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耶律德光死因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浩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76-880,共5页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在灭亡后晋北返的途中突然死亡。根据《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玉堂闲话》等三种文献的记载,耶律德光发病时主要症状是高热。通过考察,认为导致耶律德光死亡的疾病是中医学所称的温病。在温病的分类中,属于温病中...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在灭亡后晋北返的途中突然死亡。根据《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玉堂闲话》等三种文献的记载,耶律德光发病时主要症状是高热。通过考察,认为导致耶律德光死亡的疾病是中医学所称的温病。在温病的分类中,属于温病中的温疫,在温疫的分类中,属于暑燥疫和湿热疫的可能性比较大。具体病因,按照中医理论的解释,有疠气因素、气候因素、情志因素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耶律德光所患疾病发病急,病程短,恶化快。同时,治疗者囿于契丹民族的疾病治疗经验,采用了冰敷的错误疗法,致使耶律德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死亡。耶律德光之死属于典型的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德光 死亡 中医 温病 误诊
下载PDF
再论《近思录》的取材成书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传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近思录》由朱熹与吕祖谦一起选取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四名学者的言论编纂而成,由于它在中国理学史的特殊地位,一直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关于《近思录》的成书过程、内容取材、价值取向等问题,前辈学者有不同的意见。... 《近思录》由朱熹与吕祖谦一起选取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四名学者的言论编纂而成,由于它在中国理学史的特殊地位,一直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关于《近思录》的成书过程、内容取材、价值取向等问题,前辈学者有不同的意见。陈荣捷、束景南、杜海军等人的研究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在淳熙二年五月五日朱熹作序之时,《近思录》实际上只存在所圈定好的条目,还没有抄撮成书,而其初稿要到同年八月份才完成,此后几年中还一直在继续修改。后世学者"没祖谦之名,但称朱子《近思录》",是与朱熹的再传弟子叶采的刻意所为分不开的。此外,《近思录》中朱熹、吕祖谦各自的取材内容与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书中三条涉及举业的条目是朱熹应张栻要求所添加,与吕祖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思录 朱熹 吕祖谦 叶采
下载PDF
论辽宁地区辽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成就 被引量:5
3
作者 都兴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研究辽代境内各族文人的艺术成就,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认为:汉族的代表人物有梁援和马人望、张孝杰、张琳等;渤海族代表人物有王继远、大公鼎、裴?等;契丹族则有耶律倍、耶律良、萧孝穆及道宗宣懿德皇后萧观音等。本文... 为研究辽代境内各族文人的艺术成就,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认为:汉族的代表人物有梁援和马人望、张孝杰、张琳等;渤海族代表人物有王继远、大公鼎、裴?等;契丹族则有耶律倍、耶律良、萧孝穆及道宗宣懿德皇后萧观音等。本文对他们的生平及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探讨和评论。同时分析了辽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绘画书法 耶律倍 萧观音 海山大师
下载PDF
试谈《斩鬼传》与《绿野仙踪》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以兴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0-33,共4页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模仿。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我们对两部小说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鬼传 绿野仙踪 创作素材 小说研究
下载PDF
“在自己的回声里,找到了隐居的万物”——《锋刃》诗群20年片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夏莹 刘洁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0-35,42,共7页
在民刊《锋刃》面世20年之际,回顾《锋刃》诗群诗歌创作实绩,探讨诗群、社团等诗歌团体对当代诗人个体及诗歌现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诗艺探索方面,哑石与李龙炳表现尤为突出,哑石之诗表现为一种富有张力的和谐,而李龙炳则忠实地用... 在民刊《锋刃》面世20年之际,回顾《锋刃》诗群诗歌创作实绩,探讨诗群、社团等诗歌团体对当代诗人个体及诗歌现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诗艺探索方面,哑石与李龙炳表现尤为突出,哑石之诗表现为一种富有张力的和谐,而李龙炳则忠实地用他的艺术感觉维护其诗的纯净与晦涩。在意象建构方面,画家孙磊和楚子擅描绘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孙磊之诗简洁冷峻,诗歌具有了承接"一段历史"的强度与厚度;楚子则用泛滥的语词操控着血色盛宴和肉身狂欢,以恐怖之景与残酷之美冲击着神经末梢,书写着厌世的愤怒。作为《锋刃》诗群凝聚力的源泉和诗歌精神核心,吕叶、孙文、史幼波、朱杰、唐朝晖、吴德彦等诗人立足于生活,以其真挚虔敬的声音,用精神漫游者的姿态,唱出了对灵魂彼岸的颂歌。凭借在诗歌精神上的超拔高蹈及诗歌技艺方面的自觉精进,《锋刃》及其诗群已然成长为既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又有较为丰富创作实绩支撑的一片峰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锋刃》诗群 诗歌社团 诗艺 神性写作 哑石 吕叶
下载PDF
《绿野仙踪》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昆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5,10,共5页
《绿野仙踪》呈现出错综复杂、精巧成熟的叙事结构特征,不仅杂合了早期出现的众多长篇小说的多种叙事结构,更独特的是,它具有神魔小说"杂合型"叙事结构的修炼模式特色,且在空间的自由转换叙事艺术手法上拓展了神魔小说结构叙... 《绿野仙踪》呈现出错综复杂、精巧成熟的叙事结构特征,不仅杂合了早期出现的众多长篇小说的多种叙事结构,更独特的是,它具有神魔小说"杂合型"叙事结构的修炼模式特色,且在空间的自由转换叙事艺术手法上拓展了神魔小说结构叙事的广度及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野仙踪》 杂合型 修炼模式 叙事结构
下载PDF
从“约一代治体”到“统纪之学,论述今古”——论叶适对《宋文鉴》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钱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102,共11页
吕祖谦编纂《宋文鉴》意在弥合理学家与古文家之间的对立,“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然而吕祖谦之用意在当时罕有知音。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对吕祖谦《宋文鉴》推崇甚力,并以吕祖谦继承人自居。他不仅继承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还在此... 吕祖谦编纂《宋文鉴》意在弥合理学家与古文家之间的对立,“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然而吕祖谦之用意在当时罕有知音。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对吕祖谦《宋文鉴》推崇甚力,并以吕祖谦继承人自居。他不仅继承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发展出“统纪之学”。但由于吕祖谦与叶适所处时代理学发展的进程不同,二人本是一以贯之的学术脉络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文鉴》 《习学记言序目》 吕祖谦 叶适 周程、欧苏之裂
下载PDF
第五伦在历代的形象及其转变
8
作者 杜雪霓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第五伦是东汉早期官员,汉代史书对其已有相关记载。其事迹在嵇康、杜甫、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都有提及,均是赞扬歌颂他没有私心。宋代开始有关于他的专门评论,着重讨论了他的私心,并由此引申到受贿和无欲的话题,依旧是歌颂为主。到了清... 第五伦是东汉早期官员,汉代史书对其已有相关记载。其事迹在嵇康、杜甫、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都有提及,均是赞扬歌颂他没有私心。宋代开始有关于他的专门评论,着重讨论了他的私心,并由此引申到受贿和无欲的话题,依旧是歌颂为主。到了清代,清人对第五伦不再一味歌颂,开始出现对第五伦的无私进行批评的言论,认为他的无私是装出来的,本质上是个刻薄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伦 范晔 吕祖谦 王夫之 形象
下载PDF
蔚州作家李百川与《绿野仙踪》
9
作者 郑铁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绿野仙踪》为清代颇具艺术特色的代表性小说之一。该小说的版本目前主要有百回抄本和八十回刻本两大类。《绿野仙踪》的研究和出版情况大致可分为清道光十年(1830年)至1948年,1949年至1984年,1985年至今三个阶段,自第三个阶段始,其研... 《绿野仙踪》为清代颇具艺术特色的代表性小说之一。该小说的版本目前主要有百回抄本和八十回刻本两大类。《绿野仙踪》的研究和出版情况大致可分为清道光十年(1830年)至1948年,1949年至1984年,1985年至今三个阶段,自第三个阶段始,其研究和出版持续升温。据河北蔚州乾隆四十年《李氏家谱》,李百川即为家谱中的李鋐,所以李百川确定是河北蔚州人,与《绿野仙踪》的作者在“自序”中所叙完全吻合。《绿野仙踪》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李百川成长和生活环境紧密相关,主人公冷于冰的遭遇隐含着现实中作者的生活经历。《绿野仙踪》中的子板块涉及面广阔,已经发展为历史、世情、神魔等不同类型题材的“跨类型”形态,这是《绿野仙踪》最突出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野仙踪》 李百川 蔚州 跨类型叙事板块
下载PDF
汉印文字释读四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继承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汉印中有些文字由于和常见写法不同而被误释。本文结合秦汉篆隶文字资料,对四方汉印中过去被误释的"膂""华""犊""野"四字进行重新释读。
关键词 汉印文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