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以电影剧本《女司机》《马兰花开》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女司机群体的生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国家设想、苏联工业化生产与妇女运动经验、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由葛琴、林... 女司机群体的生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国家设想、苏联工业化生产与妇女运动经验、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由葛琴、林艺两位女作家创作的电影剧本《女司机》《马兰花开》再现了新中国初期妇女解放之历史盛况,成功塑造了火车司机孙桂兰、推土机手马兰两个艺术形象。女司机——作为具有社会和性别革命双重意义的新事物、新形象,既从阶级和性别两个层面完成了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的目标,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优越性,建构了社会主义新型性别关系,同时也彰显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工业化大生产召唤了更多的建设者。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女司机形象长廊里,最大的群体是女拖拉机手,驰骋在丰收大地上的女拖拉机手,既能体现社会主义时代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又能在深层意义上接续传统性别观,潜在地满足人们对"女性气质""女性特征"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司机形象 《女司机》 《马兰花开》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