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细胞对不同人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黎建军 陈诗萍 +7 位作者 古模发 杨炜敏 李永强 王其京 何佳 潘科 赵靖靖 夏建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8-642,共5页
目的: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体内外抑瘤作用,并检测肝癌细胞MHC-I类链相关蛋白(MIC蛋白)的表达。方法:抽取志愿者外周血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入NK细胞试剂盒行孵化及逐级扩增。计算NK细胞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 目的: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体内外抑瘤作用,并检测肝癌细胞MHC-I类链相关蛋白(MIC蛋白)的表达。方法:抽取志愿者外周血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入NK细胞试剂盒行孵化及逐级扩增。计算NK细胞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SMMC7721的杀伤率。接种建立人肝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进行NK细胞瘤内及瘤周注射;计算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NK细胞对各组肿瘤抑制率。检测人肝癌细胞表面MIC蛋白表达。结果: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最强,BEL-7402次之,SMMC-7721细胞株杀伤敏感性最低。裸鼠抑瘤实验结果显示NK细胞对于BEL-7402细胞株的抑瘤效果最好,而对于SMMC-7721细胞株的抑瘤效果较差。BEL-7402及HepG2细胞株表面表达MIC,而SMMC-7721则很少表达。结论:NK细胞对于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体内外抑瘤作用不同,其差异可能和不同肝癌细胞株MI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肝肿瘤 mhc-I类链相关蛋白
下载PDF
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体外抗瘤时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2
作者 郑树法 康德智 +1 位作者 林元相 连葆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发产生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500U/mL干扰素-γ(IFN-γ)诱导48h+热43℃休克2h诱导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 目的观察高免疫原性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细胞疫苗体外诱发产生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500U/mL干扰素-γ(IFN-γ)诱导48h+热43℃休克2h诱导膜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I类分子(MHC-I)双高表达,经丝裂霉素(MMC)灭活制成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体外刺激健康捐献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为效应细胞(MHC-HSP-CTL),进行肿瘤特异性杀伤试验;MTT比色法检测其杀伤活性;透射电镜观察靶细胞受攻击后情况。结果MHC-HSP-CTL对野生型U251细胞特异性的杀瘤活性明显高于HSP70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HSP-CTL)、MHC-I类分子单高表达的细胞疫苗刺激组(MHC-CTL)以及野生型对照组(W-CTL)(P<0.05),透射电镜显示靶细胞受到攻击后出现不同程度凋亡样坏死和胀亡样坏死,胀亡样坏死细胞在高免疫原性细胞疫苗刺激的效应细胞组较多。结论介导细胞胀亡是高免疫原性即膜型HSP70和MHC-I类分子双高表达疫苗的U251细胞疫苗一种重要主动特异性抗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mhc 干扰素Ⅱ型 热休克蛋白质70 神经胶质瘤 细胞系 肿瘤 癌症疫苗 免疫疗 显微镜检查 电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