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渡、返、留之间: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动向论析
1
作者 黄佳作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3期103-118,共16页
乙未割台之际,由于家国情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大量台湾地区士绅选择渡往祖国内地,形成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群体。但受情感、生存条件、财产、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内渡士绅再度返回台湾定居。即使返回台湾地区,... 乙未割台之际,由于家国情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大量台湾地区士绅选择渡往祖国内地,形成台湾地区乙未内渡士绅群体。但受情感、生存条件、财产、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内渡士绅再度返回台湾定居。即使返回台湾地区,不少士绅在殖民高压下坚持传播传统汉学,为中华文化和民族意识在台湾地区绵延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一些台湾地区士绅决然留居内地。定居后,他们积极融入内地社会,在各个领域追求人生价值,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在清末民初内地社会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再度返回台湾地区,还是决然留居内地,内渡士绅是中华民族的认同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交流往来,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未割台 台湾地区士绅 内渡
下载PDF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雷 郭惠杰 陈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0,共8页
运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认为:1)大陆赴台体育家分为两批,第一批为1945-1947年,主要通过台湾教育部门招聘与定向培养赴台;第二批为1948-1949年,主要根据战争局势随国民党政府或军队后撤台湾... 运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认为:1)大陆赴台体育家分为两批,第一批为1945-1947年,主要通过台湾教育部门招聘与定向培养赴台;第二批为1948-1949年,主要根据战争局势随国民党政府或军队后撤台湾。2)赴台体育家群体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普遍兼备优异体育技能与理论功底;二是普遍横跨体育界与军事界,整体地位较高。3)"体育家"一词在民国时期使用广泛但内涵界定模糊;4.赴台体育家群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主导台湾体育师资的培养;2推动台湾竞技体育发展;3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4开创台湾体育学术研究先河。印证并还原了海峡两岸体育文化的根同源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体育家 贡献 海峡两岸 体育学科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有关台湾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综观三十多年以来的研究情况,大陆学者在台湾传统音乐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福建高校为主,主要涉及台湾传统音乐的历史源流问题,闽台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与横向比较研究,尤其是学者们将歌仔戏源流与历史构成的研究置于在闽台文化发展的... 综观三十多年以来的研究情况,大陆学者在台湾传统音乐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福建高校为主,主要涉及台湾传统音乐的历史源流问题,闽台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与横向比较研究,尤其是学者们将歌仔戏源流与历史构成的研究置于在闽台文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来审视与观照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其次,近几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两岸音乐学界的交流规模与频次日益增多,尤其是以一大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台湾传统音乐的系统性、规模性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贡献。这些良好的研究势头为未来两岸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繁荣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大陆学者的台湾传统音乐研究多呈现出零星的、碎片化的研究,而对台湾传统音乐的种类进行深入、细致的人类学视野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特性的学术成果还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20世纪80年代 台湾传统音乐 大陆学者 研究现状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学者与香港文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少兵 刘义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80-8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学者对香港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学者们多关注香港文化的表层内容,集中于对新闻传媒、流行文化的介绍。第二个时期是从1992年到香港回归,研究重心是香港文化的内在特性,香港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学者对香港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学者们多关注香港文化的表层内容,集中于对新闻传媒、流行文化的介绍。第二个时期是从1992年到香港回归,研究重心是香港文化的内在特性,香港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借鉴,以及香港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研究在一些方面有实质性突破。第三个时期是从香港回归到现在。学者们注重研究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互动、认同等问题。由于欠缺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文化研究理论也显陈旧,内地学者对香港文化研究的深度、准确度都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 香港 学者 文化
下载PDF
20世纪大陆地区元代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崇武 《殷都学刊》 2004年第3期47-55,共9页
2 0世纪中国大陆地区有关元代理学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世纪初至 4 0年代、5 0至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四个阶段 ,经历了一个初兴、沉寂、重兴、趋盛的发展过程。元代理学研究的进展 ,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历史、文学、教育、医学、宗教等... 2 0世纪中国大陆地区有关元代理学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世纪初至 4 0年代、5 0至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四个阶段 ,经历了一个初兴、沉寂、重兴、趋盛的发展过程。元代理学研究的进展 ,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历史、文学、教育、医学、宗教等方面研究的进步 ,但它本身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大陆地区 元代理学研究 述评
下载PDF
美学理论蜕变与民族审美意识再生——台湾学者对大陆近20年来美学研究的评述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卫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台湾学术界颇为关注大陆美学界的发展,尤其对近20年来大陆美学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看法,他们认为大陆美学界的突破主要在两个方面:美学理论的蜕变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再生。
关键词 美学 台湾学者 大陆学者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国教育主题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基于合著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阳 丁钢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6,110,共11页
基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2018年关于中国教育主题的发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计算中国大陆中国教育主题的发文总量、基于不同作者数量的发文量和不同合作类型的发文量及其被引,并与其他发文优势区域比较,发现影响中... 基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2018年关于中国教育主题的发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计算中国大陆中国教育主题的发文总量、基于不同作者数量的发文量和不同合作类型的发文量及其被引,并与其他发文优势区域比较,发现影响中国大陆发文数量与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国际合作。进一步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发文合作二值矩阵绘制学者合著子网络,分析中国大陆合著网络的结构特征,发现中国大陆教育学者在发文量、中心性等指标上反映的国际影响力尚落后于其他学科学者和港澳台教育学者,少量有影响力的以中国大陆教育学者为核心的合作密集的子网络已经出现,但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大陆教育学者群体和以其为核心的大型国际合著网络的形成则还需要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主题研究 国际合作 合著网络 国际影响力 中国大陆教育学者 文献计量法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探索
8
作者 迟成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探索,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数大陆学者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法家文化及墨家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多元共存的、动态的...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探索,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数大陆学者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法家文化及墨家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多元共存的、动态的理论形态,其中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精神及民为邦本精神则是学者们的理论共识。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探索,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理论研究,有助于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从而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学者 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 意义
下载PDF
从意识与技巧之争看海内外文学观念差异——以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为例
9
作者 吴宏娟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58-63,共6页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 着眼于张爱玲研究中的意识与技巧之争,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切入,探讨海内外学者在意识与技巧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大陆学者多是就意识而谈意识,将张爱玲甘于"第二性"弱者的女性立场,以"补充"的姿态"纳入"中国新文学女性文学传统;海外华人学者在重视技巧的同时,将技巧联系意识,借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技巧对中国男性主流文学传统进行破坏和颠覆。在双方文学观念冲突的背后,则是其各自文学研究方法——社会历史批评与文化研究方法的历史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大陆学者 海外华人学者 女性写作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时代餐桌的国际视野对话——序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2012曼谷)中国大陆学者论文集出版
10
作者 赵荣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4,共4页
2012年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于曼谷举行,来自亚、欧、美20个国家的学者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论文集分为中国食学者论文汉文分册、其他各国食学者论文英文分册两卷集即将在曼谷正式出版。本文是论坛中方主席、汉文分册主编为该文集所... 2012年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于曼谷举行,来自亚、欧、美20个国家的学者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论文集分为中国食学者论文汉文分册、其他各国食学者论文英文分册两卷集即将在曼谷正式出版。本文是论坛中方主席、汉文分册主编为该文集所撰写的"序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中国大陆学者论文集时代餐桌国际视野对话
下载PDF
王德威和大陆学者的鲁迅小说观辨析
11
作者 陈一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王德威在《"头"的故事:历史·身体·创伤叙事》一文中通过"砍头"意象否定了鲁迅小说的积极作用,将它仅仅看做是在"‘断头'的焦虑与‘无头'的恐惧"之间纠缠的艺术游戏。这种对待鲁迅小说... 王德威在《"头"的故事:历史·身体·创伤叙事》一文中通过"砍头"意象否定了鲁迅小说的积极作用,将它仅仅看做是在"‘断头'的焦虑与‘无头'的恐惧"之间纠缠的艺术游戏。这种对待鲁迅小说的态度,对王德威来说具有一贯性。显然,王德威如此评判鲁迅小说,与钱理群等大陆学者形成了悖反。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王德威主要采用了文学文本的细读法,而钱理群等大陆学者主要在使用"参证法"。两种不同方法的运用包含了复杂的内容,既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又投射了研究者不同的文学批评传统和相异的情感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王德威 大陆学者 文本细读 参证法 意识形态 情感立场
下载PDF
论20世纪学者散文演进的特殊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喻大翔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20世纪两岸四地学者散文的演进,主要有两个准备期、一个消滞期和两个高峰期。准备期是从一种历史形态到别一种历史形态的过渡;消滞期多是以战争政治、强权政治、教条哲学等为核心的文化情境所造成;高峰期则是文化情境相对松弛、精神创... 20世纪两岸四地学者散文的演进,主要有两个准备期、一个消滞期和两个高峰期。准备期是从一种历史形态到别一种历史形态的过渡;消滞期多是以战争政治、强权政治、教条哲学等为核心的文化情境所造成;高峰期则是文化情境相对松弛、精神创造的空间相对自由,学者散文从指令、接受、反射、融化到新创的两级推进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散文 20世纪 两岸四地 特殊规律
下载PDF
第一轮修志以来台湾地方志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伟 齐玉莹 《福建史志》 2021年第1期41-46,72,共7页
笔者对近四十年来两岸的台湾方志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从方志学研究体系出发进行概括、归纳,认为两岸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有同有异。从微观上看,两岸学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者分布上都存在差异;但从宏观上看,台湾学者的台湾方志研... 笔者对近四十年来两岸的台湾方志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从方志学研究体系出发进行概括、归纳,认为两岸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有同有异。从微观上看,两岸学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者分布上都存在差异;但从宏观上看,台湾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与大陆学者的台湾方志学研究都属于方志学的范畴。加强两岸方志研究者的交流,构建方志文化共同体,是促进台湾地方志研究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方志 大陆学者 台湾学者
下载PDF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焚书坑儒研究总结与问题前瞻
14
作者 尤旭星 《阴山学刊》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对焚书坑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研究方法丰富,成果数量较多,而且学术争鸣与商榷颇多。但同时也存在着创新性欠缺、重复研究以及学术不严谨、主观主义色彩浓厚的现象。今后的研究,应当将“传统”与“现代”...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对焚书坑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研究方法丰富,成果数量较多,而且学术争鸣与商榷颇多。但同时也存在着创新性欠缺、重复研究以及学术不严谨、主观主义色彩浓厚的现象。今后的研究,应当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研究的视野、方法一定程度地运用到“焚书坑儒”的研究上来,并注意“焚书坑儒”的举措与秦帝国维护合法性建构之间的关系,且应重视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治道路与礼乐传统之间的矛盾斗争,将法治传统的建立置于一个比较长的时段中进行探究分析;此外,对“方士”“文学方术士”“诸生”等当时的内涵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书坑儒” 近十年 中国内地 总结 前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徐江 郑莉 张海明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5,95-96,共10页
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技术》上的英文科研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比例总体略高于本族语学者,除结论外论文其余各部分中国学者使... 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技术》上的英文科研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比例总体略高于本族语学者,除结论外论文其余各部分中国学者使用模糊限制语比例均超出本族语学者,但引言部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大陆学者使用的四小类限制语仅有间接缓和型使用比例低于本族语学者,程度变动、范围变动、直接缓和三种类型使用频率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两个语料库模糊限制语均以实义动词和情态动词比例最高,名词最少。两类学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模糊限制语有较多重叠,但有些词在使用频率和用法上呈现显著差异,中国大陆学者还有误用和跨语体使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科研论文语料库 中国大陆学者 英语本族语学者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学者国际期刊英语论文发表之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萍 赵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8,共5页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调查了中国大陆某重点高校学者撰写及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英语论文时遇到的问题,并就此与香港地区学者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语言障碍、受母语影响及撰写英语学术论文费时是香港和大陆学者...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调查了中国大陆某重点高校学者撰写及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英语论文时遇到的问题,并就此与香港地区学者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语言障碍、受母语影响及撰写英语学术论文费时是香港和大陆学者共同面临的问题。除此以外,中国大陆学者还面临着特有的困难,如缺乏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策略,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合作力度不够大,缺乏充足的数据库资源和实验设备,缺乏信心和对目标期刊的了解等。本研究指出,在高校研究生英语中有目的地增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策略的训练,开展各种国际国内合作,从国外引进人才,鼓励高校老师出国深造以及提供良好的科研学术资源等方式均是提高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学者 香港地区学者 撰写及发表 国际性期刊 英语学术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