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9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MHCⅠα基因克隆及其多态性特征分析
1
作者 戴薇 汤井雪 +2 位作者 陈俊红 朱瑾雯 戴鼎震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4,共9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存在于脊椎动物染色体上、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与机体的抗病性密切关系。MHC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_(2m)微球蛋白组成,α链呈高度多态性。为探究草鱼MHCⅠα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对3个草鱼个体的MHCⅠ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存在于脊椎动物染色体上、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与机体的抗病性密切关系。MHC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_(2m)微球蛋白组成,α链呈高度多态性。为探究草鱼MHCⅠα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对3个草鱼个体的MHCⅠα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草鱼与小鼠、牛和鸡的MHCⅠα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共获得了5条草鱼MHCⅠα基因型序列,其基因编码33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α1、α2、α3和TM/CY区域。草鱼MHCⅠα基因的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α1和α2区域,与小鼠、牛和鸡MHCⅠα基因肽结合区(PBR)空间结构相似,多态性位点分布在抗原递呈的关键部位α螺旋或β折叠上。草鱼MHCⅠα基因的进化受自然环境的负向选择作用,而其他3个物种的进化方式均为正向选择。此外,草鱼MHCⅠα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亲缘关系较远,单独构成进化树上一大分支,且个体间继续分化为不同的亚支。本研究从基因层面阐述了草鱼MHCⅠα基因多态性特征和分子进化规律,为进一步探究低等脊椎动物MHCⅠα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mhcⅠα基因 多态性 α1和α2区域 肽结合区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中药复方MHC-20的抗化脓性链球菌功效与作用机制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翠翠 周代红 +2 位作者 陈欣菀 钟佳伶 茆灿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作用。瞬时杀菌活性结果表明:MHC-20在5 min时可以完全杀死化脓性链球菌。定量生物膜与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能够极显著降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P<0.0001)以及极显著抑制生物膜的形成(P<0.01)。细胞膜通透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作用下菌液相对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均上升、蛋白严重泄露,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MHC-20对菌体形态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最后,构建了小鼠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模型,结果表明:复方MHC-20可以促进创口恢复,极显著抑制创口的细菌(P<0.01),5%MHC-20与20%MHC-20均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以及创口炎症因子IL-6表达(P<0.001),20%MHC-20极显著降低白细胞的表达(P<0.01),综上所述,MHC-20有望成为广谱抗菌剂以及抗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mhc-20 中药材 机制 皮肤感染
下载PDF
鸡MHC分子限制性禽流感病毒CD8^(+)T细胞表位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诗悦 张念之 孙怡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2,共11页
禽流感是威胁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动物呼吸道疾病。疫苗接种是防控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传统灭活疫苗主要通过诱导体液免疫产生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中和抗体来抑制病毒复制。然而,由于病毒抗原表位频繁变异,使得疫苗株与流... 禽流感是威胁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动物呼吸道疾病。疫苗接种是防控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传统灭活疫苗主要通过诱导体液免疫产生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中和抗体来抑制病毒复制。然而,由于病毒抗原表位频繁变异,使得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且部分禽流感病毒单纯依靠体液免疫无法达到清除性免疫。细胞免疫是抵抗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MHCⅠ分子递呈病毒T细胞表位是激活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了解鸡MHCⅠ分子递呈的具有免疫活性的CTL表位有助于新型疫苗的设计及其细胞免疫效果评价。目前已鉴定的鸡MHCⅠ递呈禽流感病毒CTL表位数据较少,难以确定关键的免疫显性表位。并且,鸡MHCⅠ分子具有高度多态性,不同类型鸡MHCⅠ分子结构存在细微差异,导致其对病毒抗原有不同的结合偏好,进一步加大了鸡CTL表位的鉴定难度。文章综述了鸡MHC分子特征、MHCⅠ分子对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性、现有T细胞表位研究方法及应用,为鸡MHCⅠ分子限制性T细胞表位的鉴定方法及禽流感表位疫苗的研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mhc分子 T细胞表位 疫苗
下载PDF
MHCⅠ类分子BF2*0201递呈ALV-J表位结构和递呈机制解析
5
作者 贾玉生 李易霖 +2 位作者 马露露 廖明 代曼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2-3142,共11页
MHC B2单倍型鸡对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有较强抗性,这种抗病性可能与被MHC分子递呈的表位刺激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本研究拟阐明MHCⅠ类分子BF2*0201递呈ALV-J表位结构和递呈机制。利用凝胶过滤层析筛选出能与MHCⅠ稳定结合的肽... MHC B2单倍型鸡对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有较强抗性,这种抗病性可能与被MHC分子递呈的表位刺激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本研究拟阐明MHCⅠ类分子BF2*0201递呈ALV-J表位结构和递呈机制。利用凝胶过滤层析筛选出能与MHCⅠ稳定结合的肽。利用晶体初筛试剂盒在体外培育肽和MHCⅠ的二元复合物晶体,并利用COOT、CCP4和PYMOL等软件对该晶体结构进行解析和分析。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二个与BF2*0201稳定结合的ALV-J CTL表位FVDFANRLI和SALQAFREV。得到一个优质晶体BF2*0201-SALQAFREV(SV9),其生长条件为1.0 mol·L^(-1)丁二酸(pH 7.0),0.1 mol·L^(-1)HEPES(pH 7.0),1%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解析高分辨率(1.72?)的BF2*0201-SV9复合物结构后发现BF2*0201抗原结合槽整体呈现弱负电性。保守的残基多位于抗原结合槽的两端,特异性氨基酸赋予BF2*0201中等大小的抗原结合槽。B、C和F口袋起着较重要的锚定作用,口袋残基和水分子与抗原多肽形成氢键作用,将其固定在抗原结合槽中。SV9表位构象中突出的P4-Gln和P7-Arg残基的构象特征表明该位点有被特异性TCR潜在识别的特性。BF2*0201-SV9复合物晶体结构特征有助于阐明B2单倍型MHCⅠ类分子BF2*0201递呈ALV-J表位的机制,有助于解释B2单倍型鸡对ALV存在抗性的原因,为抗病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BF2*0201 ALV-J 递呈机制 晶体结构
下载PDF
DF-1细胞MHC单倍型的分子鉴定
6
作者 王腾芬 钱丽敏 +1 位作者 何依蓉 陈培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8,124,共6页
为了鉴定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单倍型,试验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DF-1细胞,提取其总RNA并将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DF-1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鸡MHC B基因座的微卫... 为了鉴定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单倍型,试验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DF-1细胞,提取其总RNA并将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DF-1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鸡MHC B基因座的微卫星LEI0258和MCW0371及BF2、BLB2基因并测序,同时采用“PCR+1”方法扩增BF2基因并测序,以根据上述序列及结构特征判定DF-1细胞的MHC单倍型。结果表明:微卫星LEI0258和MCW0371序列长度分别为357,205 bp,其中微卫星LEI0258含有1个CTATGTCTTCTTT重复单元和16个CTTTCCTTCTTT重复单元,与MHC B基因座B130、B131、B201、B5.1、B6.1、B21、B75单倍型的微卫星长度、重复单位的结构和数量完全相同;BF21基因序列长度为1117 bp,与GenBank收录3条鸡MHC B21单倍型的BF2基因序列(登录号分别为AF013493.1、S78682.1、NM-001031338.2)完全一致。说明DF-1细胞来源于MHC B21单倍型纯合鸡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1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微卫星 BF2基因 B21单倍型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稀有鮈鲫MHCⅡβ基因克隆及鲁氏耶尔森菌感染后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郑宗林 张进 +6 位作者 徐靖琳 刘伟 于文博 方媛林 张景森 段聪 周朝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156,共10页
为探究稀有鮈鲫MHCⅡβ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特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稀有鮈鲫MHCⅡβcDNA序列810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表明,MHCⅡβ氨基酸序列存在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GXXGXXXGXXXXXX... 为探究稀有鮈鲫MHCⅡβ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特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稀有鮈鲫MHCⅡβcDNA序列810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表明,MHCⅡβ氨基酸序列存在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GXXGXXXGXXXXXXG结构,与其他亲缘鱼类的一致性为51.78%~80.56%,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括1个信号肽、1个MHCⅡβ(β-1)结构域、1个IGc1(β-2)结构域和1个跨膜螺旋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MHCⅡβ在脾脏表达量最高,头肾、鳃、皮肤表达量较高。人工感染鲁氏耶尔森菌后,6 h时在头肾表达呈显著上调,肝脏中在12 h开始出现极显著上调,皮肤中在24 h和48 h表达极显著,鳃中在6~24 h表达极显著,脾脏中则是在6 h出现极显著下调,于96 h接近对照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表明,MHCⅡβ在鱼类抵御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揭示稀有鮈鲫MHC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mhcⅡβ 细菌感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ACT001通过STAT1/CIITA/MHC-Ⅱ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活性治疗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盛磊 周杰诗 +3 位作者 韩旭 李伊楠 刘慧娟 孙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31-2239,共9页
目的评价含笑内酯衍生物ACT001对脓毒症进程中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药理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腹腔注射ACT001进行治疗,从小鼠个体存活状况、肺部炎症损伤及水肿情况等方面评价ACT001的药效... 目的评价含笑内酯衍生物ACT001对脓毒症进程中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究其药理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腹腔注射ACT001进行治疗,从小鼠个体存活状况、肺部炎症损伤及水肿情况等方面评价ACT001的药效;细胞水平上,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模型,通过检测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探究其药理机制,并通过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其相关分子机制。结果动物水平上,ACT001可改善急性肺损伤小鼠生存率、减轻肺部炎症、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细胞水平上,ACT001通过抑制MHC-Ⅱ相关通路,促进RAW264.7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抑制NO和相关炎症因子产生的同时提高SOD含量并清除ROS。结论ACT001通过抑制STAT1/CIITA/MHC-Ⅱ通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治疗急性肺损伤,有望开发为治疗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001 LPS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mhc-Ⅱ 抗原处理与呈递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tic humanized mice with transgenic HLA DP401 or DRA but deficient in endogenous murine MHC classⅡgenes up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被引量:1
10
作者 Feng Li Bowen Niu +7 位作者 Lingling Liu Mengmin Zhu Hua Yang Boyin Qin Xiuhua Peng Lixiang Chen Chunhua Xu Xiaohui Zhou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85-597,共13页
Background: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 cause serious infections by secreting many superantigen exotoxins in“carrier”or“pathogenic”states.HLA DQ and HLA DR humanized mice have been used as a small animal model to stu... Background: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 cause serious infections by secreting many superantigen exotoxins in“carrier”or“pathogenic”states.HLA DQ and HLA DR humanized mice have been used as a small animal model to study the role of two molecules during S.aureus infection.However,the contribution of HLA DP to S.aureus infection is unknown yet.Methods:In this study,we have produced HLA DP401 and HLA DRA0101 humanized mice by microinjection of C57BL/6J zygotes.Neo-floxed IAβ+/-mice were crossbred with Ella-Cre and further crossbred with HLA DP401 or HLA-DRA0101 humanized mice.After several rounds of traditional crossbreeding,we finally obtained HLA DP401-IAβ-/-and HLA DRA-IAβ-/-humanized mice,in which human DP401 or DRA0101 molecule was introduced into IAβ-/-mice deficient in endogenous murine MHC classⅡmolecules.A transnasal infection murine model of S.aureus pneumonia was induced in the humanized mice by administering 2×108CFU of S.aureus Newman dropwise into the nasal cavity.The immune responses and histopathology changes were further assessed in lungs in these infected mice.Results:We evaluated the local and systemic effects of S.aureus delivered intranasally in HLA DP401-IAβ-/-and HLA DRA-IAβ-/-transgenic mice.S.aureus Newman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 RNA level of IL 12p40 in lungs in humanized mice.An increase in IFN-γand IL-6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HLA DRA-IAβ-/-mice.We observed a declining trend in the percentage of F4/80+macrophages in lungs in HLA DP401-IAβ-/-mice and a decreasing ratio of CD4+to CD8+T cells in lungs in IAβ-/-mice and HLA DP401-IAβ-/-mice.A decreasing ratio of Vβ3+to Vβ8+T cells was also found in the lymph node of IAβ-/-mice and HLA DP401-IAβ-/-mice.S.aureus Newman infection resulted in a weaker pathological injury in lungs in IAβ-/-genetic background mice.Conclusion:These humanized mice will be an invaluable mouse model to resolve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S.aureus pneumonia and study what role DP molecule plays in S.aureus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DP401 HLA-DRA humanized mice mhc II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TRANSGENE
下载PDF
畜禽疱疹病毒逃避CTL识别的策略:干扰MHC-Ⅰ分子抗原递呈途径
11
作者 冯伟民 刘潇 黄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41-2251,共11页
畜禽疱疹病毒持续感染会损害养殖动物的健康,影响生产性能。借助自身强大的免疫逃避能力,疱疹病毒可以有效抵抗畜禽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疱疹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宿主细胞加工机制产生多种分子类型,干扰MHC-Ⅰ介导的抗原递... 畜禽疱疹病毒持续感染会损害养殖动物的健康,影响生产性能。借助自身强大的免疫逃避能力,疱疹病毒可以有效抵抗畜禽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疱疹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宿主细胞加工机制产生多种分子类型,干扰MHC-Ⅰ介导的抗原递呈途径,从而避免被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解析病毒蛋白下调MHC-Ⅰ的分子机制是疱疹病毒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总结近十年来畜禽疱疹病毒调节MHC-Ⅰ分子的研究进展,按MHC-Ⅰ递呈抗原的不同阶段详细介绍相关蛋白的分子机制,分析了病毒同源蛋白的结构域和功能差异,指出本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突破的方向,以期为治疗畜禽疱疹病毒感染、开发和优化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疱疹病毒 mhc-Ⅰ下调 分子机制
下载PDF
Barx2驱动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特异性MHC-Ⅱ类信号诱导CD4^(+)T/CD8^(+)T细胞活化
12
作者 李易玮 孙雅楠 +4 位作者 潘军臣 胡雅英 张钰莹 马纪源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84-689,共6页
目的:探究BarH-样同源框蛋白2(BarH-like homeobox 2,Barx2)通过促进MHCⅡ类信号通路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1)通过高通量测序,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Barx2过表达的OSCC细胞系中CⅡTA/MHC-Ⅱ信号轴相关分子的表达量;(2)双荧光... 目的:探究BarH-样同源框蛋白2(BarH-like homeobox 2,Barx2)通过促进MHCⅡ类信号通路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1)通过高通量测序,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Barx2过表达的OSCC细胞系中CⅡTA/MHC-Ⅱ信号轴相关分子的表达量;(2)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Barx2与CⅡTA pⅢ启动子的结合;(3)提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与对照组和Barx2过表达组肿瘤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结晶紫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的数量;应用CFSE染色标记及流式细胞学实验分析PBMC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1)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结合GSEA-基因集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过表达Barx2上调了抗原加工与提呈通路MHC-Ⅱ信号分子相关因子;在Barx2过表达细胞系中,q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2)Barx2能直接与CⅡTA pⅢ启动子上游结合,促进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的CⅡTA转录本的转录。(3)肿瘤细胞与PBMC共培养后,Barx2过表达肿瘤细胞的增殖被显著抑制;过表达Barx2的肿瘤细胞显著促进了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Barx2通过驱动CⅡTA/MHC-Ⅱ信号轴活化,促进肿瘤细胞表达以HLA-DR为主的MHC-Ⅱ类分子,从而活化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H-样同源框蛋白2 mhc-Ⅱ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免疫
下载PDF
RNAi干扰MHCⅡ基因表达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13
作者 康平 杨潇 +3 位作者 李靖 张联军 付晓云 陆东风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349-352,359,共5页
目的 慢病毒沉默BMSCs中的MHCⅡ基因表达,再向血管内皮样细胞诱导分化;检测慢病毒感染后的BMSCs的增殖活性、分化效应及分化后的免疫原性变化。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用慢病毒(LV)沉默MHC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增殖情况。使... 目的 慢病毒沉默BMSCs中的MHCⅡ基因表达,再向血管内皮样细胞诱导分化;检测慢病毒感染后的BMSCs的增殖活性、分化效应及分化后的免疫原性变化。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用慢病毒(LV)沉默MHC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增殖情况。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感染后的BMSCs向血管内皮样细胞(VEC)分化,观察分化后细胞的形态、蛋白及mRNA是否有变化,电镜下观察细胞质是否出现Weibel-Palade小体。结果 慢病毒感染后的BMSCs生长曲线与未感染的BMSCs无明显差别,增殖活性不受影响。LV-CIITA-BMSCs、LV-NC-BMSCs及BMSCs经过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质中出现Weibel-Palade小体,诱导后BMSCs的表面标志物CD34、Ⅷ因子及Flt-1 mRNA明显高于未诱导组,各个诱导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LV-CIITA-BMSCs的MHCⅡ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低于LV-NC-BMSCs及诱导后的BMSCs。结论 BMSCs经过慢病毒感染后,不影响其增殖活性及向VEC分化。BMSCs经过分化后,其MHCⅡ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但是LV-CIITA-BMSCs诱导后MHCⅡ蛋白及mRNA的上升幅度较LV-NC-BMSCs及BMSCs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样细胞
下载PDF
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ICA/B介导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
14
作者 李鸷 吴迪 +2 位作者 田飞 刘洁 谢兴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1,1127,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HCⅠ类相关蛋白A/B(MICA/B)介导的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方法:RT-qPCR、Western blot检测CRC组织和细胞系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LncRNA 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HCⅠ类相关蛋白A/B(MICA/B)介导的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方法:RT-qPCR、Western blot检测CRC组织和细胞系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EG8对miR-15a-5p的调控关系;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NC、MEG8、miR-NC、miR-15a-5p分别或共转染至SW480、SW620细胞,记为NC组、MEG8组、MEG8+miR-NC组、MEG8+miR-15a-5p组;将NK细胞分别与SW480、SW620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液中TNF-α、IFN-γ水平;CCK-8、EdU染色、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EG8、miR-15a-5p、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或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相比,CRC组织和细胞系中MEG8、MICA、MICB、NKG2D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miR-15a-5p水平升高(P<0.05)。MEG8靶向调控miR-15a-5p。共培养体系中,与NC组相比,MEG8组细胞MICA、MICB、NKG2D蛋白水平、共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培养1 d、2 d、3 d后,OD值、EdU阳性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miR-15a-5p能部分逆转过表达MEG8对细胞MICA、MICB、NKG2D、TNF-α、IFN-γ水平和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MEG8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MICA、MICB表达,促进NK细胞活性,抑制CRC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8 miR-15a-5p 结直肠癌 免疫逃逸 mhcⅠ类相关蛋白A/B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探究胃癌转移过程中MHC-Ⅱ类分子的演进缺失
15
作者 胡逸恺 宋明坤 +2 位作者 王旭东 姬倩颖 李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使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绘制胃癌免疫微环境组成图谱,探究胃癌转移过程中MHC-Ⅱ类分子演进缺失的免疫机制。方法:在GEO数据库中获取胃癌原发癌和转移癌单细胞数据集,基于R(4.1.2)、Python(3.7),对该数据集进行分群、拷贝数变异(CNV)... 目的:使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绘制胃癌免疫微环境组成图谱,探究胃癌转移过程中MHC-Ⅱ类分子演进缺失的免疫机制。方法:在GEO数据库中获取胃癌原发癌和转移癌单细胞数据集,基于R(4.1.2)、Python(3.7),对该数据集进行分群、拷贝数变异(CNV)、拟时序、基因集变异(GSVA)分析、转录因子分析、非负矩阵分解、免疫细胞细分亚群和基因集富集分析,并结合来自TCGA等数据库的多个公共转录组数据集,验证所得出的结论。结果:拟时序分析反映MHC-Ⅱ类分子在癌症转移过程中演进缺失,转录因子分析观察到IRF1、STAT1等转录因子在原发癌中的高表达,非负矩阵分解探查到原发癌中独有的干扰素(IFN)γ表达模块,但原发癌展现了较冷的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的亚群分类展示了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等在微环境中的分布。细胞通讯分析显示MDSC样和SPP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抑制了转移癌中IFNγ的分泌并表现了促血管生成活性。基于这两种TAM的生物标志构建的评分在胃癌中具有预后意义(Log-Rank P<0.05)。scPAGE在较大规模的bulk转录组层面对单细胞分析获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论:TAM介导IFNγ分泌抑制,其在转移癌较原发癌中分泌相对较少,是MHC-Ⅱ在两者间表达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针对MDSC样TAM和SPP1+TAM的研究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另一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细胞分析 单细胞RNA测序 TAM SPP1 mhc-Ⅱ
下载PDF
MHC分子多态性的起源、演变与抗病机理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芳芳 潘玲 +2 位作者 耿照玉 刘雪兰 余为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1067,共7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概念源于解释异体间组织排斥和相容现象,现已拓展为与抗感染以及所有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群。MHC是现有物种形成前就存在的原始基因。在进化过程中,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概念源于解释异体间组织排斥和相容现象,现已拓展为与抗感染以及所有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群。MHC是现有物种形成前就存在的原始基因。在进化过程中,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物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结构的不同,如有无基因框架和高度可塑性区、单一或重复基因座,还包括等位基因的排列方式以及不同数量的基因座和等位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之间MHC基因结构相近,其差异表现在有无基因组单元重排方式和假基因。同种动物的MHC等位基因表现高度多态性序列。MHC基因是脊椎动物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其遗传基础是等位基因的点突变,即核苷酸发生替换。产生MHC多态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病原压力。许多研究已经探明了与特定病原抗病相关的MHC的单倍型或MHC分子中的特定位点。MHC分子中肽结合区(Peptide binding region,PBR)是多态性最高的区段,PBR和抗原肽之间的亲和力与动物的抗病性/易感性关系最密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提供了研究MHC多态性,特别是探明MHC与抗原肽互相作用机理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多态性 抗病性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MHC II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少雄 张之文 +4 位作者 杜佳莹 王军 曾华嵩 王颖 陈晓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基因之一。为了研究赤点石斑鱼的MHC基因的结构与表达特性,本研究运用RACE,Realtime PCR及SSCP等技术,首次成功克隆获得赤点石斑鱼...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基因之一。为了研究赤点石斑鱼的MHC基因的结构与表达特性,本研究运用RACE,Realtime PCR及SSCP等技术,首次成功克隆获得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非特异性免疫因子MHC IIB基因的4个cDNA全序列,序列全长为1195~1355bp,含有3’UTR、启动子、多肽结合区(β1)、IGC区(β2)、跨膜区、胞质区和5’UTR区,编码区大小为750bp。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赤点石斑鱼MHC IIB分子具有经典MHC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多肽结合区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β1区由1个α螺旋与4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构成多肽结合区,β2区由多个β折叠构成2个反向平行的三明治结构。利用SSCP技术研究了赤点石斑鱼MHC IIB的表达多态性,发现其在头肾、心、肝等12个组织器官中均能有效表达,表达多态性也异常丰富。此外,根据MHC IIB分子中相对保守的IGC区氨基酸序列构建了脊椎动物的系统进化树,也表明了该分子的IGC区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研究鱼类物种间进化关系的良好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mhc IIB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泰和乌骨鸡MHC与其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欧阳建华 袁立 +6 位作者 孙汉 林树茂 谢德 唐玉新 范玉庆 黄燕明 肖和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8-101,共4页
实验采用四种限制性内切酶 (HhaI、EcoRV、HaeIII、XbaI) ,运用PCR -RFLPS的方法 ,研究了泰和乌骨鸡MHC分子遗传多态性 ,探讨了各基因型与其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四种酶切区别的B -LIIBβ1 外元的多态性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 实验采用四种限制性内切酶 (HhaI、EcoRV、HaeIII、XbaI) ,运用PCR -RFLPS的方法 ,研究了泰和乌骨鸡MHC分子遗传多态性 ,探讨了各基因型与其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四种酶切区别的B -LIIBβ1 外元的多态性及MHC基因组合型对蛋重及受精蛋孵化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EcoRV及XbaI酶切多态性对产蛋数及受精率影响差异不显著。但MHC基因组合型及HaeI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mhc 繁殖性能 基因型
下载PDF
哺乳动物MHC密码子使用概率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童 马建民 +2 位作者 顾万君 孙啸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随机选取的 3种哺乳动物的 60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 )基因的mRNA序列进行了同义密码子使用概率偏性研究 .结果发现 ,不同物种的MHC基因群中类型相同的基因具有相近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 ,而对于...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随机选取的 3种哺乳动物的 60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 )基因的mRNA序列进行了同义密码子使用概率偏性研究 .结果发现 ,不同物种的MHC基因群中类型相同的基因具有相近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 ,而对于同一类型的基因由物种引起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差异较小 .即功能和类型决定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大的分类 ,而物种决定该大类中进一步的差异 .基因密码子偏向性的研究对于大幅度增加目标蛋白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结果也为基因分类和基因功能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密码子 密码子偏性 mhc 聚类分析 生物信息学 哺乳动物 使用概率
下载PDF
猪MHC-DQB、DRB近端调控区序列及其多态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如海 王昆 +3 位作者 孙东晓 丁向东 刘培琼 张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8,共7页
根据人MHC-DRB和MHC-DQB基因组序列和猪MHC-DRB和MHC-DQB基因外显子1设计引物,应 用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技术,首次得到了猪MHC-DRB和MHC-DQB基因的5'上游近端调控区(URR)序列。分 析发现所得序列中存在与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根据人MHC-DRB和MHC-DQB基因组序列和猪MHC-DRB和MHC-DQB基因外显子1设计引物,应 用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技术,首次得到了猪MHC-DRB和MHC-DQB基因的5'上游近端调控区(URR)序列。分 析发现所得序列中存在与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高度保守的W、X、Y、CCAAT及类TATA调控元件,调控 元件的空间组织顺序也与其他物种相应序列的相同。利用SSCP技术在313头猪中共发现12个DRB-URR复等 位基因和14个DQB-URR复等位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这些复等位基因中存在丰富的多态位点,为进一步深 入研究猪MHCⅡ类基因近端调控区的多态性及抗病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DRB mhc-DQB 5′URR 调控元件 复等位基因 多态位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