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多目文件推送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克清 姜东胜 +1 位作者 周顺 陈蓉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9年第9期43-44,共2页
与因特网上的 H T T P 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因特网多目 I P 协议而设计的双向多目文件推送协议 M F P P,能将各种信息以文件形式可靠地推送到多个客户机,并提供了压缩合并客户机回应消息机制。因此多目推送具有节省网络... 与因特网上的 H T T P 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因特网多目 I P 协议而设计的双向多目文件推送协议 M F P P,能将各种信息以文件形式可靠地推送到多个客户机,并提供了压缩合并客户机回应消息机制。因此多目推送具有节省网络带宽,减轻用户查找信息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网 多目文件推送 mfpp协议
下载PDF
电刺激结合按摩对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程芳 谭容容 +2 位作者 刘素珊 孙艳 吴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6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产后6~8周检查时发现的盆腔梨状肌和闭孔肌肌筋膜疼痛的女性489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 A组)、手法按摩组( B组)、电刺激+手法按摩组(C组)...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产后6~8周检查时发现的盆腔梨状肌和闭孔肌肌筋膜疼痛的女性489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 A组)、手法按摩组( B组)、电刺激+手法按摩组(C组),A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治疗(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列治疗仪),B组应用手法按摩肌筋膜疼痛处深部及相关穴位,C组结合电刺激+手法按摩,共治疗6次。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此次分娩的基本情况,应用疼痛数值评分量表( NRS)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并进行轻、中、重度的分类。同时应用PHENIX盆底仪检测患者的阴道平均动态压力,治疗结束后评估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产后女性盆腔肌筋膜疼痛的发生率为21.38%。治疗后3组轻、中、重度疼痛人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3.815,P<0.05),其中C组数值显著低于A、B两组(z值分别为-18.344、-18.261,均P=0.000)。经治疗6次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混合性疼痛疗效组间差异显著(χ^2=6.110,P=0.047),C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χ^2=5.091,P=0.038),而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1.829、1.265,P值分别为0.364、0.444)。治疗前后3组的阴道平均动态压力无明显改变(t值分别为1.142、0.785、1.569,均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可有效治疗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但可能不是通过阴道平均动态压的改变发挥作用,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腔肌筋膜疼痛 电刺激技术 手法按摩
下载PDF
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腔肌筋膜疼痛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珊珊 徐敬云 +2 位作者 陈梦圆 丁波 沈杨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目的:评估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盆腔肌筋膜疼痛(MFPP)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60例MFPP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4... 目的:评估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盆腔肌筋膜疼痛(MFPP)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60例MFPP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4周,试验组给予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第4周末评估疗效;第二阶段第5~8周,对照组无效患者采用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治疗,第8周末再次评估疗效。结果:第4周末,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降低患者主客观疼痛(P<0.05),改善盆底肌肉表面前静息、后静息肌电电位(P<0.05),降低平均触发点个数,同时试验组改善程度和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对照组无效的8例患者,经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治疗后,有4例治愈,4例疼痛明显降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对MFPP有治疗作用,自我按摩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MFPP疗效更为明显,且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无效的MFPP患者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按摩 生物反馈电刺激 触发点 盆腔肌筋膜疼痛
下载PDF
产后盆腔肌筋膜痛的盆底表面肌电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洁 吴晓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1-214,221,共5页
目的观察产后盆腔肌筋膜痛(MFPP)的发病情况,初步分析其盆底表面肌电分布特征及与分娩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产后42 d至产后3个月女性382例(其中阴道分娩226例,剖宫产156例),根据手检盆腔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分为MFPP组与无MFPP组... 目的观察产后盆腔肌筋膜痛(MFPP)的发病情况,初步分析其盆底表面肌电分布特征及与分娩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产后42 d至产后3个月女性382例(其中阴道分娩226例,剖宫产156例),根据手检盆腔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分为MFPP组与无MFPP组,采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采集盆底表面肌电值,比较两组间的肌电分布特征,并分析MFPP与分娩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产后MFPP的总发病率为39.5%(151/382)。阴道分娩组中前后静息电位和I、II型肌肌电位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MFPP组和无MFPP组中前后静息状态和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肌电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中MFP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χ~2=7.496,P<0.05,OR=1.429,95%CI=1.096~1.864),且阴道分娩组中多产者MFPP的发生率又明显高于初产者(χ~2=8.522,P<0.05,OR=1.428,95%CI=1.086~1.880)。结论阴道分娩对盆底肌肌电分布影响较剖宫产大,产后MFPP对盆底肌表面肌电的分布影响不大;阴道分娩及在阴道分娩中多次分娩可能是产后MFPP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腔肌筋膜痛 盆腔肌筋膜触发点 盆底表面肌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