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_TIDE的江苏沿海潮汐特性分析
1
作者 赵一飞 张勇发 +1 位作者 邓增安 于婷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7期6-10,共5页
文中介绍了基于经典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预报工具———T_TIDE,利用T_TIDE对实测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及预报,研究了江苏沿海吕泗验潮站(LSI站)和连云港验潮站(LYG站)的潮汐特征。结果表明,T_TIDE在江苏沿海潮汐预报中精度较高,可为沿海... 文中介绍了基于经典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预报工具———T_TIDE,利用T_TIDE对实测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及预报,研究了江苏沿海吕泗验潮站(LSI站)和连云港验潮站(LYG站)的潮汐特征。结果表明,T_TIDE在江苏沿海潮汐预报中精度较高,可为沿海工程提供任意时段的潮汐预报服务,并为施工窗口期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M2分潮是LSI站和LYG站的主要分潮,2个站点的潮汐类型都是半日潮。1998—2012年间,LSI站的M2分潮振幅呈上升趋势。在LYG站,1995—2001年间M2分潮的振幅逐渐减小,2001—2012年间M2的振幅逐渐增大。在LSI站和LYG站,迟角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对2个验潮站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SI站和LYG站的海平面分别呈现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特性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T_tide m2分潮
下载PDF
岩石弹性模量对钻孔体应变仪M2波视潮汐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斌 王恒知 +2 位作者 张岑 卜玉菲 章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4-859,共6页
首先,应用Venedikow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体应变仪观测记录的M2波视潮汐因子;然后,对体应变仪井下传感器观测层岩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求取岩芯试样的力学参数。对比研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M2波视潮汐因子的关... 首先,应用Venedikow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体应变仪观测记录的M2波视潮汐因子;然后,对体应变仪井下传感器观测层岩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求取岩芯试样的力学参数。对比研究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M2波视潮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弹性模量E对M2波视潮汐因子有明显的影响,随着M2波视潮汐因子的增大,岩石弹性模量呈线性函数降低,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钻孔岩芯力学性质的差异性是造成体应变仪之间M2波视潮汐因子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仪 岩石力学 m2波视潮汐因子 力学性质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idal Wave System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_2 Tide in the Taiwan Strait
3
作者 章卫胜 宋志尧 +3 位作者 张金善 张红贵 孔俊 王艳红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8年第1期57-70,共14页
To study the Taiwan Strait (TS), an unusual sea area, the numerical model in marginal seas of China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tidal wave motion in the strait. The numerical modeling experiments reproduce t... To study the Taiwan Strait (TS), an unusual sea area, the numerical model in marginal seas of China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tidal wave motion in the strait. The numerical modeling experiments reproduce the amphidromic system of the M2 tide in the south end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consequently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On this basis, further discussion is conducted on the M2 system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idal waves of the TS is consisted of the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and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from the south entrance, in which the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dominates the tidal wave motion in the strait. Except for the convergent effect caused by the landform and boundary,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produced in the south of the strait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following phenomena: the large tidal range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ait, the concentrative zone of co-amplitude and co-phase line in the south of the strait. The degenerate amphidromic system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incident Pacific Ocean tidal wave from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action by the shoreline and landform. The position of the amphidromic point is compelled to move toward southwest until degenerating by the powerful progressing wave from the north ent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wan Strait m2 tide tidal wave system amphidromic point form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ADCIRC模式在渤海M2分潮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海军 姜绍材 王飞 《海洋预报》 2011年第4期70-75,共6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的ADCIRC(Advanced Circulation Model)海洋模式,建立了渤海高分辨率的二维潮汐潮流模型,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模式成功模拟出了M2分潮在渤海的2个无潮点和3个圆流点,位置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M2分潮流在... 利用有限元方法的ADCIRC(Advanced Circulation Model)海洋模式,建立了渤海高分辨率的二维潮汐潮流模型,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模式成功模拟出了M2分潮在渤海的2个无潮点和3个圆流点,位置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M2分潮流在渤海中央为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流,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基本为往复流。M2分潮的潮汐和潮流的振幅都表现为辽东湾最大,莱州湾最小。M2分潮的潮致余流主要表现在近岸和岛屿附近,最大可达1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IRC 渤海 m2分潮
下载PDF
云南地倾斜定点形变M2波月潮汐因子精度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祺 杨玲英 +1 位作者 方伟 周文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4期129-135,共7页
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云南地倾斜定点形变M2波月潮汐因子精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地倾斜定点形变仪器运行情况、气象因素、人为因素、地震等干扰因素,以期为地倾斜定点形变观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定点形变 m2波月潮汐因子精度 干扰因素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M_2 internal tid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the Luzon Strait 被引量:3
6
作者 LI Huan SONG Dan +3 位作者 CHEN Xueen QIAN Hongbao MU Lin SONG J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3-32,共10页
Based on the z-coordinate ocean model HAMSOM,we introduced the internal-tide viscosity term and applied the model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M2 internal tid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the Luzon Strait (LS).T... Based on the z-coordinate ocean model HAMSOM,we introduced the internal-tide viscosity term and applied the model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M2 internal tid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the Luzon Strait (LS).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upper 250 m depth,at the thermocline,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generated internal tides in the LS can reach 40 m;(2) the major internal tides are generated to the northwest of Itbayat Island,the southwest of Batan Island and the northwest of the Babuyan Islands;(3) during the propagation the baroclinic energy scattering and reflection is obvious,which exists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specific topograph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4) the westward-propagating internal tides are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entering the SCS.While passing through 118 E,the major branch i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again.The strongest internal tides in the LS are generated to the northwest of Itbayat Island and propagate northeastward to the Pacific.However,to the east of 122 E,most of the internal tides propagate southeastward to the Pacific as a 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 internal tides HAMSOM Internal tidal energy flux Luzon Strait
下载PDF
The O1 Atmosphere Tide in the Mesosphere (80-100 km) in Wuhan, China (30° N, 114° E)
7
作者 Xiaojuan Niu Jiangang Xiong +1 位作者 Yafang Tu Xuan Ke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9期621-628,共8页
关键词 中间层 武汉 中国 公里 大气潮 雷达测量 数据检查 季节变化
下载PDF
Estimates of global M_2 internal tide energy fluxes using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8
作者 张艳伟 梁鑫峰 +1 位作者 田纪伟 杨丽芬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from October 1992 to June 2002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barotropic M2 tidal currents using long-term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The tides calculated agree well with ADCP data obtain... TOPEX/POSEIDON altimeter data from October 1992 to June 2002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barotropic M2 tidal currents using long-term tidal harmonic analysis. The tides calculated agree well with ADCP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maximum tide velocities along the semi-major axis and semi-minor axis can be computed from the tidal ellipse.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2 internal tide vertical energy flux from the sea bottom is calculated based on a linear internal wave generation model. The global vertical energy flux of M2 internal tide is 0.96 TW, with 0.36 TW in the Pacific, 0.31 TW in the Atlantic and 0.29 TW in the Indian Ocea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total horizontal energy flux of M2 internal tide radiating into the open ocean from the lateral boundaries is 0.13 TW, with 0.06 TW in the Pacific, 0.04TW in the Atlantic, and 0.03 TW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ncipal lunar semi-diurnal tide M2 provides enough energy to maintain the large-scal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of the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EX卫星 能量通量 测高数据 平方 内潮 估计 调和分析 ADCP
下载PDF
南海北部M2内潮与中尺度涡能量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范黎明 李家宁 +1 位作者 孙惠 杨庆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共11页
基于真实地形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对南海北部的M2内潮、中尺度涡能量以及两者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2内潮冬季稍强于夏季,在吕宋海峡生成的能量,冬季(12.2 GW)比夏季(11.6 GW)强5.2%,传入南海的能通量,冬季(4.2 GW)比夏... 基于真实地形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对南海北部的M2内潮、中尺度涡能量以及两者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2内潮冬季稍强于夏季,在吕宋海峡生成的能量,冬季(12.2 GW)比夏季(11.6 GW)强5.2%,传入南海的能通量,冬季(4.2 GW)比夏季(3.8 GW)强10.5%,内潮能通量的空间分布在冬夏两季基本保持一致。中尺度涡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南海内冷涡与暖涡个数相当(8个/a),冷涡的平均存活周期约为40 d,比暖涡的31 d长。当冷涡出现时,内潮非锁相部分的能通量大小及水平动能均出现明显增强现象,冷涡对内潮传播射线的汇聚作用是主要原因;M2内潮和中尺度涡相互作用期间可以激发或抑制高模态内潮,也存在无显著影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内潮 中尺度涡 数值模拟 南海北部
下载PDF
长乐-诏安断裂带上台站洞体应变观测质量及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10
作者 张有明 尤宇星 +1 位作者 罗开奇 黄圣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1期90-92,97,共4页
泉州、莆田及厦门台同处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上,选取3个台站2017—2021年洞体应变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连续率、完整性及其内在质量。结果表明,泉州台洞体应变观测质量最好,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我国Ⅰ类台精度要求。各台洞体应变记录到的远... 泉州、莆田及厦门台同处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上,选取3个台站2017—2021年洞体应变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连续率、完整性及其内在质量。结果表明,泉州台洞体应变观测质量最好,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我国Ⅰ类台精度要求。各台洞体应变记录到的远震大震同震波形为震荡形,震级越大,振幅越大,持时越长,而近震大震同震波形则以脉冲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体应变 年动态 相对噪声水平指标 m2波潮汐因 同震波
下载PDF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深和岸线变化对M_2分潮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永刚 魏泽勋 +2 位作者 方国洪 陈海英 高秀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深和岸线的演化显著地影响着该海区的潮波系统。本研究收集到了1972年及2002年水深及岸线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ROMS模式建立了渤海海域潮波数值模式,模式采用正交曲线坐标,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平分辨率优于500m...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深和岸线的演化显著地影响着该海区的潮波系统。本研究收集到了1972年及2002年水深及岸线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ROMS模式建立了渤海海域潮波数值模式,模式采用正交曲线坐标,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水平分辨率优于500m,其它海域水平分辨率优于2km。模式首先模拟了2002年M2分潮潮波状况,并利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1972年M2分潮潮波状况。对比分析表明1972—2002年黄河口外M2分潮无潮点向东北方向迁移约30km;期间莱州湾西侧M2分潮振幅明显增强;莱州湾M2分潮迟角呈现由前进波向退化的旋转潮波系统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m2分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承压井水位固体潮M_2波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井泉 朝伦巴根 刘耀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应用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海潮M2波的应变负荷潮。通过调和分析和残差计算,对京、津、唐地区的7个承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固体潮M2波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结果显示,观测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和相位漂移... 应用Schwiderski全球海潮模型,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海潮M2波的应变负荷潮。通过调和分析和残差计算,对京、津、唐地区的7个承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固体潮M2波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计算结果显示,观测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和相位漂移的标准偏差分别由改正前的2.263和24.57°降低到0.898和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海潮负荷 m2 潮汐因子 相位漂移
下载PDF
吕宋海峡M_2内潮生成与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欢 陈学恩 宋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4,共9页
本文在z坐标海洋数值模式HAMSOM中引入了内潮黏性项(Internal-tide viscosity term),将之运用到吕宋海峡M2内潮的生成与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250 m以浅,吕宋海峡产生的M2内潮振幅于温跃层处最大,岛坡附近的内潮... 本文在z坐标海洋数值模式HAMSOM中引入了内潮黏性项(Internal-tide viscosity term),将之运用到吕宋海峡M2内潮的生成与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250 m以浅,吕宋海峡产生的M2内潮振幅于温跃层处最大,岛坡附近的内潮明显强于别处,且最大振幅可达到40 m左右;(2)M2内潮的生成源主要集中在伊特巴亚岛西北、巴丹岛西南以及巴布延群岛西北的岛坡;(3)海峡产生的M2内潮向东西2个方向传播。巴丹岛以西的西向能量在吕宋海沟斜向下传播,在到达恒春海脊附近发生反射返回海面,到达海面后再次反射回海底,在此过程中,有高模态的内潮被激发,不同模态间有相消干涉的现象产生。西传的内潮能量分为2支进入南海,产生于巴布延群岛西北的能量分支直接向西南折转进入南海海盆,而产生于伊特巴亚岛和巴丹岛岛坡附近的主要能量则以束状向南海陆架传播,在到达118°E后部分能量折向西南的海盆,其余的能量则沿西北方向传入中国近岸,陆架陆坡地形起着重要的耗散作用。伊特巴亚岛西北有最大的能量产生,向东北传入太平洋。在122°E以东,能量主要以束状向东南传入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内潮 HAMSOM 内潮能通量 吕宋海峡
下载PDF
垂直分辨率对长江口海域M_2分潮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宝超 李建平 冯立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8,共10页
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式建立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垂直分辨率对该海域M2分潮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分辨率的变化对M2分潮传播方向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但其可通过底摩擦和湍... 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式建立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垂直分辨率对该海域M2分潮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分辨率的变化对M2分潮传播方向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但其可通过底摩擦和湍流耗散两个计算过程来影响潮能通量的模拟结果,最终对长江口和杭州湾内的M2分潮振幅产生显著的影响。最底层厚度较大时,上层自由水体的高流速特征在最底层过于明显,进而导致计算的底摩擦应力偏高,此时提高底层的垂直分辨率会降低底摩擦对能量的耗散。另一方面,垂直湍流混合作用会随垂直分辨率的增加而增强,所以垂直分辨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上层自由水体的高流速会经由增强的湍流混合而更多的传入底层,使计算的底摩擦应力随垂直分辨率的提高而有重新增加的趋势,进而又增强底摩擦对潮能的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分潮 垂直分辨率 底摩擦 EFDC 长江口
下载PDF
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变负荷潮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庆鹏 朱文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43-350,共8页
本文利用计算应变负荷潮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变负荷潮.根据负荷潮的分布特点,中国大陆大致可以分成以东经100°为界的东、西两个区域.在东区,负荷潮主要受太平洋海潮的控制... 本文利用计算应变负荷潮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变负荷潮.根据负荷潮的分布特点,中国大陆大致可以分成以东经100°为界的东、西两个区域.在东区,负荷潮主要受太平洋海潮的控制;在西部内陆地区,除太平洋海潮外,它们还明显地受印度洋海潮的影响.根据本文计算结果绘制的M_2分波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地理分布图,为如何正确考虑M_2分波负荷潮对应变固体潮观测结果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海潮 模型 m2分波 负荷潮
下载PDF
武汉和阿德莱德大气太阴N_2潮及M_2潮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牛晓娟 熊建刚 +1 位作者 涂亚芳 柯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43-2750,共8页
利用阿德莱德(35°S,138°E)和武汉(30.6°N,114.5°E)的流星雷达观测数据首次给出了80-100 km高度上周期为12.66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潮汐(N2潮)的季节、高度、年度变化及其与周期为12.42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 利用阿德莱德(35°S,138°E)和武汉(30.6°N,114.5°E)的流星雷达观测数据首次给出了80-100 km高度上周期为12.66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潮汐(N2潮)的季节、高度、年度变化及其与周期为12.42太阳时的大气太阴半日潮汐(M2潮)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和阿德莱德的N2潮和M2潮均有明显的季节、高度和年度变化.N2潮与M2潮的幅度比值大于其引力势之比0.191,在某些年份的不同季节和高度上,N2潮的幅度甚至大于M2潮的幅度.大多幅度之比接近或超过N2潮和M2潮引力势之比的2倍.中低热层的大气太阴N2潮汐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潮汐 雷达 m2 N2潮 幅度比
下载PDF
考虑内潮耗散的南海M_2分潮伴随同化数值模拟
17
作者 高秀敏 魏泽勋 +2 位作者 吕咸青 王永刚 李淑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8,共8页
建立南海潮波模式及其伴随同化模式,在传统二维潮波方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内潮耗散项,考虑了内潮耗散对南海潮波系统的影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改进了内潮耗散参数化方案,并给出内潮耗散项中地形效应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本文的参数化... 建立南海潮波模式及其伴随同化模式,在传统二维潮波方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内潮耗散项,考虑了内潮耗散对南海潮波系统的影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改进了内潮耗散参数化方案,并给出内潮耗散项中地形效应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本文的参数化方案比前人参数化方案能取得更为合理的模拟结果。以63个验潮站和24个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轨道交叉点处的调和常数作为观测值,利用伴随同化方法来优化模式中的底摩擦系数和内潮耗散系数。为了寻求最优的优化方案,设计了7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7先优化内潮耗散系数再优化底摩擦系数的模拟结果最优。利用实验7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M2分潮的潮波特征,与前人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m2分潮 伴随同化 内潮耗散
下载PDF
内蒙古形变台网监测效能分析及基于M_2波的量化评定
18
作者 熊峰 《高原地震》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的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的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的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的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以M2波潮汐因子为基础对观测资料做量化评定,更注重观测手段的科学性与在地震监测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观测 固体潮汐 m2 观测资料
下载PDF
西南黄海M_2分潮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王彬 李峣 袁东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9-1485,共7页
本文采用普林斯顿大学海洋模式(POM)结合中国海军司令部发布的海图地形资料,对西南黄海M2分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利用近岸4个验潮站水位资料和一组2008年夏季鲁南海槽中30m水深处潜标测流资料,对模拟的潮汐和潮流结果进行了对比。模... 本文采用普林斯顿大学海洋模式(POM)结合中国海军司令部发布的海图地形资料,对西南黄海M2分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利用近岸4个验潮站水位资料和一组2008年夏季鲁南海槽中30m水深处潜标测流资料,对模拟的潮汐和潮流结果进行了对比。模式模拟的M2分潮振幅与青岛、石臼所和吕泗这三个验潮站的实测资料符合良好;但与连云港验潮站的实测振幅相比,模拟振幅明显偏小,推断主要原因是连云港港口实际水深值与海图地形中的水深值相差较大,造成模拟结果的偏差。模拟的潮流结果与潜标测流资料在上层和中层较接近,模拟的近底层潮流结构与实测资料相比存在较大偏差,推断是由于模式的垂直混合系数误差造成的。使用该模式研究了西南黄海M2分潮对模式地形的敏感性,发现采用海图地形数据和ETOPO5地形数据所模拟的西南黄海潮汐和潮流有显著不同。使用较平滑的ETOPO5地形数据所模拟的结果中,西南黄海近岸海区M2分潮振幅偏小、相位偏大、潮流偏弱。研究表明,鲁南海槽的存在增大了海州湾的潮汐振幅,苏北浅滩对向南传播的潮波起到了阻挡作用。以上两个西南黄海近岸海区地形的重要特征在ETOPO5地形数据中没有被体现出来,因此造成模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黄海 m2分潮 m2分潮流 混合系数 地形效应
下载PDF
江西瑞昌1995年M_L4.9级地震前后九江地震台倾斜固体潮汐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爱平 吴敏 《华南地震》 2002年第4期79-84,共6页
通过月整点值数据文件和滑动值数据文件这两种数据处理形式,对九江台地倾斜资料进行调和分析计算,分析了M2潮汐因子与瑞昌ML4 9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存在震前短临异常或震后异常,并与趋势异常得到相互印证。
关键词 固体潮 滑动序列 月值序列 瑞昌地震 地震前兆 地倾斜 1995年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