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直肠癌细胞系MIC50相关基因对的基础耐药评分模型构建
1
作者 陈湖星 徐蕾 +2 位作者 李静 郭政 敖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7-585,共9页
癌细胞系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敏感性测试及耐药标志筛选。然而研究者常忽视癌细胞系的基础耐药性,导致许多药效标志物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评估肿瘤细胞系的基础耐药性水平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本研究以48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 癌细胞系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敏感性测试及耐药标志筛选。然而研究者常忽视癌细胞系的基础耐药性,导致许多药效标志物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评估肿瘤细胞系的基础耐药性水平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本研究以48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系为例,通过计算265种药物IC50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每种CRC细胞系对上述药物IC50的中值构建可反映基础耐药性水平的评估指标MIC50,并识别出表达值与MIC50显著正相关的基因。然后基于样本内基因表达值的相对大小秩序关系构建临床CRC组织样本的基础耐药评分模型。结果表明:在药物两两间IC50的相关系数中,有99%以上呈显著正相关(FDR<0.05),证明CRC细胞系存在基础耐药性特征;与MIC50显著相关602个基因,富集到4个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的功能模块。根据5368个MIC50相关基因对,筛选出一个由21个基因对组成的5-FU联合用药评分模型,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患者基础耐药性水平的高低与用药后的响应信息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低分组患者比高分组患者预后更好。本研究结果为CRC联合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及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系 基础耐药性水平 mic50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不同配比复方制剂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试验及小鼠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淑华 王昉彤 +2 位作者 欧真容 钟宁 庄镇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4-162,共9页
目的 考察及评价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以 1∶ 1、2∶ 1、4∶ 1、8∶ 1配比的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及其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拟找出头孢哌酮钠与三唑巴坦钠的最佳配... 目的 考察及评价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以 1∶ 1、2∶ 1、4∶ 1、8∶ 1配比的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及其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拟找出头孢哌酮钠与三唑巴坦钠的最佳配比 ,为进一步开发头孢哌酮 /三唑巴坦复方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1∶ 1、2∶ 1、4∶ 1、8∶ 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 (包括产 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酶 ESBL s菌株 )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产酶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复方制剂 (1∶ 1、2∶ 1、4∶ 1、8∶ 1)及单用头孢哌酮对 8种标准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并与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等 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比较。比较小鼠一次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 (4∶ 1)的急性毒性。结果 头孢哌酮钠 /三唑巴坦钠以 1∶ 1、2∶ 1、4∶ 1和 8∶ 1配伍均可比单用头孢哌酮对产酶耐药菌株的 MIC50 降低 1/ 2~ 1/ 6 4 ,其中 1∶ 1、2∶ 1、4∶ 1的体外抗菌活力基本相同 ,略强于 8∶ 1。4∶ 1配伍体外活性与头孢哌酮 /舒巴坦相当。头孢哌酮钠/三唑巴坦钠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 体内及外抗菌活性 β-内酰胺酶稳定性 mic50 MIC90 ED50
下载PDF
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匡湘红 周黎明 +3 位作者 王浴生 杨芳炬 张淑华 欧真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观察国产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及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成都地区780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司... 目的观察国产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及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成都地区780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的MIC50和MIC 90,并与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了比较.本文还测定了抗菌药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治疗的ED50.结果体外试验表明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能有效抑制或杀灭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显示了广谱抗菌活性.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2~8倍,氧氟沙星和氟罗沙星的4~1 6倍,是诺氟沙星的16~32倍.司帕沙星对MRSA的抗菌活性与妥舒沙星相似,但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诺氟沙星.司帕沙星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相似,是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诺氟沙星的2~8倍.两药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也较环丙沙星强.口服或皮下注射司帕沙星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同一给药途径下司帕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相似.三种受试药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优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结论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和其它药物,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但优于其它受试药.司帕沙星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体内保护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同一给药途径下司帕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妥舒沙星 mic50 MIC90 ED50
下载PDF
国产盐酸洛美沙星体内外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钱东生 朱卫忠 +1 位作者 姚姝姮 朱毅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0-84,共5页
盐酸洛美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的抗菌活性,其MIC50多数为0.25mg·L-1;对金葡球菌MIC50为0.5mg·L-1;对绿脓假单胞菌MIC50为1mg·L-1。盐酸洛美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与诺氟沙星、氧... 盐酸洛美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的抗菌活性,其MIC50多数为0.25mg·L-1;对金葡球菌MIC50为0.5mg·L-1;对绿脓假单胞菌MIC50为1mg·L-1。盐酸洛美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与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相近而略逊于环丙沙星。盐酸洛美沙星对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小鼠iv的ED50分别是4.47、1.62和17.13mg·kg-1,体内抗菌作用较环丙沙星弱但强于诺氟沙星和/或氧氟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 mic50 ED50
下载PDF
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腾飞 吴移谋 +2 位作者 余敏君 朱翠明 占利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8-39,共2页
该文报道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了12种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作用的效果。结果显示:黄莲、五倍子、诃子有效强的抗淋球菌作用,其MIC50和MIC90为0.625mg/ml和1.25mg/ml。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虎... 该文报道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了12种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作用的效果。结果显示:黄莲、五倍子、诃子有效强的抗淋球菌作用,其MIC50和MIC90为0.625mg/ml和1.25mg/ml。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虎杖抗淋球菌作用次之,其MIC50和MIC90分别为1.25mg/ml和2.5mg/ml。赤芍、秦皮抗淋球菌作用较弱,其MIC50和MIC90均为2.5mg/ml和5.0mg/ml。研究结果提示中草药可用于治疗淋球菌所致感染,但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淋球菌 mic50 MIC90 药理实验
下载PDF
10种清热解毒类中药对绿脓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娟 肖洋 +1 位作者 池明 闫枫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386-1387,共2页
本文采用平板稀释法从10种清热解毒类中药中筛选出五倍子、苍术、马齿苋、射干、蒲公英、金银花,研究发现其对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检测MIC50及MIC90。五倍子MIC50为3.4mg/ml、MIC90为7.8mg/ml,苍术MIC50为7.8mg/ml... 本文采用平板稀释法从10种清热解毒类中药中筛选出五倍子、苍术、马齿苋、射干、蒲公英、金银花,研究发现其对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检测MIC50及MIC90。五倍子MIC50为3.4mg/ml、MIC90为7.8mg/ml,苍术MIC50为7.8mg/ml、MIC90为31.2mg/ml,马齿苋MIC90为31.25mg/ml,射干MIC90为15.62mg/ml,蒲公英MIC50为62.5mg/ml、MIC90为250mg/ml,金银花MIC90为25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清热解毒类 绿脓杆菌 mic50 MIC90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药敏分析及qnr基因分布情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景玉 杜红丽 +3 位作者 乔艳梅 郭连峰 杨世金 金玉怀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了解衡水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情况以及qnr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其MIC50和MIC9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基因。结果 15种抗菌药物中仅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 目的了解衡水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情况以及qnr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其MIC50和MIC9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基因。结果 15种抗菌药物中仅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敏感,245例大肠埃希菌中检出5株存在qnrB基因,占2.0%,1株存在qnrS基因,占0.4%。结论我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存在多重耐药。少数菌株中,存在qnrB和qnrS基因,临床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地区 mic50 MIC90 QNR 菌落PCR
下载PDF
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任浩洋 周筱青 +3 位作者 裴斐 王睿 柴栋 方翼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合用药,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合用药,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 .5为协同作用,0 .5 <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C >2为拮抗作用。结果 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用后,其MIC50 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 .5占4 0 % ;0 .5 <FIC≤1占5 0 % ;1<FIC≤2占10 % ;FIC >2为0。结论 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无关作用较少,更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加替沙星 哌拉西林 药敏研究 联用 微量肉汤稀释法 体外抗菌效应 最低抑菌浓度 协同作用 临床分离 相加作用 拮抗作用 FIC指数 mic50 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 不同浓度 联合效应 指数分布 棋盘法 测定
下载PDF
盆炎丸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文娥 陈芬 +1 位作者 向琴 谈珍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盆炎丸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盆炎丸置蒸馏水中溶解,采用释法取其不同浓度上清液与38株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置37℃培养箱内,培养48 h后检测其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 目的观察盆炎丸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盆炎丸置蒸馏水中溶解,采用释法取其不同浓度上清液与38株解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置37℃培养箱内,培养48 h后检测其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90%抑菌范围(MIC90)和半数抑菌范围(MIC50)。结果盆炎丸对38株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其MIC90≤34.34 mg/mL,MIC50≤17.17 mg/mL。结论盆炎丸在体外对UU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UU感染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丸 解脲支原体 MIC90 mic50
下载PDF
12种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分析
10
作者 刘秀 贾玉萍 +3 位作者 贾庆文 马玉奎 郭中坤 王可洲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测定12种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适合评价化合物对细菌及真菌抑制作用的MTT法,测定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 目的测定12种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适合评价化合物对细菌及真菌抑制作用的MTT法,测定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MIC_(50))。结果化合物A4、A7、A11、A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_(50)分别为7.05±4.67,1.11±0.21,14.12±0.54,9.86±2.31μmol/L;所有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A4、A7、A11、A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7抗菌活性较好,可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衍生物 MTT法 半数最低抑菌浓度(mic50)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生技霉素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兰香 刘京芳 +2 位作者 徐晓雯 母立新 林赴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0-30,共1页
生技霉素(Biotechnomycin)是我所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经生物工程发酵、分离、鉴别获得的一种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证明:本品对G<sup>+</sup>菌的MIC范围为0.002~2mg/L;MIC<sub>50</su... 生技霉素(Biotechnomycin)是我所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经生物工程发酵、分离、鉴别获得的一种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证明:本品对G<sup>+</sup>菌的MIC范围为0.002~2mg/L;MIC<sub>50</sub>~MIC<sub>90</sub>为0.03~4mg/L,MBC<sub>50</sub>~MBC<sub>90</sub>为0.25~6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技霉素 药效学 红霉素 体外抗菌实验 MIC90 mic50 大环内酯 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药效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中药牛至单体体外抗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奉祥 朱炳阳 +8 位作者 尹卫国 潭海平 迟秀玲 严宇桢 温曙光 李莲 颜涛 郭峰 吴移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唇形科植物牛至(满坡香)单体抗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作用,揭示牛至单体更广的抗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寻找新的抗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药物。方法采用直接液体培养基稀释方法,测定中药牛至单体对60株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体外... 目的观察唇形科植物牛至(满坡香)单体抗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作用,揭示牛至单体更广的抗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寻找新的抗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药物。方法采用直接液体培养基稀释方法,测定中药牛至单体对60株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体外抗菌效应。结果迷迭香酸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为1.024 mg/m l,咖啡酸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为0.512 mg/m l,香荆芥酚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为0.512 mg/m l,百里香酚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为0.512 mg/m l。结论中药牛至单体具有较强抗血清型解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牛至单体 半数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圆苞车前子乙醇提取物毒性及药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迪丽努尔.莎比托夫 敏德 +1 位作者 依布拉音 卢瑞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54-955,共2页
关键词 圆苞车前 乙醇提取物 抗炎 镇痛 mic50 LD50
下载PDF
12种抗菌药物体外抗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胜辉 尹卫国 刘腾飞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4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及β-内酰胺酶。结果显示:美满霉素、白霉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50分别为0.25mg/L、1mg/L,MIC90分别为2mg/L、8m...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4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及β-内酰胺酶。结果显示:美满霉素、白霉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50分别为0.25mg/L、1mg/L,MIC90分别为2mg/L、8mg/L。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抗菌作用次之,MIC50分别为0.5mg/L、1mg/L,MIC90均为32mg/L。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淋必治抗菌作用较弱,MIC50分别为4mg/L、8mg/L、16mg/L,MIC90分别为32mg/L、64mg/L、32mg/L。表皮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阿奇红霉素、头孢拉定、罗红霉素及菌必治有较高抵抗作用,耐药率分别达42.86%、59.18%、63.27%、67.35%及75.51%。49株表皮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81.63%。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性较多见,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表皮葡萄球菌的机会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酶 mic50
下载PDF
52株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娟 吴伟元 +1 位作者 陈升汶 何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非白色念珠菌(non-Candidaalbicans)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E-test法测定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6%,MIC50/MIC90为... 目的调查我院非白色念珠菌(non-Candidaalbicans)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E-test法测定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6%,MIC50/MIC90为3/16μg/ml;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38.5%,MIC50/MIC90为0.5/2μg/ml。对52株非白色念珠菌2种药物抗菌活性总体一致性为34.6%(18/52),28株(53.8%)对伊曲康唑剂量依赖敏感,但仍对氟康唑敏感。结论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表现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对非白色念珠菌耐药性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白色念珠菌 伊曲康唑 氟康唑 耐药分析 最低抑菌浓度(MIC) E-TEST法 MIC90 mic50 耐药特点 临床用药 抗菌活性 剂量依赖 不同程度 耐药率 一致性 耐药性 ml 敏感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果皮与种皮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刚 吴清韩 +1 位作者 刘志聪 吴锐冰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4-48,共5页
制备了凤凰单丛茶果皮与种皮的乙醇提取液,分别测定了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凤凰单丛茶果皮与种皮提取液对三种受试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提取液对三种受试细菌的抑菌... 制备了凤凰单丛茶果皮与种皮的乙醇提取液,分别测定了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凤凰单丛茶果皮与种皮提取液对三种受试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提取液对三种受试细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最强,其次分别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凤凰单丛茶果皮和种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果皮5.64 g/L和种皮9.23 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果皮16.92 g/L和种皮27.68 g/L.果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种皮提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果皮与种皮提取液 抑菌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光莲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又名环丙氟派酸,属第二代氟喹诺酮抗菌素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喹诺酮类药物中疗效较强的一种,其抗菌谱广,对需氧菌、厌氧性球菌和杆菌,耐革兰氏阳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类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均有很...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又名环丙氟派酸,属第二代氟喹诺酮抗菌素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喹诺酮类药物中疗效较强的一种,其抗菌谱广,对需氧菌、厌氧性球菌和杆菌,耐革兰氏阳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类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亦有良效.其MIC90为0.08~2μg/mL,优于诺氟沙星.头孢甲噻羧肟、头孢克罗、庆大霉素等,适用于全身感染,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环丙沙星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一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相互作用 革兰氏阳性杆菌 喹诺酮抗菌素 喹诺酮类药物 奇异变形杆菌 金葡萄球菌 mic50 抗菌谱广 大肠杆菌 抗菌作用 诺氟沙星 头孢克罗 庆大霉素 全身感染 临床应用 氟派酸 第二代 需氧菌 类杆菌
下载PDF
壳聚糖碘液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启锋 伍甜 +4 位作者 秦涛 何丽芳 张志坚 滕涛 王芳宇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4-66,共3页
采用MTT法等方法研究壳聚糖碘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得到壳聚糖碘液的50%抑菌浓度(MIC50)和最小菌浓度(MBC)分别为250 mg/L和600 mg/L。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碘液具有良好的杀白色念珠菌效果。
关键词 壳聚糖碘液 白色念珠菌 50%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可利霉素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苗 程琳 +4 位作者 李丹宇 吴喜成 谷普庆 郑歆 周黎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14-916,921,共4页
目的:评价可利霉素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内外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评价临床分离菌体外抗菌活性;通过小鼠生存率计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了解可利霉素体内抗菌活性... 目的:评价可利霉素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内外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评价临床分离菌体外抗菌活性;通过小鼠生存率计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了解可利霉素体内抗菌活性。结果:可利霉素对临床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在64-128μg·mL^(-1)之间,对耐碳青霉烯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在128μg·mL^(-1),体外实验表明其抗菌活性不佳,但对耐碳青霉烯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半数有效量(ED50)153.2mg·kg^(-1);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ED50为112.2mg·kg^(-1)。结论:可利霉素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弱,而在体内对耐碳青霉烯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霉素 临床分离菌 MIC值 ED50
下载PDF
豫西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20
作者 王清玲 王丽 刘淑鹤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7年第1期3-5,共3页
从洛阳地区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病料,经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分离得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对21个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采用与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联用测定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是否受... 从洛阳地区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病料,经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分离得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对21个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采用与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联用测定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是否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 96孔板 联合用药 MIC(50) MIC(9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