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mptom overlap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mood disorder: Diagnostic issues
1
作者 Vivek Bambole Megan Johnston +3 位作者 Nilesh Shah Sushma Sonavane Avinash Desouza Amresh Shrivastava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3年第4期8-15,共8页
Although the Kraepelinian classification paradigm is widely used, observations of overlapping boundaries among th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are beginning to challenge this dichotomy.... Although the Kraepelinian classification paradigm is widely used, observations of overlapping boundaries among th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are beginning to challenge this dichotomy.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symptoms of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nd with bipolar mood disord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symptom overlap. One hundred patients of a psychiatry ward were divided into two main groups based on their diagnosis—schizophrenia or bipolar mood disorder. Chi-square analys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ymptoms measured in this study differed between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ose diagnosed with bipolar mood disord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positive/manic symptoms and negative/depressive symptoms are present in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nd with bipolar mood disorder and, consequently, they do not present a reliable means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These findings have many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s in which mental illness is conceptualized and classified. Treatment efforts and interventions may be enhanced if a more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diagnosing mental illness is uti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DEPRESSIVE symptomS mania Diagnosis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躁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新章 江连 翟绍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躁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同时对照组联合使...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躁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同时对照组联合使用氯丙嗪,观察组联合使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神经内分泌指标、躁狂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BRMS评分、神经内分泌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可显著提升躁狂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指标及躁狂症状,且药物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丙戊酸钠 躁狂症 神经内分泌指标 躁狂症状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躁狂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建乐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躁狂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建瓯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6例躁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片,观察组...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躁狂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建瓯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6例躁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躁狂症状、社会功能、神经内分泌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BRM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3、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症患者采取阿立哌唑与丙戊酸钠的联合用药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躁狂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狂症 阿立哌唑 丙戊酸钠 临床疗效 躁狂症状 社会功能 神经内分泌指标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岑修记 麦羡婷 钟柳莲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丙戊酸钠组,每组48例。丙戊酸钠组...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丙戊酸钠组,每组48例。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片治疗,联合组在丙戊酸钠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丙戊酸钠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MS、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丙戊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与富马酸喹硫平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能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躁狂程度、精神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富马酸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 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慧 马淑君 +2 位作者 高镇松 张胜佳 杨祺昕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第1、8周末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然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总分均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第1周末BRM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两组BRMS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1周末,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1%)显著低于对照组(40.5%)(P<0.05),研究组的TESS总分(7.4±3.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9.3±4.7)(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双相I型障碍起效较快,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奥氮平 碳酸锂 躁狂症状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精神疾病患者冲动暴力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颖 侯钢 韩臣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可出现冲动暴力行为,危及他人和患者自身的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安定,也会触犯刑律。对其临床特点和正确及时处理等均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期收集若干篇这方面稿件刊出,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抑郁性混合状态 暴力行为 躁狂症状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余艳 蒋志锋 +1 位作者 罗锐 董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并观察随访期间躁狂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和PANSS评分呈下降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最低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BRMS和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WCST、CPT和HVLT-R评分呈上升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峰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WCST、CPT和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躁狂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佳,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 碳酸锂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认知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所致类躁狂发作1例司法鉴定
8
作者 韩丽娟 张晓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0-111,共2页
通过对以类躁狂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麻痹性痴呆个案的司法鉴定,旨在引起同道们对此类疾病的重视,以便在法医精神病鉴定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辨别。
关键词 司法鉴定 麻痹性痴呆 躁狂症状 梅毒
下载PDF
DA、5-HT、Cor、ACTH、T 3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海波 王刚 +2 位作者 陈莎莎 李贺斌 马文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102例,治疗前、治疗2个... 目的探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102例,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DA、5-HT、Cor、ACTH、T_(3)水平、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依据治疗2个月后疗效分为有效组78例和无效组24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DA、5-HT、Cor、ACTH、T_(3)水平,观察各血清学指标与BRMS、PANSS评分及疗效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学指标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清DA、Cor、ACTH、T_(3)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5-H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A、Cor、ACTH、T_(3)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5-HT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呈负相关(P<0.01)。治疗前后血清DA、5-HT、Cor、ACTH、T_(3)水平与患者疗效显著相关(P<0.05)。血清DA、5-HT、Cor、ACTH、T_(3)预测患者疗效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04、0.712、0.719、0.717,各指标联合预测时AUC为0.856,高于单一指标,联合预测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4.36%。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DA、5-HT、Cor、ACTH、T_(3)呈异常表达,且各指标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有关,应用各指标联合预测可提升疗效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多巴胺 5-羟色胺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疾病特征及长期功能预后 被引量:3
10
作者 芦云平 崔伟 +3 位作者 于超 郑冬瑞 严保平 崔利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情况,以及7年后的整体功能水平。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147例,根据首次发作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情况,以及7年后的整体功能水平。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147例,根据首次发作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收集首次发作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伴自杀行为、是否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疾病特征,复发情况和治疗情况。于第2年、第4年、第7年进行随访,收集复发情况、复发次数、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伴自杀或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治疗情况等资料。第7年末次随访时采用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水平。结果101例(68.7%)患者完成7年随访。伴精神病性症状组33例(32.7%)。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首次发作时SSRS总分(36.85±9.81 vs.40.93±8.57)、主观支持分(21.24±5.37 vs.23.72±4.85)、客观支持分(7.27±3.10 vs.8.78±3.35)较低(P<0.05);首次发作接受治疗时,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选抗精神病药物者比例高(60.6%vs.36.8%,P=0.024);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次急性期治疗时间长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42.58±20.92)d vs.(35.13±14.04)d,P=0.039]。7年间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占比[0.67(0.33,0.95)vs.0.00(0.00,0.25)]、伴自杀行为的抑郁发作次数占比[0.00(0.00,1.00)vs.0.00(0.00,0.00)]、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躁狂发作次数占比[0.33(0.00,0.58)vs.0.00(0.00,0.33)]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P<0.05)。7年后,伴精神病性症状组GAF分低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64.18±10.15 vs.68.54±9.71,P=0.039)。结论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自杀、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首次治疗时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急性期治疗时间长,7年后功能结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狂首发 双相障碍Ⅰ型 精神病性症状 疾病特征 长期随访 整体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师亚杰 张瑞岭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7期63-65,69,共4页
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研究组采用富... 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和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躁狂表现与精神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用碳酸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喹硫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 精神症状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亚雪 杜柳霞 +1 位作者 颜春娇 徐秀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于患者入院、出院时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进行精神症状评估,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时,观察组NOSIE总分、总积极因素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RM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住院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精神症状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正念认知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白雪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8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B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BAD患者6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认知干预。...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B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BAD患者6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认知干预。对比两组精神症状干预效果、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精神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躁狂量表(BRM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威斯康星卡片(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结果 观察组精神症状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MARS水平较高,PANSS水平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GAF水平较高,BRMS水平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IL-1、TNF-α较对照组低,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HVLT-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CST、CPT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BAD患者采用正念认知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服药依从性,改善精神症状和躁狂情况,提高功能状况,降低IL-1、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提高WCST、CPT评分,进而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正念认知干预 疗效 精神症状 躁狂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心境障碍-躁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锦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9期78-80,共3页
目的对心境障碍-躁狂症疾病实施丙戊酸钠药物干预后,探析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至本院治疗的躁狂症且自愿接受药物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打乱后的名单单双号排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 目的对心境障碍-躁狂症疾病实施丙戊酸钠药物干预后,探析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至本院治疗的躁狂症且自愿接受药物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打乱后的名单单双号排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碳酸锂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躁狂症情况[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常规组(77.78%),组间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4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6,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常规组躁狂症控制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破坏行为与敌意评分为(3.00±0.50)分、睡眠障碍评分为(3.10±0.20)分、情绪不佳评分为(2.10±0.60)分、言语不善评分为(4.70±1.10)分、意念飘忽评分为(4.70±1.10)分、夸大评价评分为(3.20±0.50)分,均较常规组的躁狂症表现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体治疗效果(55.56%)相比试验组(66.67%)较差,用药效果不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1,P<0.05)。结论面对心境障碍-躁狂症的临床治疗选择丙戊酸钠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躁狂症不良情绪表现有所控制,治疗安全性较高,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躁狂症 丙戊酸钠 症状改善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利培酮和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江红 杨玲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病性躁狂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利培酮+氯氮平治疗)及联合组(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治疗),每组52例,比较... 目的探讨利培酮、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病性躁狂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利培酮+氯氮平治疗)及联合组(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治疗),每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躁狂(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PANSS)评分分别为(5.38±1.61)分、(36.75±9.10)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比组(1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氯氮平及碳酸锂联合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 利培酮 氯氮平 碳酸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与碳酸锂药物治疗躁狂型精神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卓 吴强 赵胜楠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7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碳酸锂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用于躁狂型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躁狂型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6周作为一个疗程,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碳酸锂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用于躁狂型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躁狂型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6周作为一个疗程,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较轻。结论:碳酸锂药物合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躁狂型精神病起效迅速,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碳酸锂 躁狂型精神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长林 禹海航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期躁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符合CCMD - 2 -R诊断标准的 30例儿童少年期躁狂症患者 (观察组 ) ,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我院的 42例成人躁狂症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特征作对照分析。结果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患者的早期...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期躁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符合CCMD - 2 -R诊断标准的 30例儿童少年期躁狂症患者 (观察组 ) ,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我院的 42例成人躁狂症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特征作对照分析。结果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患者的早期症状较复杂且不典型 ;临床误诊率高 ;与典型躁狂症状无本质区别 ,但观察组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增多并有破坏性多于对照组 ,而思维联想加快少于对照组。结论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有其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分析 躁狂症 早期症状 误诊 儿童 少年期
下载PDF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对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启洪 唐京雄 吴锦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 目的分析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程度(CGI-SI)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GI-SI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2、6、24、48、72 h两组PANSSE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比较,临床采用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虽疗效基本相当,但给药安全性更高,对疾病治疗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注射液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 急性激越症状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车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躁狂[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评分、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Y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HT、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Ⅰ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SDS、YMRS评分和神经递质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 双相情感障碍 齐拉西酮 丙戊酸钠缓释片 躁狂 抑郁症状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与线性回归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见躯体症状与五态人格、情绪症状的相关性
20
作者 李自艳 刘鑫子 +2 位作者 尹冬青 朱虹 贾竑晓 《中医杂志》 2024年第14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躯体症状、五态人格、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为B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纳入B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自制躯体症状调查表调查出现频次>20%的躯体症状,将其得分作为躯体症状评分,采用24项汉密尔顿...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躯体症状、五态人格、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为B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纳入B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自制躯体症状调查表调查出现频次>20%的躯体症状,将其得分作为躯体症状评分,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症状,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价患者躁狂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症状,五态人格测验量表评价患者五态人格,包括太阳人格、少阳人格、阴阳和平人格、少阴人格、太阴人格得分。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躯体症状得分与五态人格得分、HAMD评分、YMRS评分、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纳入BD患者269例,出现频次>20%的躯体症状有19个,前3位是乏力(152例,56.51%)、口舌干燥(137例,50.93%)、喜冷饮(112例,41.64%),躯体症状评分为[7.0 (0,10.0)]分;YMRS评分为[3.0 (0,7.5)]分;HAMD评分为[11.0 (5.0,18.0)]分;HAMA评分为[6.0 (2.0,10.0)]分。五态人格中,太阳人格[10.0 (7.0,13.0)]分;少阳人格[10.0 (7.5,13.0)]分;阴阳平和人格[5.0 (3.0,7.0)]分;少阴人格[13.0 (10.0,16.0)]分;太阴人格[14.0 (9.0,18.0)]分。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BD患者躯体症状与太阴人格得分(r=0.23)、HAMD评分(r=0.21)、YMRS评分(r=0.13)呈正相关;太阴人格得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17),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03)。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躯体症状得分与HAMD评分(β=0.138,P=0.003)、YMRS评分(β=0.128,P=0.006)、太阴人格得分(β=0.182,P<0.001)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躁狂、太阴人格是BD患者躯体症状的独立风险因素,五态人格中太阴人格与BD患者的躯体症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躯体症状 五态人格 抑郁 躁狂 太阴人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