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禽簋铭文与鲁国初封——兼说“兆”之异体 |
徐熠
|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2
|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
吴成年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3
|
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 |
朱庆华
陈俊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陆肇中教授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经验举隅 |
张加英
陆肇中
倪光夏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10 |
1
|
|
5
|
回忆的诗学:重读《朝花夕拾》 |
陈建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殊途同归的民族精魂——对鲁迅与赵树理创作的一种比较考察 |
李明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07 |
4
|
|
7
|
论鲁迅与赵树理的审美差异——以《阿Q正传》与《福贵》为例 |
朱庆华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应当重新确认孙思邈的出生年份 |
吉文辉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9
|
《啸亭杂录》版本比较初探 |
罗盛吉
|
《满语研究》
|
2014 |
7
|
|
10
|
赵景深与鲁迅交游考 |
胡淑娟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语言的“政治”:对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路向的一种考察——以路翎和赵树理为例 |
周荣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12
|
卢照邻生命意识对其诗歌的影响 |
张申平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3
|
论鲁迅、赵树理、莫言写作身份的建构 |
张厚刚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4
|
徐云虔《南诏录》佚文及其史料价值 |
罗勇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5
|
对陆华柏《红日照壮乡》的分析与思考——兼谈音乐创作之“为我所用” |
陆斌
|
《艺术探索》
|
2011 |
2
|
|
16
|
《朝花夕拾》:文学的个人史(之四)——《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下) |
吴俊
|
《写作》
|
2021 |
1
|
|
17
|
邹鲁未刊稿述略 |
张靖
周旖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湖畔女作家剪影 |
蒙树宏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9
|
从历史预设的精神启蒙到现实关涉的“实”利守护——论鲁迅与赵树理关于大众化的同异 |
郭文元
|
《晋中学院学报》
|
2005 |
1
|
|
20
|
重思赵树理文学中的“国民性”问题 |
刘旭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