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f Cell Wall Break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ucommia ulmoides Male Flower Tea
1
作者 Yuanyuan WEI Xiao WEN +1 位作者 Weiye LI Huazhong YU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6期54-56,共3页
Eucommia ulmoides male flowers are rich in secondary metabolite,which have anti-tumor,sedative hypnotic,hypotensive,hypolipidemic,anti-fatigue,bacteriostatic,antioxidant and anti-aging effects.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Eucommia ulmoides male flowers are rich in secondary metabolite,which have anti-tumor,sedative hypnotic,hypotensive,hypolipidemic,anti-fatigue,bacteriostatic,antioxidant and anti-aging effects.The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of E.ulmoides male flowers leads to the loss of nutrients and active ingredients.In recent years,cell wall break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tiliz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ood,chemical industry and biolog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ulmoides industry,the cell wall breaking technolog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reviewed,and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the cell wall breaking technology in the male flowers of E.ulmoides are discussed,and the prospect of the cell wall breaking of E.ulmoides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WALL BREAKING TECHNOLOGY E.ulmoides male flower tea Pollen WALL BREAKING E.ulmoides male flower WALL BREAKING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娟娥 付卓锐 +2 位作者 马希汉 莫开林 夏广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137,共7页
以感官评价和功能性成分含量检测相结合,研究了微波工艺与传统炒制、热风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方法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杜仲雄花中的功能性成分,干燥的杜仲雄花茶的感官品质佳,可作为生产杜仲雄花茶... 以感官评价和功能性成分含量检测相结合,研究了微波工艺与传统炒制、热风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方法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杜仲雄花中的功能性成分,干燥的杜仲雄花茶的感官品质佳,可作为生产杜仲雄花茶的首选方法;热风干燥方法也可保持杜仲雄花中的功能性成分,干燥的杜仲雄花茶感官品质较佳,但效率较低,可作为生产杜仲雄花茶的可选方法;传统制茶工艺中的炒制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中的功能性成分破坏较大、感官品质差、操作不易控制,不适宜于杜仲雄花茶的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雄花茶 干燥 微波 炒制 热风
下载PDF
柿叶茶、杜仲雄花茶、绿茶和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卫娟 张嘉嘉 +3 位作者 杜改改 孙鹏 刁松锋 傅建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4-148,155,共6页
为了解柿叶茶、杜仲雄花茶、绿茶和红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性,采用AlCl_3-(HAc-NaAc)、Folin-Ciocalteu和HPLC法对黄酮、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通过DPPH·,ABTS+·,还原能力(Fe^(3+)和Cu^(2+)),金属络合能力(Fe^(2+)和Cu^(2+... 为了解柿叶茶、杜仲雄花茶、绿茶和红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性,采用AlCl_3-(HAc-NaAc)、Folin-Ciocalteu和HPLC法对黄酮、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通过DPPH·,ABTS+·,还原能力(Fe^(3+)和Cu^(2+)),金属络合能力(Fe^(2+)和Cu^(2+))6种方法对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柿叶茶富含维生素C,杜仲雄花茶黄酮含量最高,绿茶和红茶中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4种茶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除络合能力外,绿茶、红茶均强于柿叶茶和杜仲雄花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黄酮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因此,4种茶富含黄酮、多酚、维生素C等天然抗氧化成分,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茶 杜仲雄花茶 绿茶 红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加工中护绿工艺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付卓锐 董娟娥 马希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5-150,共6页
针对杜仲雄花茶在加工过程中易变色的问题,通过利用盐离子、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杀青等处理抑制杜仲雄花的褐变以实现护绿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杜仲雄花茶汤色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护绿效应... 针对杜仲雄花茶在加工过程中易变色的问题,通过利用盐离子、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杀青等处理抑制杜仲雄花的褐变以实现护绿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杜仲雄花茶汤色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护绿效应的3个因素,即Zn^(2+)、柠檬酸和蒸汽法杀青。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中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护绿工艺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护绿工艺为:先用料液比为10 g/mL、质量分数0.04%的Zn^(2+)水溶液和0.4%的柠檬酸水溶液喷洒杜仲雄花蕾,然后在蒸汽中蒸40 s,经过处理后的材料制成杜仲雄花茶,可避免加工过程中变色和品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雄花茶 护绿 响应面 工艺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1 位作者 傅建敏 杜兰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20 g/kg(试剂量/体质量)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表明,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实验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实验动物未见有毒副作用,作为食品(固体饮料)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杜仲雄花茶 毒理学 食品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金晓玲 杜红岩 李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30、260、520mg/kg的杜仲雄花茶提取液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30、260、520mg/kg的杜仲雄花茶提取液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杜仲雄花茶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了运动后血清BUN浓度,提高肝糖元的储备量,增强清除乳酸能力。结论:杜仲雄花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抗疲劳 尿素氮 血乳酸 肝糖原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的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 被引量:22
7
作者 董娟娥 马希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在0.025-0.400g/L、绿原酸的含量在0.075-1.20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0.5%。该法适用于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这2种成分的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京尼平苷酸 绿原酸 杜仲 雄花 雄花茶
下载PDF
杜仲药用良种‘华仲1号’ 被引量:4
8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1 位作者 乌云塔娜 李福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5-195,共1页
杜仲‘华仲1号’为雄株,是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速生、杜仲皮产量高、雄花量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速生丰产林和雄花采茶园,生产杜仲中药材和杜仲雄花茶等。
关键词 杜仲 良种 药用 杜仲雄花茶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文欢 汪颀浩 +3 位作者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总黄酮 绿原酸 京尼平苷
下载PDF
破壁技术及其在杜仲雄花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媛媛 于华忠 温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杜仲雄花富含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镇静催眠、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抑菌、抗氧化及抗衰老等作用,常规杜仲雄花的加工方式导致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流失。而近年来细胞破壁技术在中药、食品、化工、生物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发展和... 杜仲雄花富含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镇静催眠、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抑菌、抗氧化及抗衰老等作用,常规杜仲雄花的加工方式导致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流失。而近年来细胞破壁技术在中药、食品、化工、生物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利用。因此,为推动杜仲产业的发展,综述了细胞破壁技术及其特点,探讨了破壁技术在杜仲雄花中的应用优势,并对杜仲雄花的破壁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破壁技术 杜仲雄花茶 花粉破壁 杜仲雄花破壁
下载PDF
雄花用杜仲良种‘华仲5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2 位作者 乌云塔娜 刘攀峰 张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52,共1页
‘华仲5号’杜仲为雄株,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雄花量大、速生、丰产、有效成分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雄花采茶园,生产杜仲雄花茶。
关键词 杜仲 雄株 杜仲雄花茶 良种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对高钠饮食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娄丽杰 杨寰 +4 位作者 陈百泉 杜红岩 付建敏 杜兰英 李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高血压的预防保健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血压模型组、杜仲平压片对照组、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给药低剂量组。按标准给药饲养56 d后,连续3 d测定每组个体动物的血...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高血压的预防保健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高血压模型组、杜仲平压片对照组、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给药低剂量组。按标准给药饲养56 d后,连续3 d测定每组个体动物的血压,将3次测定结果求平均值,为大鼠最后血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的血压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雄花给药高剂量组大鼠的血压明显偏低。结论:杜仲雄花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钠饮食所引起大鼠血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大鼠 血压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娄丽杰 陈百泉 +3 位作者 杜红岩 付建敏 杜兰英 李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甘草酸二铵组、模型组、杜仲雄花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低剂量组,按标准给药饲养14 d后,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1%四氯化碳油溶液20 ... 目的:探讨杜仲雄花茶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甘草酸二铵组、模型组、杜仲雄花高剂量组和杜仲雄花低剂量组,按标准给药饲养14 d后,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1%四氯化碳油溶液20 mL/kg,16 h后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雄花茶高剂量组小鼠的ALT,AST水平明显偏低。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媛媛 李伟业 +1 位作者 温晓 于华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192-194,19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波长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3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Thermal Hypersil BD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波长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3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Thermal Hypersil BD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6℃;多波长检测206、238、327 nm。[结果]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均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同一时期内采集,不同产地的杜仲雄花茶因环境的影响,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杜仲雄花茶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及京尼平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桃叶珊瑚苷 绿原酸 京尼平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品质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媛媛 温晓 于华忠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2期200-202,共3页
通过对杜仲雄花茶的感官评定,以及多糖、总黄酮、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含量等进行测定,评价了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品质。结果发现:对于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3种活性成分含量而言,陕西产地的杜仲雄花茶品质最佳,贵州产地雄花... 通过对杜仲雄花茶的感官评定,以及多糖、总黄酮、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含量等进行测定,评价了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品质。结果发现:对于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3种活性成分含量而言,陕西产地的杜仲雄花茶品质最佳,贵州产地雄花茶品质最差;南方产地杜仲雄花感官品质明显高于北方产地,北方产地杜仲雄花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南方产地。可为杜仲雄花茶的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产地 杜仲雄花茶 品质评价 绿原酸
下载PDF
桑树雄花茶的加工工艺研发与品质初探
16
作者 刘培刚 朱燕 +5 位作者 林天宝 陈巧姑 陶俊华 许自龙 吕志强 魏佳 《蚕桑通报》 2022年第3期21-24,共4页
桑树雄花除桑杂交育种用外,对于蚕桑产业而言基本是一种养分浪费。通过桑树雄花代用茶的加工制备,将桑树雄花变废为宝,增加蚕农经济效益。
关键词 桑树 雄花茶 加工工艺 品质
下载PDF
雄性不育野生茶树开花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蒋会兵 杨盛美 +2 位作者 孙云南 陈林波 唐一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75-81,共7页
为观察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生物学特性,探讨野生茶树雄性不育表型特征。以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为试材,田间观察了野生茶树的开花物候期、单花发育进程和花器形态特征,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染色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为观察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生物学特性,探讨野生茶树雄性不育表型特征。以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为试材,田间观察了野生茶树的开花物候期、单花发育进程和花器形态特征,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染色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物候期为9月上旬—10月上旬,全花期持续约29~33天,花期与对照材料相近。雄性不育花从花芽分化至花瓣凋谢平均历时约107天,比对照长14天。雄性不育花器结构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花冠开展度小,花丝弯曲畸形,花药彼此粘连,皱缩干瘪,不裂药,花药内无花粉或有微量败育花粉。雄性不育花雌性器官发育正常,柱头从开花前1天至开花后4天具有可授性,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1天。所调查的野生茶树雄性不育类型属于花药败育型和花粉败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雄性不育 开花物候期 花部特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下载PDF
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对杜仲雄花茶汁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梦培 李佳 +3 位作者 纵伟 杜红岩 黄琳 王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6,共6页
该研究探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单独和二者复合(1∶1)发酵对杜仲雄花茶汁品质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发酵效果为:植物乳杆菌>复合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 该研究探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单独和二者复合(1∶1)发酵对杜仲雄花茶汁品质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发酵效果为:植物乳杆菌>复合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雄花茶汁6 d后,可溶性固形物、透光率、p H依次为7.6%、45.3%和3.1,滋味和香气最佳,活菌数多达2.3×10^7CFU/m L;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分别在第1天、第5天达到峰值,增幅依次为29.4%和70%;多酚、多糖分别在第1、第3天降至最低,降幅依次为33.9%和71%。抗氧化能力方面,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雄花茶汁对ABTS、OH、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最大分别为59.2%、65.7%、97.7%和0.478,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汁 发酵 品质指标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药食同源组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慧雨 牛立云 +7 位作者 刘慧蒙 陈广瑞 孟志云 甘慧 顾若兰 吴卓娜 杨雯婕 窦桂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9-264,共6页
蓝莓花青素、γ-氨基丁酸、杜仲雄花茶、米糠脂肪烷醇4种药食同源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保护肝脏的活性,具有开发成保护肝脏免受氧化损伤药物的潜力,可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通过DPPH自由基清... 蓝莓花青素、γ-氨基丁酸、杜仲雄花茶、米糠脂肪烷醇4种药食同源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保护肝脏的活性,具有开发成保护肝脏免受氧化损伤药物的潜力,可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进行处方优化,确定以上4种药食同源天然活性成分的最佳比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低、高剂量),预防给药一周后,白酒灌胃构建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最后通过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预防服用这4种成分可以缓解肝水肿、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提高肝脏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情况大大好转。药食同源组合物的预防服用具有较好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青素 Γ-氨基丁酸 杜仲雄花茶 米糠脂肪烷醇 抗氧化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慧艳 于贺娟 +1 位作者 徐冰 张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959-962,共4页
目的对杜仲雄花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杜仲雄花茶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最大... 目的对杜仲雄花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杜仲雄花茶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均>20.0 g/kg体重,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受试物无致突变作用。30 d喂养试验,实验动物均生长发育良好,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相关指标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杜仲雄花茶急性毒理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杜仲雄花茶属于安全性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毒理学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