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MHC-DRB_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贾斌 申红 +6 位作者 余智勇 陈明辉 刘宏坤 李海 陈玉林 彭林泽 林迎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4-1008,101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巢式PCR扩增192只多浪羊和199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其中各有70只和98只为棘球蚴病感染——包虫病阳性)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其2... 目的探讨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与包虫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利用巢式PCR扩增192只多浪羊和199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其中各有70只和98只为棘球蚴病感染——包虫病阳性)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其296bp扩增产物经SacI、Hin1I和HaeIII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在SacI、Hin1I和HaeIII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两绵羊品种均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但基因型分别为3、3、18和3、3、15种。DRB1第二外显子的第159,173,177,178,208,225位碱基上存在多态性。结论将两绵羊品种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提示多浪羊等位(基因HaeIII a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cf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SacI bb,Hin1I ab和HaeIII aa 3种基因型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be和HaeIII ef与包虫病的易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等位基因HaeIII 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基因型SacI ab和HaeIII ee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P<0.05),而基因型HaeIII bd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包虫病
下载PDF
多浪羊MHC-DR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智勇 李海 +5 位作者 贾斌 蒋文生 彭林泽 申红 曾献存 杜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通过PCR扩增122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70只包虫病阳性多浪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产物经SacⅠ、Hin1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位点... 通过PCR扩增122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70只包虫病阳性多浪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产物经SacⅠ、Hin1Ⅰ和Hae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和6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和18种基因型。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等位基因HaeⅢa对包虫病感染具有一定的易感性(P<0.05),SacⅠab和Hin1Ⅰaa 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P<0.05),HaeⅢbe和HaeⅢef这2个基因型对包虫病具有较强的易感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包虫病
下载PDF
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SSCP多态性与细粒棘球蚴病遗传抗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温青娜 贾斌 +8 位作者 申红 白春生 杜迎春 李仁燕 曾献存 周其伟 田永芝 吕利民 惠文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多态性与细粒棘球蚴病遗传抗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PCR-SSCP对细粒棘球蚴病阳性和阴性各100只哈萨克绵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试验结果共检测出15个等位基因和37种基因型...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多态性与细粒棘球蚴病遗传抗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PCR-SSCP对细粒棘球蚴病阳性和阴性各100只哈萨克绵羊的MHC-DRB1第2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试验结果共检测出15个等位基因和37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的SSCP带型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将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阳性哈萨克绵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和相对危险性估计(RR值估计)分析,发现等位基因H(P<0.01,RR=0.394)和F(P<0.01,RR=0.465)、基因型FF(P<0.05,0.352)和GH(P<0.05,RR=0.45)与细粒棘球蚴病的抗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等位基因B(P<0.01,RR=14.5>4.1)和基因型GG(P<0.01,RR=13.5>4.1)与细粒棘球蚴病易感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K(P<0.01,RR=3.76)和G(P<0.01,RR=3.395)与细粒棘球蚴病易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基因型KK(P<0.05,RR=3.996)与细粒棘球蚴病易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巢式PCR-SSCP方法证明了哈萨克绵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并初步筛选出了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相关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绵羊 mhc-drb1 PCR-SSCP多态性 细粒棘球蚴病
下载PDF
甘肃地区绵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乳房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小丽 宋晓育 +3 位作者 马小军 陈富强 张晨 张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为研究甘肃地区绵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乳房炎的相关性,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20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和212只小尾寒羊(其中各有43只和48只乳房炎阳性)MHC-DR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分析了群体内各等位基因与绵羊乳房... 为研究甘肃地区绵羊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乳房炎的相关性,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20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和212只小尾寒羊(其中各有43只和48只乳房炎阳性)MHC-DR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分析了群体内各等位基因与绵羊乳房炎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绵羊群体的MHC-DRB1第2外显子共检测到13个等位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且偏离了哈德温伯格平衡定律(P<0.01)。两个品种绵羊乳房炎阴性和阳性个体的13个单倍型序列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相对危险值(RR值)计算发现,甘肃细毛羊中等位基因D(0.01<P<0.05,RR=0.898)与乳房炎的抗性具有相关性,F(0.01<P<0.05,RR=3.360)与乳房炎易感性具有相关性;而等位基因K(0.01<P<0.05,RR=0.030)与小尾寒羊乳房炎的抗性有相关性,F(P<0.01,RR=5.176)与小尾寒羊乳房炎的易感性具有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小尾寒羊 mhc-drb1第二外显子 PCR-SSCP 乳房炎
下载PDF
多浪羊MHC-DRB_1基因的HaeⅢ酶切多态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彭林泽 袁其彬 +6 位作者 郭玉强 贾斌 余智勇 申红 刘宏坤 彭波 陈明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192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这个酶切位点受6个等位基因控制,在多浪羊中共发现18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192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这个酶切位点受6个等位基因控制,在多浪羊中共发现18种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多浪羊MHC-DRB1外显子2在HaeⅢ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MHC-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伟正 杨东光 刚宏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与MHC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技术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和对照组的MHC-DRB1*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肾阳虚型组患者MHC-...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与MHC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技术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和对照组的MHC-DRB1*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肾阳虚型组患者MHC-DRB1*030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与CAA肾阴虚型相关。结论:MHCDRB1*0301基因可能是CAA肾阳虚型的易感基因,或者也可能是CAA的易感基因或其一部分,表明该型患者的免疫调控缺陷遗传基础的存在。MHC与CAA的先天体质疾病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体质的遗传特征和CAA中医辨证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分型 mhc-drb1 等位基因 中医
下载PDF
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MHC-DRB1基因Nested PCR-RFLP反应体系的优化
7
作者 余智勇 彭林泽 +1 位作者 申红 贾斌 《吉林畜牧兽医》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本实验针对目前对绵羊MHC-DRB1基因的分析,介绍了利用NestedPCR扩增再进行RFLP反应的方法在中国美利奴(军垦型)上的应用。分析了在NestedPCR-RFLP反应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它的优缺点,建立了绵羊MHC-DRB1基因NestedPCR-RFLP的最佳反应体系。
关键词 绵羊 mhc-drb1基因 PCR—RFLP 反应体系
下载PDF
两种MHC-DRB1单倍型哈萨克绵羊细粒棘球六钩蚴侵染期小肠消减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杜鑫立 惠文巧 +6 位作者 赵博 郭玉强 马军德 马世俊 木叶沙尔.巴吐尔 刘贤侠 贾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87-591,共5页
为了分离两种MHC-DRB1单倍型哈萨克绵羊个体在细粒棘球六钩蚴侵染期小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试验在实验室前期采用PCR-RFLP方法筛选获得这两种MHC-DRB1单倍型(包虫病抗性相关的MHC-DRB1MvaIbc-SacIIab-Hin1Iab单倍型和包虫病非抗性相关... 为了分离两种MHC-DRB1单倍型哈萨克绵羊个体在细粒棘球六钩蚴侵染期小肠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试验在实验室前期采用PCR-RFLP方法筛选获得这两种MHC-DRB1单倍型(包虫病抗性相关的MHC-DRB1MvaIbc-SacIIab-Hin1Iab单倍型和包虫病非抗性相关的MHC-DRB1 MvaIbb-SacIIaa-Hin1Iaa单倍型)的基础上,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以非抗性相关哈萨克绵羊六钩蚴侵染期小肠cDNA为实验方(Tester),抗性相关哈萨克绵羊六钩蚴侵染期小肠cDNA为消减方(Driver)的消减文库。结果显示:以内参基因GAPDH为指标,检测文库的消减效率为215倍;从文库中随机挑选98个阳性克隆进行了PCR检测,显示插入片段的大小分布于150~1000bp。结论:消减文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包虫病抗性相关MHC-DRB1单倍型哈萨克绵羊抵抗六钩蚴侵染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绵羊 mhc-drb1 包虫病 抑制性消减杂交 六钩蚴
下载PDF
新疆4个绵羊群体MHC-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陶金陵 陈明辉 +4 位作者 孙延星 蒋文生 李仁燕 申红 贾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采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哈萨克羊、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及哈萨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4个绵羊群体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8种... 采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哈萨克羊、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及哈萨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4个绵羊群体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8种基因型和14个等位基因,其在4个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存在不一致。对4个群体的遗传参数检测结果显示,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基因杂合度较大,遗传变异程度较高。根据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5个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对4个绵羊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4个群体间就MHC多态性建立的遗传关系,并初步探讨了4个群体间抗病性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hc-drb1 PCR-RFLP
下载PDF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娜 任艳玲 +2 位作者 李敏 董文艳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aeⅢ的酶切位...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受2、5个等位基因控制,由于MHC-DRB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洼地绵羊中共发现15种基因型,其中新的等位基因MHC-DRB1.D(225 bp/71 bp)仅在该洼地绵羊群体中发现。对MHC-DRB1的5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发现5个等位基因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绵羊 mhc-drb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态性
下载PDF
绵羊和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月娥 李建华 +3 位作者 苟亚峰 王文文 朱军保 高剑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和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外显子2(ex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氨基酸多态性(SA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人与绵羊MHC-DRB1基因exon...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和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外显子2(ex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氨基酸多态性(SA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人与绵羊MHC-DRB1基因exon2序列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MHC-DRB1的蛋白质结构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和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OLA)的DRB1exon2均存在丰富的SNPs位点和SAPs位点,单一多态位点和简约多态位点数不尽相同,二者相比仅有14个SNPs位点相同,其余位点均不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二者MHC-DRB1exon2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序列变异引起的单氨基酸变化引发了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可能因此会引起基因功能的异常,从而引发抗病性和疾病易感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氨基酸多态性 生物信 息学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MHC—DRB1*基因的相关研究
12
作者 曹峰林 李金梅 +2 位作者 汤海蒂 刘秀华 周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2期18-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3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DRB1...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3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DRB1*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等位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MHC—DRB1*09(RR=1.59,P<0.05=;MHC—DRB1*14(RR=1.59,P<0.05=基因与APL呈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DRB1*09和14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APL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APL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 SNPs及其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相关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月娥 苟亚峰 +3 位作者 周路 马慧 王丹 高剑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0,共6页
通过PCR扩增126只布鲁氏菌阴性和67只布鲁氏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产物经SSCP电泳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而后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旨在确定该基因exon2多态位点,并对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通过PCR扩增126只布鲁氏菌阴性和67只布鲁氏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产物经SSCP电泳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而后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旨在确定该基因exon2多态位点,并对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进行差异统计分析,从而分析其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70 bp的序列内共检测到41个SNPs,其中109 C>T位点的等位基因在病例-对照样本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MHC-DRB1 exon2多态性与绵羊种布鲁氏菌病易感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DRB1 PCR—SSCP SNPS 布鲁氏菌病 易感性 中国美利奴羊
原文传递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 exon2单倍型构建及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月娥 李建华 +2 位作者 苟亚峰 刘朋涛 高剑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单倍型与布鲁氏菌易感性的关联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40例布鲁氏菌血清检测阳性和阴性个体MHC-DRB1 exon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而后运用SHEsis在线软件对筛选的SNPs构建单倍型并...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单倍型与布鲁氏菌易感性的关联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40例布鲁氏菌血清检测阳性和阴性个体MHC-DRB1 exon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而后运用SHEsis在线软件对筛选的SNPs构建单倍型并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270 bp的序列内共检测到41个SNPs,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SNPs有29个,连锁不平衡发现9个连锁不平衡域,而且每个block中的SNPs两两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分析显示,由于连锁不平衡存在,仅构建9种单倍型,其中只有Hap8和Hap9两种单倍型在病例-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mhc-drb1 exon2 连锁不平衡 单倍型 易感性
原文传递
不同物种MHC-DRB1基因外显子2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清芳 李祥龙 +1 位作者 周荣艳 李兰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物种MHC—DRB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了绵羊、驼鹿、狗、野猪和人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序列,并对该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5个基因序列中检测到... 为了研究不同物种MHC—DRB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了绵羊、驼鹿、狗、野猪和人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序列,并对该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5个基因序列中检测到149个多态位点,共生成83个单倍型。说明物种间及物种内MHC—DRB1基因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MHC—DRB1基因 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MHC Class Ⅱa区段的基因组成分析与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巍 杨小亮 +3 位作者 岳远瑞 李涛 剧乐乐 高剑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Ⅱa区段基因组结构,利用已构建的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和MHC区段高密度物理图谱研究ClassⅡa的基因组成。ClassⅡa亚区包括BAC克隆225J15、283N15和271H22,基因组大... 为了深入了解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Ⅱa区段基因组结构,利用已构建的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和MHC区段高密度物理图谱研究ClassⅡa的基因组成。ClassⅡa亚区包括BAC克隆225J15、283N15和271H22,基因组大小为333 962bp。对ClassⅡa已知的基因座DRB1、DRA、DQB1、DQB2、DQA1和DQA2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出这6个基因的全长序列。将这6个基因定位在ClassⅡa基因组上,6个基因的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0.8、3.5、8.7、9.4、3.5和5.7kb。选取编码MHC-Ⅱ类分子α链的DQA1和编码MHC-Ⅱ类分子β链的DRB1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检测蛋白质大小分别为28ku和30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HC DRA DRB1 DQA1 DQA2 DQB1 DQB2
下载PDF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与MHC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桂兰 侯敬丽 石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MH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8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MH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85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等位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MHC-DRB1*09(RR=4.202,P<0.05)基因与PD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DRB1*09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PD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PD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PD)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多浪羊MHC-DRB1基因巢式PCR-RFLP多态性分析
18
作者 申红 杜迎春 +2 位作者 贾斌 陈玉林 彭林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9-12,共4页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00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II和MvaⅠ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00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II和MvaⅠ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种基因型。由于MHC-DRB 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多浪羊中共发现6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中等多态程度,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 1外显子2在MvaⅠ酶切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但Sac II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drb1 PCR-RFLP 多态性 多浪羊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与MHC-DRB1~*基因的相关研究
19
作者 殷石 宋洪利 +5 位作者 付瑜 蔡航 曹峰林 马心慧 王双力 武伟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5期25-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多发性骨髓瘤(MM)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DRB1*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多发性骨髓瘤(MM)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MHC-DRB1*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等位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MHC-DRB1*11(RR=2.36,P<0.05;MHC-DRB1*11基因与MM呈正相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其它MHC-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项研究结果提示,MHC-DRB1*11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MM致病的易感基因,为揭示MM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MM)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Improving <i>in Silico</i>Prediction of Epitope Vaccine Candidates by Union and Intersection of Single Predictors
20
作者 Ivan Dimitrov Darren R. Flower Irini Doytchinova 《World Journal of Vaccines》 2011年第2期15-22,共8页
The in silico prediction of peptide binding affinities to MHC proteins is a very important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epi-tope-based vaccin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ive MHC class II binding prediction servers were ... The in silico prediction of peptide binding affinities to MHC proteins is a very important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epi-tope-based vaccin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ive MHC class II binding prediction servers were combined in different ways and the resulting performance of these combinations was evaluated using a test set, which consisted of 4540 known HLA-DRB1 binders. The five servers were: NetMHCIIpan, NetMHCII, ProPred, RANKPEP, and EpiTOP. The top 5% of the ranked predictions from each server were combined using union and intersection operators. The output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The union operator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65-79%) and low PPVs (6-8%), while intersection outputs had low sensitivities (4-41%) yet significantly higher PPVs (14-31%). Thus there is a defining trade-off between sensitivity and PPV for each combination. The union of outputs from different servers brings more “noise” than “signal” to the resulting set of predicted binders. Conversely, selecting only commonly predicted binders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that an identified binder is a true b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Class II Binders T-CELL EPITOPES HLA-DRB1 Alell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