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百喻经》与鲁迅写作的对话关系 |
李丽冬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网络亚文化语境中鲁迅形象的建构——以B站账号“云社_”为例 |
王世灿
|
《新闻知识》
|
2024 |
0 |
|
3
|
友爱的政治学:现代文学对传统的重写--从《铸剑》与《石秀》谈起 |
陈晓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鲁迅在京足迹折射的文人城市空间结构意象——对《鲁迅日记》中北京地名的分析 |
周尚意
张乐怡
|
《热带地理》
|
2015 |
7
|
|
5
|
全面认识鲁迅与鲁迅的当代价值 |
刘泽友
熊元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6
|
再评鲁迅文章、著作的列类和分类 |
季水娟
严美丽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7
|
鲁迅“文学自觉”说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局限 |
黄念然
叶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疏离与被疏离——论鲁迅与左联的关系 |
左文
毕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是人吃人还是礼教吃人?——论鲁迅《狂人日记》的主题 |
汤晨光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0
|
不同文化中女性的悲歌:祥林嫂和苔丝命运比较 |
马秀丽
孙颖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11
|
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耿传明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2
|
鲁迅小说的颜色词语论析 |
杨晓黎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3
|
从鲁迅到贾平凹——中国现当代文学疾病叙事的历史变迁 |
姜彩燕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4
|
上海鲁迅公园空间构成变迁及其特征研究 |
张安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5
|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 |
陈占彪
陈占宏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5 |
3
|
|
16
|
鬼而人、理而情的生命狂欢——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鬼魂”叙事 |
谭桂林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9
|
|
17
|
神话与鲁迅小说——《补天》重读札记 |
甘智钢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8
|
关于《野草》研究中两种倾向的辨析 |
任广田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永远的故乡与鲁迅的返乡之路——鲁迅《故乡》的文本分析 |
刘俐俐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20
|
向死而生——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 |
郭运恒
|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