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eptic Seedling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Ludisia discolor
1
作者 李宏杨 刘扬 +1 位作者 陈冠铭 杨志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1期2473-2476,2482,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 system for aseptic seeding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a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Ludisia discolor. [Method] The seeds of L. discolor were germinated in four differ...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 system for aseptic seeding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a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Ludisia discolor. [Method] The seeds of L. discolor were germinated in four different culture media MS, 1/2MS, Hyponex No.1 (3.0 g/L), and 1/2 Hyponex No.1 (1.5 g/L), and the ger- mination rate was calculated 80 d later to select the optimal medium for seed ger- mination of L. discolor. Then, by culturing the protocorms and buds of L. discolor in the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hormone combinations (6-BA and NAA) or organic substrates (potato juice, banana juice and coconut milk), the optimal medi- um compositions for multipl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seedling hardening and rooting of L. discolor were respectively determined. [Result] After 80 d of dark culture, 86.67% of the seeds inoculated into the medium 1/2 Hyponex No.1 germinated and developed into protocorms, proving 1/2 Hyponex No.1 was most suitable for seed germination of L. discolor among the four basic media, while MS medium had the worst effects. In culture medium of 1/2 Hyponex No.1+2.0 mg/L 6-BA+100 ml/L co- conut milk supplemented with 0.4 or 0.6 mg/L NAA, a mixed body of protocorms and small buds were induced after being cultured for 45 d, and the multiplication rate was 6.11,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dium supplied with 0.2 or 0.8 mg/L NAA. By adding 10% potato juice, 10% banana juice or 100 ml/L coconut milk into Hyponex No.1+1.0 mg/L NAA, it was found that 10% banana juice had better effects in hardening and rooting of L. discolor planlets than 10% potato juice and 100 ml/L coconut milk. The small buds grew into plantlets about 80 d later in the medium with banana juice, the rooting rate was 93.33%, and the plantlet height was 7.19 cm. After hardening-culture for 10 d in a greenhouse, the L. discolor plantlet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mixed matrix of peat soil and lava (at a ratio of 3:1), and 91.7% of them survived 60 d later. [Conclusion] A relatively perfect propa- gation system of L. discolor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aseptic seeds as explants in this study,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L. discolor germplasm resources, seedling propag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sia discolor Aseptic seeding Rapid propagation Organic compounds
下载PDF
两种叶色血叶兰的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吴英详 杨俊杰 +6 位作者 陈芸芸 蔡坤秀 陈羡德 张天翔 吴思浩 符稳群 郑涛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85-295,共11页
【目的】为丰富血叶兰转录组数据信息,以期帮助兰科植物的功能基因挖掘。【方法】本试验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两种叶色血叶兰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种叶色血叶兰样品各三个重复总计产出37.23 Gb Clean rea... 【目的】为丰富血叶兰转录组数据信息,以期帮助兰科植物的功能基因挖掘。【方法】本试验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两种叶色血叶兰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种叶色血叶兰样品各三个重复总计产出37.23 Gb Clean reads,共获得97089条Unigene序列,平均长度1038.76 bp,N50达到1892 bp。将得到的Unigene和8个公共数据库进行比较,31095个Unigene获得注释。其中29730条Unigene在NR数据库中获得注释,与铁皮石斛的同源序列最多。与GO数据库进行比对,23871条Unigene在细胞组分、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别中获得注释。通过与KOG数据库的比对,14791个Unigene获得注释,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三大功能类别:普通功能预测、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以及信号转导。在两个品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5791个。与暗紫色叶片相比,绿色叶片中3120个基因的表达量升高,2671个基因表达量降低。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结果表明,最显著性富集的是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其次是植物MAPK信号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光合作用-天线蛋白、还有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类黄酮代谢途径、卟啉和叶绿素代谢途径。【结论】研究结果将为深入发掘血叶兰药用植物的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转录组 基因注释 叶色
下载PDF
血叶兰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指标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许丽丽 孟新亚 +3 位作者 尤燕平 宋希强 陈耀丽 钟云芳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以炼苗后自然生长约6个月龄的血叶兰组培苗为试材,盆栽控水模拟干旱条件下,分析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其抗旱性主要响应因子,为血...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以炼苗后自然生长约6个月龄的血叶兰组培苗为试材,盆栽控水模拟干旱条件下,分析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其抗旱性主要响应因子,为血叶兰保育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血叶兰株高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茎粗无明显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减少,叶绿体色素(Chl)含量先上升后降低,而花色素苷(ACN)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植株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及生物活性物质总黄酮(TF)、总酚(TP)和多糖(PS)含量均增加。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MDA、可溶性糖、多糖和相对含水量可作为血叶兰耐旱性的首先评价指标,茎粗、SOD活性可为辅助指标。综上,适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50%~55%)可促进血叶兰渗透调节物质、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积累,若基于提升血叶兰品质,建议在采收前进行短期的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5%~20%)以提升植株生物活性含量,该研究结果对血叶兰栽培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公石松水提液对小鼠运动能力与血清乳酸、尿素氮及肝糖原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鹤坤 陈开杰 +1 位作者 林小凤 陈锦珊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公石松水提液对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公石松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公石松1.22、2.44、4.88g/(kg·d)]、阳性对照组[红景天水提物2.34g/(kg·d)]和空白对照组(等量蒸馏水)... 目的探讨公石松水提液对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公石松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公石松1.22、2.44、4.88g/(kg·d)]、阳性对照组[红景天水提物2.34g/(kg·d)]和空白对照组(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7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游泳90min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及肝糖原指标。结果公石松水提液各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尿素氮水平(P<0.05),增加肝糖原含量(P<0.05),呈量效关系;公石松水提液高剂量组可降低血乳酸,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其作用与阳性对照红景天水提物相当。结论公石松水提液具有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肝糖原储备、增加葡萄糖的有氧分解、减少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及减少蛋白质的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石松水提液 运动性疲劳 肝糖原 血乳酸 血尿素氮
下载PDF
响应面法提取公石松总黄酮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秋静 谢伟容 +1 位作者 黄建军 吴振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7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公石松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方法:先摸索液料比、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四个微波提取条件,然后依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拟用四因素三水平方法,以公石松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最后对不同公...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公石松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方法:先摸索液料比、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四个微波提取条件,然后依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拟用四因素三水平方法,以公石松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最后对不同公石松样品的总黄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l·g^(-1))、反应时间6.72 min,微波功率699.99 W,反应温度90℃,公石松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02%。结论: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后公石松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02%;公石松叶子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茎,成熟期的总黄酮含量高于未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石松 总黄酮 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血叶兰的开发利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汝国 王小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16期44-46,共3页
以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药用植物血叶兰的文献考证、生物学性状、栽培技术及药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其潜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血叶兰最早记载于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药用历史悠久。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 以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药用植物血叶兰的文献考证、生物学性状、栽培技术及药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其潜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血叶兰最早记载于慈济宫保生大帝药签,药用历史悠久。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保护、野生驯化、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等栽培技术方面,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药效学分析及活性化合物结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在引种栽培的同时,须加强其药理和药用价值的研究,对有开发价值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血叶兰 研究概况
下载PDF
闽南民间药公石松的生药鉴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泽豪 沈贤娟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年第4期288-292,共5页
对具有闽南民间特色的草药公石松原植物进行鉴定,确认其来自兰科Orchidaceae血叶兰属植物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全草,并对其生药性状、组织构造、粉末显微特征等进行观察描述,旨在为该药的正确鉴别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石松 血叶兰 生药鉴定 民间药
下载PDF
公石松提取液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秋静 陈育青 +1 位作者 林美珍 王小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0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公石松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多酚含量测定,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实验,在线高效液相-铁离子自由基(HPLC-FRA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公石松醇提液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目的研究公石松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多酚含量测定,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实验,在线高效液相-铁离子自由基(HPLC-FRA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公石松醇提液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没食子酸在浓度在1~6μg·m L^(-1)范围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式y=0.1416x+0.0365,R2=0.9958;公石松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HPLC-FRAP法在线检测公石松60%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比水提液高,在HPLC图中8~10 min、20~30 min、37~38 min处抗氧活性较强。公石松60%醇提液多酚含量为3.68 mg·g-1没食子酸当量(Gallic acid equivalent,GAE),DPPH清除率可达93%EC_(50)为20.27μg·m L^(-1)。公石松醇提液作用于脂多糖干预RAW264.7细胞后,HO-1、GCLM1的m RNA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公石松提取液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石松 黄酮 抗氧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叶兰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建睦 朱惠 +4 位作者 黄肇宇 莫昭展 陈若曦 董燕平 郑彩霞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0-92,104,共4页
以血叶兰的丛生芽为快速繁殖材料,探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血叶兰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血叶兰丛芽快速繁殖的激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最适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6mg/L+15%香蕉汁,芽增殖率达4.83倍;生根... 以血叶兰的丛生芽为快速繁殖材料,探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血叶兰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血叶兰丛芽快速繁殖的激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最适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6mg/L+15%香蕉汁,芽增殖率达4.83倍;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IBA1.6mg/L+15%香蕉+0.5 g/L活性炭,生根率为8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丛生芽 生根
下载PDF
血叶兰与金线莲的糖分组成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彩燕 《东南园艺》 2019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对血叶兰和金线莲的糖分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糖,且果糖和葡萄糖比例接近1∶1,其主要差异在于蔗糖。‘金线莲3号’和‘血叶兰7号’蔗糖含量最高,血叶兰其他品种果糖... 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对血叶兰和金线莲的糖分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糖,且果糖和葡萄糖比例接近1∶1,其主要差异在于蔗糖。‘金线莲3号’和‘血叶兰7号’蔗糖含量最高,血叶兰其他品种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占总糖的37%以上,较金线莲高7%,且‘血叶兰5号’和‘血叶兰7号’发现了不同于金线莲的核糖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金线莲 糖分
下载PDF
海南黎药血叶兰的无菌播种及高效繁育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耀丽 尤燕平 +3 位作者 钟云芳 吴文蝶 陈英转 杨泽秀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果荚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超净工作台无菌播种,探索血叶兰种子离体萌发和高效繁育技术。将种子播种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探讨添加土豆和椰汁的KC、花宝1号、1/2MS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种子萌发获得的... 以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果荚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超净工作台无菌播种,探索血叶兰种子离体萌发和高效繁育技术。将种子播种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探讨添加土豆和椰汁的KC、花宝1号、1/2MS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种子萌发获得的血叶兰根状茎作为研究对象,转接到添加不同花宝、不同浓度KT、NAA、IBA等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中,筛选出诱导血叶兰根状茎的分化培养、丛生芽培养、壮苗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种子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是KC+20g/L土豆+20g/L蔗糖+7g/L琼脂;诱导血叶兰根状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1g/L花宝4号+2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诱导血叶兰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3.0mg/L KT+0.3mg/L NAA+20g/L蔗糖+7g/L琼脂,增殖系数是5.05;优选的血叶兰无菌苗壮苗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5mg/L IBA+0.5mg/L NAA+20g/L蔗糖+7g/L琼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无菌播种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血叶兰组培苗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的生长效应研究
12
作者 杨泽秀 陈英转 +2 位作者 吴文碟 钟云芳 陈耀丽 《热带林业》 2023年第2期24-28,共5页
从野生血叶兰的根系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并接种于血叶兰组培苗进行菌苗共生培养,3个月后测定血叶兰生长发育指标和瓶苗出瓶后一个半月的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1)在组培苗上筛选出来的6株对血叶兰均有不同的促生效果菌株,分别为链格孢属... 从野生血叶兰的根系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并接种于血叶兰组培苗进行菌苗共生培养,3个月后测定血叶兰生长发育指标和瓶苗出瓶后一个半月的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1)在组培苗上筛选出来的6株对血叶兰均有不同的促生效果菌株,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菌株G6、炭疽病属(Colletotrichum)菌株G9和Y21、轮层炭菌属(Daldinia)菌株G11和Y20、木霉属(Trichoderma)菌株Y6;(2)经过与真菌共生培养的组培苗炼苗的移栽总体效果良好,平均成活率高达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内生真菌 共生培养 炼苗
下载PDF
血叶兰新品种‘金银脉’
13
作者 邓美红 谢利 +3 位作者 杨镇明 张志胜 罗顺辉 陈继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9-170,共2页
‘金银脉’是以‘绿单银’(Ludisia discolor‘Lüdanyin’)为母本、‘红密金’(L.discolor‘Hongmijin’)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血叶兰新品种。株形紧凑,叶椭圆形,正面深绿色、具金色和银色脉纹,单花序平均着花17.3朵,花白色。... ‘金银脉’是以‘绿单银’(Ludisia discolor‘Lüdanyin’)为母本、‘红密金’(L.discolor‘Hongmijin’)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血叶兰新品种。株形紧凑,叶椭圆形,正面深绿色、具金色和银色脉纹,单花序平均着花17.3朵,花白色。在广州地区温室栽培,3月上中旬始花,观赏期20d左右。适宜广东省温室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杂交 品种
原文传递
血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24
14
作者 朱桥 丁俊伟 +2 位作者 杨学文 梁廉 邵玲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血叶兰的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血叶兰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是MS+6-BA 5.0mg·L-1;最适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0 mg·L-1+NAA 0.5 mg·L-1+TDZ 0.3 mg·L-1,芽增殖率达4.92倍;最佳壮苗培... 以血叶兰的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血叶兰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是MS+6-BA 5.0mg·L-1;最适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0 mg·L-1+NAA 0.5 mg·L-1+TDZ 0.3 mg·L-1,芽增殖率达4.92倍;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NAA 0.3 mg·L-1+GA3 1.0 mg·L-1+15%椰汁,芽苗高度达到4.33 cm,芽粗为0.61 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1+15%香蕉+0.5 g·L-1活性炭,生根率在93.0%以上;炼苗后,移栽在泥炭土+珍珠岩+松树皮(3:1:1,V/V/V)混合基质中,存活率高于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原文传递
菜粉蝶对两种迁地保护的兰科植物传粉和繁殖成功的作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洪芳 李利强 +1 位作者 刘仲健 罗毅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迁地保护是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措施。为了解在新栖息地兰科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兰科植物的保护提供借鉴,作者对迁地栽培于深圳市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本地种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和外来种银带虾脊兰(Calanthe arg... 迁地保护是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措施。为了解在新栖息地兰科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兰科植物的保护提供借鉴,作者对迁地栽培于深圳市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本地种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和外来种银带虾脊兰(Calanthe argenteo-striata)的传粉系统和繁殖策略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血叶兰和银带虾脊兰都具有白色小花组成的花序,且花有距。在开放栽培条件下,菜粉蝶(Pieris rapae)是这两种兰科植物唯一有效的传粉者。菜粉蝶携带血叶兰和银带虾脊兰花粉块的部位分别是降落时平衡身体的左侧足部和取食花蜜的喙。两种兰科植物传粉效率较高,花粉移走与沉降的比值分别为1.14:1和0.74:1。血叶兰的结实率在2007和2008两年间无显著差异,且均高于银带虾脊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它为传粉者提供报酬;另一方面是因为血叶兰的花期与菜粉蝶的盛发期相吻合,有利于充分利用传粉者;而银带虾脊兰的花期滞后于菜粉蝶的盛发期,传粉者缺失使得部分花未能授粉。血叶兰和银带虾脊兰都是高度自交亲和的物种,但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的现象;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这两种兰科植物可能存在由传粉者导致的自交现象。血叶兰和银带虾脊兰在迁地栽培到兰科中心后生长良好,每年花期都有自然结果的现象,植株周围有新生幼苗的建立,种群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显示出迁地保护的可行性。可以预测若干年后,这两个种在兰科中心具有建立稳定种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sia discolor Calanthe argenteo-striata 迁地保护 菜粉蝶 专化传粉 传粉效率 繁殖成功
原文传递
基于SCoT标记血叶兰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涛 蔡坤秀 +3 位作者 杨俊杰 卢永春 陈振东 翁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011-4018,共8页
目的采用SCoT分子标记方法对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及其近缘属植物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及DNA指纹图谱构建,从分子水平对血叶兰及其近缘属种质进行区分。方法使用正交设计方法,对SCoT-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筛选适合血叶兰的反应体系、最佳... 目的采用SCoT分子标记方法对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及其近缘属植物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及DNA指纹图谱构建,从分子水平对血叶兰及其近缘属种质进行区分。方法使用正交设计方法,对SCoT-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筛选适合血叶兰的反应体系、最佳退火温度及SCoT引物。以供试的12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筛选的引物对其进行分析,用POPgene计算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系数,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获得适用于血叶兰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的血叶兰SCoT引物,多态性比率为98.98%。根据Nei’s遗传相似系数,在相似系数为0.45时,12份种质资源可被分为3个分支。其中,斑叶兰与7份血叶兰种质归为Ⅰ类,3份金线兰种质为Ⅱ类,而绿石蚕单独聚为Ⅲ类。利用SC8引物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即可将12份材料鉴别开。结论12份血叶兰及其近缘属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血叶兰及其近缘属品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SCoT标记 体系优化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闽草药公石松转录组分析及黄酮类合成功能基因的挖掘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育青 陈荣珠 +1 位作者 邹毅辉 林汉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654-4664,共11页
对福建闽南特色草药公石松(血叶兰)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其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依据。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公石松的茎、叶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rinity软件对获得的Unigenes数据进行过滤组装,运用KEG... 对福建闽南特色草药公石松(血叶兰)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其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依据。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公石松的茎、叶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rinity软件对获得的Unigenes数据进行过滤组装,运用KEGG数据库对Unigenes进行注释,并通过Q-PCR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共获得20811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537 bp,将所有Unigenes与GO、Nr、Swiss-Prot、TrEMBL、CDD、KOG、Nt、Pfam、KEGG等9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有77578条Unigenes被注释到以上9个数据库中。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公石松与油棕的同源序列最多,占总序列的12.16%;在GO和KOG数据库中,可将其分为3大类67小类和3大类25小类;比较不同部位(茎,叶)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核糖体、吞噬体等代谢通路,并挖掘出与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25个,显著性差异的Unigenes有11个,在叶中表达高于茎。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的基因序列,为公石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挖掘功能基因、调控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石松 血叶兰 转录组 基因注释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不同栽培方式下血叶兰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翠利 钟云芳 +2 位作者 宋希强 吴文碟 赵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331,共9页
为了解3种不同栽培方式(野生栽培,仿生境栽培和组培栽培)下血叶兰植株(叶片和假鳞茎)营养价值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数值法和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对血叶兰叶片和假鳞茎的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 为了解3种不同栽培方式(野生栽培,仿生境栽培和组培栽培)下血叶兰植株(叶片和假鳞茎)营养价值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数值法和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对血叶兰叶片和假鳞茎的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野生植株叶片基本营养价值最高,其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0.79);栽培血叶兰的总氨基酸(EAA)含量最高,其总氨基酸含量为23.07 mg/g,栽培植株叶片蛋白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值最大(81.98%)。氨基酸评分(AAS)结果表明,SY、YJ、ZJ、SJ的氨基酸组成与AFO/WHO规定的人体所需标准模式的氨基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人工栽培时可通过调控其生境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食用时和其它食物合理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营养价值 氨基酸 栽培方式
原文传递
血叶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文碟 钟云芳 +2 位作者 宋希强 何淑慧 赵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19-4126,共8页
为了解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揭示其菌群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血叶兰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血叶兰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血叶兰不同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出来66株内生... 为了解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揭示其菌群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血叶兰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血叶兰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血叶兰不同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出来66株内生真菌,通过r DNA-ITS序列分析将其归为4纲18属,其中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33.33%;茎中分布的菌群和菌株数量均最高,分别占61.11%和36.26%,根部与茎段菌群都以刺盘孢属最多;不同组织中叶片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最高,分别为2.75和1.19;茎与叶部位内生真菌相似程度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381。因此,血叶兰内生真菌资源组成丰富,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又有一定组织的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原文传递
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云云 陈兰 +3 位作者 黄梦利 冯剑 郑希龙 刘洋洋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为制定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以控制血叶兰药材质量,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血叶兰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了血叶兰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其... 为制定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以控制血叶兰药材质量,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血叶兰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了血叶兰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其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拟规定血叶兰药材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7.5%、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9.0%、多糖含量不得少于10.0%。本研究制定出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可为血叶兰药材的原料生产、市场流通及其产品开发提供检验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多糖含量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