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Venous Thrombosis: Commonly Affected Veins in the Lower Limbs 被引量:1
1
作者 Sultan Abdulwadoud Alshoabi Abdullatif Mothann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9年第3期12-19,共8页
Aim and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record the commonly affected veins in the lower limbs, to compare the affected sides and gender and to correlate the Doppler findings and stag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Aim and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record the commonly affected veins in the lower limbs, to compare the affected sides and gender and to correlate the Doppler findings and stag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descrip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46 already diagnosed cases of lower limb DVT. Results: Out of 46 cases of DVT, 71.74% were female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93.47%) were affected in unilateral lower limb with significant predominance (65.22%) to affect the left lower limb (p Conclusion: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fects left lower limb more than right and females more than males. Superficial femoral vein (SFV) and common femoral vein (CFV) are the most common affected veins. Lower limb DVT predominantly present in acute stage with venous distension and absent blood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LOCATION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lower limbS
下载PDF
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
2
作者 袁克芳 孙莎 +1 位作者 刘秩硕 焦亚彬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静脉畅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年,联合组发生PTS程度低于溶栓组(P<0.05)。治疗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置入能更有效地再通急性下肢DVT患者静脉,降低P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置管溶栓术 急性下肢dvt 静脉畅通 血栓后综合征
下载PDF
骨科特殊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秀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0期147-14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特殊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特殊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研究组(50例,使用骨科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酶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骨科特殊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骨科特殊护理 dvt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护理模式分别联合改良截石位对剖宫产后下肢DVT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佳佳 陈丽佳 王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分别联合改良截石位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截石位,A组给予临...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分别联合改良截石位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截石位,A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B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术后下肢舒适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B组轻度DVT发生率高于A组,而中重度DVT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截石位前、截石位后1、2 h及改为平卧位后10 min时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均低于A组(P<0.05);A组下肢术后舒适度优于B组(P<0.05)。A组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均可显著预防剖宫产后下肢DVT形成,但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侧重点不同,临床路径护理可增强患者下肢舒适度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循证护理可减少中重度下肢DVT例数、降低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位 剖宫产 下肢dvt 循证护理 临床路径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及LRRFIP1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铀宁 刘安明 刘勇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leucine rich repeat in flii interacting protein 1,LRRFIP1)的表达意义。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leucine rich repeat in flii interacting protein 1,LRRFIP1)的表达意义。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合并下肢DVT分为两组,即34例DVT组,85例非DVT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后,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再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后下肢DVT形成与独立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分析LRRFIP1表达与DVT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PLT、MPV、PT、APTT、FIB、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子。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后下肢DVT形成与年龄、BMI、PLT、PT、APTT呈负相关性;与MPV、FIB、D-二聚体呈正相关性(P<0.05)。经Pearson法分析,LRRFIP1表达与PT、APTT呈负相关性,与FIB、D-二聚体呈正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年龄、BMI、MPV、APTT、LRRFIP1表达、PLT、PT、FIB、D二聚体早期预测术后下肢DVT形成的AUC分别为0.665、0.662、0.733、0.773、0.94、0.984、0.817、0.673、0.976。结论年龄、BMI、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等均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因子;LRRFIP1表达上调意味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与DVT发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dvt 影响因素 LRRFIP1表达
下载PDF
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斌 顾风雨 +2 位作者 唐彬 符常河 曲志刚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在血液循环驱动干预的同时...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在血液循环驱动干预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单用和与利伐沙班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PT、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药物方案辅助血液循环驱动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DVT发生,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且未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老年患者 下肢骨折 dvt
下载PDF
多途径DVT预防对脑卒中患者血清D-D、FDP、TAT及DVT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职海霞 张宁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研究多途径DVT预防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D组各55例,C组采用常规护理,C+D组采用常规护理+多途径DVT预防护理(主要包括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加... 目的:研究多途径DVT预防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D组各55例,C组采用常规护理,C+D组采用常规护理+多途径DVT预防护理(主要包括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加强DVT物理预防、预防便秘、加强血糖/血脂指标的监测和控制等)。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凝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Vmax)和血流均速(Vm)]。结果:C+D组DVT发生率为3.64%,低于C组的14.55%(P<0.05);护理后C+D组患者D-D、FIB、PAF均低于C组(P<0.05),下肢Vmax、Vm均高于C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多途径DVT预防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多途径dvt预防 凝血功能 下肢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PDCA 联合个体化疼痛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DVT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汪双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护理结合PDCA循环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60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DVT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在...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护理结合PDCA循环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60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DVT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并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DVT发生率、术前及术后下肢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而护士落实DVT预防措施情况、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个体化疼痛护理为基础结合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DVT发生率,促进护士DVT预防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dvt PDCA 个体化疼痛护理 预防效果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清FDP、D-D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 被引量:9
9
作者 曹振平 周荣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4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D-二聚体(D-D)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在本院分娩的129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16例健康产妇作为...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D-二聚体(D-D)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在本院分娩的129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16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产后有无并发DVT,将其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DVT组与非DVT组产后24h的TEG参数及血清FDP、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发DV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EG联合血清FDP、D-D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并发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凝血时间(R)值、血块动力(K)值低于对照组,斜率值(α)、血块强度(MA)值、综合凝血指数(CI)值及血清FD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值分别为16.693、14.787、3.118、6.173、12.098、9.154、14.258,P<0.05);妊娠期糖尿病产妇DVT并发率为15.50%(20/129);DVT组R值、K值均低于非DVT组,α角、MA、CI值及血清FDP、D-D水平均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值分别为16.216、15.341、2.288、3.938、4.998、27.154、24.84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产后卧床时间≥2d、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血糖控制不良、血栓弹力图α角、MA值及血清FDP、D-D水平高表达均是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15、1.601、2.346、3.578、1.818、1.176、1.183、6.154、4.021,P<0.05),血栓弹力图R值及K值是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并发下肢DVT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17、0.723,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TEG及血清FDP、D-D水平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并发DVT的灵敏度(95.00%)、曲线下面积(0.944)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82.57%)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及血清FDP、D-D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并发DVT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血浆D-二聚体 妊娠期糖尿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下肢DVT形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晏君 郝连升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10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在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下肢DVT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预...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在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下肢DVT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DVT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值、平均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下肢静脉血流峰值(21.49±2.37)cm/s、平均速度(18.35±2.06)c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1、4.829,P<0.05);观察组VAS评分(3.22±1.04)分、引流量(104.65±20.26)mL、创面愈合时间(18.66±4.25)d、住院时间(25.16±3.57)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3、14.537、4.938、4.7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结论在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下肢DVT形成的临床干预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减少术后早期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肢dvt形成 静脉血流速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的应用
11
作者 陈婉荷 朱玉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3期86-89,共4页
目的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品管圈管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21年3~5月份124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此阶段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21年8~10月下肢骨折行手术患者124例,作为观察... 目的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品管圈管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21年3~5月份124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此阶段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2021年8~10月下肢骨折行手术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此阶段实施品管圈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61%vs.9.68%,P<0.05);观察组DVT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93.08%vs.79.40%,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在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圈手法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品管圈能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下肢骨折 术后dvt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 陈小龙 +1 位作者 刘静 张秀珍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IPC)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行胸腰椎骨折修复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各46例,患者术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常...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IPC)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行胸腰椎骨折修复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各46例,患者术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组加用IPC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予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指标、下肢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周径,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DVT发生率为13.04%,低于常规组的30.43%(P<0.05);治疗后,两组股总静脉、腘静脉流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升高(P<0.05),且相较于常规组,中药组上述指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VAS评分、肢体周径均下降(P<0.05),且相较于常规组,中药组上述指标更低;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结合IPC能明显降低胸腰椎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加速下肢血流,改善其凝血功能,降低下肢肿胀、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芪汤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胸腰椎骨折术后 dvt 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小涛 王述波 +1 位作者 石云峰 于建国 《中医正骨》 2007年第8期12-13,共2页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 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50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应用...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 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50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术后5~7天内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5例(6.67%)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20例(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出血量(495±196)ml,B组(472±183)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预防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预测价值 被引量:36
14
作者 何丽娉 黄敏 杨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肺动脉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下肢骨折后DVT患者超声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先行X射线检查,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并应...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肺动脉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下肢骨折后DVT患者超声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先行X射线检查,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肺动脉栓塞的预测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总DVT检出率为80.95%,明显高于X射线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为89.19%、特异度为80.00%,均高于X射线检查的68.92%和6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7,x^2=9.523;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健肢血管内径明显大于患肢,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患肢,血管内膜异常率(占11.93%)和瓣膜功能不全率(占19.27%)明显低于患肢的62.39%和5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19,x^2=31.339;P<0.05)。经静脉造影确诊40例动脉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肺动脉栓塞检出率为52.50%,明显高于X射线检出率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20,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骨折后DVT的应用价值较高,且对肺动脉栓塞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洪军 王海 何成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8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血浆Fg及DD的定量检测,跟踪观察患者病情。结果106例患者有10例并发DVT,并发...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进行血浆Fg及DD的定量检测,跟踪观察患者病情。结果106例患者有1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较:术前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血浆Fg及DD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Fg及DD的动态监测对老年下肢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肢骨折 dvt
下载PDF
量表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何婉玲 梁月娥 +1 位作者 谭倩妍 蔡名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20-3823,共4页
目的探寻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志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随机... 目的探寻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志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探视、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予以我科室护理团队制定的围手术期介入护理量表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伤口血肿的情况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量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介入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介入护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量表化管理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屈文华 谢春明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12例经患肢大隐静脉,32例经患肢足背静脉微泵加压推注尿激酶顺行溶栓,44例行介入置管溶栓术,13例置管溶栓后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共有50例...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12例经患肢大隐静脉,32例经患肢足背静脉微泵加压推注尿激酶顺行溶栓,44例行介入置管溶栓术,13例置管溶栓后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共有50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为评价指标,治疗随访1年。结果88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体有效率93.2%,溶栓前、后的健患侧大腿周径及小腿周径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静脉通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脉通畅率52.1%±15.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静脉通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溶栓
下载PDF
静脉通路管理联合气压泵治疗对危重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2
18
作者 归燕华 归承莹 王雅霖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通路管理联合气压泵治疗仪(IPC)对危重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入住重症监护室的160例存在DVT发生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 目的探讨静脉通路管理联合气压泵治疗仪(IPC)对危重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入住重症监护室的160例存在DVT发生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按摩、运动等预防下肢DVT的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静脉通路管理联合气压泵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1周予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对2组患者肿痛和舒适度等进行观察,以及对栓子直径、检出率和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无DVT发生,试验组栓子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为可吸收性栓子(直径0.1~0.3 cm),通过静脉通路管理和气压泵治疗后在下肢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静脉通路管理联合气压泵的综合治疗可有效的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通路管理 气压泵治疗仪 危重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宋宗梅 郭雪梅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DVT形成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平均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DVT形成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平均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11.7%,对照组为2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预防性护理干预 dvt 老年
下载PDF
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静成 虞堂云 +2 位作者 戴松茂 夏泽 冯新民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肿胀作为重要诊断依据,并用彩超SMHz和10MHz探头交替使用,提高诊断正确率,使用蝮蛇抗栓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尿激酶和东菱克栓...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肿胀作为重要诊断依据,并用彩超SMHz和10MHz探头交替使用,提高诊断正确率,使用蝮蛇抗栓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尿激酶和东菱克栓酶治疗。结果:通过彩超诊断DVT正确率较高,本组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非少见,诊断主要依赖于彩色超声波及临床症状体征。东菱克栓酶治疗DVT效果较好,对高危人群应预防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