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感官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贮藏年限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荣 田龙新 +4 位作者 张振东 黄利科 孔金钊 郝光飞 郭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05-313,共9页
该研究以采集自河北省邯郸市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四轮次基酒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智能感官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探究了储藏年限对酱香型白酒感官品质和风味特征的... 该研究以采集自河北省邯郸市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四轮次基酒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智能感官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探究了储藏年限对酱香型白酒感官品质和风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年限酱香型白酒中酸酯总量和总酯含量分别在74.16~85.40 mmol/L和2.89~3.64 g/L,且随着白酒贮藏年限的增加,酒体中酸酯总量、总酯含量、鲜味、有机硫化物和萜类物质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酒体的明亮度、酸味和芳香类物质含量则明显升高。通过GC-IMS共定性了49种挥发性化合物,可以有效区分不同储藏年限酱香型白酒。筛选出18种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且P<0.05的关键差异化合物,并从中挑选出6个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1的香气化合物,其中3-甲基丁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在贮藏10年的酱香型白酒中ROAV显著偏高(P<0.05),且其对白酒的明亮度、酸味、苦味、涩味、咸味和芳香风味等感官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贮藏10年的酱香型白酒品质更佳,该研究为酱香型白酒选择合适的贮藏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年限 酱香型白酒 感官品质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贵州仁怀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
2
作者 粟海军 邹晓 +15 位作者 安明态 胡国雄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穆彪 文雪峰 邢济春 韩燕峰 曹威 王晓宇 安苗 王志杰 严令斌 张福平 李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州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9个、新记录种116个。仁怀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本研究首次全面摸清了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现状,并尝试系统地从无机环境、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阐释酱香白酒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对仁怀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酱香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市 赤水河 县域生物多样性 新记录 酱香白酒
下载PDF
酱香型原酒贮存期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及其对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3
作者 范宸铭 惠明 +1 位作者 田青 尤永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测定3个酒企不同贮存年份的酱香型原酒酒样中的2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鉴别模型,找出关键差异金属元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牌不同贮存年份的酱香型原酒中金属元素含量与贮存年份呈正相关...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测定3个酒企不同贮存年份的酱香型原酒酒样中的2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鉴别模型,找出关键差异金属元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牌不同贮存年份的酱香型原酒中金属元素含量与贮存年份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将6个不同贮存年份酒样进行有效区分,其中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区分度最好,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构建鉴别模型结果一致。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出贮存年份在0~10a原酒中的5个关键差异金属元素,即Al、Ca、K、Na、Fe。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检测发现差异性金属元素对于原酒贮存有促进作用。将来自其他不同于上述酒企的不同贮存年份酱香型原酒定量分析结果代入构建的鉴别模型,可以实现有效区分。综上,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能对不同贮存年份酱香型原酒进行有效分类和鉴定,更加准确、高效地探究酱香型原酒在贮存中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金属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酱酒1、2轮次窖池不同醅层微生态结构与酸性化合物组成解析及其相关性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旗钰 程玉鑫 +3 位作者 黄永光 佘荣书 邓昌伟 左乾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共8页
以酱香白酒酿造过程中1、2轮次上、中、底层窖池酒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偶联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解析酒醅中微生物群系结构、酸类化合物结构及其酸类化合物分布与微生物群系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轮次酒... 以酱香白酒酿造过程中1、2轮次上、中、底层窖池酒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偶联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解析酒醅中微生物群系结构、酸类化合物结构及其酸类化合物分布与微生物群系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轮次酒醅总酸含量大于1轮次;7种酸类化合物在窖池不同时空径向的分布规律不同;1、2轮次酒醅中乳酸和乙酸含量占比较大。1、2轮次绝对优势细菌属为Limosilactobacillus,优势真菌属为Saccharomyces和Candida,且随发酵时间延长,微生物群系结构差异显著。总酸和酸类化合物含量与Limosilactobacillus、Schizosaccharomyces、Zygosaccharomyces、Candida和Kazachstania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Lactobacillus、Saccharomyces、Paecilomyces和Torulaspora相对丰度呈负相关。本研究揭示了酱香白酒1、2轮次窖池酒醅不同时空径向的酸度及酸类化合物与微生物群落间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阐明酱香白酒窖池发酵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酒醅 酸类化合物 微生物群落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风格特征及风味物质构成差异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忠平 梁明锋 +7 位作者 张娇娇 雷显仲 沈世明 张明松 孙志伟 刘海坡 张翠英 韩兴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采用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GC)法探究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感官特征和骨架风味物质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解析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感官特征与骨架风味物质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地区酱香型白酒酱香... 采用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GC)法探究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感官特征和骨架风味物质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解析不同地区酱香型白酒感官特征与骨架风味物质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地区酱香型白酒酱香、曲香和焦香得分较高,南方其他地区花果香和草木香较突出,山东地区和北方其他地区醇香和粮香风格明显。风味物质分析结果发现,贵州地区酱香型白酒酯类含量最高,山东地区和南方其他地区酱香型白酒醇类含量较高,北方其他地区酱香型白酒羰基类含量较低,且贵州地区的酱香型白酒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比率均在1.4~1.9范围内。PCA结果表明,贵州地区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结构相似性最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酱香、焦香、曲香和陈香被聚为一类,与正丁醇、3-羟基-2-丁酮、异戊酸乙酯、辛酸乙酯、异戊醛和糠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不同地区 风格特征 骨架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尤天棋 何济坤 +2 位作者 李丹 吴勇 陈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4-233,共10页
以成都地区香肠为代表分析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特征,揭示川味五香香肠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川味五香香肠的水分含量为11.73%±1.64%、pH为5.68±0.06、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 以成都地区香肠为代表分析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特征,揭示川味五香香肠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川味五香香肠的水分含量为11.73%±1.64%、pH为5.68±0.06、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为1.47±0.48 mg/kg、亚硝酸盐含量为1.31±0.12 mg/kg,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分别为48.12±1.46、16.08±0.91、18.31±0.73,菌落总数、疑似葡萄球菌数、疑似乳酸菌数和肠杆菌数分别为7.09±0.14、5.74±0.23、7.64±0.14、4.27±0.15 lg CFU/g。从川味五香香肠样品中共检测出9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味活度值OAV大于1的共有挥发性物质有22种,是川味五香香肠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经主成分载荷图分析可知,(+)-柠檬烯、芳樟醇、草蒿脑对香肠的典型风味贡献最大,赋予了川味五香香肠柑橘、薄荷、花香、薰衣草、甘草、茴香的气味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川味五香香肠主要挥发性物质及典型风味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川味五香香肠的风味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味五香香肠 理化特性 微生物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OAV) 主成分分 析(PCA)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7
作者 向秀连 雷炎 +4 位作者 郝光飞 张振东 黄利科 田龙新 郭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181-188,共8页
该研究使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对酱香型白酒制作过程中8个轮次酒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8个轮次酒中共定性出19种酯类、8种醛类、7种醇类... 该研究使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对酱香型白酒制作过程中8个轮次酒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8个轮次酒中共定性出19种酯类、8种醛类、7种醇类、6种酮类和1种呋喃类。不同轮次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及含量具有明显差异,整体可分为4个聚类:一和二轮次、三和四轮次、五和六轮次、七和八轮次,导致各聚类差异的主要物质有14种。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发现,不同聚类中共有12种关键风味化合物,依次为己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丙醛、丁酸乙酯、乙酸戊酯、异丁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丁醛、乙酸异戊酯、2-正丁基呋喃和丁酸丙酯,其中己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ROAV>50,对酒体风味贡献最为突出。综合分析发现,该研究中五、六轮次基酒风味最佳,其次为三、四轮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指纹图谱 酱香型白酒 轮次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川式美味牛肝菌香肠制作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8
作者 郭宁静 徐流芳 +4 位作者 李翔 邹星辰 王卫 张育贤 陈金凤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为推动美味牛肝菌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川式香肠制作工艺,并探究添加美味牛肝菌对川式香肠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川式美味牛肝菌香肠最佳制作工艺为美味牛肝菌15.0%,辣椒粉1.5%,花椒粉0.8%,烘烤... 为推动美味牛肝菌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川式香肠制作工艺,并探究添加美味牛肝菌对川式香肠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川式美味牛肝菌香肠最佳制作工艺为美味牛肝菌15.0%,辣椒粉1.5%,花椒粉0.8%,烘烤时间48 h,该成品的感官综合评分为40.12分;与未添加美味牛肝菌的川式香肠(CK)相比,川式美味牛肝菌香肠(NG)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水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氧化检测结果显示添加美味牛肝菌减缓了川式香肠的脂肪氧化速度,从而延长了贮藏期;GC-MS共检测出65种化合物,其中NG特有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6种,分别是庚醛、3-甲硫基丙醛、2,3-丁二醇、橙花醇、反式-橙花叔醇、3-辛酮,它们赋予川式香肠花香、蘑菇香、果香、脂肪味。该试验结果为美味牛肝菌精深加工及川式香肠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式香肠 美味牛肝菌 营养成分 脂肪氧化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不同品质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组分差异解析
9
作者 伍琳 陈志强 +3 位作者 江伟 刘巍 张艺骥 祝家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9-348,共10页
为了保证白酒质量和提高白酒酿造工艺水平,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 为了保证白酒质量和提高白酒酿造工艺水平,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GC-TOF-MS)技术对不同品质酱香型白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酱香型白酒中检出组分1063种~1347种,主要为酯类、酸类、醇类、醛类及酮类等。优质酒A1、A2和杂味酒B1、B2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58.75%、55.47%、42.05%和41.55%;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17.14%、16.15%、26.77%和26.92%;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47%、2.05%、6.71%和7.69%;优质酒呈现酯高、醇低、酸适中,杂味酒呈现酯低、醇高、酸高等特点;且杂味酒中硫醚类、砜类、硫代酯类、噻吩类等含硫类组分较为突出,而优质酒中则含量很低或未检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显示优质酒和杂味酒的风味差异显著,其中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的潜在差异风味组分共有85种;筛选出VIP>1且P<0.05的物质绘制热图,结果表明优质酒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壬醛、辛醛等含量较高,杂味酒中己酸、乙酸、异丁醇、异戊醇等含量较高。通过感官品评发现,杂质酒中酯香强度较低,高级醇味较强,口感略酸,略有异香,缺乏爽净感等,与杂质酒中组分鉴定的酯低、醇高、酸高以及存在的含硫类物质较多等结果具有一致性。该研究结果表明,HS-SPME-GC×GC-TOF-MS技术可在分子水平对酱香型杂味酒进行探究,为后续酱香型杂味酒的品质提升和工艺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杂味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固相微萃取 风味分析 感官品评
下载PDF
浅析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现状与规范化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赞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产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品牌建设滞后。为了推动白酒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发展路径,旨在推动贵...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产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品牌建设滞后。为了推动白酒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发展路径,旨在推动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实现持续、健康、规范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 发展现状 规范化路径 品牌建设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化合物含量
11
作者 杨沙 罗玉航 +1 位作者 张季 侯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20-229,共10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萃取,浓缩后用甲醇定容。采用C6苯基柱(250 mm×4.6 mm,5.0μm)测定吡...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萃取,浓缩后用甲醇定容。采用C6苯基柱(250 mm×4.6 mm,5.0μm)测定吡嗪类化合物的含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进行差异分析。结果12种吡嗪化合物线性表现良好,在质量浓度0.1~1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06~0.29μg/m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范围均在1.3%~2.8%,在1、2、5μg/mL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0.8%~108.3%,精密度RSDs范围均在0.27%~4.80%。11种吡嗪类化合物随着酱香型白酒贮存年份的增加,其含量均呈现上升态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适用于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该研究表明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高低与酱香型白酒储存年份的长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吡嗪类化合物 年份酒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酱香天麻健康酒制备工艺
12
作者 朱思洁 刘良禹 +3 位作者 田多 王先桂 王禹澄 刘旭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71-177,共7页
为丰富酱香酒产品结构,加大黔地天麻药材的开发利用,该试验选取遵义道真、铜仁德江、六盘水、黔西南、毕节大方5个产地的天麻样品,筛选天麻多糖和天麻素含量高的天麻,采用超声辅助浸泡方法制备酱香天麻健康酒。以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 为丰富酱香酒产品结构,加大黔地天麻药材的开发利用,该试验选取遵义道真、铜仁德江、六盘水、黔西南、毕节大方5个产地的天麻样品,筛选天麻多糖和天麻素含量高的天麻,采用超声辅助浸泡方法制备酱香天麻健康酒。以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酱香酒体积分数3个因素对酱香天麻健康酒品质的影响,得到酱香天麻健康酒最优制备工艺为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45℃、酱香酒体积分数65%,该条件下所得产品色泽微黄,清澈透明,具有淡淡的天麻药香味,酱香突出,无异味,天麻素含量47.14 ng/μL,天麻多糖含量3.5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酱香酒 超声辅助浸提 天麻素 多糖
下载PDF
湘产高温大曲主发酵期微生物群落演替及主要酶系动态分析
13
作者 姜庆昊 翟忠英 +1 位作者 赵英 肖功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82-90,共9页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剂、糖化剂和生香剂,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及酶系,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高温大曲主发酵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酶系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微生物和酶系的作用机理。该研究采用高通量...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剂、糖化剂和生香剂,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及酶系,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高温大曲主发酵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酶系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微生物和酶系的作用机理。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酶活力测定方法,分析高温大曲不同发酵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系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大曲主发酵期间酶活力的变化明显,以制曲工艺的第1次翻曲(第9天),第2次翻曲(第15天)这2 d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单宁酶的酶活力出现拐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10个属和真菌5个属区分组间差异的关键成分:细菌属为枝芽胞杆菌属(Virgibacillus)、Kroppenstedtia、魏斯氏菌属(Weissella)、Sedimini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火山渣芽胞杆菌属(Scopulibacillus)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真菌属为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红曲霉属(Monascus)、Leiothecium、Millerozyma和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并由他们来驱动整个高温大曲发酵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该研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湘产高温大曲微生物和酶系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制曲工艺的优化、强化曲的制备以及酱香型白酒酒质的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温大曲 酶系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红缨子高粱秸秆微贮饲料的研究
14
作者 潘昌滨 郭继元 潘自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5,共5页
通过对红缨子高粱秸秆铡短(2~3 cm)、揉搓、添加菌剂和酱香型酒糟制作微贮饲料,厌氧贮存7个月,检测含水率、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总磷(T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的含量,分析不同秸秆微贮处... 通过对红缨子高粱秸秆铡短(2~3 cm)、揉搓、添加菌剂和酱香型酒糟制作微贮饲料,厌氧贮存7个月,检测含水率、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总磷(T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的含量,分析不同秸秆微贮处理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微贮饲料含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CP、粗灰分(ASH)、EE、NDF、ADF、ADL、Ca、TP和钙磷比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第10组适口性最优,第11、9、12、7、6组次之,第1~5组适口性相近。相对于铡短处理组,在铡短后经过揉搓、添加菌剂和酱香型酒糟处理组的CP、EE、ADL和钙磷比等均有明显变化,其中“铡短+揉搓+菌剂+20%~30%酒糟”作为肉牛饲料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缨子高粱秸秆 酱香型酒糟 微贮饲料 饲料营养 适口性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发展概述
15
作者 张英 鄢定波 +4 位作者 胡景辉 张娇娇 陈彬 赵金松 韩兴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白酒风格的喜欢从“辛辣”转变成了“淡雅”。清香型白酒作为我国十二大香型白酒之一,其风格特点正好符合消费者对白酒淡雅风格的追求,因而促进了清香型白酒的发展。该文从发展历史、行...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白酒风格的喜欢从“辛辣”转变成了“淡雅”。清香型白酒作为我国十二大香型白酒之一,其风格特点正好符合消费者对白酒淡雅风格的追求,因而促进了清香型白酒的发展。该文从发展历史、行业概况、风格特点、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上对清香型白酒从建国以来的发展进行概述,同时对清香型白酒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清香型白酒企业及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行业概况 风格特点 生产工艺
下载PDF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何为“京味话剧”与“京味话剧”何为
16
作者 褚云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1,共8页
“京味话剧”这一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批评家广泛使用,后作为一种话剧类型进入中国当代戏剧史。但“京味话剧”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这和“京味”内涵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探讨何为“京味话剧”,不仅要反思何为“京味”... “京味话剧”这一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批评家广泛使用,后作为一种话剧类型进入中国当代戏剧史。但“京味话剧”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这和“京味”内涵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探讨何为“京味话剧”,不仅要反思何为“京味”,还要将话剧这种舞台艺术放在与剧场的互动关系中加以理解。而何为“京味话剧”也决定了“京味话剧”何为,从“京味话剧”到21世纪之后衍生出的“新京味话剧”,其产生的历史情境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核心精神特质和审美功能是一以贯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味” “京味话剧” 北京人艺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苏正 彭伟 +3 位作者 杨博 谢玲 陈晨 龚小会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经过复杂的生产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酱香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对影响其风味形成的因素却很少有全面的综述,为此,本文对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包括白酒的酿造原料、制曲技...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经过复杂的生产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酱香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对影响其风味形成的因素却很少有全面的综述,为此,本文对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包括白酒的酿造原料、制曲技术、发酵条件、蒸馏提取和老熟陈酿等方面对风味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和优化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酿造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18
作者 刘霄 邓杰 +4 位作者 吴玲 任志强 谢军 卫春会 黄治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0-27,共8页
目的解析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方法对发酵过程酒醅理化指标和出酒率进行了检测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 目的解析粳高粱和糯高粱酿造的川法小曲白酒风味物质差异。方法对发酵过程酒醅理化指标和出酒率进行了检测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氢火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了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糯高粱原料出酒率极显著高于粳高粱(P<0.01);HS-SPME-GC-MS共检测出39种物质,主要为酯类和醇类物质;粳高粱发酵基酒中异丁醇、异戊醇和乙醛含量显著高于糯高粱发酵基酒(P<0.05,P<0.01),糯高粱发酵基酒中乙酸乙酯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粳高粱发酵基酒(P<0.05,P<0.01)。结论出酒率和主要风味物质的差异都表明糯高粱酿造的小曲酒优于粳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高粱 糯高粱 川法小曲白酒 发酵特性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4211”关键工艺与“关键工艺”认证标准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9
作者 崔利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2-5,共4页
通过对酱香型白酒“4211”关键工艺的准确、完整表述,对“关键工艺”认证标准“独特性、决定性、不可或缺性、实用性”的阐释,理清了“关键工艺”认证标准与酱香型酒“4211”关键工艺之间的关系:没有“关键工艺”认证标准就没有酱香型... 通过对酱香型白酒“4211”关键工艺的准确、完整表述,对“关键工艺”认证标准“独特性、决定性、不可或缺性、实用性”的阐释,理清了“关键工艺”认证标准与酱香型酒“4211”关键工艺之间的关系:没有“关键工艺”认证标准就没有酱香型白酒“4211”关键工艺、就没有酱香型白酒。从这个意义上说,“4211”关键工艺是把高粱、小麦酿造成酱香型白酒的工艺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孕育优质酱香型白酒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酱香型白酒 “4211”关键工艺 认证标准
下载PDF
采收时间对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品质和香型风格的影响
20
作者 武圣江 贺帅 +9 位作者 李磊磊 李鹏志 涂永高 罗贞宝 蒋红娟 李德仑 韦克苏 仲维黔 陈丽萍 刘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 以云烟87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T_(1)~T_(5)处理分别表示打顶后16、18、20、22、24 d采收)对大方蜜甜香和威宁清甜香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两生态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脂肪酸类物质、生物碱类物质、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致香物质总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大方烟区T3处理的叶绿素降解产物和T2处理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最高外,其他均以T4处理的最高;除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及其他未分类致香物质外,大方烟区烟叶的其他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威宁的,且致香物质总含量比威宁的高8.44%。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丁烯-1-酮等7种物质是彰显大方烟叶蜜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1-(1H-吡咯-2-基)-乙酮等4种物质是彰显威宁清甜香风格的关键致香物质。两生态区均以打顶后22 d采收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总含量最高;大方、威宁烟区分别在打顶后24、20 d采收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较佳、风格更加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时间 生态区 致香物质 感官质量 香型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