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a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outbreak in Shan Special Region II of Myanmar 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4 被引量:5
1
作者 Hui Liu Jian-Wei Xu +9 位作者 Heng-Lin Yang Mei Li Cheng-De Sun Yi-Jie Yin Zhi-Liang Zheng Guang-Yun Zhang Ai-Shui Yu Yong-Hui Yang Chun-Hui Li Shui Ai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6年第1期277-287,共11页
Background:From 2007 to 2013,intensive control measures reduced malaria burden by 90%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However,despite these measures a P.falciparum malaria outbreak was reported in the Shan Special Regio... Background:From 2007 to 2013,intensive control measures reduced malaria burden by 90%along the China-Myanmar border.However,despite these measures a P.falciparum malaria outbreak was reported in the Shan Special Region II of Myanmar in June of 2014.Methods:Epidemiological,parasitological and entom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performed.Dihydroartemisinin piperaquine(DAPQ)was immediately administered to treat parasite positive individuals.Long lasting insecticidal nets(LLIN),indoor residual spraying(IRS)with insecticides and behavior change communication(BCC)were also provided for outbreak control.An embedded efficacy study was conducted evaluating DP.Molecular genotyping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as performed on the Kelch gene on chromosome 13.Results:All infections were identified as Plasmodium falciparum by RDT and microscopy.Two fatalities resulted from the outbreak.The attack rate was 72.8%(67/92)and the incidence density rate was 14.2 per 100 person-weeks.The positive rate of rapid diagnostic test(RDT)was 72.2%(65/90)and microscopically-determine parasite rate 42.2%(38/90).Adjusted odds ratio(OR)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aged<15 years,15–45 years,inappropriate treatment from a private healer and lack of bed nets were 13.51(95%confidence interval,2.21–105.89),7.75(1.48–44.97),3.78(1.30–46.18)and 3.21(1.21–15.19)respectively.In the six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of the outbreak site,positive RDT rate was 1.2%(4/328)and microscopically-determine parasite rate 0.6%(2/328).Two light traps collected a total of 110 anopheline mosquitoes including local vectors,An.minimus,An.sinensis and An.maculates.After intensive control,the detection of malaria attacks,parasites and antigen were reduced to zero between July 1 and December 1,2014.The cure rate of P.falciparum patients at day 42 was 94.3%(95%CI,80.8–99.3%).The PCR did not detect K13-propeller mutations.Conclusion:Imported P.falciparum caused the outbreak.Age,seeking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lack of bed nets were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during the outbreak.P.falciparum was sensitive to treatment with DAPQ.The integrated measures controlled the outbreak and prevented the spread of P.falciparum effectivel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alaria control on the China-Myanmar border,especially among special populations,needs furth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Myanmar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ria outbreak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VESTIGATION Control Chinese-Myanmar borde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临沧中缅边境地区疟疾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华宪 张再兴 +2 位作者 杜尊伟 陈国伟 陈章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5-57,60,共4页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 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 392人,死亡...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 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 392人,死亡125人;镇康县出境调查组及援缅医疗队在果敢县血检现症及恢复期病人9例中,恶性疟原虫阳性5例;在3个病区血检发热病人及部分村民151人,阳性率41.7%,其中恶性疟占71.43%(45/63),证实境外突发疫情系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境内镇康、沦源、耿马3县2003年11月疟疾疫情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6.67%、156.67%和38.89%,并在14个村出现疟疾点状爆发。 结论 缅甸发生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已经波及云南境内;边境地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切实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疟疾防治进行规范管理是云南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 爆发流行 突发疫情 血栓 回顾调查 流行病学方法 临沧 境外 边境地区
下载PDF
贵州省从江县疟疾局部暴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盛慧锋 郑香 +4 位作者 施文琦 徐建军 蒋伟康 王多全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为确定2006年7月贵州省从江县局部疟疾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疟疾暴发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495名常住居民采集滤纸干血滴,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人群抗体水平。对其中423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年内疟史、疟防知识知晓... 目的为确定2006年7月贵州省从江县局部疟疾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疟疾暴发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495名常住居民采集滤纸干血滴,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人群抗体水平。对其中423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年内疟史、疟防知识知晓情况、蚊帐使用情况、露宿习惯等。收集乡卫生院门诊发热病人登记资料,分析发热病人就医行为。复查上报的42例疟疾病例阳性血片和同期普查的部分阴性血片。按蚊调查仅做半通宵人饵诱捕和人、牛房密度调查,分析该地传播媒介组成和叮人率等。结果42张阳性血片经复查确定12张阳性均为间日疟原虫,18d的疟疾罹患率为2.1%(16/753,包括4例临床诊断病例)。居民平均荧光抗体阳性率为8.7%(43/495),阳性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20.6,总的GMRT为10.6,其中5岁以下组抗体阳性率为7.5%(3/40),阳性GMRT为25.1。发热病人就诊率为81.3%(118/145),平均发热后3.9d就诊。疟防知识知晓率平均为25.5%(108/423),文盲组、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别为17.1%、29.2%和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蚊帐使用率平均为31.0%(131/423),露宿率平均为40.7%(172/423)。2004和2005年休根治疗率分别为68.2%(15/22)和48.3%(14/29)。当地传疟媒介除中华按蚊外还存在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人房帐内捕获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叮人率分别为0.0566和0.0755。结论当地存在我国重要传疟媒介,因灾后居民居住条件简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且有露宿习惯,疟疾病例的发现和治疗均不及时等,是促成了该起疟疾暴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暴发 原因
下载PDF
广东省宝安县山区采石场的疟疾传播强度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祺林 周洁娴 +1 位作者 张满成 谢晋卿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广东省宝安县樟树布采石场位于群山环绕的山坳。工棚孤立,工棚周围2—3k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和家畜。常住外来民工20余人。在疟疾流行高峰季节6、7、8月,嗜人按蚊占捕获按蚊总数87.7%(1059/1207),叮人率分别为10.9、24.88、8.71只。子孢... 广东省宝安县樟树布采石场位于群山环绕的山坳。工棚孤立,工棚周围2—3k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和家畜。常住外来民工20余人。在疟疾流行高峰季节6、7、8月,嗜人按蚊占捕获按蚊总数87.7%(1059/1207),叮人率分别为10.9、24.88、8.71只。子孢子阳性率0.54%(3/554),平均日存活率0.803,叮人习性0.476。民工带虫率45.5%(10/22),配子体阳性率13.6%(3/22)、1—2个月内疟史率50%(11/22),均为间日疟。用3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平均分别为0.084、0.665、0.215;或者说在工棚平均居住1.5-11.9d,短者1.1d,长者21.3d,就可能感染疟疾。 根据对采石场工人感染疟疾的发病时间分析,以第一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定期监测昆虫学接种率的有关参数及其数量变化,可以预测疟疾流行趋势和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 广东省 采石场
下载PDF
河南省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疟疾暴发流行调查报告 被引量:20
5
作者 尚乐园 陈建设 +7 位作者 顾政诚 郑香 刘辉 苏玉杰 李爱民 罗曼珍 钱会霖 汤林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索河南省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疟疾暴发流行程度及原因。 方法 在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居民组 ,运用寄生虫学与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1999年 7、8两个月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37% ,6月小学生原虫率和疟疾抗体阳性率分别... 目的 探索河南省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疟疾暴发流行程度及原因。 方法 在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居民组 ,运用寄生虫学与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1999年 7、8两个月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37% ,6月小学生原虫率和疟疾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0 0 %和 8.40 % ,1998年居民疟史率为 16 .72 % ;仅捕获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前者 7、8月份平均叮人率 4.82 ,后者为 6 .77;人血指数前者为 0 .785 7,后者为 0 .15 19;腺子孢子率前者为 0 .0 8% ,后者为 0 ;媒介能量前者为 5 .5 2 96 ,后者为 0 .892 4,前者是后者的 6 .2倍。 结论 嗜人按蚊为当地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该蚊的种群数量增加是疟疾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疾病暴发流行 嗜人按蚊 媒介能量 流行病学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2006年疟疾疫情及防治措施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苏云普 张红卫 +3 位作者 刘颖 陈建设 周水森 黄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南省2006年的疟疾疫情,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2006年的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全省200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 090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2%,较2005年的2 304例上升120....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南省2006年的疟疾疫情,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2006年的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全省200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5 090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2%,较2005年的2 304例上升120.92%。病例集中在永城、夏邑和桐柏等15个县.共发生疟疾4 769例,占全省疟疾发病数的93.69%,较上年的2 085例上升128.73%。其中豫东地区的永城和夏邑两县上升幅度明显,分别较上年上升307.04%和360.94%。全省发现36个暴发点均分布在永城市,发病2 890例,占全省发病数的56.8%。全省2006年共血检发热病人332 853人,镜检阳性3 204例,阳性率为0.96%,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2.95%。疟疾休止期服药15 470人,正规服药率97.12%。流行季节对疟疾高发区的8 567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现症病人正规服药率95%。在暴发点采取全民预防服药11 953人次、菊酯类杀虫剂灭蚊室内外喷洒82万m^2等措施后控制暴发。结论河南省疟疾疫情处于快速回升状态,应当采取超常规措施防止豫东地区大范围疟疾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分析 发病率 暴发 防治
下载PDF
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的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华宪 陈国伟 +5 位作者 龙先明 龙智 张吉乾 梁秀敏 肖才刚 李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评价"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在疟疾回升或爆发点现场的应用效果,为该类疟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盐津、彝良、永善三县2003~2006年期间疟疾点状爆发和回升地区的现场防控资... 目的评价"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在疟疾回升或爆发点现场的应用效果,为该类疟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盐津、彝良、永善三县2003~2006年期间疟疾点状爆发和回升地区的现场防控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整理和分析。结果盐津、彝良和永善3县2005~2007年疟疾发病占全市11县的92.65%。发生于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和彝良县牛街镇花果村的疟疾点状爆发及大幅回升,属历史高疟区的当地病例传播引起;发生于彝良县钟鸣乡麻窝村和永善县码口乡烟坪村的疟疾病例,属于历史无疟区的输入性突发疫情。通过应用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率>10/万地区的防治对策,及时控制疟疾的爆发、回升及输入性疫情。各村点次年疟疾发病率下降55.56%~100%;输入性疟疾病例及时治愈,没有发生二代病例,次年亦未发生疫情。结论认真执行分类指导、分层防治疟疾的原则,就能有效的控制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疟疾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点状爆发 大幅回升 输入性病例 评价
下载PDF
建德市2004-2007年疟疾疫情和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校平 王卫强 祝太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I0002-I0002,50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建德市2004-2007年疟疾疫情及2004年一疟疾暴发点的流行情况,分析了疟疾疫情回升原因,并对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并建议在类似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疫点处理和疟疾监测工作,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关键词 疟疾 疫情 暴发 建德
下载PDF
云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及暴发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华宪 杨沅川 姜华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5年第4期152-156,共5页
目的积累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疟疾疫情统计,疟防工作年报表,镇康、沧源、耿马、盈江、盐津疟疾暴发情况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云南省2003年疟疾发病数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26.30%,恶性疟比例... 目的积累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疟疾疫情统计,疟防工作年报表,镇康、沧源、耿马、盈江、盐津疟疾暴发情况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云南省2003年疟疾发病数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26.30%,恶性疟比例占总发病数的23.28%;边境地区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67.07%.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9~10月发生间日疟点状暴发.受缅甸边境2003年疟疾严重流行的影响,我国境内镇康、沧源、耿马11月疟疾发病数分别比2002年同期上升536.67%、156.67%和38.89%,并在11月内连续出现12个点状暴发村;盈江县苏典乡鲁苗村11月发生的疟疾暴发以恶性疟为主.结论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疫情态势 暴发
下载PDF
云南省恶性疟流行概况及其对氯喹的抗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德福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4-87,共4页
云南省是我国恶性疟主要流行区。历史上分布于北纬25°以南的高、中疟区65个县(市),海拔1200m以下的地区。1980年全省恶性疟发病数已控制至1019例,仅占当年疟疾疫情报告数的3.16%。由于流动人口的剧增,... 云南省是我国恶性疟主要流行区。历史上分布于北纬25°以南的高、中疟区65个县(市),海拔1200m以下的地区。1980年全省恶性疟发病数已控制至1019例,仅占当年疟疾疫情报告数的3.16%。由于流动人口的剧增,国外传染源的输入,抗氯喹株恶性疟的扩散,1992年恶性疟病例上升至5379例,比1980年增加4.28倍,已占全省疟疾疫情报告数的30.56%,报告恶性疟的县(市)数已达74个。几年来通过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氯喹及哌喹抗性程度仍然严重。本文概述了云南省恶性疟流行状况及抗氯喹恶性疟的分布、发展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抗药性 氯硅 咯萘啶
下载PDF
海南山林区一起流动人口疟疾点状暴发调查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其先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疟疾暴发原因 ,便于修订防范措施和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方法 现场调查 ,血检 ,治疗病人 ,宣传教育 ,媒介防治 ,全民服预防药等措施。结果 血检 2个工地服预防药前和服预防药后的原虫感染阳性率 ,分别为 2 0 .5 0 %...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疟疾暴发原因 ,便于修订防范措施和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方法 现场调查 ,血检 ,治疗病人 ,宣传教育 ,媒介防治 ,全民服预防药等措施。结果 血检 2个工地服预防药前和服预防药后的原虫感染阳性率 ,分别为 2 0 .5 0 %和 3.9%;7月份发病 5 2例 ,12月份发病 5例 ,说明病例逐渐减少 ,疫情日趋控制。结论 大批外地无免疫力的流动人口进入疟区开发生产 ,由于未采取正规的预防措施 ,酿成疟疾点状暴发。因此 ,如何改革传统的“疟疾防治工作方案” ,修订适应于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措施 ,是杜绝流动人口疟疾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调查 疟疾 暴发流行 流动人口管理
下载PDF
山东省两次疟疾暴发流行经过及教训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兆义 桂建军 +1 位作者 刘新 韩广东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4期42-43,共2页
本文对山东省历史上两次疟疾暴发流行的过程、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并提示今后疟防工作要引以为戒 ,从中吸取教训 ,将我省疟防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以巩固来之不易的灭疟成果。
关键词 山东 疟疾 暴发流行
下载PDF
云南省一橡胶农场新垦区疟疾暴发流行影响因素调查
13
作者 孙晓东 黄国珍 +1 位作者 张再兴 刘慧 《医学动物防制》 2002年第4期191-194,共4页
为了解影响疟疾暴发的有关因素,为当地抗疟措施提供依据。2000年7~10月在勐腊县关累港橡胶农场新垦区开展了疟疾暴发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导致疟疾暴发的影响因素为:人口流动、居民疟防知识差、医务工作者缺乏疟疾防治专业的知识、... 为了解影响疟疾暴发的有关因素,为当地抗疟措施提供依据。2000年7~10月在勐腊县关累港橡胶农场新垦区开展了疟疾暴发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导致疟疾暴发的影响因素为:人口流动、居民疟防知识差、医务工作者缺乏疟疾防治专业的知识、抗疟措施不力、疫情漏报严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橡胶农场新垦区 疟疾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山东省的疟疾防治与监测
14
作者 付兆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总结疟疾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方法 从建国初期始 ,详细阐述了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相应防制措施 ,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疟疾发病 ,控制其暴发流行 ,直至达到基本消灭 ,嗣后进入监测阶段。结果 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采取卓有... 目的 总结疟疾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方法 从建国初期始 ,详细阐述了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相应防制措施 ,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疟疾发病 ,控制其暴发流行 ,直至达到基本消灭 ,嗣后进入监测阶段。结果 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采取卓有成效的监测措施 ,使疟疾疫情始终保持稳定 ,巩固了疟防成果。结论 疟疾防制工作只要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即能降低其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疟疾 防治 监测 暴发流行
下载PDF
Macdonald模型简介及其在疟疾流行区的应用
15
作者 王敏 汤林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3-167,共5页
Macdonald模型是在Ros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了疟疾传播动力学理论。其基本繁殖率这一重要概念中的各项参数,为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该模型对疟疾暴发流行区进行了广泛研究... Macdonald模型是在Ros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了疟疾传播动力学理论。其基本繁殖率这一重要概念中的各项参数,为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该模型对疟疾暴发流行区进行了广泛研究。近年来,中部地区疟疾有回升趋势,应用Macdonald模型对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Macdonald模型 暴发流行
下载PDF
贵州从江县巨洞村连续两年疟疾暴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念标 龙黔清 +5 位作者 罗涛 王世海 周峻 唐德亮 邓茂铭 李松平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629-3631,共3页
[目的]对从江县巨洞村2006~2007年连续两年局部疟疾暴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在暴发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采集居民发热病人及病家人群耳垂血涂血片检查疟原虫,按蚊种群及密度调查,分... [目的]对从江县巨洞村2006~2007年连续两年局部疟疾暴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在暴发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采集居民发热病人及病家人群耳垂血涂血片检查疟原虫,按蚊种群及密度调查,分析当地传播媒介组成和叮人率,调查居民蚊帐使用、露宿习惯、大牲畜情况,了解乡村卫生人员下村巡诊频次和疫情报告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暴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7月23日~8月19日共发生疟疾病例46例(血检阳性43例,临床诊断病例3例),罹患率6.11%,2007年7月4日~8月5日共发生疟疾病例102例(血检阳性87例,临床诊断病例12例),罹患率12.93%。当地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蚊帐使用率平均为41.14%,流行季节乡村卫生人员到该村巡回侦察月平均少于2次。[结论]当地仍存在我国重要传疟媒介,对疟疾病人的治疗不规范和对病灶点处理不彻底,灭疟质量不高,因受火灾后村民居住简陋,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乡村卫生人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例,使传染源的积累,是造成两年内疟疾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重点疟区的防治工作,采取以消灭传染源和病灶区灭蚊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该类事件不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暴发 分析
下载PDF
中缅边境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疟疾爆发流行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范建华 郭卫真 +1 位作者 郭卫中 李鸿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境外疟疾突发疫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遏止其向我国边境蔓延。方法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2006年1—6月疟疾发病人数为14564人,死亡180人。8月5-13日现场...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境外疟疾突发疫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遏止其向我国边境蔓延。方法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2006年1—6月疟疾发病人数为14564人,死亡180人。8月5-13日现场调查,在1578发热病人发现疟疾感染病人433人,阳性率27.44%,其中恶性疟238人(7人为混合感染),占54.97%,间日疟195人,占45.03%。结论中缅边境缅甸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疟疾易于爆发性流行,经常波及我国边境地区。因此边境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突发疫情 恶性疟
下载PDF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广超 张红卫 +2 位作者 苏云普 周水森 黄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81-383,372,共4页
目的对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控制暴发的措施。方法收集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报告、个案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暴发点漏报调查及年终全民普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发... 目的对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控制暴发的措施。方法收集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报告、个案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暴发点漏报调查及年终全民普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发病2889例,发病率为222.7/10万,较上年的51.9/10万上升3.3倍。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李寨乡、新桥乡和双桥乡4个乡镇,共发病1825例,平均发病率为1067.3/10万,是永城市发病率的4.8倍,而发病数占永城市发病总数的63.2%。这36个暴发点集中在与安徽省交界的上述4个乡镇,共发病1265例,占4个乡镇发病总数的69.3%,平均发病率为1.8%,其中李寨乡的彭庄村发病43人,发病率达4.0%。分析暴发点的126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6(730/535),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92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23.3%(295/1265),5岁以下儿童占2.8%(35/1265);农民和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4%(928/1265)和23.3%(294/1265)。暴发主要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31个暴发点,占暴发点总数的86%。暴发点调查漏报率为5%,年终全民普查发现417例疑似疟疾病例。结论永城市2006年出现疟疾暴发,疟疾疫情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永城市
下载PDF
一起输入性间日疟局部爆发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杰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对一起伐木工地疟疾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61.29%,病例均有隔日发冷、发热、出汗、头痛等症状,病例较为集中,全部为来自外地民工。结... 目的对一起伐木工地疟疾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61.29%,病例均有隔日发冷、发热、出汗、头痛等症状,病例较为集中,全部为来自外地民工。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定为一起由输入性疟疾引起的间日疟局部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 疟疾 爆发
下载PDF
福建省1980~1994年疟疾分布特征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柏芳 谢和宇 +1 位作者 郑祖杰 何达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1980~1994年福建省疟疾发病率指数曲线呈下降趋势,近9年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统计学检验提示,近年发病率呈随机性,有向上反弹的可能。目前本省疟疾病例的地区分布具“北降南升”态势。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疫情... 1980~1994年福建省疟疾发病率指数曲线呈下降趋势,近9年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统计学检验提示,近年发病率呈随机性,有向上反弹的可能。目前本省疟疾病例的地区分布具“北降南升”态势。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区,疫情稳定下降;以微小按蚊为传疟媒介的地区,尤其是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的“三角”地带疟情不稳,进入90年代后发病数呈上升势头。由此提示我省的疟疾控制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今后若干年内应视微小按蚊生态习性和分布范围的变化,确定我省疟防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闽南“三角”地带的疟疾防治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分布特征 福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