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4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1
作者 王慧 田黎雪 +5 位作者 吴锦平 卫然 刘彬彬 徐超 李中阳 金水虎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长叶巢蕨Asplenium phyllitidis D.Don、草叶耳蕨Polystichum herbaceum Ching&Z.Y.Liu。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的植物多样性,为该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梅花山 蕨类 新记录
下载PDF
福建省梅花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辑 蔡明章 石溥 《武夷科学》 1993年第0期70-75,共6页
福建省梅花山位于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是玳瑁山的一部分.属于中低山貌,平均海拔约900米,最高峰石门山海拔1811米,是闽西山区最高点。梅花山属于中亚热带风气候带,年平均温度17.04-19.20℃,年平均降雨量175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 福建省梅花山位于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是玳瑁山的一部分.属于中低山貌,平均海拔约900米,最高峰石门山海拔1811米,是闽西山区最高点。梅花山属于中亚热带风气候带,年平均温度17.04-19.20℃,年平均降雨量175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草木茂密,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了调查梅花山的两栖和爬行动物资源,并分析其从属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bibia REPTILIA FAUNA meihuashan Fujian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红楠种子的传播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潘扬 徐丹 +3 位作者 鲁长虎 熊天石 罗芳 傅文源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类对红楠果实的取食及种子的传播作用。结果如下:取食红楠种实的鸟类共计18种,其中整吞果实的鸟类12种,啄取果肉的鸟类5种,啄食种子的鸟类1种。整吞果实鸟类中4种鹎科和2种鸦科鸟类访问频次和取食量较大,是主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主要以呕吐方式传播种子。取食后初停栖点与母树距离及地面种子散布地点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可以远距离扩散种子。地面种实可被啮齿动物或蚁类再次捕食或搬运。研究表明,红楠可以借助鸟类实现种子传播和种群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红楠 种子传播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孔祥海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植物区系 群落外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与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庆辉 杨淑专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0-97,共8页
本文研究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和区系,发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等三大类群微生物的数量随海拔高度、植被和土壤类型等的不同而有规律性的变化。其中,丝状真菌的数量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一元回归关系;不同植... 本文研究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和区系,发现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等三大类群微生物的数量随海拔高度、植被和土壤类型等的不同而有规律性的变化。其中,丝状真菌的数量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一元回归关系;不同植被有各自的优势菌属。共鉴定出4纲11科36属的丝状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微生物 数量分布 区系
下载PDF
梅花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文建华 卢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6-289,294,共5页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基于梅花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实际,对该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了设计,结合隧道围岩变形典型代表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分析;采用速率和累计位移双重控制标准探讨了梅花山隧道围岩二次衬...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基于梅花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实际,对该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了设计,结合隧道围岩变形典型代表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分析;采用速率和累计位移双重控制标准探讨了梅花山隧道围岩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隧道 新奥法施工 监控监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当地社区居民的意愿调查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传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资金来源和方式等方面探讨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从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资金来源和方式等方面探讨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社区居民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持赞同态度;保护区的建立使大多数社区居民收入减少,而社区居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社区居民面临着缺少资金、补偿制度缺失和缺乏生产技术等问题;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意愿调查,确定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各级政府、受益企业和旅游部门,生态补偿客体为社区居民;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和社区居民的受偿意愿,制定生态补偿的标准为每户每年3800~5000元;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财政专项基金;提出了生态补偿方式为以资金补偿为主,实物与政策补偿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制 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意愿调查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开森 吴锦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下载PDF
六沾复线梅花山至天生桥线路方案地质选线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建宏 蒋良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5-980,共6页
贵昆铁路六沾复线梅花山至天生桥段穿越梅花山主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为铁路选线、设计及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与手段,基本查明了区域内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各线路方案的工... 贵昆铁路六沾复线梅花山至天生桥段穿越梅花山主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为铁路选线、设计及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与手段,基本查明了区域内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各线路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影响选线的关键地质因素主要为沿观音河、树舍沟成群分布的滑坡、岩堆及危岩落石、深埋长隧的岩溶与岩溶水危害、煤窑(矿)采空区。通过对梅花山至天生桥段长隧方案、短隧方案、观音河出露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定性分析、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比选推荐了观音河出露方案以乌蒙山一号、二号隧道穿越梅花山主脉,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安全性较高,施工、运营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 天生桥 线路方案 地质选线
下载PDF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蝗虫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哲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80-86,共7页
报道从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蝗虫34种,隶属5科14亚科25属,有1亚科3属5种为福建省新纪录,并有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蝗虫 梅花山 福建 剑角蝗科 锥头蝗科
下载PDF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传明 《闽江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1-43,48,共4页
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是 1985年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保护区内 ,应以保护森林植被、生物资源为主 ,适当地兼顾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该保护区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资源 自然保护区 福建梅花山 对策
下载PDF
湖北房县梅花山志留系微体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地层意义
12
作者 夏竹 殷继成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章报道了在湖北房县梅花山一带出露的一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较多的微体植物化石,据其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大致确定了它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这些发现不但丰富了该区志留纪古生物资料。
关键词 房县 梅花山 志留系 微体植物 化石 地层
下载PDF
梅花山拟赤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冰玲 魏鑫 +1 位作者 吴承祯 洪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连续样方法调查了梅花山保护区拟赤杨种群密度,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拟赤杨种群分布的偏离系数,并进行了种群的格局规模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拟赤杨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平均密度与偏离系数呈正相关;拟赤杨种群存在一个直径在15~50 ... 采用连续样方法调查了梅花山保护区拟赤杨种群密度,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拟赤杨种群分布的偏离系数,并进行了种群的格局规模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拟赤杨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平均密度与偏离系数呈正相关;拟赤杨种群存在一个直径在15~50 m的斑块(包括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赤杨 分布格局 梅花山
下载PDF
基于“合村并居”政策的村庄规划研究——以莱西市梅花山社区和珠海路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卓然 刘福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07-212,231,共7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城乡矛盾逐渐增大,新的时代新的背景,对乡村振兴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合村并居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之一。以莱西市水集街道的珠海路社区和梅花山社区的村庄规划为例,研究新时代合村并居的建设模式,希望为后续的乡...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城乡矛盾逐渐增大,新的时代新的背景,对乡村振兴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合村并居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之一。以莱西市水集街道的珠海路社区和梅花山社区的村庄规划为例,研究新时代合村并居的建设模式,希望为后续的乡村规划提供经验和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村并居 乡村振兴 珠海路社区 梅花山社区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元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是以长苞铁杉占绝对优势的针阔混交林 ,物种多样 ,林分蓄积量较高 ,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交林 ,群落学及测树学特征的研究能为长苞铁杉林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 梅花山 自然保护区 长苞铁杉 群落学 测树学
下载PDF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戊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9期831-834,共4页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蛇足石杉、金毛狗、福建莲座蕨、阔鳞鳞毛蕨、紫萁、江南星蕨、剑叶凤尾蕨、海金沙、乌蕨等。列出了每种药用蕨类植物的中文名、科名、学名、药用部位、药用功效、采收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药用蕨类植物 开发利用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遗传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文源 张文平 +4 位作者 黄楚光 丘云兴 林开雄 罗红星 张志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1,共5页
华南虎是世界上密切关注的旗舰物种,在过去的10 年间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存在的证据,因此它是极度濒危的虎亚种。福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群体是整个圈养华南虎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 12 只华南虎。基于组合长度为 3934 bp 的线粒体序列... 华南虎是世界上密切关注的旗舰物种,在过去的10 年间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存在的证据,因此它是极度濒危的虎亚种。福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群体是整个圈养华南虎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 12 只华南虎。基于组合长度为 3934 bp 的线粒体序列分析发现梅花山圈养华南虎拥有 3 种线粒体单倍型; 而基于 20 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分析显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一共有71 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是3. 55,等位基因丰度的平均值是3. 32,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PIC) 分别为0. 513 和0. 445。这些提示梅花山华南虎圈养群体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梅花山 微卫星 线粒体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清炜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物种丰富,有种子植物154科672属1521种及亚种,区系成份丰富,含单种属和少种属多,区系起源古老,成份过渡性明显。根据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泛热带和热带分布...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物种丰富,有种子植物154科672属1521种及亚种,区系成份丰富,含单种属和少种属多,区系起源古老,成份过渡性明显。根据区系的地理成份分析,泛热带和热带分布的热性成份种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试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丘云兴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3-375,共3页
梅花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 ,山、林、湖、瀑布和温泉是梅花山旅游区五大自然旅游资源 ,本文试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表明 ,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驰名全国 ,旅游资源组合较好 ,地... 梅花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 ,山、林、湖、瀑布和温泉是梅花山旅游区五大自然旅游资源 ,本文试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表明 ,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驰名全国 ,旅游资源组合较好 ,地域分异较明显。提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潜在价值巨大 ,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可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 生态旅游 福建 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天然杉阔混交林物种组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建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是主要建群种。在不同海拔段的群落中各建群种的优势变化明显。随海拔升高,乔木层中杉木、毛竹、木荷的优势下降明显,厚叶厚皮香、黄山松和上杭锥则随海拔升高其重要值增大。在下木层中,这些树种的优势明显下降,仅厚叶厚皮香在950-1250m的海拔段其重要值的排序进入前10位。在地被层中,部分树种幼苗的重要值有所提高,表明这些建群种有一定的更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然杉阔混交林 优势 海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