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粒状头样2(grainyhead like 2,GRHL2)表达、Mutl homolog 1(MLH1)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整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就诊,经手术并治疗确诊的NSCLC患者486例;...目的探究粒状头样2(grainyhead like 2,GRHL2)表达、Mutl homolog 1(MLH1)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整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就诊,经手术并治疗确诊的NSCLC患者486例;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GRHL2、MLH1的表达情况、肿瘤分类、临床分期、预后等情况。结果486例NSCLC患者,在年龄>40、肿瘤大小>3cm、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组织类型为鳞癌的患者较多,且差异较为明显(P均<0.01)。GRHL2在癌组织中379例呈现高表达,107例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187例呈现高表达,299例呈现低表达,GRHL2在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趋势,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趋势;GRHL2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1)。在NSCLC中MLH1基因甲基化占比为46.84%,其中部分甲基化为34.29%;完全甲基化为12.55%。在癌旁组织中甲基化占比为24.61%,其中部分甲基化为5.52%;完全甲基化为19.09%。NSCLC中MLH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Spearman分析显示,GRHL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显著相关(P<0.01),与组织类型明显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MLH1甲基化、GRHL2高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成反比(P<0.01)。结论MLH1甲基化、GRHL2差异表达与NSCLC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同时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在NSCLC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D44V6、MLH1及MSH2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活血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采用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 N-nitrosoguanidine,MNNG)为主同...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D44V6、MLH1及MSH2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活血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采用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 N-nitrosoguanidine,MNNG)为主同时配合0.3g/L雷尼替丁、400 mL/L乙醇及饥饱失常的多因素造模法建立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胃复春组(0.86 g/kg)、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每组8只,每组每天给予等量(10 mL/kg)的不同药物灌胃一次,连续10 wk.实验末处死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后,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V6、MLH1及MSH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D44V6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5.12±1.96 vs 0.25±0.46,P<0.01);健脾活血方高、中剂量组CD44V6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2.25±0.71,3.25±0.31vs 5.12±1.96,P<0.01或P<0.05),低剂量组C D44V6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CD44V6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明显降低(2.25±0.71 vs4.62±1.19,P<0.01),中、低剂量组CD44V6表达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LH1、MSH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降低(3.75±1.04 vs 8.00±0.926;3.62±1.69 vs 7.25±2.12,P<0.01);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MLH1、MSH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升高(6.50±0.93,5.25±1.49,5.12±1.25 vs 3.75±1.04;6.62±2.13,6.00±1.51,5.50±1.41 vs 3.62±1.69,P<0.01或P<0.05);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MLH1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明显升高(6.50±0.93 vs 4.88±1.25,P<0.05),中、低剂量组MLH1及高、中、低剂量组MSH2表达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可通过降低CD44V6表达,上调MLH1、MSH2表达,减少细胞的非正常侵袭和转移,增强基因的错配修复功能,减少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发挥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粒状头样2(grainyhead like 2,GRHL2)表达、Mutl homolog 1(MLH1)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整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就诊,经手术并治疗确诊的NSCLC患者486例;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GRHL2、MLH1的表达情况、肿瘤分类、临床分期、预后等情况。结果486例NSCLC患者,在年龄>40、肿瘤大小>3cm、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组织类型为鳞癌的患者较多,且差异较为明显(P均<0.01)。GRHL2在癌组织中379例呈现高表达,107例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187例呈现高表达,299例呈现低表达,GRHL2在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趋势,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趋势;GRHL2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1)。在NSCLC中MLH1基因甲基化占比为46.84%,其中部分甲基化为34.29%;完全甲基化为12.55%。在癌旁组织中甲基化占比为24.61%,其中部分甲基化为5.52%;完全甲基化为19.09%。NSCLC中MLH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Spearman分析显示,GRHL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显著相关(P<0.01),与组织类型明显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MLH1甲基化、GRHL2高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成反比(P<0.01)。结论MLH1甲基化、GRHL2差异表达与NSCLC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同时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在NSCLC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D44V6、MLH1及MSH2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活血方对其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采用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 N-nitrosoguanidine,MNNG)为主同时配合0.3g/L雷尼替丁、400 mL/L乙醇及饥饱失常的多因素造模法建立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胃复春组(0.86 g/kg)、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每组8只,每组每天给予等量(10 mL/kg)的不同药物灌胃一次,连续10 wk.实验末处死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后,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V6、MLH1及MSH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D44V6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5.12±1.96 vs 0.25±0.46,P<0.01);健脾活血方高、中剂量组CD44V6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2.25±0.71,3.25±0.31vs 5.12±1.96,P<0.01或P<0.05),低剂量组C D44V6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CD44V6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明显降低(2.25±0.71 vs4.62±1.19,P<0.01),中、低剂量组CD44V6表达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LH1、MSH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降低(3.75±1.04 vs 8.00±0.926;3.62±1.69 vs 7.25±2.12,P<0.01);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MLH1、MSH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升高(6.50±0.93,5.25±1.49,5.12±1.25 vs 3.75±1.04;6.62±2.13,6.00±1.51,5.50±1.41 vs 3.62±1.69,P<0.01或P<0.05);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MLH1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明显升高(6.50±0.93 vs 4.88±1.25,P<0.05),中、低剂量组MLH1及高、中、低剂量组MSH2表达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可通过降低CD44V6表达,上调MLH1、MSH2表达,减少细胞的非正常侵袭和转移,增强基因的错配修复功能,减少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发挥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