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史论先驱者三上义夫的科学史观:文化史视野下的科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包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30-333,共4页
承认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科学的外部环境对科学发展具有影响的外史论思想原则是科学技术学(S&TS)所遵循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走向科学技术学的今天对科技史学史中的外史论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科技史研究加以研究与借鉴,理应... 承认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科学的外部环境对科学发展具有影响的外史论思想原则是科学技术学(S&TS)所遵循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走向科学技术学的今天对科技史学史中的外史论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科技史研究加以研究与借鉴,理应成为这一学科的题中之义。对国际著名科技史家三上义夫的外史论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了三上义夫从文化史视角对科学技术进行考察的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科技史研究对科学技术学的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上义夫 外史论 科学技术学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下的民营企业绩效工资模式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工资模式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绩效工资模式错误的被认为不再是单纯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标准,而是由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所能创造的收益来共同确定的。通过以马克思工资理论为视角,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工资模式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绩效工资模式错误的被认为不再是单纯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标准,而是由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所能创造的收益来共同确定的。通过以马克思工资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民营企业绩效工资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给人们所造成的错误认识,揭露了隐藏在绩效工资模式虚假外表下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工资理论 民营企业 绩效工资模式 外在表现形式 本质
下载PDF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设计策略——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科奇 王齐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建筑外环境是犯罪的重要载体之一,良好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可以预防犯罪的发生.空间的积极性、空间的通达性、空间的可视性是制约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上述三种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指导,提出针对性的防卫... 建筑外环境是犯罪的重要载体之一,良好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可以预防犯罪的发生.空间的积极性、空间的通达性、空间的可视性是制约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上述三种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指导,提出针对性的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选择理论 建筑外环境 防卫安全设计
下载PDF
滇西地区沿边产业带形成的企业集聚条件分析
4
作者 陈瑛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4,共8页
沿边开放深化的新背景下,一度边缘化的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区位因素的重要变化意味着滇西沿边地区的企业集聚方式将发生变化。本文综合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观点,认为具有规模... 沿边开放深化的新背景下,一度边缘化的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区位因素的重要变化意味着滇西沿边地区的企业集聚方式将发生变化。本文综合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观点,认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集聚是滇西沿边产业带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但这一地区还未能形成具有强"外部效应"的企业集聚,需要通过强化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改变区位优势推动企业集聚形成沿边产业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聚 马歇尔 外部性 国际折中生产理论 滇西沿边产业带
下载PDF
员工适应性绩效研究进展
5
作者 彭家敏 叶凯欣 +1 位作者 黄苗苗 冼彩虹 《特区经济》 2015年第8期152-154,共3页
员工适应性绩效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成为学术界和管理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者梳理适应性绩效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适应性绩效的内涵和结构,并以"S-O-R"心理机制为切入点,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形成进行解释,最后... 员工适应性绩效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成为学术界和管理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者梳理适应性绩效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适应性绩效的内涵和结构,并以"S-O-R"心理机制为切入点,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形成进行解释,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绩效 s-O-R”机制 绩效结构 内外部因素
下载PDF
论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刑法》前五条之总体理解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远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6,共10页
司法逻辑是一种客观逻辑,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对此要在刑法自身结构中的自生性(内部性)与建构性(外部性)的矛盾中理解。《刑法》第1条乃是这种精神之总成,其中"结合"与"为了"之表述体现此精神尤为明... 司法逻辑是一种客观逻辑,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对此要在刑法自身结构中的自生性(内部性)与建构性(外部性)的矛盾中理解。《刑法》第1条乃是这种精神之总成,其中"结合"与"为了"之表述体现此精神尤为明显。在司法逻辑中,控方以《刑法》第2条为总依据的追诉偏好刑法的外部性,而辩方所偏好的则是刑法的内部性。内部论的刑法本体论和无知论的刑法认识论是理解《刑法》第3至5条罪刑法定主义的司法逻辑的哲学基础。实现刑事正义的关键不在于刑法确定不确定,而在于摆脱独断论、图像论、刑法外部性等种种束缚,从主体间性、语境论、刑法内部性上发现刑事正义的司法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逻辑精神 刑法的外部性 刑法的内部性 语境论 无知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