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书写、哲学观照与实践导向
1
作者 胡佳新 周洪宇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断超越奋进的过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将人的现代化作为核心内涵,其历史构境是融通传统与现代,勾连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承继传统教育精粹,彰显现代教育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断超越奋进的过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将人的现代化作为核心内涵,其历史构境是融通传统与现代,勾连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承继传统教育精粹,彰显现代教育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逐步由嵌入式发展转变为交互式发展,现代化教育改革以“国家主导的内生性渐进改革”为实践表征,在制度、技术和文化的交互中开启了新进程,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哲学自觉,重新确证实事求是作为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原则,并基于现实秩序完成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在历史与实践中确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导向,主要是以教育良序赋能现代化教育改革,以联合驱动机制确保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渐进改革 治理导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
2
作者 赵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0,209,21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与人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与人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革命性力量凸显;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科技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科技发展的人民立场获得巩固升华和时代呈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抑制科技异化,促进科技健康发展,完善科技发展领导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技术面向与价值引领: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双向度
3
作者 周大勇 王少群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新媒介技术嵌入文化体系,推动教育革新。“智媒”技术自动生成内容,重构信息生产方式。面对智慧媒介生成性与自主性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要重视“数据”“算法”“AI生成”等技术能力的培养。“智媒”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内容,... 新媒介技术嵌入文化体系,推动教育革新。“智媒”技术自动生成内容,重构信息生产方式。面对智慧媒介生成性与自主性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要重视“数据”“算法”“AI生成”等技术能力的培养。“智媒”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内容,瞄准技术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向度。但是技术面向不能罔顾人文精神的塑造,倘若过度推崇技术而忽视培养新闻伦理、传播规制和社会责任,势必偏离教育的宗旨。在“智媒”激荡时代,价值引领构成新闻传播教育的另一向度,其关键是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人文价值体系,最终实现双向度的平衡、协调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技术面向 价值引领 新闻传播教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下载PDF
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路径
4
作者 陈剑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36-74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从理论把握与实践运行相结合的动态体系、整体全局与独特个体相统一的协同体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贯通的耦合体系厘清了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性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从理论把握与实践运行相结合的动态体系、整体全局与独特个体相统一的协同体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贯通的耦合体系厘清了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工作方向,即教育是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是关键,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是根本,坚持人才引领驱动。高校是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但当前在一体推进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耦合度不高、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健全、有组织的科研与协同攻关机制不畅通。鉴于此,高校要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组织的科研和产教深度融合等路径着手,助力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高校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殿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改革开放后 ,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历史作用 ,如何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一理论思考加深了人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方向 ,... 改革开放后 ,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历史作用 ,如何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一理论思考加深了人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方向 ,坚定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信心 ,也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史学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对新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论的评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祥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92,共14页
蒋大椿先生提出的“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史上 ,是一种全新理论形态的历史观。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还是对于新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说 ,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 蒋大椿先生提出的“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史上 ,是一种全新理论形态的历史观。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 ,还是对于新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说 ,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 ,由于评论者悬置客观实在的现实社会和历史 ,沉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建构起来的文本世界 ,加上评论者和蒋大椿先生之间在探索的问题、言说的平台和所处思想时段等方面的差距 ,因此 ,他们没有能够发现蒋先生的真问题和《思潮与发展》一文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综览目前公开的评论 ,只能说这是一场极不相称的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大椿 “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 马克思主义传统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世界 文本世界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与中国的世界史教学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62,共11页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也从欧洲中心史观向综合考察人类历史的全球史观演进。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与世界史教学也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其发展的总趋势...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也从欧洲中心史观向综合考察人类历史的全球史观演进。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与世界史教学也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否定"西欧中心论",承认文明的多样性,逐步确立"全球史观",并从全球的视角看待各种文明的互动与交往。这种发展的总趋势,虽与20世纪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但基本是同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中心论 文明形态史观 全球史观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 史观 世界史教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与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晓梅 陈纯柱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笔者认为 ,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 ,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 ,才能科学地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笔者认为 ,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 ,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 ,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 ,并使这一理论在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本体论 客体本体论 哲学史
下载PDF
技术史、技术观与技术史观 关于建筑技术史研究的理论检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海清 《时代建筑》 2020年第3期24-31,共8页
在中国的建筑学科内部,建筑技术史研究长期未获足够重视,这应与该学科初创阶段之"布扎"渊源有密切关联。基于作者开设技术史与技术观课程的契机,文章从学科自主的立场出发,梳理与检讨了建筑技术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明... 在中国的建筑学科内部,建筑技术史研究长期未获足够重视,这应与该学科初创阶段之"布扎"渊源有密切关联。基于作者开设技术史与技术观课程的契机,文章从学科自主的立场出发,梳理与检讨了建筑技术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明确的技术史观是开展技术史研究的前提;二、建筑技术史研究应该也必须面向建筑学基本问题;三、技术史研究与学科史研究之协同是学科自主立场的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史 学科自主性 技术观 技术观史 技术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邓小平的世界历史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卫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71-675,共5页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决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告诉我们,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历史就不能只从狭小的民族圈子中来演绎,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即要有世界历史眼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决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告诉我们,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历史就不能只从狭小的民族圈子中来演绎,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即要有世界历史眼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运用于分析当代世界历史的基本走向和发展大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题,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于本国特色,体现了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化的对立统一,这就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思想 邓小平
下载PDF
技艺社会史:传统工艺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学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在手工艺复兴的背景下,技术史研究衍生出了探讨传统工艺理论问题的需求。传统的以解释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史观在解决经验性技术问题时存在着理论上的"无奈"和实践中的"乏力"等困境。技艺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即是对这... 在手工艺复兴的背景下,技术史研究衍生出了探讨传统工艺理论问题的需求。传统的以解释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史观在解决经验性技术问题时存在着理论上的"无奈"和实践中的"乏力"等困境。技艺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即是对这种需求和困境的回应。它摒弃解释性技术史观的唯一指导,承认技术的多样性,采用整体性技术史观考察经验性技术问题,注重技术在地域、民族、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注重"技"与"艺"的双重功用,从而全面审视传统工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社会史 传统工艺 传统技术 经验性技术 技术史观
下载PDF
学科发展与技术驱动:2020年新闻传播学科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南长森 张娜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6-70,共15页
为分析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转型突破与提质升级,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界理论研究与业界发展动态相联系,梳理总结了2020年新闻传播学科的... 为分析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转型突破与提质升级,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界理论研究与业界发展动态相联系,梳理总结了2020年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脉络与学术成果。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追求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向着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不断迈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媒体对内履行基本职责,对外引导舆论宣传,为打赢抗疫战争作出积极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传感器等技术被应用于媒介领域,建构了数字化场景,推动智能化传播,媒介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社会;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词,推动中国媒体融合迈入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层相融,传统媒体面临的转型任务是与新的技术、政策、产业、文化变迁背景密切结合的改革实践;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对视频的消费需求和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移动视频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持续占据着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图景中的热点与高位;新闻传播领域的伦理问题必须明确“人”才是伦理的责任主体,要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对社会健康有序运行负责;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在融媒体时代有特色、有亮点地培养国家战略型人才,通过众多学界学者、业界专家总结思想内涵、探求发展路径,助力新时代新闻传播事业的时代变革与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对外传播 媒体融合 媒介技术 大数据 短视频 新闻伦理 新闻传播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理路及现代境遇 被引量:4
13
作者 禹国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22,59,共7页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具有其自身的生成理路。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而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则构成了...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具有其自身的生成理路。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而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曲折和现代境遇。然而,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仍是现时代不可逾越的科学的环境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 自然观 异化史观 科学实践观 自然价值论
下载PDF
宫崎骏动画之历史观探赜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7,共11页
宫崎骏的文明轮回史观赓续史学家斯宾格勒的历史悲观论和阿诺德·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青蓝相继,更上层楼;他秉承技术批判史观,与科学家爱因斯坦,思想家和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对技术批判的主张异曲同工。... 宫崎骏的文明轮回史观赓续史学家斯宾格勒的历史悲观论和阿诺德·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青蓝相继,更上层楼;他秉承技术批判史观,与科学家爱因斯坦,思想家和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对技术批判的主张异曲同工。他认为高科技战争是人类毁灭、文明轮回的推手和元凶巨恶;他的英雄史观与史学家汤因比和梁启超的英雄史观、卡莱尔的伟人史观及思想家尼采的超人史观等可谓同调。宫崎骏犀燃烛照,感慨颇深,一变“杂耍”娱乐商业动画而为史学家和思想家动画,其醒世警世救世之思,足可与当代伟大的思想家们相颉颃,对中国动画的科技史观、英雄史观、文明史观及生态动画创作极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崎骏动画 文明轮回 科技异化 英雄史观
下载PDF
关于陈独秀历史观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光寿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61,共7页
陈独秀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的历史观值得我们研究。他视历史学为一门科学,他对中国古史分期、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科学体系以及近代社会的性质等重大历史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看法,有的符合唯物史观,具有一定的理... 陈独秀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的历史观值得我们研究。他视历史学为一门科学,他对中国古史分期、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科学体系以及近代社会的性质等重大历史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看法,有的符合唯物史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影响,有的则缺乏科学性,存在明显的缺陷。陈独秀历史观影响他对中国现实的认识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唯物史观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下载PDF
从历史哲学到文学——马列文论研究中应该澄清的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祖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92,155,共9页
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单纯地解释为现实主义文学观,这是前苏联马列文论家的片面解读。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原貌,有必要澄清它的历史哲学视角及其相关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格斯将"美学的"... 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单纯地解释为现实主义文学观,这是前苏联马列文论家的片面解读。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原貌,有必要澄清它的历史哲学视角及其相关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格斯将"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说成是"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也是其历史哲学用语在文学理论中之应用。此外,澄清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历史视野,还可以帮助我们描绘以"世界文学"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及其主要理论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苏式马列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 误读与新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点,论证现时代科技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根据。立足于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中西方科技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现时代科技哲学研究实现范式转换的路径:合理对待西方科技哲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点,论证现时代科技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根据。立足于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中西方科技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现时代科技哲学研究实现范式转换的路径:合理对待西方科技哲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学研究范式;以现代哲学转向为导向,增加科技哲学研究的社会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观 科技哲学 范式转换
下载PDF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领域革命变革的关键在于实践观点的确立。实践在思维与存在、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问题上起着关键和基础作用。只有立足实践的观点,才能理解...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领域革命变革的关键在于实践观点的确立。实践在思维与存在、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问题上起着关键和基础作用。只有立足实践的观点,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辩证法 自然观 历史观
下载PDF
对党领导妇女运动历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维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综观建党9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二是始终将妇女运动与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在推进... 综观建党9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二是始终将妇女运动与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在推进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推进妇女解放事业;三是始终倡导男女平等,并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妇女 历史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妇女权益
下载PDF
科技异化及其应对之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亚静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5-97,共3页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与此同时,科技异化现象也凸显出来。科技异化有其深刻的根源,要想解决科技异化问题,需要树立生态科技观;加强科技主体的科技素养以及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和科技评价机制,走科技的可持...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与此同时,科技异化现象也凸显出来。科技异化有其深刻的根源,要想解决科技异化问题,需要树立生态科技观;加强科技主体的科技素养以及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和科技评价机制,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异化 生态关怀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