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的克隆及其amiRNA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林 柯丽萍 +1 位作者 何海燕 陈锦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7,共6页
根据拟南芥MS1基因已知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离克隆甘蓝型油菜中与拟南芥MS1基因同源的基因片段。应用PCR-Walking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其全长3 424 bp。BnaX.MS1.a基因与拟南芥MS1基因全长序列同源性为60.... 根据拟南芥MS1基因已知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离克隆甘蓝型油菜中与拟南芥MS1基因同源的基因片段。应用PCR-Walking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其全长3 424 bp。BnaX.MS1.a基因与拟南芥MS1基因全长序列同源性为60.3%,编码序列同源性为89.5%。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推测开放阅读框长2 004 bp,编码6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5 kD,等电点为8.01。BnaX.MS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拟南芥M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3%。构建BnaX.MS1.a基因的amiRNA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旨在研发核不育基因工程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1 BnaX.ms1.a 甘蓝型油菜 amiRNA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2-2427,共6页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 目的针对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研究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个适应当地生态类型品种材料,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导入与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结果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达到t0.2的显著水平,≥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达到t0.4的显著水平,≥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分枝数ms1群体变异系数为72.8%,大于常规杂交群体(57.3%),百粒重变异系数为18.1%,大于常规群体(16.5%),其它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的变异系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大豆ms1轮回群体进行品质改良的同时,保存了其它性状的分离变异范围与丰富的选择类型,更符合多目标育种的要求。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选择 ms1不育基因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下载PDF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及其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庞启华 黄光永 +2 位作者 彭慧儒 周强 陶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 MS1 (C49S-89/ J-1 7)系以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 C49S-89为不育系 ,用自育品系 J-1 7为恢复系组配而成的强优两系组合 ,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 ,在各级试验中表现突出。采用不育系种植密度 8万...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 MS1 (C49S-89/ J-1 7)系以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 C49S-89为不育系 ,用自育品系 J-1 7为恢复系组配而成的强优两系组合 ,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 ,在各级试验中表现突出。采用不育系种植密度 8万 / 667m2和 2∶ 1 0行比等技术制种 ,其制种产量可达 2 2 0 kg/ 667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 ms1 高产制种 温光型小麦核不育系 超标优势 制种技术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亚群体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群体品质 改良效应 ms1 分离 特性研究 基础群体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应用于转EPSPS基因大豆育种改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青松 杨春燕 +7 位作者 赵双进 闫龙 史晓蕾 刘丽娟 赵聪聪 冯燕 赵鑫 张孟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针对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利用ms1轮回群体拓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遗传基础。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ms1基础群体,与现有的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新品系冀K32、冀K331、冀K69、冀K964建立抗草甘膦C0群体,C0群体... 针对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利用ms1轮回群体拓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遗传基础。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ms1基础群体,与现有的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新品系冀K32、冀K331、冀K69、冀K964建立抗草甘膦C0群体,C0群体改良后形成C1群体。分析基础、C0、C1 3个群体的品质、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C1群体蛋白变化为35.66%~48.02%;脂肪变化为16.34%~22.92%;株高变化为46.00~158.00 cm;分枝数变化为0~8个;百粒质量变化为10.30~25.30 g;单株重变化为1.60~59.60 g。C1群体中不育株所占比例为19.20%,抗草甘膦性株所占比例为70.54%。利用大豆ms1基因构建了一个含EPSPS基因的转基因大豆轮回群体,该群体性状分离广泛,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合转基因大豆育种材料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轮回群体选择 ms1 转基因 EPSPS 草甘膦
下载PDF
基于ms1轮回选择的大豆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志刚 姬月梅 +3 位作者 连金番 罗瑞萍 张娇 沈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加快大豆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对基于ms1轮回选择得到的40份春大豆新品系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对其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 为了加快大豆育种进程,选育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对基于ms1轮回选择得到的40份春大豆新品系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对其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其中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60.5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5.2%)。变异系数指标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单株粒数>底荚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02 6)。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45处,40份品系可以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群有5个品种,该类群生育天数140~141 d,晚熟品种,产量较高,株高偏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较多,生育日数长,该类群品种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作为晚熟高产品种单作栽培种植。第Ⅱ类群有35个品种,该类群生育天数130~136 d,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日数较短,适合宁夏灌区及南部山区单作密植栽培,也可作为与小麦、玉米、西瓜、果树等作物间作套种种植的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3.92%;综合评价得分排序表明,前3位的分别为13LD-222、12LD-89和17LD-46,尤其是产量性状表现突出,与试验应用结果表现出较好的吻合性。最终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南北山区单种和宁夏间套作种植的优良品系13LD-222和12LD-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轮回选择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MS1与MS1-HS两种选择方法在玉米群体ZZ4中的改良效果比较 Ⅰ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泽斌 田志国 刘新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2-1107,共6页
对中综 4号 (ZZ4 )完成了 4轮改良S1 半同胞联合家系选择 (简称MS1 HS)和 4轮改良S1后代选择 (简称MS1 )。结果表明 ,以籽粒产量为主要目标的MS1 HS选择 ,每轮群体自身产量获得 3 .6 %的遗传增益 ,群体S1后代籽粒产量可获得 6 .6 %... 对中综 4号 (ZZ4 )完成了 4轮改良S1 半同胞联合家系选择 (简称MS1 HS)和 4轮改良S1后代选择 (简称MS1 )。结果表明 ,以籽粒产量为主要目标的MS1 HS选择 ,每轮群体自身产量获得 3 .6 %的遗传增益 ,群体S1后代籽粒产量可获得 6 .6 %的增益 ;MS1选择每轮群体则可获得 4 .0 %的遗传增益 ,群体S1后代籽粒产量可获得 7.3 %的增益。单穗籽粒产量的提高 ,从穗部性状看 ,主要来自穗长和每行粒数的提高 ,其次是穗粗和穗行数的改良。两种方法对出籽率虽都有显著改良 ,但每轮遗传增益只有 0 .5 %。两种方法对千粒重均未明显改良。在产量性状得到改良的同时 ,抗倒伏性、抗青枯性、植株保绿度等性状也获得了极显著的相关改良 ,每轮倒伏率下降 1 5 .5 %(MS1 HS)和 1 4 %(MS1 ) ,青枯病株率下降8 3 %(MS1 HS)和 1 0 .4 %(MS1 ) ,保绿度均下降 5 %。在改良产量的同时 ,两种方法均伴随着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改良ms1-HS联合家系选择
下载PDF
芸薹属作物花粉发育相关基因MS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文武 吴秀兰 李桂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2-2128,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芸薹属作物MS1基因的结构功能,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拟南芥花粉发育关键基因AtMS1为参考序列,通过BLAST比对获得同源基因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芸薹属作物MS1基因的结构功能,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拟南芥花粉发育关键基因AtMS1为参考序列,通过BLAST比对获得同源基因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等芸薹属作物基因组中获得4条同源序列,与AtMS1基因的相似性在88.0%以上,均含有3个外显子,其CDS序列长度均为2004 bp,编码667个氨基酸。4个芸薹属作物MS1蛋白均含有1个植物同源结构域(Plant homeodomain,PHD),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磷酸化以丝氨酸(Ser)为主,以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为辅;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其中α-螺旋所占比例最高,在40.00%以上,β-转角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0.00%左右;其三级结构大致相同,均为球状的功能结构域。4个芸薹属作物MS1蛋白和AtMS1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95.69%。4个芸薹属作物MS1蛋白的PHD结构域序列高度保守,仅有3个位点氨基酸残基存在差异。19个不同植物的MS1同源蛋白聚为两大类,其中琴叶拟南芥、亚麻荠、萝卜的MS1蛋白与4个芸薹属作物MS1蛋白及拟南芥AtMS1蛋白聚为一类,均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即MS1蛋白的聚类结果与植物系统分类结果相吻合。【结论】芸薹属作物MS1基因属于PHD-finger基因家族,其序列高度保守,参与调控花粉发育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ms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花粉发育 同源序列
下载PDF
MS1与MS1-HS两种选择方法的比较研究 Ⅱ.遗传方差、配合力及杂种优势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泽斌 田志国 刘新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5,共7页
对ZZ4完成了 4轮MS1 HS和MS1选择。结果表明 ,经 4轮选择的群体 ,两种方法均有效地保留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MS1 HS选择的群体遗传方差下降速率更慢 ,C4群体的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方差仅减少 3 7%。穗长、穗粗、粒行数、行粒数、出... 对ZZ4完成了 4轮MS1 HS和MS1选择。结果表明 ,经 4轮选择的群体 ,两种方法均有效地保留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MS1 HS选择的群体遗传方差下降速率更慢 ,C4群体的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方差仅减少 3 7%。穗长、穗粗、粒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的遗传方差的变化与单株籽粒产量一致 ,MS1C4的遗传方差减少了 8%~ 15 % ,MS1 HSC4的遗传方差仅减少了 4 %~ 15 %。株高、穗位高、抽丝期、植株保绿度、抗倒性等相关选择性状的遗传方差的变化与产量性状基本一致。MS1 HS法对改良玉米群体籽粒产量与测验种间的特殊配合力十分有效 ,呈逐轮上升的趋势 ;改良群体与测验种综系 14 0间的杂交后代产量平均每轮提高 6 % ,杂种优势平均每轮提高 6 9%。两种方法在改良群体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方面 ,均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穗部性状及株高、穗位、抽丝期、散粉期、抗性等田间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获得了同步改良。通过ZZ4改良群体与 6个测验种间杂交组合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得出ZZ4与黄早四类种质为杂种优势模式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改良ms1-HS联合家系选择
下载PDF
杂交小麦MS1丰产稳产性研究
10
作者 余敖 庞启华 +3 位作者 李生荣 雷加容 陶军 周强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4-16,共3页
杂交小麦MS1是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良杂交小麦品种 ,MS1的有效穗在每公顷 2 82 .6~ 5 0 4 .0万穗之间 ,千粒重在 35 .3~ 5 2 .4 g之间 ,二者变异系数较小 ,稳定性好 ,穗粒数在 2 9.0~ 4 5 .3粒之间 ,稳定性一般 ,随环境变化大。三要素的... 杂交小麦MS1是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良杂交小麦品种 ,MS1的有效穗在每公顷 2 82 .6~ 5 0 4 .0万穗之间 ,千粒重在 35 .3~ 5 2 .4 g之间 ,二者变异系数较小 ,稳定性好 ,穗粒数在 2 9.0~ 4 5 .3粒之间 ,稳定性一般 ,随环境变化大。三要素的HSC系数均居于中间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稳产性 丰产性 ms1 小麦品种
下载PDF
‘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咪咪 张迟 +5 位作者 常爱玲 党婉誉 周彩红 俞狄虎 吴莹莹 张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927,共7页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生机制。随机选择"无籽"瓯柑和瓯柑各3株,根据花蕾直径采集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四分体时期(Ⅱ),单核花粉粒时期(Ⅲ),双核花粉粒时期(Ⅳ)及花粉粒成熟期(Ⅴ)共5个时期的花蕾并分离花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相对表达量,3次重复。通过SPSS 16.0的最小显著差法(LSD)在0.01水平上进行各样品间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RAD51和MS1基因的表达高峰均集中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且此时花药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花蕾。第Ⅰ时期花药中,‘无籽’瓯柑RAD51的相对表达量为瓯柑的3.7倍,MS1可达300倍;但同时期花蕾中,RAD51的相对表达量仅1.1倍,MS1为140.0倍。‘无籽’瓯柑RAD51基因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说明‘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内均存在DNA受损现象;‘无籽’瓯柑MS1基因在第Ⅰ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但第Ⅱ时期极显著(P<0.01)低于瓯柑,推测‘无籽’瓯柑败育花粉的形成与MS1基因表达紊乱引起油脂分泌、转运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无籽’瓯柑 减数分裂 花蕾 花药 67851 ms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雄性育性基因ThMs1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衡燕芳 李健 +4 位作者 王峥 陈卓 何航 邓兴旺 马力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727-4737,I0001-I0005,共16页
【目的】从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恢复基因ThMs1,解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编码蛋白的生物化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鉴定新的小麦ms1育性恢复基因,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方法】... 【目的】从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恢复基因ThMs1,解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编码蛋白的生物化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鉴定新的小麦ms1育性恢复基因,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方法】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鉴定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小麦外源的染色体类型;通过同源克隆法在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基因ThMs1,并稳定转化小麦ms1进行基因功能互补验证;利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基因的表达模式;进一步通过RNA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的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特性;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hMs1蛋白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经SignalP软件分析预测蛋白结构;通过蛋白-脂质结合活性分析检测ThMs1蛋白是否具有脂类分子结合活性。【结果】证实小麦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细胞中含有偃麦草4Ag染色体;从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了雄性育性基因ThMs1,遗传转化功能互补试验证实ThMs1能够完全恢复小麦ms1突变体的雄性不育表型,基因的聚类分析表明MS1只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ThMs1在减数分裂期的花药中特异表达,RNA原位杂交分析证实ThMs1在小麦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特异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hMs1在小麦减数分裂期的花药中表达;对ThMs1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推测的脂类结合分子结构域,ThMs1蛋白脂类分子结合试验表明ThMs1蛋白特异结合磷脂酸和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结论】克隆了一个新的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可恢复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雄性育性的ThMs1,该基因与小麦Ms1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时空表达模式和脂结合活性,导致2个蛋白在小麦中也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ThMs1可以替代普通小麦Ms1的功能调控小麦花粉育性,该结果为利用小麦ms1通过分子设计建立小麦杂交育种体系(新一代杂交育种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育性恢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 隐性核雄性不育 Thms1 ms1 小麦杂交育种体系 分子设计育种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
13
作者 陈东亮 陈佳琴 +3 位作者 李振动 杨春杰 谭春燕 朱星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鉴定材料,以贵州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黔豆7号和地方品种铜科豆2号的单株产量为对照,通过简单相关与通径分析,探讨单株粒数、有效荚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机挂牌的135个单株中有22个不育株,不育株率达16.29%。在110个可育株中,单株产量超过黔豆7号的有23株,占20.91%;超过铜科豆2号的有24株,占21.82%,说明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对当地大豆的高产育种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底荚高度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其他性状均与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相关;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和0.835;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大小为单株粒数>有效荚数>主茎节数>百粒重>有效分支>株高>底荚高度>茎粗>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轮回群体 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Cams1基因在烟草上的同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婷婷 陈倩 +6 位作者 夏志林 王军 喻奇伟 王磊 聂琼 刘洋 刘仁祥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拓宽烟草不育基因的来源,依据辣椒雄性不育基因Cams1序列,在烟草品种K326中同源克隆获得基因Ntms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ams1基因和烟草Ntm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蛋白质结构、亲疏水性及结构域等进行分析,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 为拓宽烟草不育基因的来源,依据辣椒雄性不育基因Cams1序列,在烟草品种K326中同源克隆获得基因Ntms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ams1基因和烟草Ntm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蛋白质结构、亲疏水性及结构域等进行分析,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Ntms1基因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ams1基因和Ntms1基因的蛋白质序列相似度为85.25%,基因编码产物具有相同的PHD功能结构域,都具有磷酸化识别位点,有相似的二级和三级蛋白质结构,且两个基因都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区的结构,推测烟草Ntms1基因与辣椒不育基因Cams1具有相似的控制育性功能。遗传转化结果表明,突变株的Ntms1基因表达量和有活力花粉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证明了烟草Ntms1基因具有控制烟草花粉育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雄性不育 ms1基因 生物信息学 遗传转化
下载PDF
Study on Quality Improvement Effect and Separate Character of Soybean Male Sterile (MS1)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O Shuang-jin ZHANG Meng-chen JIANG Chun-zhi YANG Chun-yan LIU Bing-qiang CUI Ju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5-551,共7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oybean has narrow genetic base, we constructed a series of male sterile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s, and studied the effect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ractical value. An LD-base popula...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oybean has narrow genetic base, we constructed a series of male sterile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s, and studied the effect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ractical value. An LD-base population, which fits to our ecology type was constructed by 6 years' gene enrichme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genes from 23 local varieties and recurrent selection. The LD-base populations were then improved by making crosses with high protein and high oil genotypes. As a result we obtained a high protein sub-population (db) and a high oil sub-population (gy), For the db sub-population, the protein content is 1.18% higher than the base population, 22.38% of the individuals contain 45% or more of protein, which is 10.99% higher than the base population. For the gy sub-population, oil content is 0.24% higher than the base population. Individuals with oil content of 20% or more are 11.05% higher than the base population.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such as flowering date, mature date, pod habit, and hilum color, etc., all showed wide range of separation, and the segregation ratio approached balance. The c.v. of branch number of ms1 recurrent population (72.8%) is higher than general cross-population (57.3%), and the c.v. of 100 seed weight of ms1 (18.1%) is higher than general cross population (16.5%),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plant height, pods per plant, and seeds per po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t was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quality character of ms 1 male sterile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 was improved by adding new genes. And the segregation of other characters widened, making the populations suitable for the objective of soybean breeding. In this paper, we also discussed the breeding method, key technology, and selection effect of soybean ms 1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 ms 1 gene quality improvement segregat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A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aMs1 orthologs in Poaceae plants 被引量:1
16
作者 Jian Li Zheng Wang +4 位作者 Zhenyi Chang Hang He Xiaoyan Tang Ligeng Ma Xing Wang De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1291-1300,共10页
TaMs1 encodes a 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nsLTP) and is required for pollen development in wheat. Although MS1 is a Poaceae-specific gene, the roles of MS1 genes in other Poaceae plants are unknown, especial... TaMs1 encodes a 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nsLTP) and is required for pollen development in wheat. Although MS1 is a Poaceae-specific gene, the roles of MS1 genes in other Poaceae plants are unknown, especially in rice and maize. Here, we identified one ortholog in rice(OsLTPg29) and two orthologs in maize(ZmLTPg11 and ZmLTPx2). Similar to TaMs1, both OsLTPg29 and ZmLTPg11 genes are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the microsporocytes, and both OsLTPg29 and ZmLTPg11 proteins showed lipid-binding ability to phosphatidic acid and several phosphoinositides. To determine their roles in pollen development, we created osltpg29 mutants and zmltpg11 zmltpx2 double mutants by CRISPR/Cas9.osltpg29, not zmltpg11 zmltpx2, is defective in pollen development, and only OsLTPg29, not ZmLTPg11,can rescue the male sterility of tams1 mutant.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S1 in pollen development differs in the evolution of Poacea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1 POACEAE NSLTP Pollen development
下载PDF
鸡滑液支原体灭活疫苗(YBF-MS1株)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庆增 李彬 +3 位作者 刘红祥 周建超 谭鹏 刘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8期103-106,共4页
为了解鸡滑液支原体灭活疫苗(YBF-MS1株)的临床应用效果,分别对未免疫和免疫2次YBF-MS1疫苗后种鸡的产蛋率、孵化率、后代呼吸道和腿病发生率以及商品蛋鸡的产蛋下降率和破蛋率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显示:免疫2次YBF-MS1灭活疫苗后,种鸡... 为了解鸡滑液支原体灭活疫苗(YBF-MS1株)的临床应用效果,分别对未免疫和免疫2次YBF-MS1疫苗后种鸡的产蛋率、孵化率、后代呼吸道和腿病发生率以及商品蛋鸡的产蛋下降率和破蛋率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显示:免疫2次YBF-MS1灭活疫苗后,种鸡产蛋率提高1.2%~15.8%,种蛋孵化率提高0~7.3%,后代发病率降低16.7%~75.0%;商品蛋鸡产蛋下降率改善16.7%~100%,破蛋率下降25.0%~100%。结果说明:YBF-MS1灭活疫苗对滑液囊支原体(MS)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可显著提高种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降低商品代鸡的发病率,同时减少商品蛋鸡顶端异常综合征(EAA)的发生。本研究为科学评价滑液支原体灭活疫苗(YBF-MS1株)的临床应用效果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支原体灭活疫苗 YBF-ms1 顶端异常综合征 临床应用 效果评价
下载PDF
BroadLink MS1电鳗音响获JBL认证
18
《电子制作》 2015年第3期3-3,共1页
BroadLink智能音响MS1电鳗音响问世,BroadLink虽不是专业的音响制造者,但这款与TCL合作且已获得JBL电声认证的音响。MSl电鳗音响大小为197×67×65mm,重量跟两罐可乐差不多重。
关键词 JBL ms1 音响 认证 制造者 TCL
下载PDF
具有警报功能的无线蓝牙音箱 BroadLink MS1体验评测
19
作者 梁景裕 《消费电子》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已经成功开发出多款智能家居产品的Broad Link近日又发布了一款智能音箱——MS1,该产品由TCL提供硬件技术支持,还经过了世界级音响品牌JBL权威电声认证。这款智能音箱有哪些出众的地方?下面就一起来体验一下。外观设计前卫做工优秀Broa... 已经成功开发出多款智能家居产品的Broad Link近日又发布了一款智能音箱——MS1,该产品由TCL提供硬件技术支持,还经过了世界级音响品牌JBL权威电声认证。这款智能音箱有哪些出众的地方?下面就一起来体验一下。外观设计前卫做工优秀BroadL i nk MS1体积纤小,携带较为方便。外形设计有点像坦克履带,外壳主要以硬塑材质为主,正面被带有小圆形的均衡防尘网罩覆盖,底部中间位置有一块金属材质的"JBL"lo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1 音箱 无线蓝牙 功能 警报 评测 智能家居 金属材质
下载PDF
散粮系统MS1除铁器失控问题的处理办法
20
作者 杨军 《港口装卸》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除铁器 ms1 系统 失控 散粮 故障现象 调试过程 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