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穿于幽明之间:王船山《张子正蒙注》论“鬼”“神”
1
作者 王占彬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在王船山思想中,“万物—鬼神—阴阳”呈现出宇宙絪缊不息、生生变化之过程。在船山看来,万物都是气根据屈伸往来的法则裁制而出,体现了神化的神妙性、感通性。鬼神和礼乐都是气的表现形式,礼乐是气在道德层面的“明”,鬼神是气在自然... 在王船山思想中,“万物—鬼神—阴阳”呈现出宇宙絪缊不息、生生变化之过程。在船山看来,万物都是气根据屈伸往来的法则裁制而出,体现了神化的神妙性、感通性。鬼神和礼乐都是气的表现形式,礼乐是气在道德层面的“明”,鬼神是气在自然层面的“幽”,“幽明无二理”,鬼神贯穿于幽明之间。人通过存神尽性与鬼神合其德。与神一样,鬼也具有重要价值,为人的死而不亡提供了保证。以心之至诚敬鬼神是对礼义的更深层次的贯彻,人道与鬼神之道的一致性可谓是船山鬼神思想的终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张子正蒙注》
下载PDF
论董仲舒对先秦仁学的继承和改造──孔、孟、董论“仁 ”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国玉 韩进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董仲舒在继承孔、孟仁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学 说对其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仁学体系。董仲舒的仁学固然有其封建性的糟粕 ,但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以后民族文化的传承、学术思想的发展,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董仲舒在继承孔、孟仁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学 说对其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仁学体系。董仲舒的仁学固然有其封建性的糟粕 ,但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以后民族文化的传承、学术思想的发展,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仁学
下载PDF
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5,共5页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 先秦时期,孟子以生态美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其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质,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并无意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的本质属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生万物,本无贵贱,都有同样的生存发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 生态环境 人类中心主义 孟子 庄子 先秦时期 孟子 庄子 审美价值 价值观
下载PDF
王安石的学术渊源考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成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6,共7页
王安石的启蒙老师明确可考者有杜子野、张铸、谭三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上可追溯至孟子,下可从同时代的王景山、刘敞等人处窥见若干端倪。而向来遭受质疑的周敦颐与李觏,也应与王安石存在着人际上的交往与思想上的交流。
关键词 王安石 学术渊源 孟子
下载PDF
“徒法不能以自行”究竟何意——兼与张岱年、郭道晖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桂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5-40,共6页
“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章 ,原句是 :“故曰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对孟子这句话的解读 ,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但宋代大儒朱熹和清代张岱、焦循等以及不少近人的解读 ,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据《孟... “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一章 ,原句是 :“故曰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对孟子这句话的解读 ,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但宋代大儒朱熹和清代张岱、焦循等以及不少近人的解读 ,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据《孟子·离娄上》的上下文甚至《孟子》整本书以及孙、赵岐等人的有关注疏 ,“徒法不能以自行”不是指“法”离开了“善”就不能“行”,而是指“法”离开了人的运用就不能“行”,就不能自己运作起来。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强调“善”的重要性 ,也不是强调“法”的重要性 ,更不是强调“善”与“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而是强调人的“推行”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运用”的重要性 ,强调人“行先王之道”的“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十三经注疏》 徒善 徒法 自行 孙Shi 赵岐
下载PDF
《孟子》存在句式变换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58,共5页
存在句是表示事物存在与否的句式。《孟子》中的存在句式可以通过移动词语位置、增减虚词等语法手段进行变换,其变换的条件包括有定与无定、主观总结与客观回顾、积极与消极等语义范畴。
关键词 《孟子》 存在句式 语法 语义
下载PDF
从孔孟“仁者爱人”到朱熹“仁者,爱之理,心之德” 被引量:4
7
作者 乐爱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14,共10页
对于孔子讲"仁",朱熹发挥孟子所言"仁,人心也",认为"仁"是以仁之性为体,发用于爱之情,由内而外不断生发的动态过程,兼性情、体用、仁爱、内外于一体,既不是汉唐诸儒"以爱为仁",又不是二程门人&... 对于孔子讲"仁",朱熹发挥孟子所言"仁,人心也",认为"仁"是以仁之性为体,发用于爱之情,由内而外不断生发的动态过程,兼性情、体用、仁爱、内外于一体,既不是汉唐诸儒"以爱为仁",又不是二程门人"离爱而言仁",因而是"爱之理"。同时,仁又具"生意",而包"仁义礼智"四德,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因而是"心之德",是"人心之全德""本心之全德"。相对于今天对孔子"仁"的解读,或只讲"仁"为外在道德,或只讲"仁"为内在心性,将二者分别开来,朱熹把"仁"界定为"爱之理,心之德",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朱熹 爱之理 心之德
下载PDF
韩愈尊崇孟子探因——兼论唐人对孟子的接受 被引量:2
8
作者 兰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4,共8页
初盛唐人对孟子的接受,主要表现于引述孟子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中晚唐人发展为对孟子的学说进行专题讨论,显示出对孟子更高的兴趣。其中,韩愈崇孟最具推动力。韩愈自身的儒教学养及其欲以道统自振一代的抱负和理想是其崇孟的学缘基... 初盛唐人对孟子的接受,主要表现于引述孟子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中晚唐人发展为对孟子的学说进行专题讨论,显示出对孟子更高的兴趣。其中,韩愈崇孟最具推动力。韩愈自身的儒教学养及其欲以道统自振一代的抱负和理想是其崇孟的学缘基础,而其崇孟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思想可以为中唐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疗救的药方。韩愈以孟子的君臣之论反对藩镇分裂,以孟子的心性说为排佛的思想武器,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君主秩序,维护国家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韩愈 孟子
下载PDF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源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1-26,共6页
孟子的“仁义论”是综合原始儒家的“仁”论与前期墨家“义”论而形成,但是孟子将“仁义”概念结合于他的“心性”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涵义。由此,孟子政治哲学确立了超阶级的普遍性与道德对于世俗权利的优越性。我们将具备此含义的孟... 孟子的“仁义论”是综合原始儒家的“仁”论与前期墨家“义”论而形成,但是孟子将“仁义”概念结合于他的“心性”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涵义。由此,孟子政治哲学确立了超阶级的普遍性与道德对于世俗权利的优越性。我们将具备此含义的孟子之政治思想称为仁义的政治思想。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仁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构成仁义政治思想的思维方式;以及其思维方式所蕴涵的意义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思维方式
下载PDF
预设否定构式“V哪门子N”用法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梦月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6年第4期5-9,61,共6页
"V哪门子N"是一种用动宾分离式表达主观、语用否定的有标记格式。VN是词或短语,"哪门子"可做句子的主、宾、定语,分布呈连续性特征。V为判断、行为动词,表达说话人对判断、已然或未然事件"(S)VN"的主观否... "V哪门子N"是一种用动宾分离式表达主观、语用否定的有标记格式。VN是词或短语,"哪门子"可做句子的主、宾、定语,分布呈连续性特征。V为判断、行为动词,表达说话人对判断、已然或未然事件"(S)VN"的主观否定,属于认识情态句,是通过否定句子预设形成的语用否定。形成动因有:"哪"的否定功能,反问句否定功能,语境预设信息,动宾分离式的表主观义功能。相对于表客观、语义否定的"不VN","V哪门子N"是有标记格式,但其表主观义与语用否定的关联是无标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门子 预设否定 主观性 有标记格式
下载PDF
北宋儒学背景下沈括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乐爱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15,共7页
沈括是北宋乃至整个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这位科学家的时候,发现他还是一位儒家学者。他推崇儒学,研习儒家经典,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道,穷理尽性,以民为本;他对自然界的事物及其变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北... 沈括是北宋乃至整个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这位科学家的时候,发现他还是一位儒家学者。他推崇儒学,研习儒家经典,养浩然之气,行君子之道,穷理尽性,以民为本;他对自然界的事物及其变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北宋儒学的济世精神、博学精神、怀疑精神和求理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科学研究,以致于他的科学研究明显带有北宋儒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沈括 《孟子解》 《梦溪笔谈》
下载PDF
蒙自地区烤烟现状分析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银丽 张薇 +2 位作者 袁寒 郭亚力 张虹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36-40,共5页
蒙自地区烟草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病虫害都在不同烟区发生 ,如花叶病、黑胫病、赤星病等 ,特别是花叶病已成普遍病害 ,本文拟就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对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烤烟 病虫害 现状分析 烟草 农业经济 栽培技术 防治 蒙自地区
下载PDF
孟子正命论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义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2-25,29,共5页
孟子虽然信守天命论,但在天命中加入了人意的成份,在宣称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的同时,断言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避免意外的变故而达到寿终而正寝。这不仅体现了孟子与孔子对天命的不同理解,而且与尽心知性知天一起构成了孟子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虽然信守天命论,但在天命中加入了人意的成份,在宣称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的同时,断言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避免意外的变故而达到寿终而正寝。这不仅体现了孟子与孔子对天命的不同理解,而且与尽心知性知天一起构成了孟子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正命论 天命 人意 俟命
下载PDF
伦理文化浅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绍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伦理文化或称伦理道德,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伦理文化以人为本,以孝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以家庭为单位,强调家庭内部关系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伦理... 伦理文化或称伦理道德,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伦理文化以人为本,以孝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以家庭为单位,强调家庭内部关系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伦理文化,以期稳定、巩固其统治。对老百姓来说,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也可以享受到某种天伦之乐。但伦理文化也有糟粕,只有剔除“重人治轻法治”、“愚忠愚孝”、“歧视妇女”、“重义轻利”等糟粕,才能使伦理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特有的作用,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悌 仁义 五常 六纪 《论语》《孟子》《孝经》
下载PDF
《传习录》解《孟子》“尽心”三节辩误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海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阳明在解《孟子》"尽心"三节时,颠倒顺序,将本来的"庸→贤→圣"之为学次序,倒解为"圣→贤→庸"。其弊在于,误解了第一节上达工夫,遗漏了第二节涵养工夫,低看了第三节践履工夫。究其原因,是阳明反对朱子... 阳明在解《孟子》"尽心"三节时,颠倒顺序,将本来的"庸→贤→圣"之为学次序,倒解为"圣→贤→庸"。其弊在于,误解了第一节上达工夫,遗漏了第二节涵养工夫,低看了第三节践履工夫。究其原因,是阳明反对朱子所解三节义理,却沿袭朱子理路,以"格物致知"来解"尽心知性知天",又因他素以"致良知"来解"格物致知",故以"致良知"来解"尽心知性知天",从而判之为"生知安行"之圣人境,由此只能安排"存心养性事天"为"学知利行"之贤人境,"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为困学勉行之学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朱子 孟子 尽心三节
下载PDF
孟子心性关系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友广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以《孟子》与郭店简《性自命出》篇为文本基础,以《管子》内篇为参照材料,考察史上之心性关系,探索心、性是如何从哲学史、思想史的早期互不相干,到孟子之时一步步演变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对偶范畴。
关键词 郭店简 孟子
下载PDF
“远庖厨”的“远”不是“使……远”──兼谈“远”的动词用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克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远庖厨”中“远”的用法,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远”应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是“使……远”的意思,而是该句的主语“君子”本身主动地“远离”的意思。在...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远庖厨”中“远”的用法,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远”应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是“使……远”的意思,而是该句的主语“君子”本身主动地“远离”的意思。在《孟子》中“远”有三种动词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庖厨” 动词用法 孟子 《孟子》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下载PDF
洹子孟姜壶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振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洹子孟姜壶是春秋晚期重要的齐国青铜器,通过对其铭文中的"县"、"遽"、"央"等文字进行考释,使得铭文全文得到初步的通读。通过对"上"、"余"、"事"、"沬"等文字... 洹子孟姜壶是春秋晚期重要的齐国青铜器,通过对其铭文中的"县"、"遽"、"央"等文字进行考释,使得铭文全文得到初步的通读。通过对"上"、"余"、"事"、"沬"等文字的字形考察,确定了壶的铸造年代为春秋早期中后段。通过对"洹"、"郜"、"南宫子"等重点字词进行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史料记载,得出了洹子孟姜的夫家为宋国公族宣氏,其封地为宋国的郜邑,其先人为"南宫子",其在宋国失势而逃到齐国或与南宫万作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洹子孟姜壶 铭文年代 宋国宣氏 郜邑 南宫万
下载PDF
孟子的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思想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蒲沿洲 《固原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64-68,共5页
孟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观念和意识 ,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反映在《孟子》一书中的有关爱护物产、保护环境及其协调天人关系的思想言论 ,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态环境向往的反映 。
关键词 孟子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天人合一
下载PDF
焦循《孟子正义》的疏证特色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瑾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0-75,共6页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注,申、补、正、存,实事求是,不墨守唐宋旧疏“疏不破注”的成法,“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尽显清学特色。广考博征,融会...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注,申、补、正、存,实事求是,不墨守唐宋旧疏“疏不破注”的成法,“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尽显清学特色。广考博征,融会贯通,精审独到,乃清代“新疏家模范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正义》 焦循 清代学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