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Mapping of Three Loci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Maize (Zea mays L.) Rough Dwarf Disease 被引量:10
1
作者 F. Wang  Y.S. Zhang  Y.L. Zhuang  G.Z. Qin  J.R. Zhang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8-179,共2页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RDD) is a viral disease tha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orld and causes great losses in grain yield.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关键词 玉米 疾病 农作物 分子机制
下载PDF
Disease Grading Criterion and Assessment of Yield Loss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被引量:1
2
作者 TAN Gen-jia DONG Meng +4 位作者 SHEN Jing-ting WANG Xiang-yang GONG Xu MENG Zhao-peng GAO Jing-t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2年第1期1-4,9,共5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isease grading criterion and assess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ethod] The ear lengths and yields of each healthy and infected plant of 5 cultivars wer...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disease grading criterion and assess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ethod] The ear lengths and yields of each healthy and infected plant of 5 cultivars were measured during 2009 and 2010. The severity grading criterion wa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ear length ratios. [Result]When the ratios were 0.92-1.00, 0.67-0.91, 0.41-0.66, 0.10-0.40 and 0, its corresponding disease grading criterions were 0, 1, 3, 5 and 7,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grading criterion wa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yield loss.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disease indexes and yield loss rates of 27 cultivars with 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with each other, the Weibull Model was proved to have the highest fitting degree. Validating with the disease indexes of 27 cultivars in 2010, the equation suppor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quation to predict the yield loss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Conclusion] The paper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disease grading criterion disease severity Yield loss China
下载PD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n Huang-Huai-Hai Plain
3
作者 Shengji WANG Bin WU +4 位作者 Shanshan JIANG Mei ZHANG Liping MA Tinglin SUN Hanqing CU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4期42-47,共6页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s a common epidemic disease in large areas.Its epidemic and occurrence mechanism is a complex process.In this paper,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ize rough...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s a common epidemic disease in large areas.Its epidemic and occurrence mechanism is a complex process.In this paper,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n Huang-Huai-Hai plain were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many years.The epidemic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such as the occurrence and virus carrying rat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small brown planthopper,accumulation of virus sources on gramineous crops and weed hosts,maize variety resistance,maize sowing date,maize growth period,crop layout,tillage system,climat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key factors causing the outbreak and epidemic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are the planting of maize susceptible varieties,the meeting of maize seedling stage and the peak period of adult spread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OCCURRENCE and EPIDEMIC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egments S7 to S10 of a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solate from Maize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8
4
作者 Xiao Yin Fei-fei Xu +3 位作者 Fang-qiang Zheng Xiang-dong LI Bao-shen Liu Chun-qing Zha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7-53,共7页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is a novel Fijivirus prevalent in rice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and northern Vietnam. Its genome has 10 segments of double-stranded RNA named S1 to S10 according ...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 is a novel Fijivirus prevalent in rice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and northern Vietnam. Its genome has 10 segments of double-stranded RNA named S1 to S10 according to their size. An isolate of SRBSDV,JNi4,was obtained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maize plants from Ji'ning,Shandong province,in the 2008 maize season. Segments S7 to S10 of JNi4 share nucleotide identities of 72.6%-73.1%,72.3%-73%,73.9%-74.5% and 77.3%-79%,respectively,with corresponding segments of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solates,and identities of 99.7%,99.1%-99.7%,98.9%-99.5%,and 98.6%-99.2% with those of SRBSDV isolates HN and GD. JNi4 forms a separate branch with GD and HN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s constructed with genomic sequences of S7 to S10.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proposed taxonomic status of SRBSDV as a distinct species of the genus Fijivirus and indicate that JNi4 is an isolate of SRBSDV. Shandong is so far the northernmost region where SRBSDV is found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 中国北方 S10 病毒株 玉米 基因组序列 分子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MRDV)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常保 宋建成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玉米粗缩病(MRDV)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通过对玉米粗缩病(MRDV)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寄主范围等分析以及玉米抗性鉴定研究,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防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6
作者 王江浩 王立伟 +7 位作者 张动敏 郭瑞 张全国 李兴华 魏剑锋 宋炜 王宝强 李荣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8-1847,I0001,I0002,共12页
【目的】利用与3个玉米抗粗缩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分类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快速高效选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抗病自交系K36与感病自交系S... 【目的】利用与3个玉米抗粗缩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分类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快速高效选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抗病自交系K36与感病自交系S221杂交,从F2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一个包括263个F9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对RILs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采用与3个抗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FR、6W53和IDP25K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抗病且农艺性状优良家系;利用Maize56K SNP芯片对包括优良家系在内的2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型,根据Roger’s算法计算优良家系与其他骨干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在构建聚类图的基础上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同时利用优良家系与不同类群的自交系测交配制杂交组合,在田间进行配合力测定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且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结果】自交系K36在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抗性位点处均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自交系S22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RILs群体的263个家系在粗缩病抗性遗传组成上分为21种基因型,3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病情指数(DSI)最小(0.28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DSI最大(0.776),这与抗、感性亲本的DSI表现一致(0.257和0.623);2个位点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时,1个位点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的DSI由小到大的位点是Rmrdd6(0.396)、qMrdd8(0.478)和qMrdd2(0.654),结果表明,Rmrdd6抗病性最强,qMrdd8次之,qMrdd2最弱。筛选出的3个抗性位点纯合基因型家系JR2136与其他23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234—0.2895,平均值为0.2612,与之遗传距离最小的自交系是C413,最大的是Chang7-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JR2136划分在瑞德群,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H92和H521配制出抗病强的优势组合,分别比郑单958增产7.01%和7.80%,表明JR2136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力。【结论】玉米自交系K36对粗缩病的抗性由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基因控制、呈数量遗传特征且具有基因累加效应,具有3个抗性纯合基因型的玉米品种抗病性最强。开发的与3个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抗病品种选育和抗性种质资源筛选上具有实用价值,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的方法选育抗病性强的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优势类群划分 配合力
下载PDF
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薛林 张丹 +3 位作者 徐亮 金萌萌 彭长俊 徐辰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3-2129,共7页
玉米粗缩病是近十年来危害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挖掘抗粗缩病玉米种质,进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粗缩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用184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包括111份普通玉米和73份糯玉米)于2009—2010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江苏... 玉米粗缩病是近十年来危害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挖掘抗粗缩病玉米种质,进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粗缩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用184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包括111份普通玉米和73份糯玉米)于2009—2010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同时利用117对SSR引物对供试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多态性检测,按UPGMA方法,利用Powermarker 3.0软件对184份自交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出2份高抗(T877和YJ7)、6份抗病普通自交系和2份糯玉米抗性种质。基于644个SSR多态性位点,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将184份自交系划为9个杂种优势亚群。自交系4S及其衍生系(第VI亚群)和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599的玉米自交系(第VIII亚群)为玉米抗粗缩病育种的重要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粗缩病 抗性鉴定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路银贵 曹永胜 +2 位作者 田兰芝 邸垫平 苗洪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1,2,3,4级;明确了0—4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即0,1,2,3,4级病株,产量损失率依次为0.25%,50%,75%和100%。利用该分级标准对10个生产品种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调查,构建了回归方程Y=-0.253+1.02X。利用16个生产品种对方程进行检验,检验准确率为:理论产量损失率与实际产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程,可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
下载PDF
64份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永坤 李新海 +4 位作者 肖木辑 李明顺 苑森行 王向东 张世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8-1854,共7页
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对6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2年3种环境下的抗病性鉴定。以3种环境的平均病株率为指标,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2份、抗病系17份、中抗系18份、感病系12份和高感系5份。采用70对SSR引物在64份自交系中检测出276个等位基因变异... 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对6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2年3种环境下的抗病性鉴定。以3种环境的平均病株率为指标,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2份、抗病系17份、中抗系18份、感病系12份和高感系5份。采用70对SSR引物在64份自交系中检测出27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57,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可将供试系划为6个杂种优势亚群BSSS、PA、Lancaster、旅大红骨、四平头和PB。根据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反应,发现PB和四平头亚群的病株率较低(1.6%和4.9%),为抗玉米粗缩病育种的重要种质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病株率 遗传变异 SSR标记
下载PDF
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路银贵 邓风 +3 位作者 苗洪芹 田兰芝 邸垫平 张增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对河北省26个主推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并对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目前玉米生产上主推品种中没有免疫和抗病品种,但感病后品种之间的病情严重度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分布在3... 对河北省26个主推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并对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目前玉米生产上主推品种中没有免疫和抗病品种,但感病后品种之间的病情严重度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分布在35.37~80.05,产量损失率为15.55%~74.01%。以邢抗2号、费玉2号、费玉4号、沈玉17和农大108的病情严重度较轻,病情指数低于40,表现为感病,其他品种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表现为高感。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相关,且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R=0.982)比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的相关性(R=0.756)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抗病性 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地区玉米粗缩病暴发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晓婷 高飞 +2 位作者 张立荣 孙炳剑 李洪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玉米粗缩病由灰飞虱传播,病原主要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近年来其在河南省局部地区多次暴发,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该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为带毒虫量大,耕作制度适合病害传播,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联防意识缺乏等。并结合河南省生... 玉米粗缩病由灰飞虱传播,病原主要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近年来其在河南省局部地区多次暴发,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该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为带毒虫量大,耕作制度适合病害传播,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联防意识缺乏等。并结合河南省生产实际,提出了适当调整播期,预测预防病害发生,选育利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和虫源等的"避、除、抗、防"综合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暴发原因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与流行因素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益军 程兆榜 +3 位作者 范永坚 张文荟 成长庚 王诗白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毒 (MRDV)的传播介体。苏北地区灰飞虱 1年发生 5代 ,以第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最大 ,其自然带毒率为 0~ 30 %。病区第一代灰飞虱带毒率一般为 1 6 %~ 30 % ,其余各代均可检测到带毒个体。小麦上第一代灰飞虱是玉米...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毒 (MRDV)的传播介体。苏北地区灰飞虱 1年发生 5代 ,以第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最大 ,其自然带毒率为 0~ 30 %。病区第一代灰飞虱带毒率一般为 1 6 %~ 30 % ,其余各代均可检测到带毒个体。小麦上第一代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飞虱带毒率及其发生数量与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呈显著的正相关。播期决定了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 (一般是玉米出苗至 6叶龄期 )的吻合程度 ,吻合期越长 ,病害越严重。前茬作物、播种方式、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等都通过影响玉米的播期或灰飞虱的发生数量来间接影响当地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试验证明 ,玉米粗缩病病源在各地普遍存在 ,一旦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适合于灰飞虱的生存繁衍和传毒危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灰飞虱 发病规律 流行因素 病毒病
下载PDF
玉米GY220×1145组合粗缩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明亮 薛林 +12 位作者 梁奎 黄殿成 黄小兰 胡加如 江建华 阮方松 陈国清 陆虎华 程玉静 陈小晖 孙权星 彭长俊 洪德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的抗感表型值,结...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的抗感表型值,结合该组合由272个DNA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别采用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方法,检测了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位点。结果表明:(1)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中CIM法,检测到5个抗玉米粗缩病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9%~17.6%,其中有3个QTL在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5个QTL的加性效应变异幅度为-8.57~11.94。(2)用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法,检测到1个控制玉米粗缩病的位点MRDD2-22,解释表型变异的9.0%,加性效应为6.93。在第5连锁群与13连锁群之间存在1对非主效QTL间的互作,解释表型变异的7.4%,互作效应为-7.70。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都检测到的位点是MRDD2-22,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g7M7806~n142标记区间,抗性等位基因来自自交系1145,平均加性效应为9.3。MRDD2-22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组自交系(RIL)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玉米粗缩病
下载PDF
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被引量:9
14
作者 燕飞 孙丽英 +1 位作者 尚佑芬 陈剑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概述,并展望下一阶段防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小麦黄花叶病毒 玉米粗缩病
下载PDF
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爱红 任萍 +2 位作者 邸垫平 苗洪芹 曹克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7-220,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玉米素(Zeatin,ZR)的含量变化特点不同: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GA3及ZR含量明显低于健株,且随病级增加,植株体内GA3、ZR含量逐渐降低,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孕穗期病株叶片中IAA含量低于健株,但根部IAA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AB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病情严重度增加,含量逐渐升高,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内源激素 玉米粗缩病 玉米
下载PDF
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邸垫平 路银贵 +3 位作者 张爱红 杨菲 田兰芝 苗洪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5-1623,共9页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的病毒病害,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资源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粗缩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在粗缩病重病区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对201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同时采用...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玉米种植区主要的病毒病害,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资源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粗缩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在粗缩病重病区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对201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同时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其中25份种质开展了进一步的鉴定。结果表明,仅沈137高抗粗缩病;P138、丹3130、辽68、齐318、黄野四、CA339、H191、齐319、X178、SH15、金黄59、R18等12份自交系表现抗病,835、中自01、9046、多黄29、CA335、金黄96B、海9-21、金黄55、沈136等9份自交系表现中抗;方差分析表明,品种抗性不同年份间的鉴定结果差异极显著(F=69.999,P<0.01)。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P138、R18表现中抗,黄野四和金黄55病情指数为46.15、82.14,表现高感粗缩病,进一步验证齐319、丹3130、X178具有稳定抗病性。筛选出的抗病种质除金黄96B外,其余均选自美国的杂交种P78599,抗粗缩病玉米自交系的筛选为抗病品种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玉米粗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抗性鉴定
下载PDF
热带玉米种质粗缩病抗性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庆长 郑飞 +5 位作者 季爱民 陈艳萍 赵文明 孔令杰 张美景 袁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8-60,共3页
以引自CIMMYT的108份热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粗缩病重发区鉴定其粗缩病抗性,筛选出3份粗缩病高抗和19份抗病种质。以热带种质齐319为粗缩病抗性基因供体,改良自交系苏951,在117个BC3F2∶3中筛选了2个抗病类型的家系,并讨论了热带种... 以引自CIMMYT的108份热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粗缩病重发区鉴定其粗缩病抗性,筛选出3份粗缩病高抗和19份抗病种质。以热带种质齐319为粗缩病抗性基因供体,改良自交系苏951,在117个BC3F2∶3中筛选了2个抗病类型的家系,并讨论了热带种质改良温带自交系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热带种质 种质创新
下载PDF
栽培避害对安徽省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檀根甲 江彤 +3 位作者 李淼 王向阳 王娥梅 刘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普通玉米品种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如能根据传毒昆虫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敏感...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病毒侵染时玉米植株的生育期关系密切。普通玉米品种6叶龄以下为敏感生育期,6叶龄以上为非敏感生育期。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适播期较长,如能根据传毒昆虫灰飞虱的消长、传毒规律,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期,使玉米敏感生育期最大限度地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即可避免或大幅度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安徽淮北地区春玉米在4月上中旬、夏玉米在6月中旬播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轻。因此,上述时间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安全播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播期 控病效果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佳中 孙静 +4 位作者 王静 张进国 姜军 赵保军 郝俊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及药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在河南省常年玉米粗缩病发生较普遍的开封市开封县和新乡市原阳县进行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开封试点的玉... 为了明确河南省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及药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在河南省常年玉米粗缩病发生较普遍的开封市开封县和新乡市原阳县进行不同播期和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开封试点的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和普遍性比原阳试点严重,开封试点在5月4日-6月8日播种的玉米均发病严重,而原阳试点在5月4日-6月3日播种的玉米有粗缩病发生,其中以5月14日播种的玉米发病最重,但在6月8日后播种的玉米已能避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开封试点玉米粗缩病为重度发生,原阳试点为偏重发生。拌种处理的结果表明,开封试点处理间株高和病情指数的差异均不显著,原阳试点各拌种处理间玉米粗缩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株高、产量性状表现极显著差异。以高巧拌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株高最高,且分别和对照差异显著,效果相对较好,但在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下,所有拌种处理对玉米粗缩病均没有防治效果,即使在发病相对较轻的环境下,防治效果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播期 拌种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银贵 张利英 +2 位作者 田兰芝 邸垫平 苗洪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6,共4页
通过网棚内人工接种1叶1心至11叶1心期的3份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材料(DB544、沈137、90110)和3份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材料(掖107、掖478、5003),调查其发病率,明确了抗病材料7叶前的抗病性与7叶后一致,感病材料7叶后的抗病性比7叶前要强;... 通过网棚内人工接种1叶1心至11叶1心期的3份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材料(DB544、沈137、90110)和3份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材料(掖107、掖478、5003),调查其发病率,明确了抗病材料7叶前的抗病性与7叶后一致,感病材料7叶后的抗病性比7叶前要强;由此认为,玉米苗期为研究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适宜时期。进而研究了相同环境条件下,网箱或网罩内灰飞虱在抗、感玉米材料上的落虫数和灰飞虱在上述6份材料上饲养死亡50%的时间。结果显示:灰飞虱对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的趋性以及灰飞虱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上的生存力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不是通过抗传毒介体灰飞虱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灰飞虱 趋性 生存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