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培文应用鸡血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1
作者 李田田 王雨 +1 位作者 徐旭英 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8期886-889,共4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导致的肢体疼痛及致残等情况,给人们健康及经济带来极大负担,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吕培文教授认为“络脉瘀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病理改变,提出了“络以通为用”的观念,从而形成以“活血通络”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导致的肢体疼痛及致残等情况,给人们健康及经济带来极大负担,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吕培文教授认为“络脉瘀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病理改变,提出了“络以通为用”的观念,从而形成以“活血通络”为主的治法。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之功效,为补血活血类常用传统中药。临床上吕培文教授将其广泛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切实针对“络脉瘀滞”的病因病机,辨证配伍补气、补血养阴、温经散寒、清热、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理气类药物,可达到活血通络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培文 鸡血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活血通络
下载PDF
基于“痹岩同归”浅析从癥瘕积聚论治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
2
作者 徐强 孙郑青 +1 位作者 元绍爽 张朝晖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与中医学“岩症”在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痰浊-瘀血-岩积的形成。本文将以“岩症”的治疗思路为切入点,通过对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与“岩症”的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在治...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与中医学“岩症”在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痰浊-瘀血-岩积的形成。本文将以“岩症”的治疗思路为切入点,通过对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与“岩症”的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在治疗上试用中医治疗“岩症”的遣方用药思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早期以化痰化浊为主,中期活血化瘀,后期破血攻凿“岩”性斑块,总结提出“痹岩同归”之理念,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斑块性病变 癥瘕积聚
下载PDF
从“血不利则为水”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血脉辨证 被引量:2
3
作者 樊炜静 杨宝钟 柳国斌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从“血不利则为水”的角度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中医证治,认为“血瘀水停”是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重要病机,气病尤其是脾肾阳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临证在重视治血、治水和治气的同时要兼顾治络,以经方为本,活用虫类药和藤类药,补... 从“血不利则为水”的角度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中医证治,认为“血瘀水停”是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重要病机,气病尤其是脾肾阳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临证在重视治血、治水和治气的同时要兼顾治络,以经方为本,活用虫类药和藤类药,补气兼顾温阳,活血兼顾逐瘀,通络兼顾养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血瘀水停 络病
下载PDF
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刘红杰 张凯 +3 位作者 刘秋瑾 郭迎迎 边蓉蓉 侯丽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 目的探讨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开展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疼痛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及知信行(KAP)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KA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VTE预防质量控制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流程化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质量控制管理 血流速度 下肢静脉血栓 疼痛
下载PDF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
5
作者 李付彬 武永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75-2679,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V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 目的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V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超声血流参数[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血清生物化学指标[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8(IL-1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经DVT诊断,血栓组有36例患者,非血栓组有110例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Vs、Vd低于非血栓组,RI、D-D、Hcy、IL-18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Vs、Vd与D-D、Hcy、IL-18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RI与D-D、Hcy、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6项指标联合预测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大于Vs、Vd、RI、D-D、Hcy、IL-18单独预测的AUC(Z=6.055、5.725、5.583、5.014、4.479、5.318,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术期Vs、Vd、RI、D-D、Hcy、IL-18水平异常,且与DVT形成密切相关,6项指标联合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血流参数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18 骨科 围术期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杨泽慧 解子其 +2 位作者 杜蔚青 李茜 高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DLASO)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DLASO)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DLASO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肢动脉血管影像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麻木、皮温降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股动脉左右两侧的血管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斑块大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内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股动脉左右两侧的血管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及红细胞压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TG、LD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及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0%(46/51)明显高于对照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DLASO能够有效改善外周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确切,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虚血瘀型
下载PDF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彧钰 吴竞 张陈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10-913,95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 探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常规护理与DVT预防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记录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FDP)水平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116例SAP患者中发生下肢DVT 13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3.44%vs.18.97%)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APTT、PT、FDP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APTT[(36.84±6.43)vs.(42.24±6.56)]、PT[(12.34±1.12)vs.(13.41±1.33)]、FDP[(12.09±3.11)vs.(16.39±3.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流峰速度[(63.82±6.37)vs.(51.39±6.19)]、血流平均速度[(32.72±4.79)vs.(26.84±5.0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3.567,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55%(56/58)vs.82.76(48/58)]高于对照组(χ^(2)=5.949,P<0.05)。结论 基于Padua量表的分级管理应用于SAP患者,能够明显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 Padua量表 分级管理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重阳思想探讨“阳虚生瘀”理论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8
作者 董春杨 张东帅 +1 位作者 刘肖肖 姜德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94-599,共6页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及阳气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提出“阳虚生瘀”理论。据下肢静脉曲张病特征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认为“阳虚生瘀”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病机。提出下肢静脉曲张以阳虚不固失化为本,以内生外受之邪为变,以血瘀脉络...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及阳气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提出“阳虚生瘀”理论。据下肢静脉曲张病特征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认为“阳虚生瘀”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病机。提出下肢静脉曲张以阳虚不固失化为本,以内生外受之邪为变,以血瘀脉络不通为标,创以扶阳祛邪化瘀为基本治法,并根据本病临床分期不同,侧重灵活治疗。病程初期可温阳益气、兼以行气,病程中期可扶阳助正、祛邪化瘀,病程后期可化瘀生肌、培元固本,选方用药以扶阳化气为本,以助正祛邪为首,以活血化瘀为辅,遵循整体观念循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思想 阳虚生瘀 阳虚 下肢静脉曲张 扶阳祛邪化瘀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证素及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马纪长 徐梦娇 +2 位作者 冯文烨 何彤 高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中医证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根据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判断是否合并DVT,分为DVT组32例和非DVT组308例,并经倾向性评分得...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中医证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根据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判断是否合并DVT,分为DVT组32例和非DVT组308例,并经倾向性评分得到30对匹配病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中医证素及四诊信息的差异。相关危险因素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四诊信息与证素,血气、炎症指标与D-二聚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发生DVT者32例(占9.41%),与非DVT组比较,DVT组卧床时间≥3 d及AECOPD严重程度属Ⅱ、Ⅲ级的患者明显增多,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降低更显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显著,出现乏力、面色晦暗、唇甲发绀、舌下络脉色黯/迂曲、舌质黯红表现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P<0.01)。非DVT组病位单纯在肺者更多,DVT组病位及心,病性要素属“血瘀”“气虚”者更多(P<0.05,P<0.01),DVT组以痰热血瘀兼气虚占比最高(36.67%),明显高于非DVT组(6.67%)。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卧床时间≥3 d(OR=45.535,P=0.002)、D-二聚体升高(OR=13.095,P=0.037)、痰热血瘀兼气虚(OR=8.832,P=0.048)是AECOPD住院患者合并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乏力、面色晦暗、舌下脉络色黯/迂曲、舌质黯红与痰热血瘀兼气虚存在正向相关性(0<r<1,P<0.05),NEUT%、PaCO_(2)与D-二聚体存在正向相关性(0<r<1,P<0.05);PaO_(2)与D-二聚体存在负向相关性(-1<r<0,P<0.05)。结论AECOPD合并DVT的发生率较高,对存在卧床时间长、D-二聚体升高、痰热血瘀兼气虚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并及早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回顾性研究 痰热血瘀兼气虚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组织粘弹性的下肢静脉泵作用于下肢的仿真及测试
10
作者 许银胜 李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289-1295,共7页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已经建立的下肢静脉泵作用于下肢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基础上,提出针对人体组织采用粘弹特性,以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下肢静脉泵对下肢作用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在仿真模型中将下...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已经建立的下肢静脉泵作用于下肢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基础上,提出针对人体组织采用粘弹特性,以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下肢静脉泵对下肢作用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在仿真模型中将下肢脂肪、肌肉、血管壁赋予粘弹性性质,得到下肢静脉泵工作在加压-保压-释压阶段下肢静脉血液容积的变化。采用自行研制的下肢静脉泵对健康受试者小腿施加与仿真中相同的工况,并采用红外检测传感器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法对大隐静脉血液容积进行监测。结果:仿真与实测的结果均显示:下肢静脉泵作用于下肢过程中,加压阶段下肢静脉血液容积减小,血液被排出;保压阶段血液容积也减小;释压阶段血液容积增大,静脉中血液再充盈,且再充盈时间长于释压时间。结论:由红外检测传感器测得的血液容积变化情况与仿真结果吻合,验证采用粘弹性材料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泵 粘弹性 双向流固耦合 光电容积描记法 静脉血液容积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苏亚黎 薄晓红 张剑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79-982,1010,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62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62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患肢症状相关指标[踝肱指数(ABI)、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步行距离]、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BI、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患者,NRS评分、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IL-6水平、LDL-C水平、TC水平、T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己酮可可碱可进一步缓解下肢ASO患者的疼痛感,改善ABI,延长患者的步行距离,并可更好地拮抗炎性因子的表达,调节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血液流变学 血脂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气压式循环泵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12
作者 李彩虹 张兆辉 马瑞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气压式循环泵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探讨气压式循环泵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DVT常规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气压式循环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腘静脉超声静脉血流参数、下肢皮肤状况、下肢肿胀程度,以及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股静脉和腘静脉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静脉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腘静脉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大腿及小腿的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腿及小腿的周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院内下肢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76%(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式循环泵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DVT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静脉血流并降低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气压式循环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流 下肢肿胀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3
作者 杜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1月沂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记为糖尿...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1月沂南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记为糖尿病组,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为对照,记为健康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管内径,统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结果、诊断效能。结果健康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均大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真阳性38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真阴性40例,敏感度95.00%,特异度100.00%,准确性97.50%,误诊率0,漏诊率5.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5.23%。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较为精准,诊断效能高,可以判断血管内径情况,将其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效能 血管内径 检出结果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效果分析
14
作者 刘玉凤 刘小丽 王瑞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状态、疼痛情况、下肢供血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症状、局部皮肤、精神神志、舌脉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111、5.122、4.339、4.913,P均<0.00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疼痛评分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999、3.309、5.588、7.532、4.613,P=0.004、P=0.001、P<0.001、P<0.001、P<0.001),踝肱指数(ABI)、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316、5.248,P=0.023、P<0.001)。结论与单纯应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相比,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更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及下肢供血情况,减轻疼痛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腰交感神经毁损术 糖尿病足 血液流变学 下肢供血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何春磊 张帅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前后股静脉血流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7%(3/52),低于对照组的21.57%(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气压治疗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塞通注射液 气压治疗仪 股静脉血流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胡威龙 王高尚 +1 位作者 张小兵 张同庆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 目的:观察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7 d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大腿周径差,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流速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大腿周径差均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PT长于术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和FI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减轻肢体肿胀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大腿周径差 并发症
下载PDF
Tourniquets do not increase the total blood loss or reamputation risk in transtibial amputations 被引量:3
17
作者 Christian Wied Peter T Tengberg +4 位作者 Gitte Holm Thomas Kallemose Nicolai B Foss Anders Troelsen Morten T Kristense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total blood loss(TBL) and the safety with respect to the re-amputation rate after transtibial amputation(TTA) conducted with and without a tourniquet. METHODS The study was a single-centre retro... AIM To investigate the total blood loss(TBL) and the safety with respect to the re-amputation rate after transtibial amputation(TTA) conducted with and without a tourniquet. METHODS The study was a single-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patients with a primary TTA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April 2015. All patients with a primary TTA were assessed for inclusion if the amputation was performed because of arteriosclerosis or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 standardized TTA procedure that was performed approximately 10 cm below the knee joint and performed with sagittalflaps. The pneumatic tourniquet, when used, was inflated around the femur to a pressure of 100 mmH g above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he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s within the first four postoperative days was recorde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BL),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volume of blood lost during surgery,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suction volume and by the weight difference of the surgical dressings. The trigger for a blood transfusion was set at a decrease in the Hgb level < 9.67 g/dL(6 mmol/L). Transfus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pooled red blood cells containing 245 m L per portion, which equals 55 g/L of haemoglobin. The TBL during the first four postoperative days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haemoglobin level and the estimated blood volume. The re-amputation rate was evaluated within 30 d. RESULTS Seventy-four out of 86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TA within the two-year study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se, 38 were operated on using a tourniquet and 36 were operated on without using a tournique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preoper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had a postoperative decrease in their Hgb level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baseline values. The patients operated on using a tourniquet received approximately three millilitres less blood transfusion per kilogram body weight compared with patients operated on without a tourniquet. The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shorter and the OBL was less for the tourniquet group than the non-tourniquet group, 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the TBL. The TBL median was 859 mL(IQR: 383-1315) in the non-tourniquet group vs 737 mL(IQR: 331-1218) in the tourniquet group(P = 0.754). Within the 30-d follow-up period, 9 patients in the tourniquet group and 11 in the non-tourniquet group underwent a reamputation at the trans-femoral level. The use of a tourniquet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30-d re-amputation at the femur level in th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P = 0.78). The only variable with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re-amputation was age(OR = 1.07; P = 0.02).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ourniquets do not cause severe vascular damage with an increase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r failure rate as the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RANSTIBIAL AMPUTATION 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 Pneumatic tourniquet Re-amputation
下载PDF
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静 杨淑仙 +7 位作者 王浩 任猛 李文夺 李金涛 刘建军 刘西斌 魏月娟 王晓亚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489-2492,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2组疗程均持续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记录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T、T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丹参片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基于D-D、MMP-1、IR水平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联合达比加群酯的效果及下肢DVT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蕾 杨莉 +3 位作者 韩金涛 赵冉冉 张永刚 张秀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438-444,535,共8页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联合达比加群酯对急性中毒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效果及对D-二聚体(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急性中毒患者血...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联合达比加群酯对急性中毒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效果及对D-二聚体(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急性中毒患者血清展开研究。16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常规组均为8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血液净化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方案,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D-D、MMP-1、IR水平差异,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K-S检验显示所有计量资料均呈正态分布(P>0.05),两组的D-D均呈降低趋势变化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2)两组的MMP-1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变化且研究组的变化幅度更大(P<0.05)。(3)两组的IR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变化且研究组的变化幅度更大(P<0.05)。(4)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年龄≥60岁、BMI≥24kg/m 2、中度以上中毒者、D-D≥0.5mg/L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升高,是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可以改善急性中毒患者的D-D、MMP-1、IR水平,同时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针对存在下肢DVT风险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重点看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达比加群酯 急性中毒 下肢深静脉血栓 胰岛素抵抗 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止痛生肌散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下肢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 武云哲 张鹤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199-1202,1207,共5页
目的探讨止痛生肌散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下肢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115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2,采用手术治... 目的探讨止痛生肌散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下肢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的115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2,采用手术治疗)和治疗组(n=63,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止痛生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均明显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溃疡表面色泽、创面渗液量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静脉血流峰速度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63/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38%(4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生肌散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下肢血流灌注情况,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溃疡 止痛生肌散 手术 临床疗效 下肢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