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明治精神”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光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首创,指伴随着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开化的时代,这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 "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首创,指伴随着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开化的时代,这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是整个现代精神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夏目漱石在其小说中对处于社会动荡转型期的明治时代做了充分且深刻的描写,是那个时代极少数清醒的日本作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治时代 明治精神 日本小说
下载PDF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理念及其时代性阐释——以小说《明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共7页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应,彰显作者对立足现实而又超脱现实的自然人生观的崇尚态度。"则天去私"既包含禅学意境,又流露出对西洋近代文化思想的距离感。该理念与漱石所处的时代思想密不可分,与"明治精神"相关联,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世间的禅学意境,而是包含时代性因素,属于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脱世俗的"自然"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暗》 则天去私 明治精神 自我
下载PDF
“和魂洋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校体育整体特征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燕 谭华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0,共6页
"和魂洋才"作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思想纲领,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而中外学界在研究明治日本学校体育时对这一重要的文化特征较少关注,以致对明治日本学校体育的认识停留在表浅层次。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搜... "和魂洋才"作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思想纲领,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而中外学界在研究明治日本学校体育时对这一重要的文化特征较少关注,以致对明治日本学校体育的认识停留在表浅层次。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搜集日文原始史料基础上,把明治日本的学校体育放在当时的文化以及明治维新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入地认识作为日本近现代学校体育开端的明治学校体育。提出明治日本学校体育整体上也呈现出"和魂洋才"的特征这一新颖观点,认为军国主义倾向与科学性是学校体育"和魂洋才"特征的具体体现,具备"和魂洋才"总体特征的学校体育最符合明治日本对外扩张的国家利益。中日近代早期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两种高度相似然而却有本质区别的思想观念,使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状态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和魂洋才 日本 明治维新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心》中的“他者伦理”与“明治精神”的伦理内核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婷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心》因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而在评论界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有关自我应当如何处理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他者伦理"问题。小说主人公先是由于自我对于他者性的褫夺欲而陷入伦理困境。... 《心》因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而在评论界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有关自我应当如何处理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他者伦理"问题。小说主人公先是由于自我对于他者性的褫夺欲而陷入伦理困境。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主人公做出的伦理选择带来了理性意志的回归,但其"自我"上升为"无我"之后,更进一步形成了与他者之间的阻隔和伦理悖论。主人公最终为"明治精神"殉死,这一行为实则包含深刻的时代伦理。夏目漱石通过对个人伦理悲剧的描绘,揭示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伦理模型,隐含着漱石对于民族道德危机的深刻认知,也折射出他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该如何达到理想之境的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夏目漱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他者伦理 明治精神
下载PDF
从夏目簌石的《心》看日本的明治精神
5
作者 冯运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76-77,共2页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该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走上近代国家道路中的国权论为代表的国家主义与以民权论文为...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该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走上近代国家道路中的国权论为代表的国家主义与以民权论文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斗争。本论文通过分析一般民众的死和知识分子的死,分析了明治时代的国权论和民权论在当时日本国民心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簌石 明治精神
下载PDF
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再论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 被引量:6
6
作者 曹志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的主人公"先生"自杀的原因和"明治精神"的含义。笔者认为,主人公"先生"由于受到传统伦理道德谴责,并非"明治精神"才选择自杀。夏目漱石非常... 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的主人公"先生"自杀的原因和"明治精神"的含义。笔者认为,主人公"先生"由于受到传统伦理道德谴责,并非"明治精神"才选择自杀。夏目漱石非常反感急功近利的明治时代。综观他的每一部作品,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人公,几乎都质疑以自我、个人主义为先导的西方文明。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明治精神"实际上以主人公为代表,怀念东方传统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孤独、失落和怀疑的精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明治精神 文明开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