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8000m海相超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士鹏 姜华 +6 位作者 王铜山 文龙 管树巍 曾富英 朱光有 田兴旺 张天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4-1560,共17页
超深层(埋深>6000 m)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已经突破8000 m超深层,但是盆地内8000 m超深层领域是否具备规模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区带分布在哪里等重大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烃源岩、有利相带、储集层、... 超深层(埋深>6000 m)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已经突破8000 m超深层,但是盆地内8000 m超深层领域是否具备规模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勘探区带分布在哪里等重大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烃源岩、有利相带、储集层、圈闭类型、成藏组合等研究,对四川盆地8000 m超深层领域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得出以下认识:(1)四川盆地超深层领域主要发育于震旦系—中二叠统,且主要分布在环川中隆起带的川西坳陷、川北坳陷、川东褶皱带的深凹地区,其中川西北地区最具勘探潜力;(2)超深层烃源岩明显受凹陷或台内裂陷控制,主要发育陡山沱组、灯影组三段、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等四套烃源岩,为8000 m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震旦系—古生界主体发育(丘)滩孔隙型、岩溶孔洞型和白云岩孔隙型三类基本储层类型,三者相互叠加兼具裂缝改造形成多套规模储层,为超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利储集条件;(4)多套烃源岩和储层以走滑或逆冲断层相互沟通,主要发育下生上储、旁生侧储两种成藏组合,立体成藏特征明显;(5)岩性圈闭是震旦系—二叠系超深层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大型斜坡背景上发育的背斜或者鼻状构造叠合岩性体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也是重要的勘探对象;(6)8000 m超深层发育六大领域9个有利勘探区带,累计勘探面积超4.5万km^(2),资源量约3×10^(12)~5×10^(12)m^(3)。研究认识对于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0m超深层 成藏条件 有利区带 震旦系 古生界 海相 四川盆地
下载PDF
Fill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o the 135-m Level: Instant Effects on the Yangtze Discharg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Entering the Estuary 被引量:2
2
作者 CHU Zhongxin ZHAI Shikui ZHANG Jing DING D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9年第3期291-295,共5页
Via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135-m filling in June 2003, the Yangtze discharg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entering the estuar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5 May to 15 Ju... Via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GR) 135-m filling in June 2003, the Yangtze discharg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entering the estuar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5 May to 15 July 2003 were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instant effects of the filling on them. The Yangtze discharge and SSC entering the estuary in the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filling clearly indicated three phases: 1) the pre-storage phase characterized by natural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SSC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ater discharge; 2) the storage phase, during which the SSC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ith decreasing water discharge; and 3) the post-storage phase, during which both the SSC and water discharge remained at relatively low levels first until the end of June, then the SSC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water discharge. It seems that the times for the instant effects of the decreasing discharge downstream from the upper Yangtze on the Yangtze discharge and SSC entering the estuary due to the TGR 135-m filling to take place were about 5 d and 1 d respectively, while both were about 18 d for those of the increasing discharge. This probably reflects the buffering and resultantly hysteresis of the 1800-km stretch from the upper Yangtze to the estuary.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scientific and 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Yangtze mainstream downstream from the TGR Dam and of the estuarine and adjacent coastal wa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蓄水 长江上游 水流量 悬浮泥沙浓度 河口 即时 填补 南南合作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M油藏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明松 陈永恒 田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3,39,共5页
通过对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 2 0多口井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产能递减研究 ,以便为M油藏的合理开发、最优压裂、经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 :M油藏在单采M3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直线递减 ;当合采M2 、M3 或合采M1、M2 ... 通过对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 2 0多口井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产能递减研究 ,以便为M油藏的合理开发、最优压裂、经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 :M油藏在单采M3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直线递减 ;当合采M2 、M3 或合采M1、M2 、M3 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调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 产能递减 递减率 递减指数 递减模式 老君庙油田 m油藏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冲积扇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喻宸 吴胜和 +3 位作者 郑联勇 岳大力 张善严 王旭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7,共11页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及测井曲线对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进行了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包括沉积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分析等。结果表明,M层为快速堆积下的沉积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总体属于相对细粒的...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及测井曲线对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进行了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包括沉积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分析等。结果表明,M层为快速堆积下的沉积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总体属于相对细粒的冲积扇相沉积;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为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等。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原始孔隙度,杂基含量高,分选较差的储层原始物性差,主要分布在扇根片流带片流砂坝和扇中漫流带;相比而言,低杂基含量,分选相对较好的辫流带砂岩受到碳酸盐胶结物的影响大,胶结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这类储层物性,使储层整体物性表现为低渗透。杂基含量和碳酸盐胶结是导致储层为低渗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冲积扇 低渗透 成岩作用 油气储层 m油层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M稠油油藏蒸汽驱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向祖平 张烈辉 +1 位作者 冯国庆 陈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M稠油油藏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等特性 ,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间歇注蒸汽驱方案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方案 ,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 m稠油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参数优化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M油藏开采后期措施井效益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淑英 李德山 +1 位作者 卢望红 吕剑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广义DEA模型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当取样本单元不是决策单元时,广义DEA模型给出的结果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不同的。同时也可以得出:在2008—2012年,各项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都处于下降趋势;防砂措施的平均投入产出效率高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而侧钻大修措施相对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m油藏 开采后期 措施 投入产出效率 传统DEA模型 广义DEA模型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水位试验性蓄水后春季富营养化状态调查及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谭路 蔡庆华 +1 位作者 徐耀阳 申恒伦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331-338,共8页
2009年4月23日至5月8日,对175m水位试验性蓄水后三峡水库及其部分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5条支流库湾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湖北库区的香溪河库湾和重庆库区的小江库湾为超富营... 2009年4月23日至5月8日,对175m水位试验性蓄水后三峡水库及其部分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5条支流库湾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湖北库区的香溪河库湾和重庆库区的小江库湾为超富营养化;湖北库区和重庆库区的长江干流为富营养化。15条支流库湾中,香溪河、梅溪河、汤溪河和小江局部河段暴发藻类水华,其中小江暴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神女溪和乌江的泥沙含量均较高,但神女溪营养盐浓度较低(总磷含量为0.02mg/L,总氮含量为1.20mg/L),而乌江营养盐含量丰富(总磷含量为0.40mg/L,总氮含量为2.22mg/L),远高于其他几条支流库湾。与2005年春季的调查结果相比,2009年春季,湖北库区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有所减轻,但重庆库区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却有所加重,长江干流的营养化状态则由2005年春季的中营养化变为2009年春季的富营养化,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175m试验性蓄水 水体富营养化 春季藻类水华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139m前后江面江岸冬季鸟类动态 被引量:17
8
作者 苏化龙 马强 +1 位作者 胥执清 张小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20 0 0~ 2 0 0 4年 ,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部分主要支流的冬季鸟类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野外调查工作中 ,统计到鸟类 5 6种 ,隶属 9目 2 1科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1种 ,Ⅱ级保护动物 3种。由于不同类群的鸟类对于环境变化... 20 0 0~ 2 0 0 4年 ,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部分主要支流的冬季鸟类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野外调查工作中 ,统计到鸟类 5 6种 ,隶属 9目 2 1科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1种 ,Ⅱ级保护动物 3种。由于不同类群的鸟类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差别较大 ,所以 ,将观察到的与水域生境密切相关的鸟类分为游禽类、涉禽类、傍水栖息类和空中傍水栖息类等 4种类型 ,对各类群在 2 0 0 3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 3 9m高程前后的种群状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 ,水禽中以雁鸭类为主体的游禽类总体计数差别不大 ;涉禽类数量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动 ;库区 1 1种傍水栖息类型鸟类总体数量在蓄水前后出现急剧变动 ,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鸟类状况 139m水位线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库区蓄水172m水位线前后江面江岸鸳鸯越冬种群的分布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化龙 肖文发 +4 位作者 胥执清 刘富国 刘小云 张小蓉 王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6,共5页
2006-2009年,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12条主要支流的冬季水禽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其中鸳鸯的总体数量大约为100~120只.水位变动对鸳鸯的分布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三峡大坝不同工程阶段的分期蓄水,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 2006-2009年,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12条主要支流的冬季水禽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其中鸳鸯的总体数量大约为100~120只.水位变动对鸳鸯的分布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三峡大坝不同工程阶段的分期蓄水,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越冬鸳鸯种群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蓄水达172 m和168 m水位线后越冬鸳鸯集中分布于3条支流河道中,长江主河道中未见有越冬鸳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 越冬种群 172m水位线蓄水前后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定量成岩作用分析的成岩储集相研究——以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旭影 吴胜和 +5 位作者 岳大力 姜在兴 喻宸 杨光 陈诚 秦国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6,6,共7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强度弱,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且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本区储层质量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成岩储集相类型包括低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相相对优质储集相(A相),低杂基、弱中压实、中碳酸盐胶结相较有利低渗储集相(B相),低杂基、弱压实、强碳酸盐胶结特低渗-致密储集相(C相),高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低渗-致密储集相(D相)。其中,A相储集性能最好,B相次之,C相和D相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定量分析 成岩储集相 老君庙油田 m油组
下载PDF
分形分维求取裂缝性岩石孔隙度指数m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国祥 张瀛 +2 位作者 王兴明 郑红军 张津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9年第4期6-9,共4页
裂缝性岩石孔隙度指数m是评价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指数反映了储集层的基本因素??空隙的大小及连通情况,对识别裂缝性储层类型、求取饱和度、估算裂缝孔隙度和裂缝渗透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盒维数的测井曲线刻... 裂缝性岩石孔隙度指数m是评价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指数反映了储集层的基本因素??空隙的大小及连通情况,对识别裂缝性储层类型、求取饱和度、估算裂缝孔隙度和裂缝渗透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盒维数的测井曲线刻度线网格加密法",通过计算测井曲线的分数维来求取m指数,识别储层空隙空间结构类型,从而进行更为精细的裂缝性储层测井地质解释。经过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资料验证,该种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分维 盒维数 裂缝性储层 m指数
下载PDF
苏丹M盆地储集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藏注入史 被引量:19
12
作者 罗小平 沈忠民 +1 位作者 黄飞 林壬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Dar群稠油油藏的原油为典型的陆相盆地生成原油。m/z 191萜烷系列中,三环、四环萜烷含量较低,C29新藿烷、C30-重排藿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含量较低;m/z 217甾烷系列中,C27、C29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带Dar群稠油油藏的原油为典型的陆相盆地生成原油。m/z 191萜烷系列中,三环、四环萜烷含量较低,C29新藿烷、C30-重排藿烷含量较高,伽马蜡烷含量较低;m/z 217甾烷系列中,C27、C29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C29甾烷4个异构体中αββ构型含量低。这些地化特征反映原油母质发育于淡水沉积的水介质,以陆源有机质与水生生物混合输入为主,原油为生油高峰之前正常成熟的原油。包裹体中油的成熟度比孔隙中油的低,母质以陆源有机质占绝对优势,包裹体中的油是陆源有机质早期低温生成的原油。A.G.组油藏充注较早,在Dar群沉积末期(距今90Ma)就有油气充注储集层,主要充注时期应该是Amal组沉积时期(距今55~80Ma),Amal组沉积期末(距今50~55Ma)的剥蚀期是Dar群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时期,轻组分散失是Dar群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注入史 储集层流体 油气包裹体 苏丹m盆地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十年泥沙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春宏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6,共9页
系统分析了2008年三峡水库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10年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区泥沙冲淤情况、坝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来沙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水库淤积量大幅小于预期、淤积形态良好,重庆河段未出现累积... 系统分析了2008年三峡水库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10年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区泥沙冲淤情况、坝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来沙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水库淤积量大幅小于预期、淤积形态良好,重庆河段未出现累积性淤积;坝下游河道发生大范围强烈冲刷、河道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水库及坝下游航道条件大为改善;水库调度指标不断优化调整,试验性蓄水使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等方面提前5年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对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供水、发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与坝下游河道冲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累积过程,仍需长期跟踪观测与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汛期水库中小洪水调度等,研究形成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新模式;建立坝下游河道崩岸预警机制;持续开展水文泥沙原型观测与科学研究工作,为三峡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推进长江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175m试验性蓄水 泥沙冲淤 运行新模式
下载PDF
三峡水库156m水位蓄水前后长江干流水质的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幸梅 张秀 何秀清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对三峡水库8个城市9个水质断面156m蓄水前后的水质比对分析,表明: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蓄水未对长江干流水质造成负面影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仍然良好。
关键词 三峡水库 156m蓄水 总体水质
下载PDF
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特征及单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军龙 闫博 +3 位作者 赵靖舟 王轶平 许登才 高秀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了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单井产能预测,预测了M井区合理的单井产量。研究表明:M井区长8储集层具备典型的超低渗透储集层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较为显著,储集层呈现对油水的双重润湿性;M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受到岩性控制作用,沿着河道方向,物性好、含油性好、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含油性好;M井区产量主要来自于M井区中-东南部,目前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M井区北部、中南部局部区域;物性参数法、试油资料折算法和试采法适合于M井区的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长8储层合理的单井产量为3.5~4.0t/d。研究成果为M井区长8储集层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单井产能预测 m井区 环县油区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技术综合预测南海M油田有利储层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全雄 黄兆林 +3 位作者 万欢 赵皓 杨平华 姚惠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3期166-169,177,共5页
针对在南海M油田增储上产研究中所面临的砂泥岩难以区分和储层含油性难以判别的问题,在深入研究该区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和大量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高精度拟声波反演、地震衰减分析和多元信息融合等技术,提出了先找储层再判别含... 针对在南海M油田增储上产研究中所面临的砂泥岩难以区分和储层含油性难以判别的问题,在深入研究该区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和大量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高精度拟声波反演、地震衰减分析和多元信息融合等技术,提出了先找储层再判别含油性和融合多种信息减少预测多解性的研究思路,总结出一套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技术综合预测有利储层的方法。该方法在M油田有利储层综合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 高精度拟声波反演 地震衰减分析 多元信息融合 有利储层预测 南海m油田
下载PDF
焦灰岩储层水平井m、n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连华 吴锡令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0-463,共4页
通过对焦灰岩储层岩石结构、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与垂直和水平方向m、n值实验数据关系研究 ,指出流花 11 1油藏焦灰岩低孔隙度储层中微裂缝基本被充填 ,且以孔隙型为主 ;高孔隙度储层中微裂缝基本未被充填 ,且以孔隙 裂缝型为主 ;造成... 通过对焦灰岩储层岩石结构、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与垂直和水平方向m、n值实验数据关系研究 ,指出流花 11 1油藏焦灰岩低孔隙度储层中微裂缝基本被充填 ,且以孔隙型为主 ;高孔隙度储层中微裂缝基本未被充填 ,且以孔隙 裂缝型为主 ;造成标准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明显分界性 ,导致n值和标准孔隙度具有分段相关性。储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差异造成其m、n值的不同 ,但二者的m、n值与两个方向上的渗透率比值存在较好的指数关系。通过此关系 ,可以利用水平方向的m、n值确定水平井垂直方向的m、n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灰岩储层 水平井 方法 m n值 油藏 阿尔奇公式 实验 测井解释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振东 赵晨阳 +2 位作者 杜禹 冯晓龙 惠栋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451-455,共5页
为了准确对研究区储量进行预测,服务于后期开发,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区资料开展了延10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本次研究采用数据统计方法确定岩性和含油性,采用累计频率统计法,最小有效孔喉法、岩性法、含油产状法、孔隙度... 为了准确对研究区储量进行预测,服务于后期开发,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区资料开展了延10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本次研究采用数据统计方法确定岩性和含油性,采用累计频率统计法,最小有效孔喉法、岩性法、含油产状法、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与相渗曲线组合法及测试法来确定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再利用储层电阻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会图确定电性下限。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岩性和含油性下限为油斑细砂岩;渗透率下限3×10-3μm2,孔隙度下限为9.5%,声波时差下限为234μs/m,电阻率下限为30Ω?m;有效厚度的起算取0.4 m,致密夹层的起扣厚度取0.2 m。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不仅满足了工区后续开发技术政策制定的需要,同时研究方法对于相似课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m 储层特征 延10储层 有效厚度下限
下载PDF
库车地区致密砂砾岩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量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军 张超谟 +2 位作者 唐文生 李进福 肖承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中、新生界中大量发育致密碎屑岩储层,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为精细储层定量评价需要,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孔隙度、平均粒径、钙质或膏质胶结物含量以及裂缝等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中、新生界中大量发育致密碎屑岩储层,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为精细储层定量评价需要,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孔隙度、平均粒径、钙质或膏质胶结物含量以及裂缝等地质因素。通过地质统计方法,确定m值和n值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计算m、n值,进而计算含油气饱和度。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阿尔奇饱和度方程的适应性和饱和度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指数m 饱和度指数n 含油气饱和度 低孔低渗储层 库车地区
下载PDF
7000 m以深优质砂岩储层的特征、成因机制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为例 被引量:27
20
作者 曾庆鲁 莫涛 +5 位作者 赵继龙 唐永亮 张荣虎 夏九峰 胡春雷 史玲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7,共10页
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一般极差,单井油气产能低,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钻探的博孜9井却在7600 m以深的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仍然钻遇了优质厚层储层,并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揭示该储层的特征和成因、降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风险,... 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一般极差,单井油气产能低,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钻探的博孜9井却在7600 m以深的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仍然钻遇了优质厚层储层,并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揭示该储层的特征和成因、降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风险,基于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温压条件和储层埋藏演化史,探讨了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的特征、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巴什基奇克组超深层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呈点—线接触,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现今仍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②与其他超深层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不同,该套超深层储层为孔隙型储层,孔隙度介于4%~13%,渗透率介于0.1~50.0 mD,孔渗相关性较好;③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期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厚层砂体,中、细砂岩占比超过85%,颗粒抗压能力强,此后储层经历了早—中期长时间浅埋藏,晚期快速深埋,埋藏压实效应较弱,晚期上覆古近系巨厚膏盐岩层受冲断挤压形成顶蓬构造,进一步抑制垂向压实,同时研究区远离造山带和构造转换带,侧向挤压应力弱,原生粒间孔得以大量保存。结论认为:粗岩性、弱压实和低构造应力是该套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7000 m以深规模有效储层的发育为库车坳陷天然气高丰度富集和万亿立方米储量规模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0 m以深 超深层 储集层特征 成因机制 勘探意义 早白垩世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