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充对先秦诸子文风的继承——以名、法二家为中心的考察 |
李浩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2
|
论古文献磁性“司南”之证及“北斗说”之误 |
闻人军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3
|
王充《论衡》在俄罗斯的译介与研究 |
王铮
王硕丰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4
|
黄晖与胡适、刘文典交游新考——兼谈《论衡校释》的成书 |
倪晓明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5
|
古汉语反义词研究初探 |
王冰
徐正考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6
|
清人不重视校注《论衡》之原因 |
时永乐
智延娜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论衡》同义复词考释 |
时永乐
孙小超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3
|
|
8
|
世硕与王充的人性论思想研究——兼论《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所述告子及两“或曰”的人性论问题 |
丁四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9
|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研究方法与原则问题 |
徐正考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0
|
论刘知几处世思想的成因与史学思想的渊源 |
杨绪敏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1
|
从《论衡》看王充与谶纬之关系 |
吴从祥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4
|
|
12
|
《论衡》中联合式复合词的语义构词研究 |
张丽梅
李振东
|
《黑河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3
|
《论衡》中同义词运用的特色 |
方文一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4
|
《论衡》的文学观 |
王治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文”名的确立与“文的自觉” |
马银琴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6 |
2
|
|
16
|
《论衡》语义训诂对《汉语大词典》的补释二则 |
李振东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17
|
《论衡》训诂术语初探 |
孙小超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论王充对孟子的非难与褒扬 |
唐明贵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9
|
从《论衡·龙虚篇》解读中国“龙”的形象 |
黄平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3
|
|
20
|
中国古代对天地相对尺度的认识——兼论王充的独特贡献 |
关增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