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un Zi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Simple and Uncarved, Not Evil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炽成 Qiu Xiaoy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1期116-135,共20页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chapter of the Xunzi titled "Man's Nature Is Evil" has labeled Xun Zi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octrine that 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evil. In fact, Xun Zi holds to a belie...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chapter of the Xunzi titled "Man's Nature Is Evil" has labeled Xun Zi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octrine that 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evil. In fact, Xun Zi holds to a belief in human nature as originally simple and "uncarved." The ideas of human nature in that chapter conflict with those in the other chapters including "Discourse on Ritual Principles," "An Exhortation to Learning," "Discourse on Nature," "On the Correct Use of Names" and "Of Honor and Disgrace." According to these chapters, human nature is not evil, but simple and uncarved; its good or evil is undetermined, it may become either good or evil, etc. Furthermore, we can find other evidence, such as the sayings of Xun Zi's disciples,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he doctrines of human nature in the Western Hart dynasty, and so on, for the statement that Xun Zi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simple and unca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s original nature as simple and uncarved man's original nature as evil XUNZI
原文传递
儒家性朴论:以孔子、荀子、董仲舒为中心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炽成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132,共11页
在儒家中持性朴论的典型代表是荀子和董仲舒,孔子也倾向于此论。《荀子》一书中的《礼论》、《劝学》、《荣辱》、《儒效》等都表明了人性朴,而《性恶》应该是荀子后学所作。董仲舒在继承荀子性朴论的基础上凸显了性中善的潜质,但不认... 在儒家中持性朴论的典型代表是荀子和董仲舒,孔子也倾向于此论。《荀子》一书中的《礼论》、《劝学》、《荣辱》、《儒效》等都表明了人性朴,而《性恶》应该是荀子后学所作。董仲舒在继承荀子性朴论的基础上凸显了性中善的潜质,但不认可孟子的性善论。根据性朴论,人性不能说是善的,也不能说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故它不同于性善论,也不同于性恶论。性朴论也异于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司马迁、董仲舒、韩婴等西汉中期的人未读过《性恶》,对我们推断它的产生时间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朴论 性善论 性恶论 荀子 儒家
下载PDF
性与天道:荀子礼学的形上学依据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石彬 王庆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了给自己的礼学思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从人性论与天道观两个方面对礼学的形上学依据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在人性论方面,他以“性伪之分”为逻辑起点,以“性伪合”为理论归宿,论证了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产生的人性根源。在... 为了给自己的礼学思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从人性论与天道观两个方面对礼学的形上学依据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在人性论方面,他以“性伪之分”为逻辑起点,以“性伪合”为理论归宿,论证了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产生的人性根源。在天道观方面,他以“天人之分”为理论依据,论证了礼在人类社会中的核心价值,并以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性为理论依据,建立了礼的超越性和绝对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性恶论 天人之分
下载PDF
再论儒家的性朴论——兼与日本学者和国内同行商榷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炽成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22,共7页
《荀子》一书既有性恶的说法,也有性朴的说法。很多论者不注意后一种说法,而在注意到它的人之中,甚少有人认为它与性恶的说法是冲突的。日本学者兒玉六郎别出心裁地以性朴论来解释《性恶》,而国内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提出类似的解释。事... 《荀子》一书既有性恶的说法,也有性朴的说法。很多论者不注意后一种说法,而在注意到它的人之中,甚少有人认为它与性恶的说法是冲突的。日本学者兒玉六郎别出心裁地以性朴论来解释《性恶》,而国内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提出类似的解释。事实上,性朴与性恶是无法协调的。《性恶》无性朴的意思。我们在客观理解儒家人性论时要摆脱不正确的先入为主。荀子和董仲舒是性朴论的代表,而众多从王充开始先入为主的说法让人们不容易接受这一点。平心静气地读他们的原著,则可以发现以性恶论来说荀子,以情性阴阳论来说董仲舒是大有问题的。王充对董仲舒人性论的叙述难以在他的著作中获得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董舒舒 性朴论 性恶论
下载PDF
圣王的秩序:荀子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飞 蔡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4,共6页
荀子政治哲学建基于其早年学术积累和所处时代之思想、文化、政治、社会境况等因素对其宇宙观、价值观及其思想中各种概念、命题与问题意识的影响之上。按天人之分和性恶论的观念,荀子将建构政治理论的着眼点放于对现实中的人性、政治... 荀子政治哲学建基于其早年学术积累和所处时代之思想、文化、政治、社会境况等因素对其宇宙观、价值观及其思想中各种概念、命题与问题意识的影响之上。按天人之分和性恶论的观念,荀子将建构政治理论的着眼点放于对现实中的人性、政治起源与本质的探讨之上。为解决其预设的各种问题,荀子在重视礼治之价值的同时,继承各种思想资源和自身对现实社会情境的思考,致思于理想秩序的图景,构建出圣王政体。因荀子政治哲学诞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基础之上,此种社会与思想资源早已限制了荀子构建政治理论时的视野,致使其学说在未来实践或与其他思想碰撞后必然暴露出在其理论框架下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天人之分 性恶说 隆礼 圣王政体
下载PDF
东西方基于人性善恶选择治理制度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丁鹏 张锐智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东西方社会对人性的不同认知,解读东西方社会对治国模式的不同制度设计。西方社会基于"人性恶"的认知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采取"法治"的制度安排,而东方社会基于"人性善"的认知在治理国...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东西方社会对人性的不同认知,解读东西方社会对治国模式的不同制度设计。西方社会基于"人性恶"的认知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采取"法治"的制度安排,而东方社会基于"人性善"的认知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采取了"人治"的治国安排。本文通过论证"法治"与"人治"的不同渊源得出结论: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和"人治"是殊途同归的制度设计,然而在当代社会",法治"是更具理性与稳定性的制度安排,是和谐、繁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论 性恶论 人治 法治
下载PDF
试论韩非“生而好利”人性观在其法术理论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道勤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荀子倡性恶说 ,但主张化性起伪 ,力图以后天教育的方式改造人的本性 ,进而导向为善的道路。韩非接受了荀子的性恶说 ,但从“人性利己”中发现了它的积极因素 。
关键词 性恶 人性观 法治主张 韩非 “生而好利”
下载PDF
论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娄素琴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他的多部长篇小说中创作出了一系列"自然人"的形象。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都生活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世界里,他们蔑视清规戒律,热情地追求自由,与道德沦丧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罪恶...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他的多部长篇小说中创作出了一系列"自然人"的形象。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都生活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世界里,他们蔑视清规戒律,热情地追求自由,与道德沦丧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罪恶格格不入,代表了和谐的精神和力量。他们虽有统一的性格特点,但其命运却不尽相同,而从这种差异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家关于"自然人"的思想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自然人 性本恶
下载PDF
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荀学研究略议——兼论荀子为性朴论者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炽成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15,共8页
唐君毅的荀学研究承接清儒,有比较强的包容性与客观性。他以荀学为儒学重要的一支,没有把它作为异端,并且注意到荀子与孔孟的一致性,但牟宗三和徐复观对荀学的评价却比较低。唐君毅对荀子的人性论有独特的看法:性恶论不是性本恶论;天生... 唐君毅的荀学研究承接清儒,有比较强的包容性与客观性。他以荀学为儒学重要的一支,没有把它作为异端,并且注意到荀子与孔孟的一致性,但牟宗三和徐复观对荀学的评价却比较低。唐君毅对荀子的人性论有独特的看法:性恶论不是性本恶论;天生之性本来不恶,只是在理想之善的反照下不够善而显得恶。这种看法应该不是《性恶》的看法。历来对荀子人性论的种种说法都立足于《性恶》,但是,它事实上是荀子后学所作。荀子本人持"性朴论",而不持"性恶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荀子 性恶论 性朴论
下载PDF
论荀子人学思想建构的三向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国付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5-1129,共5页
荀子扬弃先秦人学思想,自成新的人学思想体系。荀子人学思想建构彰显清晰的向度思维:天人观奠定其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成就其人学思想基础;"化性起伪"实现了荀子人学思想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情文礼法备至凸显荀子人... 荀子扬弃先秦人学思想,自成新的人学思想体系。荀子人学思想建构彰显清晰的向度思维:天人观奠定其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成就其人学思想基础;"化性起伪"实现了荀子人学思想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情文礼法备至凸显荀子人学思想的价值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学思想 天人之分 人性恶 化性起伪
下载PDF
荀子的社会正义观
11
作者 杨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4-18,共5页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是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荀子看来,社会正义起源于人性恶的社会现实,追求至平是社会正义的理想蓝图,通过化性起伪和社会赏罚就可以实现社会至平。探讨荀子的社会正义观,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是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荀子看来,社会正义起源于人性恶的社会现实,追求至平是社会正义的理想蓝图,通过化性起伪和社会赏罚就可以实现社会至平。探讨荀子的社会正义观,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有助于古为今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性恶 社会正义
下载PDF
程颐人性论研究
12
作者 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0-68,115,共10页
程颐言“性”有着“本体”与“工夫”上的双重维度:在“本体”层面言“性”,其主要关注的是人之善恶本原的认识问题;在“工夫”层面言“性”,其关注的则是人之如何成圣的实践问题。从“本体”高度言“性”,将“理性命”与“心性情”问... 程颐言“性”有着“本体”与“工夫”上的双重维度:在“本体”层面言“性”,其主要关注的是人之善恶本原的认识问题;在“工夫”层面言“性”,其关注的则是人之如何成圣的实践问题。从“本体”高度言“性”,将“理性命”与“心性情”问题并重,主张“尽心”是“尽性”的前提,强调“穷理”与“尽性”的统一,在“工夫”上重视“存养”,是程颐人性论的最大特色。而其人性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中晚期诸儒言“性”之巅峰,离不开其对先秦儒家人性论的系统化总结,更离不开其对汉唐北宋诸儒言“性”成果之消化与吸收。从实质上来说,程颐的人性论既是对孟子、韩愈、李翱、程颢等人言性观点之继承与超越,又是对荀、扬之批判,更是对《中庸》与《易传》言“性”思想之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命 心性情 善恶本体 人之成圣 穷理尽性
下载PDF
论现代化的几个“前提假设”
13
作者 王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7-22,共6页
现代化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世俗化三个基本向度,并分别有着几个内涵相近但意趣各异的前提假设:具有利己与利他两重意涵的"经济人"假设构成经济市场化的前提;"性恶论"假设乃是现代宪政民主的前提和基... 现代化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世俗化三个基本向度,并分别有着几个内涵相近但意趣各异的前提假设:具有利己与利他两重意涵的"经济人"假设构成经济市场化的前提;"性恶论"假设乃是现代宪政民主的前提和基石;"理性人"假设则成为文化世俗化的前提。关注和分析现代化的这几个前提假设,对于正确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启示,例如须重视发掘经济人的利他意涵,推动性恶论为基础的宪政文化的形成,以及塑造真正符合世俗化审美情趣的理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文化世俗化 经济人 性恶论 理性人
下载PDF
性恶说与分权制衡
14
作者 刘学斌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通过对荀子性恶说及其政治结论的分析指出,分权制衡并非性恶说的唯一可能结论,因思维方式、立场等的不同,性恶说可以为不同的政治主张辩护。所以,缺乏性恶说传统,不是中国缺乏权力制约思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性恶说 分权制衡
下载PDF
董仲舒对《春秋》的意识形态转换
15
作者 朱康有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适应大一统国家政治发展形势的需要,董仲舒对孔子《春秋》作了精心阐释和发挥:其《春秋繁露》以"道必极于其所至"的天人整体观为形上基础,根据"褒贬""两言而管天下"建立核心价值观之"大义",... 为适应大一统国家政治发展形势的需要,董仲舒对孔子《春秋》作了精心阐释和发挥:其《春秋繁露》以"道必极于其所至"的天人整体观为形上基础,根据"褒贬""两言而管天下"建立核心价值观之"大义",借"长于治人"的《春秋》架构起"为政"之理,着眼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汉代亦为其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奠定长治久安的意识形态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 意识形态 一元多样 天人观 善恶褒贬 为政之理
下载PDF
性无善恶、善恶由习——试论王安石人性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晓东 张万强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5-20,71,共7页
王安石的道德性命之学开启了北宋儒学"非道德性命"不谈的学术风尚。作为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重要组成之一的人性论思想,围绕性与形气、性与命、性与心、性与情、性与心、性与礼乐等传统人性论的关键问题,坚持了性在体上的无善... 王安石的道德性命之学开启了北宋儒学"非道德性命"不谈的学术风尚。作为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重要组成之一的人性论思想,围绕性与形气、性与命、性与心、性与情、性与心、性与礼乐等传统人性论的关键问题,坚持了性在体上的无善无恶和在用上的善恶相混,认为"性"所具有的为善为恶之潜能是人性善恶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同时强调"习"是人性善恶得以成立的外在依据。这一人性论思想的历史意义,既在于其开创了宋代儒学将"外王"之功业立于"内圣"之学问之风,也在于其肯定人欲之正当性的强烈现实主义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性 善恶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从性伪之分合再论荀子性恶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易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4-28,44,共6页
荀子对人性的关注,源于其设立的天人分途。他设定在人身上"性""伪"二分对立,同时又主张二者相合,这二重关系构成荀子性恶论的核心。由性伪分,突出人的原初之性朴,由性伪合强调人归于礼义之善。性伪之分合,关键在于... 荀子对人性的关注,源于其设立的天人分途。他设定在人身上"性""伪"二分对立,同时又主张二者相合,这二重关系构成荀子性恶论的核心。由性伪分,突出人的原初之性朴,由性伪合强调人归于礼义之善。性伪之分合,关键在于心的作用。因此,对荀子人性论的理解,不能仅追问"性"字的含义,而尤要在性伪二者的动态关系中去理解。所以,荀子的性恶是针对于礼义之善的恶,而并非本性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天人 性伪 性恶
下载PDF
人性与制度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成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61-63,共3页
政治制度和法律学说与人性紧密相联,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和判断,所建构的政治社会及其制度框架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和不同。文章从分析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人性观下的制度构建入手,演绎出人治制度类型和法治制度类型,对于由人治向法治转型的中... 政治制度和法律学说与人性紧密相联,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和判断,所建构的政治社会及其制度框架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和不同。文章从分析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人性观下的制度构建入手,演绎出人治制度类型和法治制度类型,对于由人治向法治转型的中国而言,以性恶论为逻辑基础的法治制度类型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制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观 性善论 性恶论 法治 人治
下载PDF
性恶·原罪·堕落——《蝇王》对于人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琳 《镇江高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探讨了有关“人性恶”的论题的戈尔丁的小说《蝇王》 ,借鉴了《圣经》中的“原罪说”来刻画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堕入罪恶的过程。在伊甸园一般的孤岛上 ,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又在戈尔丁笔下的孩子们身上重演 ,这似乎告诉我们人类永远无法... 探讨了有关“人性恶”的论题的戈尔丁的小说《蝇王》 ,借鉴了《圣经》中的“原罪说”来刻画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堕入罪恶的过程。在伊甸园一般的孤岛上 ,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又在戈尔丁笔下的孩子们身上重演 ,这似乎告诉我们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罪恶的天性。但是 ,有了觉醒也就有了希望 ,戈尔丁的目的在于警世而绝不止于哀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小说 “人性恶” 威廉·戈尔丁 英国 当代文学
下载PDF
人性恶习乎?善乎?──论戈尔丁《蝇王》对人性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云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身经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迷惘岁月的戈尔丁,在其寓言式的经典巨著《蝇王》中,描述了一群受过文明教育的儿童,一旦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便肆无忌惮,相互倾轧、残杀,演出了一幕幕嗜血大战。戈尔丁在书中表达了“人性本恶”的基本... 身经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迷惘岁月的戈尔丁,在其寓言式的经典巨著《蝇王》中,描述了一群受过文明教育的儿童,一旦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便肆无忌惮,相互倾轧、残杀,演出了一幕幕嗜血大战。戈尔丁在书中表达了“人性本恶”的基本观点,作者对人类的看法虽然不符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其把批判社会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促使人类自省,则显得更理性、更冷静也更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现代文学研究 小说 戈尔丁 《蝇王》 人性恶 社会背景 生活经历 自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