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备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钰叶 李晓莉 +1 位作者 王伟 孙广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5-69,共5页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并考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方法:本研究以水飞蓟素为模型药,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了经胆固醇-聚乙二醇2000(Chol-PEG2000)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并以外观、粒径、包封率等作为指标考察了...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并考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方法:本研究以水飞蓟素为模型药,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了经胆固醇-聚乙二醇2000(Chol-PEG2000)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并以外观、粒径、包封率等作为指标考察了氢化大豆磷脂用量、胆固醇用量、药脂比和Chol-PEG2000用量,评价了冻干前后脂质体的粒径、多聚分散系数(Pd I)、Zeta电位、包封率等理化性质;考察了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大鼠血浆中的释放行为;评价了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对Hep G2肝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最终确定了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组成:氢化大豆磷脂用量为10 mg/m L,胆固醇与氢化大豆磷脂用量比为1∶12.5,药脂比为1∶25,Chol-PEG2000用量为5.0%,所制备的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02.4±39.4)nm,Pd I为0.194,Zeta电位为(-31.6±1.4)m V,包封率为94.7%±2.8%,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冻干前后粒径、Pd I、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无显著变化;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 PBS中释放缓慢,而在大鼠血浆中释放较快;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水飞蓟素溶液(P〈0.05),说明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结论: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水飞蓟素长循环脂质体应用于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长循环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压法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颖 吴琳 +3 位作者 刘玮 杨益 陈伟 张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2-788,共7页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VEGFRⅡ-distearoyl phosphothanolamine-polyethyleneglycol 2000,VEGFRⅡ-mPEG2000-DSPE)连接物与脂质体共同孵化制备成VEGFRⅡ修饰的介导多西他赛脂质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考察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比较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体外和体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呈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分别为(226.2±16.4)nm和(233.6±10.5)nm,多聚分散系数(PdI)分别为(0.186±0.012)和(0.179±0.009),zeta电位分别为(-9.7±0.6)mV和(-10.1±0.5)mV;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pH 7.4磷酸缓冲液中释药均较为缓慢;在体外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能够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而在裸鼠体内VEGFRⅡ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多西他赛脂质体。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抗体 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出法 抗肿瘤效果
下载PDF
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旸 陈晨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氢化大豆磷脂用量(X1)、胆固醇用量(X2)和脂药比(X3)作为处方考察因素,以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Y1)和平均粒径(Y2)作为评价指标... 目的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以氢化大豆磷脂用量(X1)、胆固醇用量(X2)和脂药比(X3)作为处方考察因素,以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Y1)和平均粒径(Y2)作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处方;考察经最优处方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多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研究替尼泊苷注射液和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和大鼠血浆中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经优化得到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优处方组成:氢化大豆磷脂用量为7.93mg·ml^(-1),胆固醇用量为0.5mg·ml^(-1),脂药比为20∶1,所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呈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平均粒径为(153.2±17.6)nm,PdI为0.193,Zeta电位为(-19.1±1.2)mV,包封率为(87.5±1.8)%;替尼泊苷注射液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和大鼠血浆中均可快速释放,长循环脂质体在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缓慢,而在大鼠血浆中释放较快。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替尼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处方,简单可行,处方重复性良好,可进一步放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苷 长循环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压法 BOX-BEHNKEN效应面法
下载PDF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强 侯明明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2期2254-2257,共4页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评价大鼠尾静脉给药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注射液组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组,尾静脉给药剂量均为7.5 mg·kg^(-1),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中多西他赛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多西他赛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9.2±28.6)nm,Zeta电位为(^(-1)5.8±2.7)m V。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t_(1/2(α))分别为(0.19±0.05)h和(0.36±0.07)h;t_(1/2(β))分别为(1.82±0.33)h和(17.93±1.37)h;AUC0-t分别为(4.42±0.76)μg·ml^(-1)·h^(-1)和(33.73±3.52)μg·ml^(-1)·h^(-1)。结论: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与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能达到长循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长循环 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出法 药动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