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现象”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曙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7,共8页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现象"再一次在西方世界生成,西方人每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次也不例外。"马克思现象"的生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它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情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现象"再一次在西方世界生成,西方人每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次也不例外。"马克思现象"的生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它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对世界发展趋势的预测还依然有效,马克思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永恒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全世界人民追求正义与进步事业的一面旗帜。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现象"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以及"指导思想多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马克思现象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资本论》中价值与价值形式的关系
2
作者 杨军 《湘南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6,32,共6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形式的论述,使得其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了根本的不同。马克思将价值作为本质,而将价值形式作为现象,阐明了物与物的关系背后人与人的本质关系的存在。但马克思并未完全正确地把握到价值与价值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形式的论述,使得其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了根本的不同。马克思将价值作为本质,而将价值形式作为现象,阐明了物与物的关系背后人与人的本质关系的存在。但马克思并未完全正确地把握到价值与价值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突出地体现在他的拜物教思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价值 价值形式 本质 现象 拜物教
下载PDF
马克思空间生产的社会异化现象批判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全胜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61,共8页
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空间转向”的发轫者,其空间生产批判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审思中出场的,并具体批判了资本异化现象、日常生活异化现象和生态异化现象等三种常见的空间生产引起的社会异化现象。在资本异化... 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空间转向”的发轫者,其空间生产批判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审思中出场的,并具体批判了资本异化现象、日常生活异化现象和生态异化现象等三种常见的空间生产引起的社会异化现象。在资本异化现象批判上,批判了资本增殖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空间生产引起的异化现象,号召打破空间生产资本化引起的空间僵化和隔离。在日常生活异化现象批判上,阐释了空间生产导致的异化生活和异化消费等现象,呼吁用艺术激发日常生活的活力。在生态异化现象批判上,指出了空间生产引起的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倡导推行空间生产的生态化,让自然空间的人化达到合理状态。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批判思想对中国城市化也有很大启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日益融合,但仍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联合作用,推行生态化的空间生产,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产 社会异化现象 中国城市化
下载PDF
对我国现阶段异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程虹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8-60,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产生了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念;人被束缚在狭小的圈子内,忽视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产生了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念;人被束缚在狭小的圈子内,忽视了社会关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等等,这与马克思早年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类似。应该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异化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异化现象;异化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阶段 异化现象 马克思 异化理论
下载PDF
用马克思的异化观审视当代的异化现象
5
作者 黄雅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反映出它对人的本质的扭曲。在当代,资本全球化的存在使人们仍深受资本的影响,存在异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反映出它对人的本质的扭曲。在当代,资本全球化的存在使人们仍深受资本的影响,存在异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也存在异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观 异化现象 异化劳动 全球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
6
作者 刘明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7期70-72,共3页
通过复归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异化理论的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异化理论下对于大众文化的论述,归纳出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折射的理论性原因,并尝试对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体育新闻民粹化 现象分析
下载PDF
以马克思的工作日思想解析“996现象”
7
作者 谭晓芸 王玲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996现象”是由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视生产力发展速度,而忽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对“996现象”的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同而产生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不同认识。马克思在... “996现象”是由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视生产力发展速度,而忽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对“996现象”的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同而产生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不同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工作日思想,明确界定了工作日的界限以及解决不合理工作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作日理论 “996现象”
下载PDF
马克思生息资本思想的当代剖析
8
作者 刘志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9,共11页
马克思生息资本思想需要进一步澄明。在表面上,生息资本仿佛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从产业资本处得到利息,但其真正运动是分割产业资本剥削到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构成利息的真正源泉。源于既一致又对立的利益,生息资本同产业资... 马克思生息资本思想需要进一步澄明。在表面上,生息资本仿佛不需要做任何事就能从产业资本处得到利息,但其真正运动是分割产业资本剥削到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构成利息的真正源泉。源于既一致又对立的利益,生息资本同产业资本既合作又斗争,构成工业资本主义体系的重要环节,展现了产业资本主导的权力架构。生息资本在特殊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拜物教性、疯狂性,亦蕴含一定的社会性。生息资本突出的拜物教性,由物性与神秘性两大向度结合而成。生息资本运动的外部表象脱离其内在实质,撇开所有中介环节与过程,直接从G到G',从而成为物神。此种物神形态必然使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形成物神观念。物神形态与物神观念相互强化,确立起强烈的拜物教。生息资本拜物教的形成,意味着资本拜物教的极致化和最终完成。它使人错误理解资本的典型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体结构,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削弱反抗和变革意识。马克思以本质—现象透视法、关系性思维、矛盾分析法与历史性思维,注重穿透表象尤其假象,洞见深层本质,并依据真实本质反思虚假现象,根本性地澄明了生息资本,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理解进而妥善处理生息资本及其发展形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息资本 拜物教 本质 现象
原文传递
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9
9
作者 王为民 俞启定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62,共9页
"壁炉现象"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掣肘因素。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洞识"壁炉现象"之根源在于职校学生的"实习生身份"。摒弃"学校单一主体"的办学思想,实施"双主体"办学模... "壁炉现象"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掣肘因素。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洞识"壁炉现象"之根源在于职校学生的"实习生身份"。摒弃"学校单一主体"的办学思想,实施"双主体"办学模式,采取"企业先招工,职校再招生"的策略,赋予实习生"准员工"身份,明晰企业对"准员工"的劳动力支配权等,并以此构建"企业作为第一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壁炉现象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原文传递
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锦芳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51,157-158,共15页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它不仅厘清了同样作为原子论者的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一体系所关涉的最重要的议题中所蕴含的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总体、本...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它不仅厘清了同样作为原子论者的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一体系所关涉的最重要的议题中所蕴含的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总体、本质与现象、短暂与永恒、主体与客体等哲学原则一一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成型的哲学体系。尽管存在表述晦涩、思路纷杂、思考尚待完善等问题,特别是当时的现实境况和社会发展还未真正进入马克思的视野,但有了这样的哲学意识、主体构架和价值取向,当他面对"《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所遭遇的复杂局面时,便能很快辨别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其症结,进而引发出更深刻的思考和比较现实的解决思路;这对于更往后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转向"来说,也不是对"博士论文"所阐发的哲学原则和框架的抛弃、颠倒,而是在此基础上的现实化、具体化,是更进一步的拓展、开掘和深入。没有"博士论文"的历练和奠基,所有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原子论 原子 现象
原文传递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现象”透视
11
作者 陈曙光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2012年第4期16-24,共9页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现象”再一次在西方世界生成,西方人每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次也不例外。“马克思现象”的生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它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情势还没有被超...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现象”再一次在西方世界生成,西方人每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次也不例外。“马克思现象”的生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它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对世界发展趋势的预测还依然有效,马克思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永恒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全世界人民追求正义与进步事业的一面旗帜。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现象”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以及“指导思想多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马克思现象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