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L-101(Cr)-NH_(2)负载Ag催化4-硝基苯酚加氢研究
1
作者 田喜强 孙宇航 +4 位作者 叶文静 董艳萍 蒋雅然 曾庆喜 孙红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成4-氨基苯酚(4-AP)的性能。结果表明,3wt%Ag/MIL-101(Cr)-NH_(2)样品的催化加氢性能高于其它样品,仅用4 min可将4-NP催化加氢全部转化为4-AP。因此Ag/MIL-101(Cr)-NH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4-NP加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AG纳米粒子 4-硝基苯酚 催化加氢
下载PDF
功能化MIL-101(Cr)修饰QCM气相传感器的组装与甲酸识别
2
作者 陈雅婷 王鹏 +8 位作者 郭宝盈 付思芸 刘琬宁 陈舒仪 施羽 蔡松亮 郑盛润 范军 章伟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3,共14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可造成危害,因此发展可快速、灵敏检测VOCs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乙二胺(ED)和乙醇胺(EA)修饰MIL-101(Cr),制得了MIL-101(Cr)-ED和MIL-101(Cr)-EA,采用滴涂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可造成危害,因此发展可快速、灵敏检测VOCs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乙二胺(ED)和乙醇胺(EA)修饰MIL-101(Cr),制得了MIL-101(Cr)-ED和MIL-101(Cr)-EA,采用滴涂法制备了3种负载MIL-101(Cr)材料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气相传感器,研究了其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环己烷、二乙胺、甲酸、甲醛、氨气和乙酸的传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负载MIL-101(Cr)的传感器相比,负载MIL-101(Cr)-ED和MIL-101(Cr)-EA的QCM传感器对甲酸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在甲酸浓度为350 mg/L时,传感器的振荡频率分别下降至-375.6和-232.1 Hz.在甲酸浓度为5~350 mg/L时,负载MIL-101(Cr)-ED的QCM传感器对甲酸响应的灵敏度为0.95 Hz·L·mg^(-1),检测限为0.95mg/L,表现出线性良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这表明此类QCM气相传感器在VOCs实时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mil-101(cr) 功能化 气相传感器 甲酸识别
下载PDF
酞菁敏化MIL-53(Al)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3
作者 赵凯慧 张雨帆 +3 位作者 朱亚芳 田敏 杨嫣 张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1-2237,共7页
采用水热法将羧基取代金属酞菁(MTc Pc,M=Mn、Fe、Co、Ni、Cu、Zn)负载在金属有机框架MIL-53(Al)表面上,制备了复合材料MTcPc/MIL-53(Al)。通过SEM、XRD、FTIR、UV-Vis吸收光谱和XPS对MTcPc/MIL-53(Al)进行了表征,在常温常压、空气中氧... 采用水热法将羧基取代金属酞菁(MTc Pc,M=Mn、Fe、Co、Ni、Cu、Zn)负载在金属有机框架MIL-53(Al)表面上,制备了复合材料MTcPc/MIL-53(Al)。通过SEM、XRD、FTIR、UV-Vis吸收光谱和XPS对MTcPc/MIL-53(Al)进行了表征,在常温常压、空气中氧气为氧化剂的条件下,测试其对噻吩/正辛烷为模拟燃油的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结果表明,MTcPc分子以有序晶态形式较均匀地分散在MIL-53(Al)表面上,其平面共轭结构对MIL-53(Al)晶体特定方向的生长具有明显诱导作用。与MTcPc相比,MTcPc/MIL-53(Al)的Q带存在一定程度的红移,扩展了光响应范围。MnTcPc/MIL-53(Al)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脱硫性能,催化反应150 min,噻吩转化率100%,经4次循环后,噻吩转化率为93.01%。MTcPc与MIL-53(Al)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提高了MTcPc的分散,MIL-53(Al)的呼吸效应促进了噻吩分子和氧分子在MTcPc/MIL-53(Al)表面的强吸附富集作用,有利于活性中间体MIL-53(Al)/MTcPc–^(1)O_(2)的形成,从而提高了氧化脱硫的活性;MTcPc的共轭结构和中心离子的构型也是影响氧化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酞菁 mil-53(Al) 水热法 光催化 氧化脱硫 催化技术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κ-卡拉胶/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
4
作者 李娜 夏玮 +2 位作者 孙思宇 王禹洋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5-2408,共14页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CMC/κ-卡拉胶(κ-CG)气凝胶为载体,原位负载一种常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制备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并研究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相比于CMC和CMC/κ-CG气凝胶,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不仅吸附量得以提高,其耐碱性及抗盐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在pH 4.0—9.0范围内和高盐浓度下对CIP均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均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在中性条件下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05 mmol·g^(-1)和1.464 mmol·g^(-1).结合表观吸附性能结果和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光谱特征分析得出,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高效吸附是氢键、静电吸附、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络合作用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Fe^(3+)离子浸出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浓度阈值,较好地解决了原粉末状MIL-53在实际水体中易流失难回收的问题.相比于CMC/MIL-53,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CIP具有更佳的吸附去除性能,有着更为优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羧甲基纤维素 Κ-卡拉胶 mil-53 环丙沙星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下载PDF
基于MIL-53(Fe)构建异相UV/H_(2)O_(2)活化体系高效降解水中四氢呋喃
5
作者 邢云青 吴天阳 +1 位作者 黄敏轩 冀世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2-2394,共13页
为克服均相光-芬顿体系中pH范围窄、H_(2)O_(2)活化效率低、Fe^(2+)无法循环使用等缺陷,制备了Fe基MOFs材料MIL-53(Fe)以构建异相H_(2)O_(2)高效活化体系,并通过XRD、XPS以及UV-vis等表征,以探究MIL-53(Fe)/UV/H_(2)O_(2)体系去除THF的... 为克服均相光-芬顿体系中pH范围窄、H_(2)O_(2)活化效率低、Fe^(2+)无法循环使用等缺陷,制备了Fe基MOFs材料MIL-53(Fe)以构建异相H_(2)O_(2)高效活化体系,并通过XRD、XPS以及UV-vis等表征,以探究MIL-53(Fe)/UV/H_(2)O_(2)体系去除THF的性能及机理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IL-53(Fe)/UV/H_(2)O_(2)体系相比于UV/H_(2)O_(2),降解效率提升了2.4倍,其准一阶降解速率常数(0.0487 min^(-1))是UV/H_(2)O_(2)体系(0.0205 min^(-1))的2.375倍,并在pH≈6.8(原水),H_(2)O_(2)添加量为20 mmol·L^(-1),MIL-53(Fe)投加量为0.1 g·L^(-1)时,降解效果最佳,50 min达到了94.7%;通过LC-MS分析确定了中间产物,提出了可能的THF降解途径,并利用Gaussian软件通过DFT计算作了验证;从OUR、BOD5/COD、AOS(高级氧化态)、COS(碳氧化态)4方面证明了降解前后溶液可生化性由弱到强的提升;结合活性物种淬灭实验、Fe^(3+)、e^(-)蒙蔽实验以及价导带分析提出了潜在的THF降解机理,验证出·OH是THF降解过程中最重要的活性物种,而光生e-是反应速率提升的主要驱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 mil-53(Fe) 光催化 可生化性 降解机理
下载PDF
基于静电和金属络合协同作用的MIL-101(Cr)-NH_(2)高效吸附水中单宁酸
6
作者 李运龙 刘忆贤 +5 位作者 刘苗 韩继龙 周理龙 李正杰 甄崇礼 刘润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7-284,共8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改性的MIL-101(Cr),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MIL-101(Cr)-NH_(2)对废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pH值、吸...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改性的MIL-101(Cr),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MIL-101(Cr)-NH_(2)对废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及离子强度对其单宁酸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其对单宁酸的吸附机理。随着溶液pH增大,MIL-101(Cr)-NH_(2)对单宁酸的吸附量逐渐升高,最佳pH为7.0。MIL-101(Cr)-NH_(2)对单宁酸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为多层化学吸附。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同时控制吸附过程。在T=303 K、pH=7时,MIL-101(Cr)-NH_(2)饱和吸附量高达2031 mg/g。通过Zeta电位和FTIR等表征分析发现,单宁酸主要靠静电作用和金属络合作用被吸附在MIL-101(Cr)-NH_(2)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吸附 单宁酸 静电作用 络合作用
下载PDF
MIL-101(Cr)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苯系和氯代VOCs
7
作者 张玉 崔进 +1 位作者 梅连瑞 史芯沂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检出限为0.7~1.9 ng。在5、30、70 ng添加量下,15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0%~126%、91.7%~133%和77.6%~1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6%~18%、2.9%~20%和1.3%~20%。MIL-101(Cr)填料吸附管测试稳定性和不同批次吸附管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50%~14%和0.30%~18%。MIL-101(Cr)填料吸附管基于质量更少的填料实现了对苯系和氯代VOCs更高效的吸附、富集和热脱附,有助于降低吸附采样管的气体穿透风险。该研究拓展了MOFs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cr)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吸附管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MIL-53(Fe)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其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8
作者 张莹 刘冰 郭华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59-60,43,共3页
目的: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高效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基MOF材料MIL-53(Fe),利用XRD、FT-IR、XPS、SEM、UV-Vis DRS、BET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和机理。结果:在可见光... 目的: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高效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基MOF材料MIL-53(Fe),利用XRD、FT-IR、XPS、SEM、UV-Vis DRS、BET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和机理。结果:在可见光下,当降解时间为180 min、盐酸四环素质量浓度为20 mg/L、材料的加入量为0.2 g/L时,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为98%。结论:研究发现,降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加入量和溶液初始pH值均对降解效果有较大影响。催化降解机理研究发现,降解过程中超氧自由基(·O_(2)^(-))起主要作用,空穴(h+)起次要作用,羟基自由基(·OH)无作用。材料的稳定性评价研究发现,5次循环降解后材料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 mil-53(Fe) 可见光
下载PDF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IL-53(Al)-NH_(2)membranes with high ion selectivity and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9
作者 Wenmin Li Zheng Liu +4 位作者 Xingya Li Rongqiang Fu Zhaoming Liu Tingting Xu Tongwen X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7,I0010,共8页
The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sodium(Na^(+))and lithium(Li^(+))from seawater and salt lakes is increasingly demanding due to their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chemical industries.However,coexisting cations such as divale... The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sodium(Na^(+))and lithium(Li^(+))from seawater and salt lakes is increasingly demanding due to their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chemical industries.However,coexisting cations such as divalent calcium(Ca^(2+))and magnesium(Mg^(2+))ions are at the subnanometer scale in diameter,similar to target monovalent ions,making ion separation a great challenge.Here,we propose a simple and fast secondary growth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IL-53(Al)-NH_(2)membranes on the surface of anodic aluminum oxide.Such membranes contain angstrom-scale(~7Å)channels for the entrance of small monovalent ions and water molecules,endowing the selectivities for monovalent cations over divalent cations and water over salt molecules.The resulting high-connectivity MIL-53(Al)-NH_(2)membranes exhibit excellent i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a selectivity of 121.42 for Na^(+)/Ca^(2+)and 93.81 for Li^(+)/Mg^(2+))and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a water/salt selectivity of up to 5196).This work highlight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as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realizing ion separation and desalination in liqui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il-53(Al)-NH_(2) MEMBRANE ion selectivity DESALINATION
下载PDF
富含氧空位S型MIL-101(Fe)/BiOCl异质结增强光催化去除Cr(Ⅵ)
10
作者 王春春 游常俊 +3 位作者 戎珂 申楚琦 杨方 李世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Cr(Ⅵ)污染物有毒有害且不可生物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光催化技术可实现Cr(Ⅵ)的有效去除,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具有良好前景。因此,本文通过在富含氧空位(OV)的BiOCl微球表面原位生长MIL-101(Fe)晶体,构建了一种新型富氧缺陷... Cr(Ⅵ)污染物有毒有害且不可生物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光催化技术可实现Cr(Ⅵ)的有效去除,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具有良好前景。因此,本文通过在富含氧空位(OV)的BiOCl微球表面原位生长MIL-101(Fe)晶体,构建了一种新型富氧缺陷MOF基S型异质结催化剂-MIL1--101(Fe)/BiOCl。这种催化剂在高浓度Cr(Ⅵ)的光催化还原中表现出优异活性,60 min内对Cr(Ⅵ)溶液(10 mg·L^(-1),100 mL)的光还原效率达到88.5%,其光催化效率分别是BiOCl和MIL-101(Fe)的4.4和9.0倍。而且,MIL-101(Fe)/BiOCl还表现出良好的抗环境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际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富含氧空位的S型MIL-101(Fe)/BiOCl异质结构暴露了大量活性位点,促进了界面电荷分离,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另外,经过活性自由基检测发现,e^(-)和·O_(2)^(-)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开发用于环境治理的缺陷半导体/MOF S型光催化剂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S型异质结 mil-101(Fe) BiOCl cr(Ⅵ)光还原 氧空位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凌南秀 吴宝珍 +1 位作者 黄缘缘 张丹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含有不同碳材料的MIL-53(Fe)/C复合材料,并且应用XRD、SEM、PL等进行表征。在氙灯光源的照射下,以ρ(罗丹明B)=10 mg/L溶液为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53(Fe)/AC复合材料能够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位,MI...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含有不同碳材料的MIL-53(Fe)/C复合材料,并且应用XRD、SEM、PL等进行表征。在氙灯光源的照射下,以ρ(罗丹明B)=10 mg/L溶液为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53(Fe)/AC复合材料能够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位,MIL-53(Fe)/AC复合材料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mil-53(Fe) 碳材料
下载PDF
基于Sb_(2)SnO_(5)/MIL-53(Al)高选择性异丁醛催化发光传感器的研究
12
作者 何九妹 张仟春 +3 位作者 万承诚 姜丽 班照茹 杨舒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制备了一种纳米Sb_(2)SnO_(5)/MIL-53(Al)复合材料,用于构建痕量异丁醛的催化发光(CTL)传感器。对CTL的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异丁醛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2s和5s,在0.00500mg/L 20.0mg/L浓度范围内催化发光强... 制备了一种纳米Sb_(2)SnO_(5)/MIL-53(Al)复合材料,用于构建痕量异丁醛的催化发光(CTL)传感器。对CTL的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异丁醛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2s和5s,在0.00500mg/L 20.0mg/L浓度范围内催化发光强度与异丁醛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57),检出限为1.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1.3%此传感器用于分析实际样品中异丁醛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的回收率(86.0%-106%),RSD(n=5)为4.7%-9.7%结果表明基于Sb_(2)SnO_(5)/MIL-53(Al)的CTL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在异丁醛的痕量分析和环境监测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nO_(5)/mil-53(Al) 催化发光 气体传感 异丁醛
下载PDF
氨气改性的NH_3@MIL-53(Cr)吸附CO_2和CH_4的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琰 王莎 +2 位作者 张志娟 夏启斌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59-1763,共5页
采取水热法成功合成MIL-53(Cr)晶体,分别应用0.1、1、3 mol·L?1的氨气对MIL-53(Cr)进行改性,制得系列的NH3@MIL-53(Cr)-1#,NH3@MIL-53(Cr)-2#,NH3@MIL-53(Cr)-3#。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MIL-53(Cr)晶体相比,尽管制得NH3@MIL-53(Cr... 采取水热法成功合成MIL-53(Cr)晶体,分别应用0.1、1、3 mol·L?1的氨气对MIL-53(Cr)进行改性,制得系列的NH3@MIL-53(Cr)-1#,NH3@MIL-53(Cr)-2#,NH3@MIL-53(Cr)-3#。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MIL-53(Cr)晶体相比,尽管制得NH3@MIL-53(Cr)系列材料的比表面积依次减少,但其单位比表面积的CO2吸附容量大小依次为:NH3@MIL-53(Cr)-3#>NH3@MIL-53(Cr)-2#>NH3@MIL-53(Cr)-1#。表明氨气改性会使得材料表面的碱性增强,从而增强了其对酸性气体CO2的吸附。此外,改性后的NH3@MIL-53(Cr)对水蒸气的吸附量明显减少,表明其憎水性能得到改善。较高浓度氨气改性会导致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幅下降,会引起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下降。用1 mol·L?1浓度的氨气改性得到的NH3@MIL-53(Cr)-2#,不仅对CO2的吸附容量最大,而且对CH4的吸附容量明显下降,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改性材料NH3@MIL-53(Cr)-2#对CO2/CH4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cr) 二氧化碳 甲烷 水蒸气 吸附 氨气
下载PDF
组氨酸改性MIL-53(Al)吸附重金属Pb(Ⅱ)的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艳芝 李纪鹏 +1 位作者 陈咏梅 潘军青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212-215,共4页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分析表征以及表面吸附等实验手段,涵盖了配位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物理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适合大学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MOF材料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Al) 组氨酸 重金属污染 吸附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MoS_(2)@2Br-MIL-53(Fe)@g-C_(3)N_(4)三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光芬顿降解RhB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佳红 郑馨 +1 位作者 蔺小朋 马嘉祺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6,共13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光芬顿催化剂MoS_(2)@2Br-MIL-53(Fe)@g-C_(3)N_(4)。通过XRD、SEM、FT-IR、XPS、EI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MoS_(2)和g-C_(3)N_(4)的引入对2Br-MIL-53(Fe)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及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光芬顿催化剂MoS_(2)@2Br-MIL-53(Fe)@g-C_(3)N_(4)。通过XRD、SEM、FT-IR、XPS、EI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MoS_(2)和g-C_(3)N_(4)的引入对2Br-MIL-53(Fe)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及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了H_(2)O_(2)用量、RhB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初始RhB溶液pH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浓度为5 m M,RhB溶液浓度为10 mg/L,催化剂浓度为0.1 g/L以及pH=4的最佳反应条件下,MoS_(2)@2Br-MIL-53(Fe)@g-C_(3)N_(4)在40 min对RhB的降解效率为93.7%。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RhB降解体系中e-起主要作用,并给出了可能的光芬顿降解RhB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mil-53(Fe) MoS_(2) 光芬顿
下载PDF
自支撑MIL-53(Fe)基复合纳米吸附剂对含Cr(Ⅵ)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焕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三聚氰胺海绵(MF)上原位生长MIL-53(Fe),制备了自支撑吸附剂MF@MIL-53(Fe),并将其应用于吸附废水中Cr(Ⅵ)。结果表明,MF@MIL-53(Fe)吸附废水中Cr(Ⅵ)的适宜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0.2 g/L、pH=7、初始Cr(Ⅵ)浓度8 mg/L、...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三聚氰胺海绵(MF)上原位生长MIL-53(Fe),制备了自支撑吸附剂MF@MIL-53(Fe),并将其应用于吸附废水中Cr(Ⅵ)。结果表明,MF@MIL-53(Fe)吸附废水中Cr(Ⅵ)的适宜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0.2 g/L、pH=7、初始Cr(Ⅵ)浓度8 mg/L、吸附时间120 min,此时MF@MIL-53(Fe)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为38.9 mg/g。MF@MIL-53(Fe)吸附剂循环利用性能良好,5次吸附与解吸附后,平衡吸附量保持率仍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mil-53(Fe) 吸附 自支撑 cr(Ⅵ) 废水处理 原位生长法
下载PDF
Fe_(2)O_(3)/MIL-53(Fe)/rGO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孟祖超 崔孟凡 +1 位作者 王恒 翟文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216,222,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气体储存、分离、分子识别、磁性和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MOFs较差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先以铁基有机骨架化合物(MIL-53(Fe))为牺牲模板,通过简单易控的煅烧方式制备...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气体储存、分离、分子识别、磁性和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MOFs较差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先以铁基有机骨架化合物(MIL-53(Fe))为牺牲模板,通过简单易控的煅烧方式制备出Fe_(2)O_(3)/MIL-53(Fe),然后将其与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Fe_(2)O_(3)/MIL-53(Fe)/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Fe_(2)O_(3)/MIL-53(Fe)/rG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Fe_(2)O_(3)/MIL-53(Fe)/r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25℃下,可见光光照1h后,0.2g/L Fe_(2)O_(3)/MIL-53(Fe)/rGO可实现对10mg/L亚甲基蓝(MB)的100%降解。该光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效率高,且重复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Fe_(2)O_(3) mil-53(Fe) 光催化 制备
下载PDF
酸性质调控对Pd/MIL-100(Cr)催化苯甲醇一步氧化制缩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子鹏 耿佳鑫 +3 位作者 刘颖雅 孙志超 王瑶 王安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0-159,共10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Cr),通过双溶剂浸渍和氢气还原制备了双功能催化剂Pd/MIL-100(Cr).以苯甲醇一步氧化制缩醛为模型反应,研究了载体表面酸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可以有效提高苯甲醇氧化反应的...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Cr),通过双溶剂浸渍和氢气还原制备了双功能催化剂Pd/MIL-100(Cr).以苯甲醇一步氧化制缩醛为模型反应,研究了载体表面酸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可以有效提高苯甲醇氧化反应的速率,不同还原温度及活化温度均对MIL-100(Cr)的酸性质有影响,进而影响缩醛产物的选择性.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及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表征结果表明,升高催化剂处理温度,L酸中心增加,B酸中心减少,B酸中心对提高缩醛选择性有利.在最优条件下,70℃反应12 h,苯甲醇的转化率大于99.9%,缩醛的选择性为76.2%.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Pd物种及载体MIL-100(Cr)的电子性质,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及NH3-TPD表征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0(cr) 苯甲醇 缩醛 串联反应
下载PDF
金属骨架材料MIL-53(Cr)合成及其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满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863,共6页
采用新配比(n(Cr3+):n(H2BDC):n(H2O)=1:2:280),水热法合成MOFs材料MIL-53(Cr)。材料后处理过程采用溶剂置换法。通过XRD、TG、SEM、IGA的表征手段对不同条件下合成后MIL-53(Cr)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N2、CO2、CH4、C2H4、C2H6单组份气... 采用新配比(n(Cr3+):n(H2BDC):n(H2O)=1:2:280),水热法合成MOFs材料MIL-53(Cr)。材料后处理过程采用溶剂置换法。通过XRD、TG、SEM、IGA的表征手段对不同条件下合成后MIL-53(Cr)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N2、CO2、CH4、C2H4、C2H6单组份气体吸附实验对样品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新的制备方案在制备过程中能够更稳定地合成出高纯度的MIL-53(Cr)产物,溶剂置换的后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将孔道内H2BDC除去,经过后处理MIL-53(Cr)比表面积为1355.9 m2 g 1,通过初步的气体吸附实验表明该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金属有机骨架) mil-53(cr) 合成条件优化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利用辐射法在四氢吡喃水溶液中对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进行表面改性
20
作者 虞鸣 刘泽鹏 +4 位作者 刘莎 李万新 王自强 李林繁 李景烨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金属有机框架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亲水性的改变常通过改变其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类型来重新合成。本文利用辐射法将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在四氢吡喃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改性,大量的羟基被引入到表面,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并... 金属有机框架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亲水性的改变常通过改变其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类型来重新合成。本文利用辐射法将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在四氢吡喃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改性,大量的羟基被引入到表面,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并在不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四氢吡喃的辐解产物通过共价键结合到材料的表面,X射线衍射谱证明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在辐照后仍然保留,比表面积从1520 m^(2)/g大幅增长至3247 m^(2)/g,水接触角从超疏水的156.7°降低至亲水的53.7°。结果表明:辐照下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与四氢吡喃的反应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本研究有望将辐射法应用于简单快速改性制备各种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cr) 四氢吡喃 辐解反应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