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生肌膏介导NLRP3对放射性皮炎大鼠MPO、Hyp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杨文博 孙云川 +2 位作者 杨洪娟 杜强 徐旭英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清热生肌膏介导NLRP3炎性小体对放射性皮炎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及MPO、Hy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健康大鼠90只,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放射性皮炎大鼠模型)、治疗组(模型+清热生肌膏)、对照组(模型+复方茶多酚软膏),每组... 目的 清热生肌膏介导NLRP3炎性小体对放射性皮炎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及MPO、Hy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健康大鼠90只,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放射性皮炎大鼠模型)、治疗组(模型+清热生肌膏)、对照组(模型+复方茶多酚软膏),每组各20只。另设抑制剂组(NLRP3抑制剂)10只。通过创面愈合率衡量创面愈合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细胞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MPO活性。免疫印迹检测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在治疗后第1 d时的创面愈合无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在治疗3~21 d时的创面愈合均低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治疗3~21 d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比较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PO表达升高、Hyp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MPO表达降低、Hyp表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PO及Hyp表达对比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P<0.05)。治疗组与抑制剂组大鼠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清热生肌膏可抑制MPO水平并促进Hyp表达,对放射性皮炎大鼠皮肤损伤修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NLRP3炎性小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生肌膏 NLRP3炎性小体 放射性皮炎大鼠 皮肤损伤修复 mpo、Hyp表达水平
下载PDF
PTGD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GradeⅡ急性胆囊炎ACTH、MPO及Cor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袁伟 姜世涛 +2 位作者 张长乐 吴小虎 丁蒙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622-1625,1630,共5页
目的分析PTGD后择期LC治疗对GradeⅡ急性胆囊炎ACTH、MPO及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安徽中科庚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即甲组(急诊行LC治疗,未行PTGD)38例、乙组(PTGD引流管拔出后... 目的分析PTGD后择期LC治疗对GradeⅡ急性胆囊炎ACTH、MPO及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安徽中科庚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即甲组(急诊行LC治疗,未行PTGD)38例、乙组(PTGD引流管拔出后72 h后行LC,早期)43例和丙组(PTGD引流管拔出后14~30 d后行LC,晚期)40例。对比三组手术情况、炎症因子、肝功能、ACTH、MP、Co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甲组LC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长及住院天数均长于丙组、乙组,失血量、中转开腹率高于丙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LC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长及住院天数均长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术后1 d hs-CRP、PCT、IL-6、ST、ALT、ALP、ACTH、MPO及Cor:甲组>丙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甲组>丙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后择期LC治疗对GradeⅡ急性胆囊炎ACTH、MPO及Cor水平影响小,且并发症低;而PTGD后早期行LC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炎症因子,且术后应激反应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GD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GradeⅡ急性胆囊炎 ACTH mpo COR
下载PDF
HS-cTNT、MPO、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
3
作者 成睿锋 《新疆医学》 2024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分析HS-cTNT、MPO、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ACS患者96例为研究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中包括ST抬... 目的分析HS-cTNT、MPO、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ACS患者96例为研究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中包括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者34例、非STEMI(NSTEMI)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30例。纳入同期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Hs-cTnT、MPO、NT-proBNP水平情况,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截止值以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cTnT、MPO、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EMI、NSTEMI、UAP患者的Hs-cTnT、MPO、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EMI、NSTEMI患者的HscTnT、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UAP患者(P<0.05);STEMI患者的Hs-cTnT、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STEMI患者(P<0.05),而STEMI、NSTEMI、UAP患者之间MPO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s-cTnT、NT-proBNP与MPO呈正相关性(r=0.71、0.58,P<0.05)。Hs-cTnT与NT-proBNP呈正相关性(r=0.79,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Hs-cTnT、NT-proBNP与MPO三者联合诊断的AUC显著大于单一指标(P<0.05)。同时三者联合的灵敏度(93.75%)、特异度(91.67%)分别高于单一指标Hs-cTnT(70.83%、67.71%)、NT-proBNP(78.13%、76.04%)与MPO(83.33%、81.25%)(P<0.05)。结论ACS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其Hs-cTnT、NT-proBNP与MPO水平越高,Hs-cTnT、NT-proBNP与MPO三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HS-cTNT mpo NT-PROBNP 诊断
下载PDF
血清MPO、PR3和GBM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刘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诊断中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蛋白酶3(protease 3,PR3)和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诊断中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蛋白酶3(protease 3,PR3)和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所有纳入人员均予以血清MPO、PR3、GBM抗体检测,比较两组MPO、PR3、GBM抗体检验值,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PO、PR3、GBM抗体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MPO、PR3、GBM抗体检验值均明显更高(P<0.05);MPO、PR3、GBM检测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单项检测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分别为中等、中等、一般,Kappa=0.5167、0.4500、0.4000,而MPO联合PR3、MPO联合GBM、PR3联合GBM检测的一致性均较强,Kappa=0.7833、0.7667、0.7500,不过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最为接近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程度很强,Kappa=0.9667;较之MPO、PR3、GBM单方法检测或两两联合检测,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准确度、灵敏度均明显更高(P<0.05);较之MPO单方法检测,MPO、PR3、GBM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特异度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MPO、PR3、GBM三者联合检测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o PR3 GBM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诊断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主干光缆全MPO预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元海 曹文辉 吴鹏 《电力勘测设计》 2019年第8期34-38,共5页
本文提出主干光缆全部采用MPO预制光缆的智能变电站光纤连接方案。方案在集中接线柜采用了接线形式简洁的MPO光端子实现舱内外光缆转接,并将MPO-LC转接盒分散布置在各设备柜内。较全面地解决了缆线通道拥挤、运行检修不便、集中接线柜... 本文提出主干光缆全部采用MPO预制光缆的智能变电站光纤连接方案。方案在集中接线柜采用了接线形式简洁的MPO光端子实现舱内外光缆转接,并将MPO-LC转接盒分散布置在各设备柜内。较全面地解决了缆线通道拥挤、运行检修不便、集中接线柜凌乱的问题,同时可将集中接线柜设计成微型柜体有效提升了预制舱的空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光缆 mpo预制光缆 mpo光端子 mpo-LC转接盒 微型柜体 智能变电站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MPO、MMP-9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郭英利 吕冰 +2 位作者 王小威 王伟 张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483-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索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髓过氧化酶(MPO)、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70例予常规治疗联合瑞舒伐他... 目的:探索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髓过氧化酶(MPO)、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70例予常规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及MPO、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LVEF和E/A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和hs-CRP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MPO和MMP-9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SO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用于CHF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和抗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慢性心衰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mpo MMP-9
下载PDF
结肠康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MPO、NO、iNOS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关丽华 龚玉芳 +1 位作者 张弘 商亚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9-67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结肠康(黄芪、白术、茯苓、延胡索、黄连、三七等)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结肠康(黄芪、白术、茯苓、延胡索、黄连、三七等)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颈背部3%恶唑酮致敏2 d,第6天用1.5%恶唑酮灌肠,灌肠当日开始灌胃不同剂量结肠康。灌胃3 d后,处死小鼠,测定结肠组织MPO活性和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NOS蛋白表达。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PO活性显著增加(P<0.01),NO水平、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肠康(6.4、12.8、25.6 g/kg)组和柳氮磺胺吡啶(0.2 g/kg)组均能显著降低MPO活性、NO水平和iNOS蛋白表达(P<0.01);阳性对照药柳氮磺胺吡啶也有相似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结肠康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MPO活性、NO水平、iNOS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康 溃疡性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mpo) 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氧合酶(iNOS)
下载PDF
CYP2E1和MP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慢性苯中毒危险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万俊香 施锦绣 +6 位作者 高晓玲 管继如 刘薇薇 曹多志 金锡鹏 胡赓熙 夏昭林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CYP2E1(cytochromeP45 0 2E1)和MPO(myeloperoxidas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以 15 6名慢性苯中毒工人作为病例组 ,以 15 2名接触苯而未中毒的工人作为对照组。用PCR、测序和DHPLC等分子...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CYP2E1(cytochromeP45 0 2E1)和MPO(myeloperoxidas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以 15 6名慢性苯中毒工人作为病例组 ,以 15 2名接触苯而未中毒的工人作为对照组。用PCR、测序和DHPLC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CYP2E1和MPO基因上的SNP ,比较病例组、对照组间的差别。 [结果 ]在男性苯中毒者中 ,MPO基因的c . 463G/A基因型的比例为 2 2 95 % ,高于对照组的 7 14 % (OR =3 87,95 %CI :1 0 8~ 15 0 9,P <0 0 5 )。在经常吸烟的研究对象中 ,携带CYP2E1基因c . 12 93G/C或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G/G基因型的 3 3 0倍 (95 %CI :0 88~ 12 71,P <0 0 5 )。 [结论 ]具有CYP2E1基因c . 12 93C/C或C/G基因型而又经常吸烟的个体可能对苯中毒性较易感。男性苯中毒者MPO基因c . 463G/A基因型高频率与理论推断不符 ,提示苯中毒的发生可能是多基因、多因素 (如生活方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CYP2E1 mpo 基因多态性 生活方式
下载PDF
MPO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方艳 张娟 +1 位作者 尹立红 浦跃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MPO和NAT2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结果 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OR=0.505,95%CI=0.325~0.847).NAT2乙酰化表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5);但NAT2*5 481T等位基因和NAT2*6 590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O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NAT2乙酰化表型可能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关,但NAT2*5(C481T)、NAT2*6(G590A)单核苷酸突变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mpo) N-乙酰基转移酶2(NAT2)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白血病
下载PDF
国产MPOS系统精度测试与评估方法
10
作者 党涛 王凯 +2 位作者 张海波 耿彦龙 王明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75,共9页
微小型位置姿态测量系统(MPOS)是为观测载荷提供实时运动补偿信息的关键设备。针对国产MPOS在实时单点、事后差分和实时差分(RTK)定位等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精度测试问题,结合通用航空载荷研制要求和摄影测量工程应用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基... 微小型位置姿态测量系统(MPOS)是为观测载荷提供实时运动补偿信息的关键设备。针对国产MPOS在实时单点、事后差分和实时差分(RTK)定位等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精度测试问题,结合通用航空载荷研制要求和摄影测量工程应用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POS直接对比的测试方法和基于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对国产MPOS测量精度及成图精度开展综合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直接对比法及航测成图法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国产MPOS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性能状态,且在相对理想作业条件下,采用一定数量控制点参与区域网联合平差,能够满足1∶1000成图限差要求,测量精度及工程应用效能与APX-15 UAV等国外同类型产品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位置姿态测量系统 空中三角测量 集成测试 精度分析
下载PDF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CD123及MPO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红杰 刘俊杰 +3 位作者 章如松 洪练青 朱芸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CD123和MPO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 目的探讨CD123和MPO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CD123在HNL中的阳性率为89.7%,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33.3%(P<0.01),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16.7%(P<0.01),其CD123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5%;MPO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8%,两者联合应用,其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结论 CD123和MPO在HNL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具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是诊断HNL较为理想的免疫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CD123 mpo 免疫组化标记
下载PDF
神经再生复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其内MDA、SOD和MP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柴星宇 林世德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用改良Allen’s打击...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造模后不予治疗,对照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30和60 min向腹腔注射甲级强的松龙(30 mg/kg),实验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30和60 min向蛛网膜下腔注射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166μg/kg)。造模后24 h取材,于各时间点测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及血清中MDA、SOD及损伤脊髓组织的MPO活性。结果: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各时间点间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 min与10、3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各时间点间SO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60 min与1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PO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 min与1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脊髓及血清SOD含量,降低损伤脊髓及血清MDA、损伤脊髓MPO的含量,从而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达到保护脊髓组织的目的,且介入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 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髓过氧化物酶(mpo) 大鼠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激素片替代治疗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TSH、血脂及MPO、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霞 谷雪梅 方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22-825,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及探讨MPO、C反应蛋白(hs-CRP)等与亚临床甲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50例(观察组),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5...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血清指标水平变化及探讨MPO、C反应蛋白(hs-CRP)等与亚临床甲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50例(观察组),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患者50例(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TSH、TG、TC、MPO、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TG、TC、MPO、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行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TSH、TG、TC、MPO及hs-CRP水平,亚临床甲减会升高冠心病患者MPO、hs-CRP水平,影响冠心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亚临床甲减 左甲状腺激素片 mpo hs—CRP
下载PDF
瘦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清MPO MDA SOD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玲 徐彤彤 吕祥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 监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丙二醛(MDA)、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Leptin)预处理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 目的 监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过程中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丙二醛(MDA)、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及瘦素(Leptin)预处理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 组);MIRI组;MIRI瘦素预处理组(Leptin+MIRI组):小鼠于MIRI手术前30 min予腹腔注射重组瘦素(recombinant mouse leptin);MIRI术后瘦素处理组(MIRI+Leptin组):小鼠于MIRI手术后30 min予腹腔注射重组瘦素.在MIRI手术后6 h,分别从四组小鼠收获标本,测定小鼠血清MPO、MDA及心肌SOD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瘦素预处理组血清MPO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IRI组比较,MIRI瘦素预处理组血清MPO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瘦素预处理组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IRI组比较,MIRI瘦素预处理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瘦素预处理能够减轻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达到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 髓过氧化物酶(mpo) 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ICAM-1、Mac-1和MPO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知秋 陈衔城 +1 位作者 杨国源 周良辅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7,F002,共5页
目的 研究缺血脑组织内的炎症反应过程及其在缺血基底节及其周围皮质的不同特征。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模型(pMCAO),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ICAM-1和白细胞Mac-1的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 目的 研究缺血脑组织内的炎症反应过程及其在缺血基底节及其周围皮质的不同特征。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模型(pMCAO),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ICAM-1和白细胞Mac-1的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MCAO后4 h,缺血区ICAM-1阳性血管开始增加,24~48 h达高峰,72 h后减少;各时段缺血皮质区的阳性血管数均多于基底节。MCAO后24 h缺血基底节Mac-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48 h到达顶峰,72 h后缓慢减少;而在缺血皮质,MCAO后4 h,Mac-1阳性白细胞已开始增加,48 h达到顶峰,72 h后仍保持较高的数量,各时段缺血皮质区的Mac-1阳性细胞数均多于基底节区。MCAO后12 h缺血基底节MPO活性开始升高,24 h到达高峰,72 h后逐步下降;在缺血皮质,MCAO后12 hMPO活性小幅升高,24 h后达到顶峰,并维持较高水平至120 h。结论 小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早期,缺血脑组织ICAM-1、Mac-1表达和MPO活性平行升高,提示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存在缺血性损伤诱导的主动性炎症反应,与缺血基底节区相比,周围皮质的炎症反应更为持久而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ICAM-1 MAC-1 mpo 免疫组化法 线栓法 小鼠
下载PDF
抗PR3抗体、抗MPO抗体检测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荣 王卫东 +1 位作者 郑永胜 李素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5-386,392,共3页
[目的]探究抗蛋白酶3(PR3)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应用IIF法检测ANCA总抗体。[结果]105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57例韦格纳肉芽... [目的]探究抗蛋白酶3(PR3)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PR3抗体和抗MPO抗体,应用IIF法检测ANCA总抗体。[结果]105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57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主要表现为抗PR3抗体和颗粒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例数均为41例,阳性率均为71.93%,13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9例坏死性新月体肾炎(ATH)主要表现为MPO和pANCA,阳性率分别为53.8%和61.5%,22.22%和33.33%;1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表现为抗MPO抗体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例数分别为29例和32例,阳性率分别是21.5%和23.7%。[结论]抗PR3、抗MPO抗体作为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敏感标记抗体,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PR3抗体 mpo抗体 系统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PO、ENO_(1) 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彬 孙建 +2 位作者 郑鹏城 卢琳 邓清洋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检测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值流速(PEF),计算FEV_(1)/FVC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气道高反应血清因子[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炎症反应血清因子[髓过氧化物酶(MPO)、α-烯醇化酶(ENO_(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EV_(1)、FVC、PEF、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CysLTs、FLAP、MPO、TGF-β_(1)、ECP、ENO_(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日间、夜间症状,提高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利于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 mpo ENO_(1)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小肠炎组织MPO、SOD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卫兵 张振书 +3 位作者 肖冰 黄茂梁 赵士义 王新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受损肠黏膜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的抗炎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100mg/kg)组,姜黄素(100mg/kg...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受损肠黏膜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姜黄素的抗炎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100mg/kg)组,姜黄素(100mg/kg)组。后2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6d,第4天﹑第7天分别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光镜下组织学评分(HS),生化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CMDI和HS明显增加(P<0.01),小肠组织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则显著下降(P<0.01),姜黄素可改善DAI,CMDI和HS(P<0.01),降低MPO活性(P<0.01),增加SOD活性(P<0.01)。结论姜黄素对大鼠小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氧化及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肠黏膜损伤 mpo SOD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PO、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金英 颜建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PE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P...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重度PE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和晚发型PE组(发病时孕周≥34周)各30例;另选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0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对照1组)和晚发型(对照2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PO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1)早发型及晚发型PE组孕妇的血清MPO水平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血清hs-CRP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与晚发型PE组的血清MPO、hs-CRP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则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PO、hs-CRP可能在PE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重度PE患者血清MPO、hs-CRP水平升高可引起新生儿体重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髓过氧化物酶(mpo)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出生体重
下载PDF
MPO G-463A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燕颖 孙丽芳 +5 位作者 王燕锋 禹晶 毛晓光 徐忠庆 张沛怡 王寅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G-463A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研究。方法取103例大肠癌组织和143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对照组)的石蜡切片样本,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检测。结果MPO基因型(GG、GA、AA)在...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G-463A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的研究。方法取103例大肠癌组织和143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对照组)的石蜡切片样本,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检测。结果MPO基因型(GG、GA、AA)在大肠癌组的分布为47.57%、31.07%、21.35%,对照组为27.97%、37.06%、34.9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MPO G-463A等位片段的基因型在大肠癌组中的分布为40.0%,对照组为52.5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O G-463A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基因型危险因素,MPO基因463位点的A等位基因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较高,可能具有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mpo G-463A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