一次放电时的负载电流幅值作为优化目标。基于响应曲面法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介质阻挡层厚度、脉冲电压幅值、脉冲升降沿时间和相对介电常数4个因素对高频脉冲激励下DBD负载第一次放电时负载电流幅值的影响,优化介质阻挡负载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对DBD负载电流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介质阻挡层厚度、脉冲电压幅值、脉冲升降沿时间、相对介电常数。在本文设定条件下,负载电流幅值的最大值8.692A在脉冲升降沿时间为200ns、脉冲电压幅值为4kV、介质阻挡层厚度为1mm、相对介电常数为8时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响应曲面法 负载电流幅值 有限元方法 优化
下载PDF
面向多能源融合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能耗与排放分析
11
作者 任小波 钟晓晖 +2 位作者 唐道贵 李响 许文豪 《起重运输机械》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是港口低碳绿色转型、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应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增强港口企业的碳汇能力。文中以宁波某港区为例,分析了现有的港区负荷构成,各...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是港口低碳绿色转型、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应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增强港口企业的碳汇能力。文中以宁波某港区为例,分析了现有的港区负荷构成,各类用电设备的用电特征,统计并研究近几年港区的用电量,通过合理的用电收集方案,将用电量换算成标准煤耗量,利用标准煤耗量计算了污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港口 碳排放 港区负荷 污染排放量
下载PDF
车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监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郝振兴 张曦 +1 位作者 岳哲 康喜富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6期94-98,共5页
为了对一种新型车用超级电容器的特性进行研究,确保其工作时稳定可靠和有效发挥性能优势,设计了一套车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监测系统。通过利用传感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采集卡、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子负载以及信号调理电路,完成了... 为了对一种新型车用超级电容器的特性进行研究,确保其工作时稳定可靠和有效发挥性能优势,设计了一套车用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监测系统。通过利用传感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采集卡、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子负载以及信号调理电路,完成了对各信号的采集和对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采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完成了对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电流、端电压、储存容量、储存能量以及表面温度等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准确地实现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监测;车用超级电容器单体在100 A大电流下充放电时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系统的电压测量精度可达±0.1%,电流测量精度可达±0.6%,温度测量精度可达±1.5%。该设计为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监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充放电 监测系统 LABVIEW 信号调理电路 电子负载
下载PDF
关于储能设备作为备用电源应用的探讨
13
作者 吴丽红 谢程 《建筑电气》 2024年第S02期23-28,共6页
深入探讨储能设备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对某高层办公楼设计案例的分析,评估储能设备在经济性、放置条件、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和挑战;基于GB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和GB 51048-2014... 深入探讨储能设备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的可行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对某高层办公楼设计案例的分析,评估储能设备在经济性、放置条件、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和挑战;基于GB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和GB 51048-2014《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对储能设备的容量选择、放置条件及与柴油发电机的对比进行详尽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储能设备在初始投资和维护方面可能存在更高的成本,但其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设备 柴油发电机 消防负荷 非消防负荷 备用电源 事故放电时间 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 蓄电池最大放电功率
下载PDF
长江下游生态岛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
14
作者 李现瑾 房慧德 +3 位作者 魏浩斌 葛会超 王厚伟 刘新宇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了明确长江下游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对长江入海口崇明生态岛A镇的农村地区展开了污水排放调研。结果表明:A镇户均常住人口为1.55人/户,人均用水量为79.5 L/(人·d),平均折污系数为0.76。农村生活污水中黑水排放量小、污染... 为了明确长江下游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对长江入海口崇明生态岛A镇的农村地区展开了污水排放调研。结果表明:A镇户均常住人口为1.55人/户,人均用水量为79.5 L/(人·d),平均折污系数为0.76。农村生活污水中黑水排放量小、污染物浓度高,人均黑水水量占排水量的29.90%。农村生活污水时排水量、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7:00—8:00污染物浓度较高,在20:00排水水量达到全天的最大值。全年人均日排水量变化较大、日负荷变化较小,在国庆节、春节等节日人均排水量、负荷较大。研究结果对于长江下游生态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模式选择、装备研制、提标及资源化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人均污染物负荷 排放规律 长江下游 环境监测
下载PDF
一起220kV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内部放电案例分析
15
作者 孟天东 冉梦东 +3 位作者 唐晟喻 李生杰 张腊华 吴明豪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8期46-49,共4页
详细分析了一起220 kV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内部放电案例。通过对故障有载分接开关一二次的故障表和解体试验分析,结合有载分接开关动作原理,准确查找出内部放电的原因。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解体 动作原理 内部放电
下载PDF
35kV线路避雷器并联保护间隙设计研究
16
作者 邱续东 《电工技术》 2024年第9期165-167,共3页
由于35kV线路普遍没有架空地线,因此常遭受直击雷,导致线路避雷器因雷电流过载而损坏。为此提出了35kV线路避雷器并联保护间隙结构,在线路避雷器两端并联空气保护间隙,通过等效电流计算与间隙放电试验获得了并联间隙结构与距离参数,在... 由于35kV线路普遍没有架空地线,因此常遭受直击雷,导致线路避雷器因雷电流过载而损坏。为此提出了35kV线路避雷器并联保护间隙结构,在线路避雷器两端并联空气保护间隙,通过等效电流计算与间隙放电试验获得了并联间隙结构与距离参数,在雷电流幅值高于保护动作阈值时,避雷器残压击穿并联放电间隙,防止避雷器雷击过载损坏。35kV整支避雷器冲击放电试验与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并联间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35kV线路避雷器雷击损坏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避雷器 雷电流过载 并联间隙 冲击放电试验
下载PDF
广东建工科创大厦空调系统设计研究
17
作者 陈祖铭 胡谦 +4 位作者 张欣欣 董建杰 仇吉 孔繁武 陈宇轩 《制冷》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通过对广东建工科创大厦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对空调系统冷热源、空调系统设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合理分区、防排烟系统等进行研究,采取了合理的设计,满足了各功能区的使用要求,达到了节约投资及运行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冷负荷 水系统 防排烟 压力分区 节能
下载PDF
GIS局部放电检测用小型化平面螺旋天线研究
18
作者 刘成 舒永志 聂雪松 《电工电气》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随着变电站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广泛应用,局部放电检测逐渐成为发现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超高频(UHF)局部放电的检测原理,设计了一种工作于UHF频段的小型化天线。该天线基于传统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利用一种振幅随... 随着变电站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广泛应用,局部放电检测逐渐成为发现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基于超高频(UHF)局部放电的检测原理,设计了一种工作于UHF频段的小型化天线。该天线基于传统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利用一种振幅随着幅角线性增加的新型正弦波加载方式对天线进行进一步的小型化处理。通过HFSS软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天线在端口性能、方向性能以及增益等方面均满足局部放电检测的要求;同时天线尺寸较小,使用时易于安装,后续在GIS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检测中有较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高频 在线监测 小型化平面螺旋天线 正弦波加载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等离子体负载动态参数模型
19
作者 包涵春 郭亚逢 +3 位作者 关银霞 李超 唐诗雅 杜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4年第4期28-34,42,共8页
等离子体负载电学模型大多基于固定参数模型,忽略了负载等效参数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为了改善因等效参数变化带来的误差,首先探究了等效电容、等效电阻等负载参数随外加电压幅值、频率的变化情况,据此训练了BP神经网络... 等离子体负载电学模型大多基于固定参数模型,忽略了负载等效参数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为了改善因等效参数变化带来的误差,首先探究了等效电容、等效电阻等负载参数随外加电压幅值、频率的变化情况,据此训练了BP神经网络参数调整模块,建立了等离子体负载动态参数模型,实现了外施激励变化下负载等效参数的更新。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动态参数模型仿真精度为95.70%,而采用固定参数模型仿真精度为82.89%,仿真精度提高了15.45%。对简化实验工作量、指导等离子体反应器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负载等效参数 等离子体电学模型 BP神经网络 动态参数模型
下载PDF
Can 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 Really Ensure a Low Sediment Load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5
20
作者 Pengcheng Sun Yiping Wu +4 位作者 Zhifeng Yang Bellie Sivakumar Linjing Qiu Shuguang Liu Yanpeng Cai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5期855-864,共10页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is the most seriously eroded area in the world and contribute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ediment that goes into the Yellow River.Since the 1950s,progressiv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is the most seriously eroded area in the world and contribute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ediment that goes into the Yellow River.Since the 1950s,progressiv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in particular,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s been ongoing since 1999—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sediment load.However,the mechanism of the sediment transport dynamic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due to multiple and complic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e.g.,ecological restoration).A challenging question,then,arises:Is the current low sediment level a“new normal”in this era and in the future?To address this question,we selected a typical loess hilly region where considerab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and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site of the first and most representative Grainfor-Green program in the Loess Plateau.We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of discharge–sediment relationships in the past decades(1960–2010)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this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distinct change in the regression parameters of the commonly used annual discharge–sediment regression equation—a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rend of parameter b and a decreasing trend of parameter a,accompanying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The increase in exponent b(i.e.,a steeper slope)implies a potential lower sediment load resulting from low discharge and a potential higher sediment load resulting from large discharge.This finding may question the new normal of a low sediment level and implies the potential risk of a large sediment load during extremely we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harge–sediment relationship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OESS HILLY region SEDIMENT load SEDIMENT rating paramete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