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吕振羽对湖湘辛亥革命人物的评述
1
作者 邓江祁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吕振羽虽长于治中国古代史,而在其史学研究中,也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先后对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湖湘辛亥革命人物进行过评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创性。但由于多种原因,其个别评述还存在一些偏差与不足,值得我们... 吕振羽虽长于治中国古代史,而在其史学研究中,也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先后对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湖湘辛亥革命人物进行过评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创性。但由于多种原因,其个别评述还存在一些偏差与不足,值得我们在相关的研究中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陈天华 黄兴 蔡锷 宋教仁 湖湘人物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观性以历,观情以律”:翼奉诗学中的性情占与律历观
2
作者 贾祯祯 《美育学刊》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汉代经学视野下的《诗》学以齐诗学为代表,具备典型的阴阳五行论特征,学界常以“五际”说契入,却普遍忽视了“六情”理论及其对传统诗学性情说和汉代律历思想的改造。从齐诗翼奉学出发,可以挖掘翼奉诗学中的性情思想与律历观点。翼奉律... 汉代经学视野下的《诗》学以齐诗学为代表,具备典型的阴阳五行论特征,学界常以“五际”说契入,却普遍忽视了“六情”理论及其对传统诗学性情说和汉代律历思想的改造。从齐诗翼奉学出发,可以挖掘翼奉诗学中的性情思想与律历观点。翼奉律历性情占主要的方法特征在于以时、辰之吉凶参照一变量之吉凶推得第三者之吉凶。律、历在翼奉思想中除音律、历法的基本内涵外,主要指十二地支与十天干之义,这两种含义处在翼奉以道、圣、经为分的不同理论层次之中。《诗纬》“诗者,天地之心”的观点,或许正受到了齐诗学的浸染,并对后世诗论与文论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奉 六情 五性
下载PDF
清华简《子产》篇与“刑书”新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9,共7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所载《子产》篇为论说文,主要是论述子产执政史实和相关政法举措,《子产》篇与《左传》相关篇章可以对读,从而让人对子产制"刑书"的历史渊源、内涵等有更多认识。结合《尚书·吕刑》《逸周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所载《子产》篇为论说文,主要是论述子产执政史实和相关政法举措,《子产》篇与《左传》相关篇章可以对读,从而让人对子产制"刑书"的历史渊源、内涵等有更多认识。结合《尚书·吕刑》《逸周书·尝麦解》等关于周代"刑书"的记载,可以对先秦时期以"刑书"为名的法规范有更多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子产 刑书 吕刑 九刑
下载PDF
《经律异相》异文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类书,《经律异相》在佛教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借助于新获三种日本古写经、所引原佛经以及相关文字、词汇知识,对《经律异相》的异文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经律异相》 异文 校读
下载PDF
试析法的语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法的语源反映了古代人对法的朴素的看法,人们凭感官认识到:法是和国家制裁相联系的,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体现一定的公正观,能起明辨是非曲直的作用。古代“法”字以其象形文字的独特方式,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定义和起源,提供... 法的语源反映了古代人对法的朴素的看法,人们凭感官认识到:法是和国家制裁相联系的,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体现一定的公正观,能起明辨是非曲直的作用。古代“法”字以其象形文字的独特方式,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定义和起源,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象形文字
下载PDF
翼奉及《齐诗》“翼氏学”述评
6
作者 胡建军 焦玉利 《淄博师专学报》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汉儒翼奉传《齐诗》并创"翼氏学","推阴阳言灾异",且以"五际"、"六情十二律"、"五性"言《诗》论事,是"齐诗"众家学中极具特色的一支。也是研究汉代思想以致中国传统思想... 汉儒翼奉传《齐诗》并创"翼氏学","推阴阳言灾异",且以"五际"、"六情十二律"、"五性"言《诗》论事,是"齐诗"众家学中极具特色的一支。也是研究汉代思想以致中国传统思想重要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奉 翼氏学 五际 六情十二律 五性
下载PDF
徐兆玮对鲁迅早期作品的阅读与记载
7
作者 范阳阳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9-64,共6页
《徐兆玮杂著七种》一书中关于鲁迅早期作品《哀尘》《斯巴达之魂》《月界旅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近现代著述中对鲁迅早期作品的仅有记载,具有史料价值。徐兆玮在阅读过程中萌生编写翻译小说提要的想法,并在实施过程中几经变化。他在... 《徐兆玮杂著七种》一书中关于鲁迅早期作品《哀尘》《斯巴达之魂》《月界旅行》的记载,是目前所见近现代著述中对鲁迅早期作品的仅有记载,具有史料价值。徐兆玮在阅读过程中萌生编写翻译小说提要的想法,并在实施过程中几经变化。他在阅读《哀尘》《斯巴达之魂》后撰写内容提要并题写诗句,以表达阅读感受,从中也可见对鲁迅翻译意图的态度。他对《月界旅行》的不同中译本所做的比较,显示出自觉的版本意识。概而言之,徐兆玮对近代翻译小说的阅读与接受,具有标本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兆玮 鲁迅 《哀尘》 《斯巴达之魂》 《月界旅行》
下载PDF
《吕刑》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凤荣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6-177,共12页
《吕刑》所反映的德刑并举治国思维及刑法制度与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世刑法的构建。在法律思想方面,后世社会的明刑弼教、乱世重典及贤人执法理念与《吕刑》有渊源关系,在法律制度,古老的五刑、五听与赎刑也是后世同类制度的嚆矢... 《吕刑》所反映的德刑并举治国思维及刑法制度与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世刑法的构建。在法律思想方面,后世社会的明刑弼教、乱世重典及贤人执法理念与《吕刑》有渊源关系,在法律制度,古老的五刑、五听与赎刑也是后世同类制度的嚆矢。《吕刑》中关于上下比罪、简孚有众、其刑上备等定罪量刑原则又分别成为后世的类推、据众证定罪及重罪吸收轻罪等制度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刑》 德刑并举 中国刑法史 五刑五听
原文传递
中国法的原始基因--以古文字为视野 被引量:3
9
作者 武树臣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5,共13页
中国古代法在问世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原始基因,即中国古代法所具有的神圣性、权威性、伦理性、多元性和艺术性。原始的图腾崇拜中蕴含了古代法的神圣性元素,而戎礼军律及其实践则塑造了古代法的权威性特质,至于远古的风俗礼仪... 中国古代法在问世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原始基因,即中国古代法所具有的神圣性、权威性、伦理性、多元性和艺术性。原始的图腾崇拜中蕴含了古代法的神圣性元素,而戎礼军律及其实践则塑造了古代法的权威性特质,至于远古的风俗礼仪正是古代法伦理属性的发源地,誓命与御事恰恰表征了古代法的多元性。早期文明中的法体与证据运行方式则显示了古代法的艺术性,这或许正是一种实践智慧。这些原始基因构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国古代法律实践活动施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追本溯源:“刑”、“法”、“律”字的语源学考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3-49,共7页
"刑"字的本义为残害肢体的肉刑,后来引申泛指刑罚。"灋"字的本义是在神判之后令其离去、离开,亦即放逐。"聿"、"律"本为一字,"聿"字有区分之义,引申为界限、标准等义,"律"... "刑"字的本义为残害肢体的肉刑,后来引申泛指刑罚。"灋"字的本义是在神判之后令其离去、离开,亦即放逐。"聿"、"律"本为一字,"聿"字有区分之义,引申为界限、标准等义,"律"字因此而被用为音律、法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刑
原文传递
《尚书》“祥刑”思想中的司法理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振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祥刑"语出《尚书·吕刑》。历代学者对"祥刑"字义的不同诠释赋予"祥刑"以多重内涵,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法律思想的变迁逻辑和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司法理性。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法治与和谐社会... "祥刑"语出《尚书·吕刑》。历代学者对"祥刑"字义的不同诠释赋予"祥刑"以多重内涵,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法律思想的变迁逻辑和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司法理性。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法治与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尽管和西方法治传统中的"良法"思想相比,"祥刑"思想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但祥刑理念中对人类社会善治理想的追寻以及蕴藏的司法理性对当代构建法治与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吕刑 祥刑 法律思想 司法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