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Extracurricular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Based on Core Literacy
1
作者 Zhuanqin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ore content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and extracurricular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is a supplement to in-class reading,which can deepen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ation of Engli...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ore content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and extracurricular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is a supplement to in-class reading,which can deepen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ation of English-related knowledge,and cultivate students’core literacy.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roblem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xtracurricular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xtracurricular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based on core literacy,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English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literary classics
下载PDF
Cultural Infiltr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2
作者 Li G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8期124-130,共7页
Foreign literary work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xtbooks in high schools.However,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results in a marginalized and unsatisfactory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Based on the high 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xtbooks in high schools.However,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results in a marginalized and unsatisfactory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Based o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by PEP(People's Education Press),teaching practices,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eign literary works in the textbook,explores its value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cultural spirit in teaching,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as well as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them in hope to gain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and cultivate their humanistic spir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ople's Education Press)edition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Foreign literary works Textbook analysis Cultural infiltration
下载PDF
“语录不可阑入古文”说的生成及现代省思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祖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唐宋以降,禅宗语录和儒家语录大行于世,流风所及,许多文士在古文写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效仿语录形式,或者掺入语录中的常见用语。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迄至清代前中期,“语录不可阑入古文”成为一种集体认同。在此... 唐宋以降,禅宗语录和儒家语录大行于世,流风所及,许多文士在古文写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效仿语录形式,或者掺入语录中的常见用语。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迄至清代前中期,“语录不可阑入古文”成为一种集体认同。在此过程中,方苞个人思想和文学实践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这一古文观念对于端正学风、维护古文体性、推动清代古文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有绝对化的倾向,因而又有其局限性。古文发展的事实证明,在合适的场合适当借鉴、采用语录形式,不仅不会伤害古文之体,相反会给古文的表达带来别样的趣味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 古文 语体 方苞 桐城派
下载PDF
论公安派之“真”的四个层面
4
作者 陈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4,共11页
在公安派的诗文理论中,“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前人对于“真”这一概念虽颇有研究,但对于“真”的意义层面划分仍不够细致。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公安派之“真”区分为人格、情感、文体、表达四个层面,并由此探讨“性灵”与“... 在公安派的诗文理论中,“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前人对于“真”这一概念虽颇有研究,但对于“真”的意义层面划分仍不够细致。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公安派之“真”区分为人格、情感、文体、表达四个层面,并由此探讨“性灵”与“真”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性灵”和“真”其实是“体”和“用”的关系。以“真”为核心来建立公安派的文学体系,一方面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因果位置,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其他审美风格在公安派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公安派对于“真”的追求,树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格类型,实现了个人情感的自由书写,促进了晚明非正式文体的勃兴,也代表了晚明“重一己而轻外物”的时代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文艺理论 袁宏道 晚明文学 小品文
下载PDF
文艺评论助推创作繁荣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以“长安画派”为例
5
作者 刘艳卿 孙文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 优秀的文艺评论通过问题聚焦、理论阐释和思想引领,不仅对受众有导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对艺术创作亦能产生镜鉴、助推的效果。作为文艺评论助推艺术创作繁荣的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杂志所刊文艺评论文章与“长安画派”绘画创作之历史钩沉,引起了新中国画推陈出新问题的激烈论争,触发了美术界关于文艺评论标准的讨论。由此延伸,建党百年以来,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不断修正着文艺创作的发展路线,使得体现现实生活厚度,时代精神锐度和民族风格、中国气派高度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艺术创作 《美术》 长安画派
下载PDF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基本特征试探
6
作者 赵炎秋 《武陵学刊》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围绕中国性建构起来的成熟学术共同体。中国学派理应有自己的规定性也即基本特征,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围绕中国性建构起来的成熟学术共同体。中国学派理应有自己的规定性也即基本特征,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保持主体性,体现中国观点中国智慧;传承中华文化、中华审美精神,坚守民族形式。既要有特征又要有成就,是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在建构的过程应该同时具备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中国学派 基本特征
下载PDF
多元主题文学史论的集成--评《剑桥俄罗斯经典小说指南》
7
作者 凌建侯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2期50-58,87,91,共11页
作为“剑桥指南丛书”俄罗斯专题的开山之作,《剑桥俄罗斯经典小说指南》是当代西方斯拉夫学界专论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代表作。这部由英美两位学者联袂主编、14位名家合作撰写的论文集,既是有关国别文学专题史的集体专著,又具有教材属性,... 作为“剑桥指南丛书”俄罗斯专题的开山之作,《剑桥俄罗斯经典小说指南》是当代西方斯拉夫学界专论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代表作。这部由英美两位学者联袂主编、14位名家合作撰写的论文集,既是有关国别文学专题史的集体专著,又具有教材属性,展现出作者们在专业上厚积薄发的精湛功力。本书在结构上别具一格,本文将其概括为“多主题并举阐释俄罗斯经典小说传统的发展线索”,在材料选取上亦有颇可圈点之处。此书给中国学者提供了对观的镜子、对话的伙伴,有助于我们在中、英、俄三方平等对话中照鉴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俄罗斯经典小说指南》 集体专著 多主题文学史论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贝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三部分构成,亮点在于强调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性、引入创新的学习任务活动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此范式的实施可采用汉字溯源、比较阅读、借助文学地图和互联网媒介等创新任务形式,分阶段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设置符合审美标准和创意尺度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习任务群”理念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 文学阅读 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
下载PDF
“抗战意志论”与战时写作的文本裂隙——以沈从文《战国策》派时期的写作为中心
9
作者 许亚龙 陈思广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6,220,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围绕抗战建国的时代召唤,沈从文生成了一种隐性的“抗战意志论”思想观念。“抗战意志论”有两个层面:国家意志和生命意志。国家意志的观念对应《战国策》派“大政治”主张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抗战现实;生命意志的... 全面抗战时期,围绕抗战建国的时代召唤,沈从文生成了一种隐性的“抗战意志论”思想观念。“抗战意志论”有两个层面:国家意志和生命意志。国家意志的观念对应《战国策》派“大政治”主张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抗战现实;生命意志的观念接续沈从文对生命存在本体的抒情化思考。“抗战意志论”是一种将民族国家存亡和个人生命重造二者结合,用来指导文学写作,表现理想人生的“有情”的观念创造。“抗战意志论”作为抗战建国的观念自有其历史与现实合理性,但与沈从文的创作个性不相符合,表之于小说写作中出现人物、叙事节奏、叙述重心等方面的裂隙或者矛盾,体现出别样的艺术审美特质。“抗战意志论”折射出沈从文观念写作与个性写作的龃龉,也必然导致其以寓言体、主观抒情和传奇故事等方式复归“抽象的抒情”的个性创作并修正战时文学路径,继续书写其对生命、理想、人性等抽象对象的表达。也因此,在战时文学写作版图中,沈从文逐渐成为一位不合时宜的被划为“与抗战无关”的孤独的思索者。其实,历史并非这么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战国策》派 “抗战意志论” 战时写作 文学路径
下载PDF
俄罗斯诗学背后的“故事”——凌建侯教授访谈录
10
作者 洪昕 凌建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在本篇专访中,凌建侯教授讲述了他研究俄罗斯诗学时所发生的“故事”,主要涉及他研究俄罗斯诗学的缘起、诗学本身的内涵、欧洲古典诗学在俄国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在英语国家的发展演变。凌建侯教授发现,欧洲传统诗学在英美学界演化为当代... 在本篇专访中,凌建侯教授讲述了他研究俄罗斯诗学时所发生的“故事”,主要涉及他研究俄罗斯诗学的缘起、诗学本身的内涵、欧洲古典诗学在俄国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在英语国家的发展演变。凌建侯教授发现,欧洲传统诗学在英美学界演化为当代的“理论”,中间约180年空白史并不意味着克里斯特瓦所说的“诗学的毁灭”,事实上,俄罗斯现代诗学正好可以填充这片空白。这一发现成为他提出“俄罗斯诗学学派”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凌建侯教授廓清欧洲诗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界重估俄罗斯为欧洲诗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重审伊格尔顿对现代文学理论之发端的界定,亦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提供有益启迪。在“万物皆可诗学”的背景中,俄罗斯学者坚持守正创新,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关于俄罗斯诗学的“故事”还会继续,凌建侯教授带来的思考早已超越诗学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诗学 俄罗斯诗学学派 诗学科学化 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
下载PDF
当传统遭遇现代: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的理论抉择
11
作者 潘务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文学研究法》是姚永朴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课程设计者参照日本学者关于“文学”概念的理解,但姚永朴并未将戏曲、小说等纳入其中,而是以文章学代替之。在此著中,姚氏虽明说不以宗派相号召,但他又有强烈的乡邦文化意识,为消弭这一矛... 《文学研究法》是姚永朴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课程设计者参照日本学者关于“文学”概念的理解,但姚永朴并未将戏曲、小说等纳入其中,而是以文章学代替之。在此著中,姚氏虽明说不以宗派相号召,但他又有强烈的乡邦文化意识,为消弭这一矛盾,他将桐城文章学理论融入中国传统文论的序列之中。积极投身革命时期的刘师培承传扬州骈文派宗旨,抨击桐城派,且民初骈文作为官方应用之文而盛行,姚氏虽主张骈散合流,但对扬州骈文派理论多有不满。处于白话与文言相争之时,姚氏极力推崇文言“保国之精神”的功能。在向现代过渡之际,姚永朴所代表的桐城派固守着他们安身立命之本的传统。《文学研究法》代表着那个时代传统学人进入现代社会的纠葛与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文学研究法》 北京大学 讲义 桐城派
下载PDF
公安派的崇苏尚俗与晚明文学思潮的嬗变——兼论苏轼典范的确立
12
作者 董韦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在苏轼接受史上,明代是最特殊的一个时代,经历了从湮没无音到炽盛至极两个极端。这一转折产生的节点,是公安派袁宏道等人对苏轼的大力推崇。明文坛宗立派系领袖成风,流派之间的论争自然绕不开各自宗主之间的人为比较与对峙。针对复古派... 在苏轼接受史上,明代是最特殊的一个时代,经历了从湮没无音到炽盛至极两个极端。这一转折产生的节点,是公安派袁宏道等人对苏轼的大力推崇。明文坛宗立派系领袖成风,流派之间的论争自然绕不开各自宗主之间的人为比较与对峙。针对复古派的文学主张,公安派在其文学革新的探索道路上,选择了苏轼作为与复古一脉抗衡的旗帜。除了宋文学代表这一典型身份,无论是所面临的文学环境,还是谐谑尚俗的文学主张,苏轼都与公安派形成了深度共鸣,这使得公安派选择苏轼成为历史的必然。崇苏与尚俗,作为一体之两面,贯穿了公安派文学革新的整个理路。袁氏兄弟对苏轼的推尊,也逐渐蔓延到整个明文坛,成为晚明到清初崇苏乃至宗宋的先声,文学风尚彻底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公安派 崇苏 尚俗 文学旗帜
下载PDF
金华文派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研究
13
作者 陈令钊 何美英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金华文派作家群是元明之际诗坛上一支重要力量,其诗学思想在崇尚平易正大诗风、注重自得之趣的同时,强调诗歌关照历史现实、体悟山水自然之美。他们追求“合乎法度”与“本乎性情”的辩证,重视自我感情的抒发,主张人品与诗品相结合,由... 金华文派作家群是元明之际诗坛上一支重要力量,其诗学思想在崇尚平易正大诗风、注重自得之趣的同时,强调诗歌关照历史现实、体悟山水自然之美。他们追求“合乎法度”与“本乎性情”的辩证,重视自我感情的抒发,主张人品与诗品相结合,由师古而师心,自成一派。金华文派的诗论不像宋代由于理学的兴盛将诗学导入艰涩,反倒是他们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引导诗学走向深入,为明代诗学批评的发展注入多元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之际 金华文派 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
下载PDF
尺牍视域下姚莹的文学理论简析
14
作者 郭宇欣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姚莹的文论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文以载道”“文以经世”“文无古今”等文学理论散见于其尺牍中,是组成姚莹文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具体而言,“文以载道”体现了姚莹的儒家道统思想,代表了桐城派文人... 姚莹的文论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文以载道”“文以经世”“文无古今”等文学理论散见于其尺牍中,是组成姚莹文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具体而言,“文以载道”体现了姚莹的儒家道统思想,代表了桐城派文人的基本观点;“经济”一说首次出现于姚莹尺牍,其核心要义是为文应当利于社会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文无古今”的观点也在姚莹身上发生多层变化,实际上也是当时文人心态的缩影。作为嘉道年间的“在场人”,姚莹的文学理论中折射了当时大量的文学事实,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莹 尺牍 文论思想 桐城派
下载PDF
阳明心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探析
15
作者 庄宇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阳明心学作为明朝中期的哲学思想,强调个体内在世界的探索,道德与良知的探求,社会批判与反思,以及知行合一。这些理念对文学主题、情节、人物和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揭示了阳明心学如何推动文学对个体内心世... 阳明心学作为明朝中期的哲学思想,强调个体内在世界的探索,道德与良知的探求,社会批判与反思,以及知行合一。这些理念对文学主题、情节、人物和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揭示了阳明心学如何推动文学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道德、伦理的深入探讨。同时,阳明心学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促使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人物的行动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文学主题 情节 人物
下载PDF
从南京书写看阳羡词派对辛弃疾的承衍
16
作者 魏雨柔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2,58,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也多遵循辛词的表现方式。阳羡词派的南京书写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行舟移步换景勾连吴越文学区的多地,有意识地建构与拓展南京及其相关景观构成的文学空间,使南京书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书写 辛弃疾 阳羡词派 文学空间
下载PDF
宛陵诸子继风雅:宣城派对梅尧臣的继承和革新
17
作者 梅雪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明末清初诗派结社频出,施闰章、高咏等人形成地方性诗人集群“宣城派”,而由宣城派诞生的“宣城体”与“宛陵体”一脉相承,都是对梅尧臣个人诗歌风格的推崇和效仿而产生;不同在于宣城体是清初宣城派继承宣城地域文化底蕴而形成,虽继承... 明末清初诗派结社频出,施闰章、高咏等人形成地方性诗人集群“宣城派”,而由宣城派诞生的“宣城体”与“宛陵体”一脉相承,都是对梅尧臣个人诗歌风格的推崇和效仿而产生;不同在于宣城体是清初宣城派继承宣城地域文化底蕴而形成,虽继承梅尧臣风雅,然根据世代变化、时运周折,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风格和特色。清代宣城派对梅尧臣诗歌风格的接受和新变,来源于地域因素、家族因素以及清初宗宋热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宣城派 文学地理 宋诗 清诗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建设的一种先行尝试——评张建华教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
18
作者 吴振宇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8-13,89,共7页
2021年出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共辑录张建华教授不同时期所写的论文36篇。从俄罗斯文学概论、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21世纪俄罗斯文学纵览等几个方面对作家、作品、思潮展开了具体的批评。本文作者认为,其中一些颇具... 2021年出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共辑录张建华教授不同时期所写的论文36篇。从俄罗斯文学概论、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21世纪俄罗斯文学纵览等几个方面对作家、作品、思潮展开了具体的批评。本文作者认为,其中一些颇具学理性术语的“发明”,对俄国文学正典体系的再建构是此书的两大特色。张建华的文学批评与当下学界提倡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口号相呼应,是使这一学术畅想成为可能的一种先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建华 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学派 理论思考 创作批评
下载PDF
蔡松年与金本土文化精英的形成
19
作者 姜欣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0-107,共8页
金以武力立国,多强兵猛将,但不修文史。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金在政治上虽与南宋并立,但其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精英都远不及对方。金建立初期尚未有文字的出现,故借才于辽宋来发展自己的本土文化,此为“借才异代”。蔡松年... 金以武力立国,多强兵猛将,但不修文史。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金在政治上虽与南宋并立,但其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以及文化精英都远不及对方。金建立初期尚未有文字的出现,故借才于辽宋来发展自己的本土文化,此为“借才异代”。蔡松年是“借才异代”中官职最高者,其先从政治礼教方面奠定了金立国之根本,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使金初步摆脱蒙昧落后的状态。蔡松年经历田瑴党狱之后打破了金初宋人与辽人分庭抗礼的局面,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蔡松年作为早期文坛盟主,其子蔡珪又引领“国朝文派”文坛,蔡松年的文学创作直接影响了金本土精英群的崛起,为金土生土长的精英崛起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学习范本。在金初文化肇兴、培养金代本土化精英的过程中,蔡松年居功甚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松年 借才异代 国朝文派 金初文学
下载PDF
刘声木书目著录及其文学批评史意义
20
作者 叶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刘声木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目录学家,通过目录著作中的类目设置、版本著录及附注记述,载录了数量可观的古代文学批评资料。刘声木书目的著录特色主要体现在关注评点文献、具有家学意识以及留意女性撰述三方面,其《苌楚斋书目》对《桐城文... 刘声木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目录学家,通过目录著作中的类目设置、版本著录及附注记述,载录了数量可观的古代文学批评资料。刘声木书目的著录特色主要体现在关注评点文献、具有家学意识以及留意女性撰述三方面,其《苌楚斋书目》对《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更是起到补充作用,二者共同呈现了桐城派文人著作的文献面貌与传播网络,呈现出清末民初评点之学向经、史、子、集四部的渗透,并且有意识地展现评点本在清末民初文人群体之间传播、流通与保存的动态过程。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视域下考察刘声木书目,既能照见“诗文评”在晚清民国的赓续与新变,同时有助于理解古代诗文评向古代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声木 《苌楚斋书目》 《续补汇刻书目》 桐城派研究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