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椒和肉桂挥发性组成分析及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
1
作者 郇志博 于世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胡椒和肉桂及5种主要挥发物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胡椒中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含量占43.1%;在肉桂中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肉桂醛(28.4%)、α-可巴烯(15.4%)、α-依兰油烯(14.1%)、γ-杜松烯(14.9%)。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和肉桂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β-石竹烯、肉桂醛、α-可巴烯浓度为10%和1%时对普通大蓟马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10%的α-依兰油烯和10%的γ-杜松烯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本研究对豇豆普通大蓟马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驱避剂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肉桂 挥发性组分 普通大蓟马 驱避活性
下载PDF
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的影响及豇豆田防效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怀亮 吴明月 +9 位作者 刘铮 李瑾 林俊旭 甫秋梅 麦贤俊 刘勇 史彩华 张友军 谢文 孔祥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目前普通大蓟马的最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亟需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不同温度及暴露时间处理)和田间试验(豇豆苗期和抽蔓期不同揭膜时间)初步探索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 目前普通大蓟马的最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亟需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不同温度及暴露时间处理)和田间试验(豇豆苗期和抽蔓期不同揭膜时间)初步探索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影响愈发明显;42℃高温处理3 h,普通大蓟马成虫和若虫均全部死亡,而44℃处理1 h可使若虫全部死亡、处理0.5 h使成虫全部死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豇豆苗期和抽蔓期在11:00—12:00揭膜,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防效均可达到99%以上,处理后2 d内的防治效果仍能保持在70%及以上,但12:00以后揭膜偶发烧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豇豆 高温 绿色防控
下载PDF
豇豆花期豆大蓟马种群动态监测及生物药剂田间防效评价
3
作者 刘墨涛 陈琪 +5 位作者 肖正坤 吴明月 王星 孔祥义 谢文 黄国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1,共8页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海南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主要害虫,其体型微小、隐蔽性强,是当地豇豆种植户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最主要防治靶标。为准确筛选安全有效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药剂,调查三亚市崖州区豇豆田间...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海南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主要害虫,其体型微小、隐蔽性强,是当地豇豆种植户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最主要防治靶标。为准确筛选安全有效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药剂,调查三亚市崖州区豇豆田间豆大蓟马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分别采用含孢子150亿个 · g^(-1)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WP)、32 000 IU · mg^(-1)苏云金杆菌WP、8 000 IU · 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SC)、含孢子150亿个 · 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OD)、含孢子50亿个 · mL^(-1)爪哇虫草菌JS001 OD和0.3%苦参碱水剂(AS)6种生物药剂进行豇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豇豆花期豆大蓟马成虫种群密度与调查时间相关,18:00时蓟马数最高,为22.40头 · 朵^(-1)。通过比较不同施药时间的防效发现,8:00时施药防效最好的为0.3%苦参碱AS,药后7 d校正防效达到最高,为59.63%;13:00施药时所有药剂都无明显防效;18:00时施药防效最好的为爪哇虫草菌JS001 OD,药后7 d校正防效为62.37%,而此时苦参碱AS仅在药后3 d校正防效达到最高,随后防效逐渐减弱。喷施上述生物药剂后,豇豆“黑头黑尾”率显著降低。综上,合理施用苦参碱AS、爪哇虫草菌JS001 OD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OD能有效提高对豆大蓟马的防效,研究结果可为减少豇豆农药施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发生动态 田间防效 生物药剂
下载PDF
不同波长光对普通大蓟马成虫寿命、繁殖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金海峰 李芬 +2 位作者 袁琳琳 侯清芳 吴少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化学药剂的过度使用使该虫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并且产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光控技术是防治害虫绿色、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化学药剂的过度使用使该虫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并且产生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光控技术是防治害虫绿色、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探究了7种波长(360、420、460、580、610、650 nm和730 nm)的光对普通大蓟马成虫寿命、繁殖力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其在不同光环境下的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与全光谱波长光照相比,420 nm波长下雄成虫寿命最长,730 nm波长下最短,其余供试波长光对雌雄虫寿命影响不显著(P>0.05);460~730 nm波长的光对蓟马产卵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除730 nm外,其余波长光均能显著降低蓟马的产卵量(P<0.05);不同波长光处理下普通大蓟马抗氧化酶活性存在差异,与全光谱光照相比,360、420 nm和460 nm波长光处理显著降低了PPO和SOD活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PO活性与波长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SOD活性与CAT、PPO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认为短波长光是控制普通大蓟马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水平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普通大蓟马种群发生动态规律及绿色光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抗氧化酶活性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视觉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
作者 咸利民 金海峰 +4 位作者 侯清芳 彭晓莹 宁恒亨 李芬 吴少英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615-622,共8页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一种危害豇豆的重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趋光(色)性,并且光环境可影响其行为和生理。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得到普通大蓟马4个视觉基因,并将序列上传至NCBI;另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龄期和...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一种危害豇豆的重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趋光(色)性,并且光环境可影响其行为和生理。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得到普通大蓟马4个视觉基因,并将序列上传至NCBI;另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龄期和不同性别普通大蓟马视觉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4个视觉基因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不同龄期的普通大蓟马4个视觉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普通大蓟马视觉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雄虫的视觉基因表达量均高于雌虫。本研究明确了普通大蓟马视觉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利用蓝色黏虫板或改变光环境等方法在田间精准防控普通大蓟马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视觉基因 结构预测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普通大蓟马繁殖及子代性比的影响
6
作者 张仲 邹游兴 但建国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评价施氮(N)水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繁殖及其性比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种植豇豆(Vigna unguiculata),分别按低N(0 kg·hm^(-2))、中N(160 kg·hm^(-2))和高N(320 kg·hm^(-2))水平于苗前土施尿素,用叶... 为了评价施氮(N)水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繁殖及其性比的影响,采用盆栽法种植豇豆(Vigna unguiculata),分别按低N(0 kg·hm^(-2))、中N(160 kg·hm^(-2))和高N(320 kg·hm^(-2))水平于苗前土施尿素,用叶盘法在室内单头饲喂已交配的1日龄雌虫,以嫩豇豆荚饲养其子代,观察亲代雌虫的繁殖与存活状况、子代的数量与性别。结果显示:与低N和中N处理相比,高N显著延长亲代雌虫的存活天数和产卵期,缩短产卵前期,提高产卵量和日产卵量。低N、中N和高N处理的子代雄性比分别为0.70、0.59和0.45,彼此之间差异显著。子代雌虫数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高N处理的子代成虫数显著大于低N和中N。施N对子代存活率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施N水平能影响普通大蓟马的生长繁殖和性比,偏施N肥有利于普通大蓟马的繁殖,促使子代性比偏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性比 产卵 豇豆 氮肥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上的空间分布型 被引量:45
7
作者 范咏梅 童晓立 +4 位作者 高良举 王萌 柳志强 张宇 杨叶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743,共7页
经采样鉴定,为害海南豇豆的蓟马为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本文利用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和Lwao m*/m回归法对该害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豇豆中普通大蓟马种群在垂直空间、水平... 经采样鉴定,为害海南豇豆的蓟马为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本文利用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和Lwao m*/m回归法对该害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豇豆中普通大蓟马种群在垂直空间、水平空间均呈聚集分布,而且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且种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该结果对研究蓟马在豇豆上的分布为害规律、制定有效防控策略等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豇豆 普通大蓟马 田间分布型
下载PDF
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 被引量:38
8
作者 唐良德 王晓双 +3 位作者 赵海燕 付步礼 邱海燕 刘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 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大草蛉2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成虫、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416.67头和588.24、1250.00、909.09头。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大草蛉2和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大于豆蚜。大草蛉取食豆蚜和豆大蓟马的未成熟期发育历期(1龄至成虫)分别为18.01和19.89 d,存活率分别为96.67%和93.33%,表明豆蚜和豆大蓟马均是适宜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天然猎物。综合分析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各参数,表明大草蛉对豆大蓟马和豆蚜均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豆大蓟马 豆蚜 功能反应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三亚地区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毒力 被引量:25
9
作者 肖春雷 刘勇 +6 位作者 吴青君 张友军 吴乾兴 袁廷庆 罗丰 万三连 孔祥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166,170,共4页
采用叶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药剂对三亚6个镇的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相同药剂对不同的镇区的普通大蓟马种群表现出不同的毒力,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蓟马田间种群表现出很高的毒力水平,建... 采用叶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药剂对三亚6个镇的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相同药剂对不同的镇区的普通大蓟马种群表现出不同的毒力,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蓟马田间种群表现出很高的毒力水平,建议轮换使用这些药剂;而吡虫啉和噻虫嗪的室内毒力表现较低水平,不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毒力测定 豇豆 三亚
下载PDF
豆大蓟马室内对不同颜色及光波的趋性反应 被引量:29
10
作者 唐良德 韩云 +4 位作者 吴建辉 李鹏 付步礼 邱海燕 刘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172,共4页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正八角体和正六角体装置分别研究了豆大蓟马成虫对8种颜色色卡及其虚拟波长(白 polychromatic light、紫380 nm、蓝440 nm、浅蓝461 nm、绿510...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正八角体和正六角体装置分别研究了豆大蓟马成虫对8种颜色色卡及其虚拟波长(白 polychromatic light、紫380 nm、蓝440 nm、浅蓝461 nm、绿510 nm、黄绿540 nm、黄580 nm、红647 nm)和5种波长发光二极管(LED)(紫405 nm、蓝461 nm、绿519 nm、黄570 nm 和红650 nm)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波长为440 nm 和461 nm 及其对应的蓝色和浅蓝色色卡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虚拟波长对应的颜色色卡,其次是波长为540 nm 的黄绿色和复色光对应的白色。在光趋性试验中,波长为461 nm 的蓝光 LED 灯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波长的 LED 灯。综合分析不同颜色色卡和 LED 光波对豆大蓟马的引诱作用,两者均表明豆大蓟马对波长为440~461 nm 的蓝色(光)最敏感,由此可见,蓝色粘虫板或蓝光诱虫灯可作为监测和防治豆大蓟马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颜色趋性 LED 光波
下载PDF
海南普通大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唐良德 赵海燕 +4 位作者 付步礼 邱海燕 吴建辉 李鹏 刘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在2014-2015年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室内测定了2016-2017年海南主要豇豆种植区三亚、澄迈和海口普通大蓟马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以及其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6年度,三亚种群对甲维盐... 在2014-2015年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室内测定了2016-2017年海南主要豇豆种植区三亚、澄迈和海口普通大蓟马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以及其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6年度,三亚种群对甲维盐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 98和17. 06倍,澄迈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也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0. 87),除所有种群对阿维菌素(1. 92 <RR <3. 47)以及海口、澄迈种群对吡虫啉和啶虫脒(3. 07 <RR <4. 56)仍未产生抗性外,其它种群对药剂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5. 32 <RR <9. 98); 2017年度,除三亚和澄迈种群对阿维菌素仍处理敏感状态外,其它种群对不同药剂均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5. 59 <RR <27. 03)。相比2016年,各测试种群对药剂的抗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三亚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啶虫脒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9. 97、6. 98和3. 39倍;海口种群对阿维菌素也上升了2. 77倍。对6种新药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虫腈和溴虫腈对普通大蓟马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14. 4113 mg/L和30. 7694 mg/L,而其它药剂则毒力较低(LC50> 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海南 杀虫剂 抗药性 监测
下载PDF
豆大蓟马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良德 付步礼 +3 位作者 邱海燕 韩云 李鹏 刘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0-574,共5页
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2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除杀虫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各虫态的毒力较低外,其他药剂均对豆大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毒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2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除杀虫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各虫态的毒力较低外,其他药剂均对豆大蓟马具有较高的毒力。毒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豆大蓟马若虫的毒力不同程度上均大于成虫,且对成虫的毒力又以对雄成虫的毒力大于雌成虫。综合来看,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噻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噻虫啉等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较大,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杀虫剂 生物测定 毒力
下载PDF
海南地区豆大蓟马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23
13
作者 唐良德 赵海燕 +6 位作者 付步礼 韩云 闫凯莉 邱海燕 刘奎 吴建辉 李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2-1037,共6页
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室内测定了2014-2015年海南主要豇豆种植区三亚、澄迈和海口豆大蓟马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2014年,三亚种群对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39、8... 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室内测定了2014-2015年海南主要豇豆种植区三亚、澄迈和海口豆大蓟马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2014年,三亚种群对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39、8.07和5.44倍,澄迈种群对甲维盐也产生了5.93倍的低水平抗性,海口种群对药剂仍处于敏感阶段;2015年,三亚种群对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7.97、5.43、7.51和5.44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2.99倍;澄迈种群和海口种群对除甲维盐外的其它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但年度间相比,均表现出药剂敏感性下降,有进一步产生低水平抗性的趋势。海南各监测地区均未发现豆大蓟马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可以考虑其它药剂与阿维菌素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海南 抗药性 监测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蛹期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云 唐良德 +3 位作者 付步礼 邱海燕 吴建辉 刘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0-714,共5页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该蓟马在土壤中化蛹的习性,本文研究了在室内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化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豆...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rall)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该蓟马在土壤中化蛹的习性,本文研究了在室内条件下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对豆大蓟马化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豆大蓟马蛹的发育历期和羽化率,土壤含水量为15%且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时,豆大蓟马的发育历期最短为3.62±0.15 d,羽化率最高为52.08%±0.07%,低含水量(5%)和高含水量(25%)均不利于豆大蓟马化蛹。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最适宜豆大蓟马化蛹,粘土最不适合豆大蓟马化蛹,其羽化率最低为19.1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土壤含水量 化蛹 羽化 发育历期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奎 唐良德 +4 位作者 李鹏 韩志伟 邱海燕 付步礼 范咏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5-1618,共4页
豆大蓟马是海南冬种豇豆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本文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测定了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等6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 豆大蓟马是海南冬种豇豆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本文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测定了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等6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0.000 5 g/L)>阿维菌素(0.056 1 g/L)>毒死蜱(0.125 3 g/L)>高效氯氰菊酯(0.165 4 g/L)>啶虫脒(0.228 3 g/L)>吡虫啉(19.803 5 g/L);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的共毒系数为77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配比为1∶9时的共毒系数为1 733。本研究为开发豆大蓟马防治药剂和田间化学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豆大蓟马 毒力测定 复配 增效
下载PDF
豆大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邱海燕 刘奎 +3 位作者 李鹏 付步礼 唐良德 张曼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41,共5页
豆大蓟马[Me galurothrips us itatus(Bagnall)]是海南豇豆的重要害虫,是影响豇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对豆大蓟马的发育速率、有效积温、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豆大蓟... 豆大蓟马[Me galurothrips us itatus(Bagnall)]是海南豇豆的重要害虫,是影响豇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对豆大蓟马的发育速率、有效积温、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豆大蓟马的世代发育历期为10.57~46.29d,其中卵期为2.72~8.71 d,若虫期为3..54~16.24d,预蛹期为0.76~3.62 d,蛹期为2.02~8.74 d,产卵前期为1.00~9.16 d;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且呈显著相关;卵、若虫、预蛹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18、9.80、9.37、8.83℃,有效积温依次为76.55、76.77、17.06、46.73日·度,完成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5℃和238.87日·度;温度对豆大蓟马的存活率影响显著;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下平均寿命为63.24d,35℃下平均寿命为11.20d;30℃时产卵量最高,平均产卵232.78粒/雌,分别是15℃和35℃下的3.84倍和8.87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豆大蓟马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生物学特性 发育历期 存活率 有效积温
下载PDF
豆大蓟马对寄主植物及挥发性化合物的趋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良德 韩云 +4 位作者 吴建辉 付步礼 张瑞敏 邱海燕 刘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4-1029,共6页
为明确不同寄主和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豆大蓟马的行为影响,本文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豆大蓟马雌成虫对两种寄主植物花和不同浓度(v/v)下11种化合物的趋向性反应,结果表明:豆大蓟马对豇豆花、10-4烟酸乙酯、10-6烟酸乙酯、10-2... 为明确不同寄主和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豆大蓟马的行为影响,本文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豆大蓟马雌成虫对两种寄主植物花和不同浓度(v/v)下11种化合物的趋向性反应,结果表明:豆大蓟马对豇豆花、10-4烟酸乙酯、10-6烟酸乙酯、10-2橙花醇、10-2芳樟醇、10-6邻茴香醛和10-23-苯丙醛、10-43-苯丙醛具有极显著的趋向反应;对四季豆花和10-4橙花醇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10-4β-香茅醇、10-6β-香茅醇和10-6苯甲醛对豆大蓟马具有显著的驱避反应。不同浓度同一化合物对豆大蓟马的吸引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化合物田间防治豆大蓟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豇豆 四季豆 化合物 行为测定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晓维 罗雪君 +5 位作者 王丽坤 章金明 张治军 黄俊 吴建辉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7,共11页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其雌虫和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溶液浸提法提取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挥发物;应用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收集的气体挥发物和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对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气味源对其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雌成虫气味源则没有。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溶液浸提法均可提取雄成虫挥发物主要组分,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获得的TIC图基线平稳,杂峰少,提取效果优于溶剂浸提法。GC-MS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挥发物中主要含有1种化合物,为反式,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E,E)-farnesyl acetate],该化合物在雌成虫挥发物中不存在。室内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剂量的人工合成的(E,E)-farnesyl acetate对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并鉴定了其主要组分(E,E)-farnesyl acetate,为应用聚集信息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监测和诱杀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聚集信息素 嗅觉反应 化合物鉴定 反式 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
下载PDF
乙基多杀菌素与4种杀虫剂复配对普通大蓟马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登荣 何超 +4 位作者 曾通明 郭苏 田学军 袁盛勇 张宏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58,共5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与4种杀虫剂混配后对普通大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与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使用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乙基多杀菌素与毒死蜱的复配比例为7∶5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为220.41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与4种杀虫剂混配后对普通大蓟马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与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使用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乙基多杀菌素与毒死蜱的复配比例为7∶5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为220.416;乙基多杀菌素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复配比例为5∶9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为222.398.在防治普通大蓟马时,可选择乙基多杀菌素与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复配,对延长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和减缓蓟马的抗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多杀菌素 普通大蓟马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在3种豆类作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谭珂 陈鑫 +2 位作者 李曼娟 葛文龙 但建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6-960,共5页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各种豆类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探求寄主植物对该虫的影响,在(26±1)℃,RH(60±5)%和光照L/D=14 h/10 h条件下,组建了普通大蓟马在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菜豆...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各种豆类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探求寄主植物对该虫的影响,在(26±1)℃,RH(60±5)%和光照L/D=14 h/10 h条件下,组建了普通大蓟马在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以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种群最高,其值分别为12.68和1.150 5;在菜豆上这2个参数最低,分别为3.10和1.069 8。普通大蓟马的平均世代周期在豇豆上最长(19.22 d),花生次之(18.76 d),菜豆最短(17.20 d)。豇豆、菜豆和花生上普通大蓟马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40 2、0.067 5和0.113 5。菜豆上普通大蓟马种群加倍时间为9.94 d,比豇豆和花生上的种群加倍时间分别长1.01倍和0.63倍。由此可见,3种豆类作物中,豇豆是普通大蓟马最适宜的寄主植物,而菜豆的适合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生命表 豇豆 菜豆 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