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子与老子的战争观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宇春 张正明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8-84,共7页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的比较,既是对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追问,又是对战争这一人类基本现象的最本质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孙子和老子的思想不仅体现出某种对立性,同时还体现出某种相通性。他们对"非战"、"不争&qu...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的比较,既是对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追问,又是对战争这一人类基本现象的最本质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孙子和老子的思想不仅体现出某种对立性,同时还体现出某种相通性。他们对"非战"、"不争"、"无名"等观念的推崇,既体现了春秋时期社会的时代意识,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在历史与现实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战争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孙老战争观的合流对孕育后世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实的中华文化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孙子 老子
下载PDF
老子气论及其对《内经》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向前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1-33,共3页
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明显的是老子和《内经》两大学说关于“气论”的思想。老子在哲学史上首开“气一元论”传统 ,而且他提出的气、精、神等范畴以及阴阳不离的平衡协调观念完全被《内经》所接受 。
关键词 老子 《内经》 中医学 道家 哲学 气-元论
下载PDF
王夫之对老子“有无”境界的思维研究
3
作者 肖建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2-71,共10页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于"有无"问题的讨论起于老子,而止于王夫之。王夫之对老子道家思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老子"有无"观及境界形态哲学思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儒家实有思想为思维基础,辨析老子以"有无&qu...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于"有无"问题的讨论起于老子,而止于王夫之。王夫之对老子道家思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老子"有无"观及境界形态哲学思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儒家实有思想为思维基础,辨析老子以"有无"为核心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赋予"有无"以实有的哲学意义,论证了儒家实有形态的境界观和哲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老子 有无 境界
下载PDF
老子"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态哲学思想发微
4
作者 袁占钊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三代时期的生态平衡思想对老子有一定影响,在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态平衡思想,他的"道"哲学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顺其自然。这对我们今天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大... 三代时期的生态平衡思想对老子有一定影响,在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生态平衡思想,他的"道"哲学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顺其自然。这对我们今天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生态哲学思想 生态平衡 “道” 生物资源
下载PDF
朱熹论《太玄》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小中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3,共7页
本文梳理了《朱子语类》中对《太玄》的评价。朱子基于儒学正统立场,对扬雄的拟《易》之作《太玄》的主要方面都进行了评说。朱子认为扬雄的模仿不足道,《太玄》高处乃是道家之学;其以三起数,失《易》之本义;《太玄》只是在作历,其数零... 本文梳理了《朱子语类》中对《太玄》的评价。朱子基于儒学正统立场,对扬雄的拟《易》之作《太玄》的主要方面都进行了评说。朱子认为扬雄的模仿不足道,《太玄》高处乃是道家之学;其以三起数,失《易》之本义;《太玄》只是在作历,其数零星凑补得可笑,而其卦气有气无朔,是没有道理的;且《太玄》的“爻位”吉凶太笃定,把《易》变动不居之理说死了。总之,朱子认为,扬雄虽费力安排,但《太玄》的内容和形式都不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道统 太玄 黄老
下载PDF
初论老子之“道”与世界观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力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3,共4页
通过对老子之"道"的深入研究和深切体悟,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无形无质、有形无质、有质无形、有形有质,并用图解说明了老子"道"的升华过程和运动方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 通过对老子之"道"的深入研究和深切体悟,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无形无质、有形无质、有质无形、有形有质,并用图解说明了老子"道"的升华过程和运动方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道"由"有形有质"向"无形无质"运动,又由"无形无质"向"有形有质"运动,周行复始,有规律不等量,难以预定。把宇宙分为"三界":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时间、空间、宇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三界"总论为道大,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划分,人的完善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周而复始地变化而不断地求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老子 道的思想 宇宙 世界观
下载PDF
从“黄老学”到“黄老道”:关于其中一些问题的再讨论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8,共8页
“黄老道”一般被认为是道教的前身,作为“黄老道”渊源的“黄老学”不仅是一种“言”,同时更是一种“术”。黄老学的重心由“治国”转向“治身”,并在东汉发展成为“黄老道”,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逻辑需要;在此过程中... “黄老道”一般被认为是道教的前身,作为“黄老道”渊源的“黄老学”不仅是一种“言”,同时更是一种“术”。黄老学的重心由“治国”转向“治身”,并在东汉发展成为“黄老道”,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逻辑需要;在此过程中,推动“黄老学”向“黄老道”发展的方士,并非仅属“方仙道”一系人物,还应包括“方技”与“数术”两类人士。此外,“黄老道”在东汉时期已经具有宗教性质,其间佛教的传入曾产生了很大刺激,东汉统治者也起过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 黄老道 方士 早期道教
下载PDF
老子生命哲学之探究
8
作者 李占科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5-80,共6页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思想深深体现着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生命智慧之学,即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以及整个生命活动的终极旨归的哲学观照与探思。《道德经》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从道的终极层面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思想深深体现着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生命智慧之学,即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以及整个生命活动的终极旨归的哲学观照与探思。《道德经》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从道的终极层面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以"生命"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对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内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理想状态以及生命的修养方法等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和论证,体现出了"生命本位""内向主体""自然关怀""天人合一"等显著特点,凸显了老子对于人之生存与其终极意义的独特性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终极旨归 天人合一 自然
下载PDF
炼成与消隐:老舍风格化文学语言
9
作者 徐仲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79-186,共8页
初进文学场的老舍并没有把风格化的语言作为追求的资本。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中,他以文白夹杂来"讨巧"。文学场的语言规范不断塑造着老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改造过的北京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成为老舍最具区隔性... 初进文学场的老舍并没有把风格化的语言作为追求的资本。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中,他以文白夹杂来"讨巧"。文学场的语言规范不断塑造着老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改造过的北京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成为老舍最具区隔性的资本。1949年之后,老舍受到一体化文学场的影响,在高度仪式化的情境中先是退守,然后逐渐放弃了风格化的语言资本。这一变化过程是与相对自主性在文学场的消失相伴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大师 文学场 塑造 老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