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between Inclusion Contents in Casuarina spp. Twigs and Its Resistance to Lymantria xylina
1
作者 Huang Jinshui Lin Xiuqin +4 位作者 Cai Shouping Zeng Liqiong Ke Yuzhu He Xueyou Chen Shunl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4年第4期9-12,共4页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clusion contents in Casuarina spp. twigs and its resistance to Lymantria xylina. [ Method] Th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ve Casuar/na spp. strains includin...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clusion contents in Casuarina spp. twigs and its resistance to Lymantria xylina. [ Method] Th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ve Casuar/na spp. strains including resistant strains (Zhanjiang 3, Hui 76, Hui 83, Guangdong A8-2), moderate resistant strains (Pingtan 2, Hui 1, Long 7-18) and susceptible strains (Dongshan 2, Guangdong 501, Kang[eng) were tzst~ as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ix kinds of inclusions, total phenol, tannin, flavonoids, protein, soluble sugar and polysaccharide. [ Result] The resistant strains had higher flavonaids, tannin and total phenol contents and lower soluble sugar and protein contents than the susceptible strains, while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acted randomly. The grey correla- 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resistance degree, pupation rate and pupal weight had high correlation with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with correlation index equal to or above 0.500 0.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reening and promotion of resistant strains against L xyl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uar/na spp. TWIGS INCLUSIONS lymantria xylina Swinhee Resistance mechanism
下载PDF
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木毒蛾抗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金水 曾丽琼 +2 位作者 蔡守平 柯玉铸 何学友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通过2010-2011年连续2 a木毒蛾取食选择性试验和不同木麻黄无性系饲养幼虫的发育和排粪量的调查,选育抗木毒蛾的木麻黄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湛江3、惠76、惠83、广东A8-2为抗木毒蛾的木麻黄无性系,木毒蛾幼虫对这4个无性系的取食相... 通过2010-2011年连续2 a木毒蛾取食选择性试验和不同木麻黄无性系饲养幼虫的发育和排粪量的调查,选育抗木毒蛾的木麻黄优良种质材料。结果表明,湛江3、惠76、惠83、广东A8-2为抗木毒蛾的木麻黄无性系,木毒蛾幼虫对这4个无性系的取食相对频数小于0.03,其饲养的木毒蛾幼虫平均化蛹率在55%以内,最低的仅有20%,平均蛹重在0.6 g以下,排粪量少;东山2号、广东501、抗风属于感虫无性系,木毒蛾幼虫对这3个无性系的取食相对频数超过0.08,其饲养的木毒蛾平均化蛹率在70%以上,平均蛹重大于0.6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木毒蛾 幼虫 无性系 抗虫性
下载PDF
木毒蛾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泰峰 王礼金 +2 位作者 陈顺立 李友恭 洪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卵、幼虫、蛹的空间格局。测定结果表明:木毒蛾卵块、幼虫和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幼虫在林内以聚集型扩散。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卵、幼虫、蛹的空间格局。测定结果表明:木毒蛾卵块、幼虫和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幼虫在林内以聚集型扩散。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适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的序贯抽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空间格局 木麻黄
下载PDF
木麻黄小枝内含物及其对木毒蛾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秀琴 黄金水 +4 位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柯玉铸 何学友 陈顺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为探讨木麻黄小枝内含物与其对木毒蛾抗性的关系,明确其抗性机理,对抗虫品系湛江3、惠76、惠83、广东A8-2,中抗品系平潭2、惠1、龙7-18,感虫品系东山2号、广东501、抗风10个木麻黄品系的黄酮、单宁、总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多糖6种内... 为探讨木麻黄小枝内含物与其对木毒蛾抗性的关系,明确其抗性机理,对抗虫品系湛江3、惠76、惠83、广东A8-2,中抗品系平潭2、惠1、龙7-18,感虫品系东山2号、广东501、抗风10个木麻黄品系的黄酮、单宁、总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多糖6种内含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木麻黄小枝内次生物质黄酮、单宁、总酚在抗性品系中含量较高,在感虫品系中含量较低;而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却在感虫品系中较高,在抗虫品系中较低;多糖含量则无明显规律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抗虫等级、平均化蛹率和平均蛹重均与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关联系数较大,均大于或接近0.50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小枝 内含物 木毒蛾 抗性机理
下载PDF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4 位作者 黄金水 钟景辉 潘惠忠 周远谋 黄远清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下载PDF
木麻黄毒蛾高致病力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8
6
作者 蔡守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12,共4页
木麻黄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8株绿僵菌和2株白僵菌菌株对该木毒蛾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综合考虑产孢量、校正死亡率、LT50等多项指标,筛选出M aYDTR03和BbSMYXTR03为优良菌株,此2菌株对木毒蛾的校... 木麻黄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8株绿僵菌和2株白僵菌菌株对该木毒蛾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综合考虑产孢量、校正死亡率、LT50等多项指标,筛选出M aYDTR03和BbSMYXTR03为优良菌株,此2菌株对木毒蛾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了95%,僵虫率分别为72.5%和80%,LT50分别为6.68,6.57d,均好于其它菌株。同时,分析了绿僵菌产孢量与LT50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毒蛾 生物测定 绿僵菌 白僵菌 LT50 木麻黄
下载PDF
木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结构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华松 张立人 +1 位作者 陈棣华 陈尧顺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木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差异较大,大多数在0.8~2.1μm之间;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随机分布,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结构,有12个顶体,每个顶体上均有一个球状结构,平均直径约为60nm。经SDS-PAG... 木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差异较大,大多数在0.8~2.1μm之间;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随机分布,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结构,有12个顶体,每个顶体上均有一个球状结构,平均直径约为60nm。经SDS-PAGE分析,多角体蛋白由一条分子量为3lkD的主带及3条次带组成;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6条多肽组成,分子量在12.6~33kD之间。多用体蛋白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及酪氨酸,而半胱氨酸和甲巯氨酸含量较少,其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之比为1.43。病毒核酸对RNasc和DNase的稳定性试验及对甲醛的稳定性试验和吖啶橙染色试验,证明孩核酸为双链RNA,其解链温度为87℃,由10个基因片段组成,分子量在2.46×106~0.35×106道尔顿之间,总分子量为14.42×106道尔顿,电镜分析研究显示该核酸长度在0.5μm、1.0μm和1.3μm处各有一个分布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质型 多角体病毒 形态结构 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木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曾丽琼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木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木毒蛾幼虫对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食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抗虫性较强的木麻黄无性系抑制木毒蛾幼虫的取食和生长发育,对木麻黄小枝取食量不超过0.38 g/(头·d),相对生长率... 研究了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木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木毒蛾幼虫对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食物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抗虫性较强的木麻黄无性系抑制木毒蛾幼虫的取食和生长发育,对木麻黄小枝取食量不超过0.38 g/(头·d),相对生长率不超过0.045 g/(g·d),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不超过67%和60%,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明显较低,但近似消化率变化不明显;而感虫的无性系促进木毒蛾取食和生长,取食量均在0.43 g/(头·d)以上,相对生长率超过0.050 g/(g·d),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在73%和66%以上,幼虫取食后,其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木毒蛾 无性系 抗性
下载PDF
木毒蛾氨肽酶N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健聪 孙悦 +3 位作者 刘用垄 王锦达 王荣 张飞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100,共7页
【目的】氨肽酶N(APN)是昆虫中肠一类重要的Bt受体蛋白,Bt细菌产生的Cry毒素对昆虫的毒杀作用机理在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但是普遍认为毒素与Bt受体蛋白的结合是产生毒力的必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不同龄期组... 【目的】氨肽酶N(APN)是昆虫中肠一类重要的Bt受体蛋白,Bt细菌产生的Cry毒素对昆虫的毒杀作用机理在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但是普遍认为毒素与Bt受体蛋白的结合是产生毒力的必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不同龄期组织中的表达对木毒蛾APN1基因进行研究,为后续研究APN基因家族、其他Bt受体蛋白及Cry毒素作用机制提供有益补充。【方法】以木毒蛾中肠cDNA为模板,对木毒蛾APN1基因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学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木毒蛾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获得木毒蛾APN1基因的全长DNA,命名为LxAPN1。LxAPN1序列全长为3159 bp,ORF为3054 bp,编码101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LxAPN1与舞毒蛾的LdAPN1高度同源,在N-端都具有信号肽,都具有锌结合位点HEXXH(X18)E以及保守区域GAMENWG,在末端具有GPI结合位点;LxAPN1在木毒蛾卵期无表达,在所有幼虫阶段中均有表达,幼虫期过后LxAPN1表达量锐减;LxAPN1在肠道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头部和表皮。【结论】LxAPN1在木毒蛾中肠被成功克隆,LxAPN1与LdAPN1高度同源,并且在进化树的分布上也极其相近,推测两者的APN1功能上近似;LxAPN1在木毒蛾2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并且在6龄幼虫肠道中表达量最高,肠道高表达与LxAPN1作为Bt受体在木毒蛾中肠发挥作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Bt受体 氨肽酶N 克隆
下载PDF
木毒蛾室内种群幼虫虫龄的测定及划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智涵 左城 +2 位作者 张继锋 王锦达 王荣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9-46,共8页
木毒蛾近几年在国内外危害不断扩大,为预测木毒蛾发生时间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该试验通过测量幼虫体长、头壳宽和触角间距,对幼虫龄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且利用各指标频次分布图和Dyar定律推测幼虫虫龄数,并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 木毒蛾近几年在国内外危害不断扩大,为预测木毒蛾发生时间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该试验通过测量幼虫体长、头壳宽和触角间距,对幼虫龄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且利用各指标频次分布图和Dyar定律推测幼虫虫龄数,并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幼虫龄期的划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体长分别为0.35~0.73、0.66~1.58、1.47~2.58、2.71~3.47、3.57~4.44、4.56~5.18和5.30~6.24 cm;头壳宽分别为0.56~1.09、1.23~1.78、2.03~2.87、2.99~3.79、4.03~4.94、5.09~5.75和5.89~6.83 mm;触角间距分别为0.42~0.78、0.92~1.36、1.53~2.15、2.33~2.86、3.04~3.75、3.85~4.28和4.45~5.18 mm。可见,在该研究条件下,木毒蛾幼虫共分为7龄,头壳宽为最佳的分龄标准,头壳宽y与幼虫虫龄x的回归方程为y=0.7642 e 0.3317x(P<0.001,R 2=0.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龄期 体长 头壳宽 触角间距
下载PDF
木毒蛾羽化和生殖行为节律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左城 林健聪 +3 位作者 张继锋 张智涵 王锦达 王荣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有效控制木毒蛾,对其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虫羽化主要集中在10:00~18:00,雄虫的羽化高峰比雌虫早2 h,雄虫的交配前期4~6.5 h,羽化4.5 h后交配率最高,雌虫的交配前期2.5~5.5 h,羽化4 h后交配率最高。雌... 为有效控制木毒蛾,对其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虫羽化主要集中在10:00~18:00,雄虫的羽化高峰比雌虫早2 h,雄虫的交配前期4~6.5 h,羽化4.5 h后交配率最高,雌虫的交配前期2.5~5.5 h,羽化4 h后交配率最高。雌雄成虫交配集中在夜间20:30至翌日凌晨3:30,交配高峰期21:30和0:30,羽化后5~8 h是主要的交配期,所有成虫在羽化后12 h内均可全部完成交配。雌雄成虫交配时长为2~3 h,最短为1 h,交配后即可产卵,交配结束后2 h雌虫产卵数量最多,羽化后7~9 h为产卵的高峰期,羽化高峰期11:30~12:30、15:30~16:30和17:30~18:30,羽化的成虫产卵的高峰期为20:30~3:30。木毒蛾成虫的羽化、生殖行为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羽化 交配 产卵 昼夜节律
下载PDF
木毒蛾蛹性别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悦 刘用垄 +4 位作者 孙媛媛 任昊杰 陈佳宁 张飞萍 王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8-631,共4页
木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最主要的食叶害虫。通过对木毒蛾雌、雄蛹(老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发现其主要差异如下:雌蛹平均体长(30.36±2.30)mm,平均质量(1.73±0.35)g,平均体宽(10.57±0.78)mm,均大于雄蛹[平... 木毒蛾是我国东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最主要的食叶害虫。通过对木毒蛾雌、雄蛹(老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发现其主要差异如下:雌蛹平均体长(30.36±2.30)mm,平均质量(1.73±0.35)g,平均体宽(10.57±0.78)mm,均大于雄蛹[平均体长(23.51±1.65)mm,平均质量(0.74±0.14)g,平均体宽(8.46±0.60)mm];雌蛹头部腹面较为平整,雄蛹更为立体;雌蛹的中足明显较雄蛹宽且长;雌蛹的生殖孔与产卵孔均位于第8~9腹节连接处向第9腹节延伸的纵裂缝上,而雄蛹的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中间处;雌蛹的排泄孔距生殖孔较远,而雄蛹较为接近。综合以上外部特征判断木毒蛾蛹性别,准确率可达100%。这可为木毒蛾的野外采样、林间性比研究及其监测预警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性别 快速鉴定
下载PDF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贵洪 张立人 +1 位作者 陈棣华 陈尧顺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5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昆虫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多粒包埋型。在扫描电镜下,多角体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下一,平均直径为1.4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约为394×56nm,经SDM-PAGE分析,病毒多角体蛋...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昆虫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多粒包埋型。在扫描电镜下,多角体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下一,平均直径为1.4μm,病毒粒子杆状,大小约为394×56nm,经SDM-PAGE分析,病毒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30.5kD,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19条多肽组成,分子量范围在88-17kD之间。多角体富含Glu、Val、Leu、而Cys、Met、和His含量较少。其酸碱氨基酸之比为1.26。病毒核酸为一环状DNA,长度约为38μm,经HindⅢ、PstⅠ、EcoRⅠ和BglⅠ单酶切以及BamHⅠ+HindⅢ、BamHⅠ+PstⅠ、BamHⅠ+BgIⅠ和Xhol+EcoRⅠ双酶切分析,DNA总分子量约为71.6×10 ̄6Dalt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形态结构 昆虫病毒
下载PDF
木毒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佳宁 孙媛媛 +4 位作者 任昊杰 孙悦 刘用垄 左城 王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49,共5页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感器的分布和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感器的分布和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2种亚型)和B9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耳形感器数量最少。毛形感器有直立和弯曲2种形态,其余5种感器均直立。刺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4种感器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白僵菌菌株退化与培养条件关系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39
15
作者 蔡国贵 林庆源 +2 位作者 徐耀昌 黄芙蓉 陈金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通过对 1 0个菌株在 5种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情况检测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和毒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 ,菌落局变的分离株多表现为菌落生长速率增加 ,产孢能力下降 ,对寄主害虫毒力降低趋势 .经过比较 ,以营养贫乏的 PDA培... 通过对 1 0个菌株在 5种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情况检测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和毒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 ,菌落局变的分离株多表现为菌落生长速率增加 ,产孢能力下降 ,对寄主害虫毒力降低趋势 .经过比较 ,以营养贫乏的 PDA培养基培养容易产生变异 ,以含虫尸、蛋白胨加 PDA培养基 (CPPDA)培养最为稳定 ,表明氮源是影响变异的主要因子 ,但菌株变异主要决定于本身的遗传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菌株退化 培养条件 微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初奖 谢大洋 +2 位作者 庄晨辉 蔡国贵 李闽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74-777,共4页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建立Ⅰ、Ⅱ级危险程度等级的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拟合效果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木麻黄毒蛾 灾区区划 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预测预报模型
下载PDF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CR快速检测技术
17
作者 刘用垄 孙悦 +3 位作者 陈佳宁 曲良建 张飞萍 王荣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木毒蛾是福建沿海地区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成为国际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潜在可能性。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xylin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LyxyMNPV)是高效控制木毒蛾的优良天敌资源,具有高度... 【目的】木毒蛾是福建沿海地区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成为国际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潜在可能性。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 xylin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LyxyMNPV)是高效控制木毒蛾的优良天敌资源,具有高度安全性。建立LyxyMNPV的PCR快速检测技术,有利于该虫防治技术及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根据LyxyMNPV基因组中的特有基因gp131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法扩增该目的基因片段并测序检验,建立LyxyMNPV的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结果】以GAL为引物的PCR检测技术对Lyxy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1 fg·mL^(-1),对多角体悬液浓度检测最低量可达5.0 PIB·mL^(-1),可明确区分LyxyMNPV和其他7种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该体系同时适用于感病木毒蛾的不同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检测,以及环境样本(包括土壤、树枝和寄生蜂)的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性的LyxyMNPV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LyxyMNPV的快速检测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灵敏检测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白僵菌与病毒、苏云金杆菌、溴氰菊酯混合防治木毒蛾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芙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通过应用白僵菌 (Bb)、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LxNPV)、苏云金杆菌 (Bt)和溴氰菊酯粉剂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粉剂对木毒蛾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比较试验 ,筛选出Bb与LxNPV(2× 1 0 6PIB·g-1)、Bt(1 4 0× 1 0 8·g-1)和 ... 通过应用白僵菌 (Bb)、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LxNPV)、苏云金杆菌 (Bt)和溴氰菊酯粉剂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粉剂对木毒蛾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比较试验 ,筛选出Bb与LxNPV(2× 1 0 6PIB·g-1)、Bt(1 4 0× 1 0 8·g-1)和 0 0 5 %溴氰菊酯(D)粉剂 ,以 2∶1∶1∶1比例混合粉剂防治效果最好 ,平均效果达 92 1 % ,较 4种单剂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为探索配制木毒蛾复合生化杀虫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溴氰菊酯 木毒蛾 木麻黄害虫 LXNPV BT
下载PDF
木毒蛾颗粒体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尧顺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木毒蛾组织病变观察,颗粒体病毒能侵染虫体的脂肪体、中肠及马氏管等组织,但不侵染气管.在透射电镜下,颗粒体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为320~830nm×230~570um。超薄切片观察,卵圆形包涵体中具单杆病毒粒子.室内... 木毒蛾组织病变观察,颗粒体病毒能侵染虫体的脂肪体、中肠及马氏管等组织,但不侵染气管.在透射电镜下,颗粒体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为320~830nm×230~570um。超薄切片观察,卵圆形包涵体中具单杆病毒粒子.室内外感染试验表明,用颗粒体病毒粗提液1.2×106~1.2×109个/mL感染4~6龄幼虫,死亡率达81.8%~100%,杀虫力很强,是一种有价值的微生物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木毒蛾 颗粒体病毒
下载PDF
龙眼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加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79-381,共3页
木毒蛾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重要害虫,2003年以来,该虫成为厦门市龙眼果园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调查研究该虫在龙眼上的年生活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等,结果表明,龙眼木毒蛾在厦门1年发生1代,以滞育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幼... 木毒蛾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重要害虫,2003年以来,该虫成为厦门市龙眼果园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调查研究该虫在龙眼上的年生活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等,结果表明,龙眼木毒蛾在厦门1年发生1代,以滞育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幼虫一般7龄,幼虫期36-5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龙眼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