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1
作者 练继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内固定组(n=3... 目的:探究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并椎管狭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内固定组(n=30),分别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和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7 d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痛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测定患者的疼痛水平;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定患者的腰椎功能水平;使用影像学检查患者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突(Lumbar lordosis,LL)变化;术后3 m使用肌张力测试仪测试患者腰部前屈、后伸的躯干肌力和活动度,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 m的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低于内固定组,JOA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联合组术后脊柱Cobb角高于内固定组,两种患者的TK、LL角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 m的腰椎躯干肌力、活动度均高于内固定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m复发率均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可有效缓解ADS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腰椎活动能力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术 内固定术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晗硕 丁宇 +3 位作者 蒋强 卢正操 练诗林 李土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81-1986,共6页
背景: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及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作为后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前沿高精技术,临床疗效较好,但目前鲜有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分析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及脊柱内镜下单... 背景: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及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作为后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前沿高精技术,临床疗效较好,但目前鲜有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分析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及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对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生物力学的影响,验证该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取1名健康志愿者的腰椎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软件建立正常腰椎L_(4)-L_(5)节段的有限元模型M0,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手术模型M1与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模型M2,在3组模型的L__(4)椎体上表面施加相同应力,L_(5)椎体下表面进行固定支撑,分析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整体关节活动度及纤维环Von Mises应力极值。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M0相比,模型M1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右侧弯、右旋转下的整体关节活动度分别增加8.24%,12.17%,0.77%,1.60%,1.86%,6.85%,模型M2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右侧弯、右旋转下的整体关节活动度分别增加8.24%,12.17%,0.77%,1.60%,2.17%,6.85%;与模型M1相比,模型M2在右侧弯下的活动度整体关节稍增加,其余工况未见明显增加与趋势的改变;②与模型M0相比,模型M1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右侧弯、右旋转下的纤维环Von Mises应力极值分别增加4.65%,16.09%,0.21%,0.77%,0.25%,1.51%,模型M2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右侧弯、右旋转下的纤维环Von Mises应力极值分别增加4.58%,16.15%,0.20%,0.80%,0.23%,1.52%;模型M1与模型M2不同工况下的纤维环Von Mises应力极值变化趋势不明显;③结果显示,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及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后,其责任节段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 后路减压 手术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钟镕伟 陈嘉裕 刘展亮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组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60例接受传统...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组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60例接受传统经腰椎后路开放手术;B组60例接受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C组60例接受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结果C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C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B组(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比实施传统经腰椎后路开放手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更短,临床治疗效果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板间入路 经腰椎后路开放手术 经椎间孔入路 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俊森 张迪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俊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3-375,4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得良好的LL和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单纯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沛昕 黄思远 +3 位作者 周立强 孙军辉 刘雪莹 秦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697-703,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单纯减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依术式分为微创组(UBE)与开放组,对比围手术期的VA...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单纯减压术与传统开放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依术式分为微创组(UBE)与开放组,对比围手术期的VAS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AS)、ODI指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并发症及随访的VAS评分、ODI指数、SDS评分、SAS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分析两种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结果共68例患者被纳入,微创组36例,开放组32例。微创组术前VAS评分为(4.6±0.8)分,开放组为(5.3±0.6)分,余一般资料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微创组和开放组患者各项评分(VAS、ODI、SAS、SDS)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流量、抗生素应用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长、医疗费用、术后1周及术后3月的腰背痛VAS评分上相比开放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据末次随访统计的改良MacNab评价,两组疗效优良率相近,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不亚于传统开放手术,且在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等优于开放手术,因此,该术式能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减压融合 开放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旭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山骨科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山骨科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施以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的61例为对照组,施以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61例为观察组,在接受治疗1年后随访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7,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承受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相较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能够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拥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成效,且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开放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银 陈根元 +2 位作者 胡龙 萧文耀 王建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2415-2422,共8页
背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经可扩张通道进行,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相比,微创技术视野小,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恢复。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 背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经可扩张通道进行,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相比,微创技术视野小,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恢复。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5至2012年间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纳入以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为研究对象,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及回顾性队列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纳入7个研究(856例患者)。7个研究圴选用手术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1);6个研究选用术中出血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P<0.00001);2个研究选用手术后下地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开放手术(P<0.00001);6个研究选用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3个研究选用融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融合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00)。提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较理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植入物循证医学 退行性腰椎疾病 单节段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META分析 随机对照 前路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影响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伟俊 蔡东岭 +2 位作者 陈晓峰 马航展 许伟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93-196,28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术后住院时间 多元回归 年龄 估计失血量 减压方式
下载PDF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1 位作者 赵永辉 徐顺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14 d、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腰椎CT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方法评估2组患者腰椎融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4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腰椎椎体间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6.67%(78/90)和88.89%(80/9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P>0.05)。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腿疼痛和腰腿功能障碍症状,但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在术后早期对患者疼痛的缓解要优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且患者创伤小,术后可下床时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健 冯万立 +2 位作者 程蕾 王小明 卫建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了解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一年间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87名患者划分为两组,试验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然后... 目的:了解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一年间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87名患者划分为两组,试验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然后对术后24小时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术后1d、3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D-二聚体)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总出血量、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d、3d各项凝血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较安全,不影响全身凝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膜 腰椎后路 出血量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8例,对照组61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67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肌酸磷酸激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发泳 尹金铭 +1 位作者 林榕镔 罗佛长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2期62-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不稳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化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4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者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且依据不同医治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后路开放术治疗的30例患者...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者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且依据不同医治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后路开放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MIS-TLIF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出血量(244.20±30.11)ml和引流量(85.50±22.36)ml均比对照组少,手术用时(146.74±30.65)min比对照组长,下床活动的时间(2.30±0.21)d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手术后1天、3天、5天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优,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者行MIS-TLIF医治可优化手术指标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后路开放术 MIS-TLIF 并发症
下载PDF
腰椎手术中应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在神经根减压和减少肌肉损害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江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中应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在神经根减压和减少肌肉损害中的作用,进一步评价评价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腰椎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中应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在神经根减压和减少肌肉损害中的作用,进一步评价评价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腰椎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脊柱后正中入路,观察组采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神经根减压效果(VAS评分),术中切皮暴露肌肉即刻(T_1)、牵开器松开2 h(T_2)的肌肉肌酸磷酸激酶值。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两组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低于T1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手术中应用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可增强神经根减压效果并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脊柱后正中旁肌肉间隙入路 神经根减压 肌肉损害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穆胜凯 王景续 +1 位作者 宫树一 沈永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8.1±32.4)min,住院时间为(7.4±3.0)d,均短于对照组的(145.2±32.8)min、(9.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3.6±121.9)ml,术后引流量为(24.8±8.2)ml,均少于对照组的(384.5±148.7)、(279.4±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0±0.4)cm,小于对照组的(7.6±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是(1.6±0.8)、(1.4±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0.9)、(4.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是(34.1±4.2)、(28.6±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3±4.3)、(3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应用MIS-TLIF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生活质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微创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毅嵩 王庆敏 +3 位作者 吴志君 陈天顺 胡冬平 郑庆丰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腰椎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对比患者应...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腰椎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退行性腰椎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予以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完成情况、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可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提升手术完成情况,有利于各项评分的改善,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伊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 目的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定88例本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DO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军明 金慧 +2 位作者 王媛媛 杨雨晴 刘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后路单间隙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后路单间隙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1.0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组(D1.5组)、右美托咪定2.0μg/kg组(D2.0组)和对照组(C组)。患者入手术室后,D1.0组、D1.5组、D2.0组分别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1.0、1.5、2.0μg/kg,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容量均为2 ml。记录滴鼻前(T0)、滴鼻后10 min(T1)、20 min(T2)和30 min(T3)的HR、MAP、SpO 2、自发痛VAS评分、Ramsay镇静和焦虑评分。滴鼻后30 min行左侧上肢肘正中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置管,记录患者穿刺时VA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T3时D2.0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MAP明显低于C组(P<0.05)。T3时D1.0、D1.5和D2.0组自发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D1.0和D1.5,T2、T3时D2.0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1.5组和D2.0组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1.0、D1.5和D2.0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滴鼻可获得良好的镇静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术前用药
下载PDF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廖雪英 杜娟 +3 位作者 曾兴玲 王玲 曾文 刘梅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将采用开放椎间盘开窗术治疗者49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椎...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将采用开放椎间盘开窗术治疗者49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者71例纳入研究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91.55%VS 77.55%,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IL-6、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腰部、腿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AP、HR波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优于开放椎间盘开窗术,更能改善患者腰背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对应激水平的影响,创伤小,恢复佳,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炎性因子 开放椎间盘开窗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微创开窗减压术保留黄韧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永军 杨文学 米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30-3132,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微创操作下行黄韧带保留腰椎间盘摘除局部"开窗"减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榆林市第四医院(星元)骨一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2例,采用随...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微创操作下行黄韧带保留腰椎间盘摘除局部"开窗"减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榆林市第四医院(星元)骨一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局部"开窗"减压术,观察组于内窥镜下行黄韧带保留腰椎间盘摘除局部"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9.32±18.27)min,长于对照组的(98.25±12.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28.71±1.52)分、(30.87±1.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5±1.52)分、(25.32±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微创操作下行黄韧带保留腰椎间盘摘除局部"开窗"减压术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远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黄韧带 椎间盘摘除 开窗减压术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