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tumoral 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 被引量:1
1
作者 Shuxian Qu Yongming Liu +4 位作者 Zhaozhe Liu Liang Liu Yaling Han Xiaodong Xie Zhendong Zheng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年第6期275-27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atic microvess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 and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atic microvess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 and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Methods Tissue specimens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data of 51 cases of female breast cancer were collected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Shenyang, China) from January 2007 to October 2011. Another 20 breast fibroadenoma tissue samples were used as controls. All specimens were cut into 4-μm slic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using streptomycin-resistant avidin peroxidase antibody D2-40. SPSS 17.0 for Windows was used to perform all analyses.Results A total of 38 breast cancer tissue specimens showed varied staining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D2-40. The rate of positive staining was in these tissues was 74.5%(38/51),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breast fibroadenoma tissues(chi-square = 35.197, P = 0.000). The average LMVD in 38 cases of breast cancer was(26.46 ± 10.06) microvessels/100× magnification field,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 = 10.74, P = 0.000). Microvessels in peritumoral tissues were abundant, with an average LMVD of(38.42 ± 11.38) microvessels/100× magnification field. Based on layered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eritumoral LMVD was correlated with metastasis of lymph nodes, tumor siz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erb B-2(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with age or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s or progesterone receptors(P > 0.05).Conclusion Lymphatic microvessels detected using D2-40 antibody are mainly present in the peritumoral region of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LMVD showed a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erb B-2. Positive lymphatic vessels, especially in the peritumoral region, may provide a path for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eritumoral LMVD may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may aid in research on treatment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 C-erb B-2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和MMP-9的表达及其与LMVD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6 位作者 薛军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张鹏程 韩磊 刘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内LMVD值。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和78.00%,而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和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中的LMVD值为(15.18±2.16),显著高于结直肠癌旁组织(5.24±1.09)(P<0.01);Id-1和MMP-9的表达及LMVD值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癌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癌组织中MMP-9阳性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Id-1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结论Id-1和MMP-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上调可能是诱导结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ID-1 MMP-9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D34和D2-40在原发性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伴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
3
作者 赵学影 侯仕璇 +1 位作者 许远霞 陆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22,5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腺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标志物CD34(CD34 Molecule)和D2-40(又称Podoplanin)标记的癌胚抗原M2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60例COAD组织和4例癌旁正...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腺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标志物CD34(CD34 Molecule)和D2-40(又称Podoplanin)标记的癌胚抗原M2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60例COAD组织和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34与D2-40标记的M2A蛋白表达,计数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和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并分析其与COAD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COAD组织中,CD34、D2-40阳性的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COAD组织中的CD34微血管密度与病变部位有关,右半结肠癌患者中CD34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P<0.05);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COAD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与D2-40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D34和D2-40标记M2A蛋白在COAD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状态下二者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协同参与COAD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微血管密度 微淋巴管密度 CD34 D2-40
下载PDF
肺腺癌瘤周微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章必成 杨波 +3 位作者 刘健 管莎 饶智国 高建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 检测肺腺癌瘤周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肺腺癌D2-40蛋白表达并计数D2-40表达阳性瘤内、瘤周的L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 肺腺癌D2-4... 目的 检测肺腺癌瘤周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肺腺癌D2-40蛋白表达并计数D2-40表达阳性瘤内、瘤周的L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 肺腺癌D2-40表达阳性瘤周的LMVD为11.56±10.73,明显高于瘤内的3.96±1.15(P<0.001).D2-40表达阳性瘤周的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3).瘤周高LMVD组(>10)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95%CI:11.4~14.6个月),瘤周低LMVD组(≤10)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17.8~44.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瘤周LMVD、有无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D2-40表达阳性的瘤周LMVD可以用于预测肺腺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生成 肺腺癌 预后
下载PDF
PTTG、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秋伟 郭旭峰 +2 位作者 胡国强 赵健 李希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值,并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TG、VEGF-C mRNA和蛋白及LM-VD的表达,分析PTTG、VEGF-C及LMVD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TTG、VEGF-C和LMVD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率曲线,探讨PTTG、VEGF-C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TTG、VEGF-C mRNA和LMVD值在不同性质的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不同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PTTG、VEGF-C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生存率曲线显示PTTG、VEGF-C高表达者生存时间均短于低/无表达者(P=0.030,0.027,n=65)。PTT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C、LMVD密切相关,随着PTTG强度增加,VEGF-C分级及LMVD值亦增加。结论PTTG、VEGF-C的过度表达促使肿瘤微淋巴管的生成,进而促进了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PTTG和VEGF-C表达可作为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肺癌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VEGF-C有望成为肺癌抗淋巴管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淋巴管密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明宗娟 和平 +3 位作者 杨拴盈 刘原 董济民 何积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检测D2-40在肺癌中的表达,观察微淋巴管在肺癌中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探讨淋巴管生成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包含肺癌中心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大致正常组织的肺癌标本中D2-40、C... 目的检测D2-40在肺癌中的表达,观察微淋巴管在肺癌中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探讨淋巴管生成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包含肺癌中心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大致正常组织的肺癌标本中D2-40、CD34的表达,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癌旁LMVD与临床病理参量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的LMVD与CD34标记的MVD不相关(P>0.05),肺癌中存在较为活跃的微淋巴管生成,癌旁组织尤为显著,癌旁LMVD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组织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肿瘤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1)。结论 D2-40是一种较为理想、更为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重要作用,抗淋巴管生成的治疗将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40 微淋巴管密度(lmvd) 微血管密度(MVD) 肺癌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国光 向晓娟 何友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和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VEGF-D)是目前已鉴定出的淋巴管生长因子,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VEGF-C或VEGF-D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和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D,VEGF-D)是目前已鉴定出的淋巴管生长因子,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VEGF-C或VEGF-D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和CD34染色情况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microvesseldensity,LMV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VEGF-C高表达率在鼻咽癌组织中(54.5%)较鼻咽非肿瘤组织中(26.3%)高(P<0.05);鼻咽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或T分期晚者,VEGF-C高表达率增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与VEGF-C高表达相关(P<0.05),但VEGF-C高表达与性别、年龄、5年生存率、LMVD、MVD等因素无关(P>0.05)。VEGF-D阳性表达率在鼻咽癌组织中(69.7%)较鼻咽非肿瘤组织中(42.1%)高(P<0.05);鼻咽癌中VEGF-D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LMVD、MVD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VEGF-C高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VEGF-D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50.0%)显著低于VEGF-D不表达者(85.0%)(P<0.01)。结论:鼻咽癌中VEGF-C高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D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VEGF-C高表达正相关,且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VEGF—D 鼻咽肿瘤 免疫组化 HE染色 微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生存率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maspin、AKT、p-AKT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振 刘志强 +2 位作者 孟玮 郭庆枝 孙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maspi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7例份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其中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份(炎症组)、CINⅠ级组织20例份(CIN1组)、CIN...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maspi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7例份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其中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份(炎症组)、CINⅠ级组织20例份(CIN1组)、CINⅡ级组织20例份(CIN2组)、CINⅢ级组织20例份(CIN3组)、宫颈癌组织47例份(宫颈癌组,其中无淋巴结转移32例为宫颈癌1组、有淋巴结转移15例为宫颈癌2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aspin、AKT、P-AKT,测算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宫颈癌1组、宫颈癌2组maspin蛋白阳性表达比例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宫颈癌1组、宫颈癌2组AKT、p-AKT阳性表达比例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宫颈癌2组p-AKT阳性表达比例高于宫颈癌1组(P<0.05)。宫颈癌组织中maspin与AKT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_s=-0.472,P=0.001),maspin与p-AKT表达也呈负相关关系(r_s=-0.598,P=0.000)。宫颈癌1组、宫颈癌2组LMVD分别为(19.44±2.95)、(23.24±2.46)支/mm^2,淋巴结转移与LMVD呈正相关关系(r_s=0.44,P=0.000)。宫颈癌组织中LMVD与masp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_s=-0.554,P=0.000),LMVD与p-AKT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s=0.39,P=0.007)。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aspin表达下调,AKT、p-AKT表达上调,且maspin表达与AKT、p-AKT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宫颈癌组织中LMVD与masp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LMVD与p-AKT表达呈正相关关系。maspin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可能与AKT通路异常激活、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ASPIN基因 蛋白激酶B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VD和MVD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廖文胜 李江发 +3 位作者 何阳阳 李西融 唐澄海 杜延召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分别检测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分别检测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10例非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中LVD和MV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肝内转移、门脉癌栓和淋巴转移间的关系;分析癌旁组织LVD与癌组织M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非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中平均LVD值分别为(10.65±3.75)、(8.98±2.52)、(3.15±1.49);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LVD值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平均MVD值分别为(71.08±43.19)、(23.20±4.70)、(16.80±3.01),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VD及MVD高表达,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及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密度与多层螺旋CT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晖 熊曾 +3 位作者 刘进康 陈胜喜 周漠玲 刘洋腾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肺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odoplanin...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肺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odoplanin标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微淋巴管并计数LMVD,观察患者肺癌病灶MSCT表现。方法对34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行MSCT检查,收集相关临床病理结果;评价MSCT表现(包括边缘形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的CT征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心区、周边区的LMVD。结果 MSCT表现有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其肺癌切除标本周围区LMVD均高于无上述表现者(P均<0.05)。结论 MSCT出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或癌性淋巴管炎表现提示更高的肿瘤淋巴管生成水平,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亚民 达明绪 +3 位作者 赵紫罡 张明鸣 罗婷 伍晓汀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结构和分布特点,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临床各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切除术获得胃癌癌周组织和正常区胃组织标本切片,VEGFR-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LMVD。依...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结构和分布特点,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临床各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切除术获得胃癌癌周组织和正常区胃组织标本切片,VEGFR-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LMVD。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分析LMVD变化。结果胃癌癌周组织与正常区组织石蜡切片各56例,在癌周区处于开放状态的功能性微淋巴管增多。胃癌癌周组织LMVD(22.10±6.99个/HP×200)较远离癌肿区正常胃组织LMVD(10.63±1.90个/HP×200)增多(P=0.000)。胃癌癌周LMVD与淋巴转移、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P<0.05),与分型和是否侵及浆膜无关(P>0.05)。结论胃癌癌周LMVD与肿瘤大小、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肿瘤诱导生成淋巴管研究的量化指标,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淋巴管密度 VEGFR-3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胃癌中D2-40和CD3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方 王阔 +4 位作者 朱荣 胡永伟 周平 房文铮 丁厚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D2-40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D2-40阳性的淋巴管密度(LVD)和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8例胃癌和36例癌旁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 目的探讨D2-40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D2-40阳性的淋巴管密度(LVD)和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8例胃癌和36例癌旁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和CD34阳性的MVD,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92/108)和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4%(102/108),高于癌旁组织的36.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和MVD计数分别为10.14±5.37和45.32±15.7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38±1.69和4.92±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者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MVD和LVD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乏淋巴管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9.0个月(95%CI:59.91~77.20个月),高于富淋巴管组的33.0个月(95%CI:23.20~42.66个月);乏微血管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7.0个月(95%CI:58.10~76.39个月),高于富微血管组34.0个月(95%CI:24.63~44.02个月),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40标记的LVD和CD34标记的M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2-40 CD34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及肿瘤淋巴管密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雪芹 王滨 +6 位作者 张永峰 李丽新 曹贵文 孙业全 王秀春 宁厚发 杜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肿瘤组织VEGF-C、VEGFR-3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肿瘤标本行SP免疫组化染色,根据其阳性表达计数、阳性细胞数及淋巴管密度(LMVD),...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肿瘤组织VEGF-C、VEGFR-3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肿瘤标本行SP免疫组化染色,根据其阳性表达计数、阳性细胞数及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肺腺癌某些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LMVD值间的关系。结果VEGF-C、VEGFR-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某些CT表现与之有相关性。结论VEGF-C/VEGFR-3结合形成信号通道可促进肺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淋巴结增大等CT征象与其表达强度及淋巴管生成有相关性,可以一定程度预测肺癌的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晓杰 王心然 +5 位作者 岳萌 张勐 邓会岩 谷丽娜 桑梅香 刘月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TNBC组织(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TNBC组织(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NBC组织标本)中PD-L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同时用CD34和D2-40标记血管和淋巴管后检测TNBC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结果:PD-L1蛋白在TNBC肿瘤细胞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56.7%(68/120),PD-L1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脉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PD-L1高表达的TNBC淋巴结转移率高及脉管癌栓形成高,PD-L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500,P=0.02),PD-L1的表达与LVD呈正相关(r=0.662,P=0.01)。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DL1蛋白表达阳性TNBC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PD-L1蛋白表达可作为TNBC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L1在TNBC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与TNBC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有效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逃逸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VEGF-C表达与微血管和淋巴管的关系及其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庆弟 朱鹏 时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旁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与血管、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以及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2例胃癌标本的癌旁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C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VEGFR-3,计算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管的密度。结果... 目的:探讨胃癌旁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与血管、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以及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2例胃癌标本的癌旁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C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VEGFR-3,计算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管的密度。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C mRNA阳性表达88%,高于阴性组的21%(P<0.05);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15±1.61也高于阴性组的3.93±1.76(P<0.05);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03±1.73高于阴性组的4.05±1.71(P<0.05);而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C能提高胃癌侵袭力、促进癌旁淋巴管增生,并介导癌细胞主动进入淋巴管,向全身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胃癌转移
下载PDF
PTTG、VEGF-C基因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旭峰 胡国强 +2 位作者 尹秋伟 赵健 陈蔚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值(LMVD),探讨它们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NSCLC中PTTG、VEGF-C mRN...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值(LMVD),探讨它们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NSCLC中PTTG、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同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率曲线,探讨PTTG、VEGF-C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TTG、VEGF-C mRNA和LMVD值在不同性质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VEGF-C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曲线显示,PTTG、VEGF-C高表达者生存时间均短于低/无表达者(P=0.030,0.027,n=65)。PTTG表达与VEGF-C、LMVD密切相关,随着PTTG表达增加,VEGF-C分级及LMVD值亦增加。结论:PTTG、VEGF-C的过表达促使肿瘤微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了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PTTG和VEGF-C表达可作为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肺癌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VEGF-C有望成为肺癌抗淋巴管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结肠癌VEGF-C表达、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金波 朱民 +4 位作者 李梅 寿楠海 吕丽红 邵军 尹金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评估VEGF-C、淋巴管密度(LMVD)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原发结肠癌和14例淋巴结转移癌分别用抗VEGF-C和抗VEGFR-3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和VEGFR-3表达,计数LMVD,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 目的:评估VEGF-C、淋巴管密度(LMVD)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原发结肠癌和14例淋巴结转移癌分别用抗VEGF-C和抗VEGFR-3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和VEGFR-3表达,计数LMVD,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以及VEGF-C与LMVD的相关关系。结果:VEGF-C表达率结肠癌为43.2%(19/44),淋巴结转移癌为92.9%(13/14)。LMVD平均为10.14±4.19。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相关。LMVD与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VEGF-C阳性表达组LMVD为11.34±4.83,高于VEGF-C阴性表达组的9.24±3.48,但VEGF-C与LMVD无相关性(P=0.105)。VEGF-C阳性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低于VEGF-C阴性病人(P=0.0225),LMVD高密度组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低于LMVD低密度组病人(P=0.0036)。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LMVD(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VEGF-C、LMVD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C和LMVD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LMVD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守华 蔡俐琼 +3 位作者 王绍海 程恒辉 黄在菊 王泽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22例宫颈癌前病变和36例早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PLGF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CD34和D2-40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VD和LVD的水平,分析PLGF的表达与MVD和LVD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PL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2.73%(5/22),早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PL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8.33%(21/36);PLGF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PLGF mRNA水平的表达与蛋白一致,且与MVD和LV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P<0.05),尤与MVD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结论:PLGF在宫颈癌早期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胎盘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胃癌组织podoplanin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庆伟 田小林 +1 位作者 蒋志庆 林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的表达,为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探讨podoplanin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检测法对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的表达,为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探讨podoplanin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检测法对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用podoplanin来标记淋巴管,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表达阴性,淋巴管内皮细胞podoplanin阳性表达。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LMVD〔(9.19±2.48)、(18.19±4.22)〕均高于正常胃组织的(5.60±0.84)(P<0.01);癌旁组织的LMVD又高于胃癌组织(P<0.01)。同时胃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L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旁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癌周淋巴管密度(LMVDpt)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doplanin可选择性的在胃癌组织淋巴管内皮表达,能明确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检测微LMVD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说明淋巴管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ODOPLANIN 淋巴管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蕾 郭朱明 +1 位作者 陈文宽 曾宗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淋巴管可能对肿瘤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VD),了解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LVD对判断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淋巴管可能对肿瘤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VD),了解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LVD对判断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原发灶切除的51例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取原发灶石蜡切片行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podoplanin染色阳性的LVD,统计分析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51例声门上型喉癌标本LVD均值为3.25±2.37,中位数为3,有颈淋巴结转移组患者LVD较无转移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总体5年生存率为54.9%,肿瘤低分化、局部晚期、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及LVD高均可使5年生存率下降。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病理分化、T分期及LVD是声门上型喉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声门上型喉癌LVD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是声门上型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声门上 微淋巴管密度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