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涛 罗志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29-235,共7页
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为近期于青海南部三江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点),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室内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陆日格矿床矿石组构、成分及伴生元素Mo、Cu、Pb、Zn、Ag、Re等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陆日格... 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为近期于青海南部三江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点),在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室内显微观察、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陆日格矿床矿石组构、成分及伴生元素Mo、Cu、Pb、Zn、Ag、Re等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陆日格矿床以浸染状、细脉状构造为主,发育大量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碳酸盐脉等。根据矿床矿化产出及矿石组构特征,进行了成矿阶段划分。陆日格矿床具备较全的斑岩热液-期后热液矿床的矿化元素组合,表明其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化元素 赋存状态 陆日格 青海南部
下载PDF
青海陆日格矿床中铋碲赋存形式的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金华 尹京武 陈建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4-509,共6页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的Bi、Te矿物进行X射线元素图像分析及定量分析,明确了Bi、Te的赋存状态、分布形态及元素成分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Bi、Te主要以两种形式赋存于矿石中。一种以类质同象... 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的Bi、Te矿物进行X射线元素图像分析及定量分析,明确了Bi、Te的赋存状态、分布形态及元素成分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铜钼矿床中Bi、Te主要以两种形式赋存于矿石中。一种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包体或裂隙中。独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因硫铋碲矿、辉硫铋碲矿及硫铋铅矿等。矿床勘探开发需考虑Bi、Te等分散元素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矿区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e化合物 赋存形式 电子探针 陆日格 青海
下载PDF
青海西南三江北段早古新世成岩、成矿事件:陆日格斑岩钼矿LA-ICP-MS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定年 被引量:4
3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3 位作者 董庆吉 王涛 罗志忠 张永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对青海南部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陆日格斑岩钼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研究表明,陆日格黑云母花岗斑岩、细粒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62.1±0.4Ma、61.7±0.... 对青海南部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陆日格斑岩钼矿床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研究表明,陆日格黑云母花岗斑岩、细粒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62.1±0.4Ma、61.7±0.3Ma,所测锆石均显示岩浆成因特点,锆石U-Pb年龄可代表斑岩的结晶年龄;5件辉钼矿的Re-Os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60.7±1.5Ma,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与辉钼矿的Re-Os年龄非常吻合,所获年龄准确厘定了陆日格矿床的岩浆活动与矿化时限为早古新世。陆日格与三江带中北段主要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相差近20Ma,表明三江北段自古新世起,区域内至少有两期较大规模的斑岩成矿作用,作为目前已知新生代三江成矿带最早的一次岩浆成矿事件,陆日格斑岩钼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找矿工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斑岩钼矿 陆日格 三江成矿带北段
下载PDF
青海三江北段陆日格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2 位作者 董庆吉 王涛 罗志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8,354,共12页
陆日格为新近于青海南部三江成矿带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通过对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和岩石学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斑岩的岩石成因、源区和构造背景。结果表... 陆日格为新近于青海南部三江成矿带北段发现的斑岩钼-铜矿床。通过对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和岩石学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陆日格斑岩钼-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斑岩的岩石成因、源区和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陆日格斑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87Sr/^86Sr)i值为0.705 351~0.706 830,^206Pb/^204Pb值为19.2032~19.3650,^207Pb/^204Pb值为15.6850~15.6583,^208Pb/^204Pb值为39.2616~39.5228;斑岩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具弱的负Eu异常,而浅色花岗斑岩则具明显的负Eu异常。岩浆源区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经历过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富含挥发分的含矿岩浆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产生的走滑断裂系统的制约,上涌就位于断裂控制部位而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铜矿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陆日格 青海南部
下载PDF
尼古丁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丁 陈小明 谢佐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尼古丁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探讨尼古丁对肺腺癌细胞SPC-A-1对5-FU,DDP和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尼古丁对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100ng.mL-1尼古丁能显著促进... 目的:研究尼古丁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探讨尼古丁对肺腺癌细胞SPC-A-1对5-FU,DDP和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尼古丁对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100ng.mL-1尼古丁能显著促进SPC-A-1细胞的生长,各系列浓度的尼古丁(1,10,100,1000ng.mL-1)对SPC-A-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3.5%,-29.6%,-22.3%和28.0%。100ng.mL-1尼古丁分别与各系列浓度的5-FU(10~1000ng.mL-1)、DDP(50~50000ng.mL-1)和ADM(20~20000ng.mL-1)联合处理,均不提高SPC-A-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且与对应各系列浓度的5-FU、DDP和ADM的单独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1~100ng.mL-1尼古丁处理后,在SPC-A-1细胞,未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而在阳性对照细胞K562诱导MDR1基因表达。结论:尼古丁能显著促进SPC-A-1细胞生长,且能明显降低该细胞对1ng.mL-15-FU的化疗敏感性,但并不减低对DDP和ADM的化疗敏感性。尼古丁也不能显著诱导对SPC-A-1细胞的MDR1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肺癌 化疗敏感性 体外实验 多药耐药基因
下载PDF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骆晓倩 崔巍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1期1621-1622,1625,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而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分别记录血管外肺水(EV... 目的探讨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而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分别记录血管外肺水(EVLW)、心脏舒张末期总容积量(GEDV)、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及肺内血容量(PBV)等,并根据公式计算PVPI。结果根据PiCCO监护仪监测的数据,发现有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PVPI大于正常上限(>3%),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参考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诊断标准,则有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诊断为ARDS。测定PVPI诊断ARDS的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75.0%。结论 PVPI作为量化指标可成为准确反映ARDS高通透性肺水肿的特征性指标。若能将PVPI列入诊断标准中,那么诊断标准就会包含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这一ARDS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会使诊断的特异性与准确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毛细血管通透性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