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明理学的性说
1
作者 申绪璐(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北宋王安石承继唐代韩愈彰显孟子、肯定孟子的性善说,与程颢、程颐开创的道学派学者具有共同的性论基础。与王安石、程颢强调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只是已发阶段的概念不同,南宋朱熹依据张载的心统性情与程颐的性即理,建立性情二层构架。同时... 北宋王安石承继唐代韩愈彰显孟子、肯定孟子的性善说,与程颢、程颐开创的道学派学者具有共同的性论基础。与王安石、程颢强调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只是已发阶段的概念不同,南宋朱熹依据张载的心统性情与程颐的性即理,建立性情二层构架。同时,《大学》“身有所忿懥”的身、心理解反映了道学家不同的思想特色。有关性本善与无善无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反映了理学家不同的思想重点。尤其是尊德性与道问学对立的思想史叙事不断地再生产,直至今天仍保持着生命力。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可为代表,这样的叙事非常稳妥,但也因此需要保持警惕。一方面这样的叙事容易忽略不同学者思想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即使强调“朱陆和会”的学者也不可避免地局限在朱陆对立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论 无善无恶 朱熹 王阳明 陆九渊
下载PDF
论陆王“孟子学”的不同进路及对孟子态度之差异
2
作者 詹良水 周钦 《唐都学刊》 2023年第6期62-67,共6页
象山心学与阳明心学通常都被视为“孟子学”,但二者却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陆王接受和进入“孟子学”的进路上来看,象山的进路简易直截,即通过读《孟子》而自得于心;阳明的进路则较为曲折,阳明主要是在与朱子“格物”之学的长期对话中... 象山心学与阳明心学通常都被视为“孟子学”,但二者却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陆王接受和进入“孟子学”的进路上来看,象山的进路简易直截,即通过读《孟子》而自得于心;阳明的进路则较为曲折,阳明主要是在与朱子“格物”之学的长期对话中,在龙场引入《孟子》的“良知”重新诠释《大学》“格物致知”之后开始进入“孟子学”的。其次,从陆王对于孟子的态度来看,象山对孟子极为推崇,并态度鲜明地以孟子的继承者自居;阳明则从未自称其学为“孟子学”,并且相较于《孟子》更重视《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陆九渊 王阳明 心学 不同进路
下载PDF
本末甚明:论陆九渊对颜回之学的阐释
3
作者 杨抒漫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5-31,共7页
“本末”指《大学》提出的为学和修身所应当遵循的先后、始终之序列,其开端于“知止”,完成于“至善”。陆九渊以“本末甚明”概括颜回之学,并认为颜回之学的“本末甚明”体现在:其暗合于象山心学的发明本心、得其本心、复其本心的成己... “本末”指《大学》提出的为学和修身所应当遵循的先后、始终之序列,其开端于“知止”,完成于“至善”。陆九渊以“本末甚明”概括颜回之学,并认为颜回之学的“本末甚明”体现在:其暗合于象山心学的发明本心、得其本心、复其本心的成己进路,去私为这一过程提供保障,克己则使颜回最终实现复心、复礼、复理,进而成就仁德与至善。陆九渊对颜回之学的阐释不仅具有深厚的心学意蕴,强调本心在成己过程中的中枢作用,还影响了包括王阳明在内的后世心学家,亦与朱子理学形成有效对话,显发易简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颜回 心学 本末
下载PDF
元代新安理学从“唯朱是宗”到“和会朱陆”的转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成群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共7页
元初的新安理学家以宗朱为特征。他们奉朱熹之说为圭臬,做了大量的理学义理普及与文献整理工作,陈栎、胡一桂、胡炳文是其中代表性人物。唯知株守朱学常常会产生流弊,使朱学流为训诂之学。以朱升、郑玉、赵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开... 元初的新安理学家以宗朱为特征。他们奉朱熹之说为圭臬,做了大量的理学义理普及与文献整理工作,陈栎、胡一桂、胡炳文是其中代表性人物。唯知株守朱学常常会产生流弊,使朱学流为训诂之学。以朱升、郑玉、赵为代表的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开始寻求突破,从而使新安理学出现了"和会朱陆"的转向。朱升以"尊德性"统摄"道问学",郑玉力倡朱陆之同,而赵则认为朱陆"早异晚同"。新一代新安理学家"和会朱陆"思想,其实就是想用陆氏"发明本心"的思路来纠正宗朱学者偏执于语言训诂的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朱 流弊 训诂 和会 转向
下载PDF
唐君毅对陆王心学的继承与超越——评唐君毅的心本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史炳军 赵茂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46-52,共7页
心本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基础 ,而陆王心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他的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 :心体存在之发现 ;心体超越之证明 ;心境关系之展开。唐君毅以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改造传统儒学心性论 ,使得他的心本论超越了陆王心学 ,具有... 心本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基础 ,而陆王心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他的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 :心体存在之发现 ;心体超越之证明 ;心境关系之展开。唐君毅以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改造传统儒学心性论 ,使得他的心本论超越了陆王心学 ,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陆王心学 心本论 心体超越 继承 心体存在 心境
下载PDF
论唐君毅对朱陆工夫论异同之疏解及其误识 被引量:3
6
作者 杜保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96,共14页
对于朱熹、陆九渊工夫论之差异,唐君毅主张象山谈立本心,自信即得,而朱熹却为对治气禀物欲之杂而有涵养、致知、察识的三义工夫的架构,其背景则有一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的结构关系。唐氏认为,如依朱熹之心性论及所发之工夫论而言,朱... 对于朱熹、陆九渊工夫论之差异,唐君毅主张象山谈立本心,自信即得,而朱熹却为对治气禀物欲之杂而有涵养、致知、察识的三义工夫的架构,其背景则有一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的结构关系。唐氏认为,如依朱熹之心性论及所发之工夫论而言,朱陆意旨相通,差在毫厘,但如依朱熹宇宙论立场,则此自信之工夫即非有其必然性,故应搁置朱熹宇宙论的讨论,而直视朱熹心性论及工夫论之意旨,如此则朱熹之工夫细密为细节,象山之工夫简易为纲领,两人无不可会通之理。其实,陆象山工夫论也预设了气禀说,也存在宇宙论的理论背景;而朱熹心性论、工夫论不能离于宇宙论,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整体架构,这其中不存在宇宙论进路之工夫得以隔别心性论进路之工夫之可能。唐君毅在朱陆工夫论异同问题上,既有否定牟宗三、劳思光相关论点之处,同时又深受二者观点之影响,在理论上显得依违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朱陆异同 工夫论 宇宙论 气禀说
下载PDF
陆九渊心学与社会工作增能理论的对比思考
7
作者 邱心凯 曾富生 +1 位作者 苗壮 姚云云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12期53-58,共6页
陆九渊心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思想,增能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界的重要理论。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二者在思想基础、理论创新特点和核心观念三个方面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说明社会工作增能理论的本土应用具有可以凭借的本土思想资源... 陆九渊心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思想,增能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界的重要理论。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二者在思想基础、理论创新特点和核心观念三个方面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说明社会工作增能理论的本土应用具有可以凭借的本土思想资源,也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本土探索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心学 增能理论 社会工作
下载PDF
陆九渊心学理论与立志教育
8
作者 刘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世俗,失去了对高尚的追求。陆九渊的心学理论,重视"志"在人的道德成长的作用,认为人有了远大的志向,道德成长才会有方向和动力,因而强调辨志、立志、行志。针对当前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我们... 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世俗,失去了对高尚的追求。陆九渊的心学理论,重视"志"在人的道德成长的作用,认为人有了远大的志向,道德成长才会有方向和动力,因而强调辨志、立志、行志。针对当前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我们需要强化立志教育,给青少年道德成长以高尚的引导和动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立志说 道德教育 立志教育
下载PDF
《宋元学案》视域下陆学的发展源流及其评价——兼论编纂者的思想立场及其影响
9
作者 连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1-309,共9页
江西陆学创始人三陆子的思想不尽相同。陆九韶倡导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陆九龄就天赋之形色以求其所以然,有性气合一论倾向,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倡心本论。《宋元学案》编纂者基于其心学立场,在论述朱陆本体论及修养工夫的论... 江西陆学创始人三陆子的思想不尽相同。陆九韶倡导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陆九龄就天赋之形色以求其所以然,有性气合一论倾向,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倡心本论。《宋元学案》编纂者基于其心学立场,在论述朱陆本体论及修养工夫的论辩时持早异晚同说,并倾向于陆九渊的太极元气说与尊德性为本的修养工夫论。编纂者指出陆学虽源于江西,但其传承与发扬光大主要依靠四明陆学,并认为其代表杨简将发明本心作为工夫之终极目的,从而将陆学禅学化。编纂者疏理了南宋后期开始的朱陆合流历程,并表彰了陈苑与赵偕在元代中兴陆学的学术贡献,指出学术传承关键在于纯粹与否,同时指出赵偕尊杨简之说而将陆学禅学化了,并阐明了元末明初四明陆学的传承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陆学 陆九渊 杨简 朱陆合流
下载PDF
陆九渊散文理论探微
10
作者 雷斌慧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散文 散文理论
下载PDF
试析鲁迅译介马列文论的二度变形
11
作者 宋嘉扬 靳明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鲁迅根据革命文学论争实际,译介马列文论,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重要问题。他译介马列文论的著作均是日文版,“二度变形”使鲁迅译介的马列文论的内容形式往往是日本式的“马列文论”,所以,中国左翼文... 鲁迅根据革命文学论争实际,译介马列文论,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重要问题。他译介马列文论的著作均是日文版,“二度变形”使鲁迅译介的马列文论的内容形式往往是日本式的“马列文论”,所以,中国左翼文学的发展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存在许多相似性也是自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翻译 马列文论 二度变形 日本观照
下载PDF
女性解放:鲁迅杂文人学的精神呼唤
12
作者 王吉鹏 陈晨 《武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45-47,共3页
鲁迅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生执著探索"立人"的道路。在主张"立人"和"解放人性"的呐喊中,把自己的同情关爱与道义责任倾注在社会底层被压迫的妇女身上,关注她们的苦难命运。鲁迅在杂文中激烈地批判封... 鲁迅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生执著探索"立人"的道路。在主张"立人"和"解放人性"的呐喊中,把自己的同情关爱与道义责任倾注在社会底层被压迫的妇女身上,关注她们的苦难命运。鲁迅在杂文中激烈地批判封建礼教强加在女性身上的道德规范的"节烈观";深切地关注觉醒了的女性,为她们指明经济权的重要性;深刻地指出女性解放的艰难性和不彻底性,急切地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鼓励女性为争得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与社会做"深沉的韧性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人学 女性解放 精神呼唤
下载PDF
宋明理学与明清实学知行观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华祥 宋显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朱熹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知行观,说到底都是在做格心的工夫。明清实学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的转变,强调要从不断变化的"气"中去探求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规律,提出了"知行相... 朱熹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知行观,说到底都是在做格心的工夫。明清实学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的转变,强调要从不断变化的"气"中去探求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规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行为贵"的知行观,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理学 陆王心学 明清实学 知行观 科学精神
下载PDF
论陆九渊的《易》学思想
14
作者 杨月清 《东疆学刊》 2001年第2期79-84,共6页
陆九渊的易学思想 ,主要是从本体论及工夫论两方面论述的。其本体论主张“君子以理制事”、“圣人作《易》”、“数即理”、“极亦此理” ,以理释易 ,以心释理 ,此心即是“圣人之心” ,把《周易》演绎为一部存心明理之书。这是陆易的主... 陆九渊的易学思想 ,主要是从本体论及工夫论两方面论述的。其本体论主张“君子以理制事”、“圣人作《易》”、“数即理”、“极亦此理” ,以理释易 ,以心释理 ,此心即是“圣人之心” ,把《周易》演绎为一部存心明理之书。这是陆易的主体。其工夫论 ,与“本心”相应 ,是“发明本心”的易简工夫。二者是中国易学哲学化的重要环节 ,都是中国哲学在宋明时期具备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陆易思想不仅集中体现了陆九渊的儒家一贯立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思想 心学 本体论 工夫论 古代哲学
下载PDF
陆九渊的号与荆门象山的名
15
作者 唐定海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年第2期124-125,151,共3页
文摘:陆九渊有“象山居士”、“象山翁”、“象山先生”、“蒙泉守”等多个号。“存斋”和“存斋象山翁”并非陆九渊的号。荆门象山得名很可能源自于陆九渊的号。
关键词 陆九渊 别号 荆门象山
下载PDF
文艺与政治的撞击(下)
16
作者 吴中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胡风反革命小集团"案的冤案性质,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作怪,有些人总觉得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不合,因而还是错误的。但是,判断一种思想的正误,不应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标准来衡量...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胡风反革命小集团"案的冤案性质,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作怪,有些人总觉得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不合,因而还是错误的。但是,判断一种思想的正误,不应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标准来衡量,而应该用实践来加以检验。几十年来文艺实践检验的结果,证明当时所谓的主流文艺思想是不利于文艺发展的,而胡风的文艺理论倒比较符合文艺规律。他坚持着鲁迅文学道路,发扬着五四文化精神,对中国新文学起着推动作用。后来的作家们针对现实情况所提出的种种文艺理论观点,大都是胡风理论的再版和发挥,这也可见胡风理论的现实意义。由此文艺实践出发,需要重新评价胡风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理论 现实主义 鲁迅道路 五四精神
下载PDF
论鲁迅翻译思想的多元性
17
作者 赵秀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3-28,共6页
鲁迅的一生,为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所阐发的译学见解,深刻独到,自成体系,是我们译学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但是我们对鲁迅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他所作的十三篇谈翻译的专论,而忽视了鲁迅丰富的译文序跋。本文结合鲁... 鲁迅的一生,为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所阐发的译学见解,深刻独到,自成体系,是我们译学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但是我们对鲁迅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他所作的十三篇谈翻译的专论,而忽视了鲁迅丰富的译文序跋。本文结合鲁迅丰富的翻译专论和译文序跋,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理论资源,认为鲁迅的探索广泛涉及翻译的功用、标准、方法以及翻译接受等领域的多元性阐发,虑远思精,鞭辟入里,启人疑窦。事实上,当我们将这些专论和译文序跋中的观点和思想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时,可以更加完整地把握鲁迅科学而多元化的翻译思想体系,因为这些专论是鲁迅较为系统而深刻阐述自己翻译思想的著述的一部分,而译文序跋是鲁迅在非论战状态下写就的文字,既是冷静的纯学术思考,同时又是紧贴于翻译实践的理性升华,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更接近鲁迅更为真实的翻译观,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研究鲁迅翻译思想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翻译思想 鲁迅翻译专论 鲁迅译文序跋 鲁迅翻译思想多元化
下载PDF
论陆九渊《易》说中的社会人事观
18
作者 黄黎星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7,共5页
南宋著名哲学家、“心学”思想体系创立者陆九渊,虽没有对《周易》这部奇特玄妙的经典进行过全面的阐解,但曾就《周易》经传及相关《易》理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文章选取陆九渊《易》说中与社会人事观有关的内容进行评析,由此可体现... 南宋著名哲学家、“心学”思想体系创立者陆九渊,虽没有对《周易》这部奇特玄妙的经典进行过全面的阐解,但曾就《周易》经传及相关《易》理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文章选取陆九渊《易》说中与社会人事观有关的内容进行评析,由此可体现其《易》说中“明体”之外“达用”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 社会人事观
下载PDF
孤本《紫阳大指》文献发覆
19
作者 刘国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7年第3期85-89,共5页
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紫阳大指》是一个孤本,撰者秦云爽是清初浙籍理学家。在理学兴盛而学者好辨朱陆(王)异同的当时,秦氏采取了摒弃门户之见的调停立场,因以招致陆陇其、应撝谦等宗朱学者的驳难,成为清初理学史上不宜漠视的个案。
关键词 《紫阳大指》 秦云爽 理学 朱陆异同
下载PDF
陆九渊哲学新考——陆九渊是否为“心学”思想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中岛 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3-29,共7页
文章着眼于陆九渊谈及自身之心的不善,因此需要与他人切磋与读书之必要性,并以此分阐明其哲学非但未必是单纯的"心学",甚至有着与朱熹之"理学"相类似的思想方向性。同时根据陆九渊文庥中书简排列的痕迹,推测出"... 文章着眼于陆九渊谈及自身之心的不善,因此需要与他人切磋与读书之必要性,并以此分阐明其哲学非但未必是单纯的"心学",甚至有着与朱熹之"理学"相类似的思想方向性。同时根据陆九渊文庥中书简排列的痕迹,推测出"陆王心学"这一认识亦是王守仁所活跃的明代正德年以后人为制造出的虚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切磋 读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