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符克英 蔡俊宏 +3 位作者 符生苗 韩叶光 王茹 张培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626-1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以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分析其与肾活检组织中病理诊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液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以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分析其与肾活检组织中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6.7%。继发性膜性肾病组仅检出1例阳性,正常组未检出阳性。血液anti-PLA2R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阳性符合率为97.9%,阴性符合率为80.8%,总符合率为87.5%,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52,P<0.01。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可成为体外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玲 顾向明 +2 位作者 周泽红 林淼雄 齐晓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MN)中的阳性率,分析两种方法在MN的诊断效能,为临床MN的诊治提供特异度更高的实验指标。方法选取该院肾内科就诊行肾病理活...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MN)中的阳性率,分析两种方法在MN的诊断效能,为临床MN的诊治提供特异度更高的实验指标。方法选取该院肾内科就诊行肾病理活检并确诊的MN患者31例,对照组50例包括该院住院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及健康体检者共12例,收集血清同时进行以上两种方法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在MN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对MN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MN组中,ELISA法及IIF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7例,两种方法分别显示阳性和阴性各1例,两种方法同时阴性12例,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为58.06%(18/31);对照组50例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00%(0/50)。两种方法检测抗PLA2R抗体阳性率在MN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2,P<0.05)。两种方法诊断MN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指标依次为58.06%(18/31),100.00%(50/50),100.00%(18/18),79.37%(50/63),83.95%(68/81);两种方法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对MN的诊断性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在MN组及对照组中抗PLA2R抗体水平分别为45.42(2.00,760.40)及2.00(2.00,3.21)RU/mL,两组间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45,P<0.05)。结论 ELISA法及IIF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在MN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准确率,可作为MN诊断,尤其是特发性MN及无法行肾活检患者的必要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冷冻与石蜡肾活检标本中PLA2R1表达的临床诊断意义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琼茹 廖悦华 +5 位作者 轩慧杰 郑明珠 李荣岗 郑焱 周伟 张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在肾脏穿刺的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不同标本中阳性率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肾脏穿刺患者的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同时有肾活检冷冻标本及石蜡标...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1(PLA2R1)在肾脏穿刺的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不同标本中阳性率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肾脏穿刺患者的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同时有肾活检冷冻标本及石蜡标本的患者215例,仅有石蜡标本的患者785例。分别利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LA2R1在肾活检冷冻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PLA2R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215例冷冻标本中,PLA2R1阳性率为19.1%;在1000例石蜡标本中,PLA2R1阳性率为32.9%,两组中PLA2R1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冷冻和石蜡标本中,PLA2R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与病理类型相关。在冷冻和石蜡标本中,PLA2R1阳性均集中于特发性膜性肾病(72.0%和79.8%),但非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则分别为3.0%和19.4%。结论肾活检冷冻及石蜡标本中PLA2R1表达均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但冷冻标本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肾脏活检 PLA2R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冷冻组织 石蜡包埋组织
下载PDF
新疆地区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东 米娜娃尔.玉努斯 +5 位作者 李静 帕丽达.阿布利孜 周珊 董潇阳 哈地丽亚.哈斯木 桑晓红 《新疆医学》 2017年第11期1227-1229,1232,共4页
目的分析抗PLA2R受体抗体在肾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与临床发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90例肾病患者血清中抗PLA2R受体抗体,以描述方法将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0例肾病患者中,57例患者抗PLA2R... 目的分析抗PLA2R受体抗体在肾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与临床发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90例肾病患者血清中抗PLA2R受体抗体,以描述方法将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0例肾病患者中,57例患者抗PLA2R受体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4.7%。汉族阳性人数多于少数民族。57例阳性患者中与20例接受肾穿患者病理结果比对后诊断膜性肾病符合率为100%。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PLA2R受体抗体可作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疾病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是有潜力的诊断治疗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鉴定
5
作者 尚英彬 韩世新 +2 位作者 郭英军 赵玉铭 宋芳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对经过临床表现、病理、直接免疫荧光等常规手段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患者血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并比较常规间接免疫荧光(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在检测BP患者血... [目的]对经过临床表现、病理、直接免疫荧光等常规手段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患者血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并比较常规间接免疫荧光(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在检测BP患者血清中抗基底膜带(BMZ)抗体的敏感性。[方法]分别应用常规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对37例BP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BMZ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常规IIF示37例BP患者中23例血清抗BMZ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2.16%,10例正常对照血清阴性;盐裂皮肤IIF示37例BP患者中35例血清抗BMZ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4.59%,其中31例为表皮侧IgG沉积、1例为真皮侧沉积、3例为双侧沉积,10例正常对照血清阴性。盐裂皮肤IIF检测BP患者血清中抗BMZ抗体的阳性率与常规IIF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1)。[结论]37例BP患者中检出1例EBA(盐裂皮肤IIF示真皮侧沉积),EBA在经过常规方法诊断为BP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7%(1/37),检测BP患者血清抗BMZ抗体时盐裂皮肤IIF技术比常规IIF技术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裂皮肤 间接免疫荧光 表皮下大疱病 基底膜带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的检测
6
作者 杨森 张学军 +4 位作者 翁孟武 王再兴 王培光 杨春俊 刘江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比较免疫印迹 (IB)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 (IIF)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SABD)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BMZ A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应用IIF和IB技术对 97例SABD患者血清中IgG型或IgA型BMZ Ab进行检测。结果 IIF法阳性... 目的 比较免疫印迹 (IB)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 (IIF)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SABD)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BMZ A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应用IIF和IB技术对 97例SABD患者血清中IgG型或IgA型BMZ Ab进行检测。结果 IIF法阳性率 75 .3 % ,免疫印迹法阳性率 79.4% ,两者在检测灵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者均可用于SABD中BMZ Ab的检测 ,二者联用对于提高BM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表皮下大疱病 免疫印迹 自身抗体
下载PDF
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亚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8年11月174例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方面,肾炎综合征9例,占5.17%;肾病综合征165例,占94...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8年11月174例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方面,肾炎综合征9例,占5.17%;肾病综合征165例,占94.83%。合并高血压60例,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9例,合并血尿10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25例。Ⅰ期膜性肾病128例,占73.56%;Ⅱ期膜性肾病51例,占29.31%。免疫荧光法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Ig G沉着,C3沉着163例,Ig M沉着45例。Ⅰ期和Ⅱ期患者相比,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Ig G、C3、FRA、C1q阳性率和Ⅱ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Ig A、Ig M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结论膜性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多数患者病理分期为Ⅰ期和Ⅱ期,且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等因素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 病理分型 免疫荧光法 肾小球球性硬化 免疫治疗 肾炎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24
8
作者 祝爽爽 周树录 +2 位作者 周朝敏 李永强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V型狼疮肾炎...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V型狼疮肾炎、27例Ig A肾病、19例微小病变性肾病、5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PLA2R1抗原。结果 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35例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5.37%。其中PLA2R1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细颗粒状沉积。在V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均未发现PLA2R1抗原沉积。特发性膜性肾病PLA2R1阳性患者与PLA2R1阴性患者相比较,年龄、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PLA2R1抗原的阳性率为85.37%,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 M型磷脂酶A2受体1 PLA2R1
下载PDF
69例膜性肾病临床特点与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丛日华 靳蕊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回报为膜性肾病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尿蛋... 目的探讨成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回报为膜性肾病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高血压、尿潜血、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与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患者的年龄为(46.2±14.2)岁,男性45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1.875∶1。原发性膜性肾病55例(79.7%);继发性膜性肾病14例(20.3%),其中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7例(50%),Ⅴ型狼疮性肾炎1例(7.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4例(78.26%),肾炎综合征15例(21.74%),伴有镜下血尿21例(30.43%),伴有高血压17例(24.64%),伴有肾功能不全4例(5.80%)。病理表现:Ⅰ期膜性肾病25例36.2%,Ⅱ期膜性肾病30例(43.5%),Ⅲ及Ⅳ期未收集到。免疫荧光下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着主要为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C3,分别为69例(100%)和65例(94.2%);21例(30.4%)可见免疫球蛋白A(IgA)沉积,18例(26.1%)可见免疫球蛋白M(IgM)沉着;乙肝病毒相关膜性肾病可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或)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表达。男性、老龄、高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高的患者病理分期高(P<0.05)。结论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病理分期以Ⅰ期和Ⅱ期为主,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以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为主,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及SMN临床均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男性、老年、高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多者病理分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病理分型 免疫荧光
下载PDF
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_2R抗体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丽莉 陈孝倩 黄朝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对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的104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成人IMN 80例、拟诊...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对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的104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成人IMN 80例、拟诊的继发性膜性肾病(SMN)7例和其他病理类型17例。抽取清晨空腹血样,按照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方法分IIFT法组和ELISA法组,2组分别设部分SMN和其他病理类型病例作为对照。结果: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40例,其中33例IMN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26例,灵敏度为78.8%;2例SMN均阴性;5例其他病理类型中仅1例狼疮性肾炎IV型可疑阳性,其余4例阴性;IIFT法的特异度为85.7%(6/7)。ELISA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64例,其中47例IMN患者中37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灵敏度为78.7%;在5例SMN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不典型膜性肾病1例和结肠癌合并IMN 1例阳性,另外3例阴性;12例非膜性肾病均阴性;ELISA法的特异度为94.1%(16/17)。结论:在成人IMN的诊断价值上,IIFT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ELISA法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友河 薛志强 +3 位作者 彭翔 艾华 何清桃 李小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NbTom40的原核表达及定位
12
作者 罗洁 林立鹏 +3 位作者 潘国庆 刘婷 刘显林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6,共7页
线粒体外膜易位酶是由Tom40基因编码的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转位酶复合体,能够将外界蛋白质转位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最近有研究称在一类仅具有简缩进化的线粒体——纺锤剩体的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基因组鉴定到一个NbTom40基因.本文首先通... 线粒体外膜易位酶是由Tom40基因编码的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转位酶复合体,能够将外界蛋白质转位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最近有研究称在一类仅具有简缩进化的线粒体——纺锤剩体的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基因组鉴定到一个NbTom40基因.本文首先通过克隆了长度为839bp的NbTom40基因,通过构建重组载体pET30a(+)-NbTom40,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经过HIS抗体的免疫印迹对表达的目的蛋白——31~43kDa间存在一条单一条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条带即为分子量大小正确的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然后将其进行Ni-NTA亲和层析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纯化并制备多克隆抗体.NbTom40抗体与家蚕微孢子虫总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32kD处有明显杂交信号,与理论分子大小一致.最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细胞定位,观察到NbTom40以散点状荧光信号分布在孢子内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纺锤剩体的蛋白组成及其膜转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线粒体外膜易位酶 原核表达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敏 朱彤莹 +5 位作者 彭艾 尤莉 朱微 陈靖 顾勇 林善锬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特征及氯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30例2型DN患者,经6周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50 mg/dx8周,继以氯沙坦100 mg/dx8周治疗。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镜检法检... 目的观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特征及氯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30例2型DN患者,经6周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50 mg/dx8周,继以氯沙坦100 mg/dx8周治疗。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镜检法检测单克隆抗体podocalyxin标记的尿足细胞。结果 DN患者组尿脱落足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氯沙坦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排泄,但未观测到大剂量氯沙坦比小剂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计数与系统血压、尿蛋白量无显著相关。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CKD2期组(21例)比CKD3期组(9例)尿足细胞排泄计数显著增多。经治疗后CKD2 期组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CKD3期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尿脱落足细胞可能是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早期有效因子,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氯沙坦 足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
原文传递
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对Alport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骥 马骏 +7 位作者 倪莉燕 王朝晖 潘晓霞 任红 张文 沈平雁 冻晓农 陈楠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对疑似Alport综合征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08年3月在我科行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的疑似Alpo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测临床疑似患者254例(男性/女性,0.7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对疑似Alport综合征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08年3月在我科行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的疑似Alpo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测临床疑似患者254例(男性/女性,0.76),平均年龄为(25.85±17.03)岁(1~71岁),性别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患者的皮肤基底膜α5(Ⅳ)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异常,阴性患者12例,阳性不连续患者7例,诊断为Alport综合征,诊断率为7.5%(19/254)。结论皮肤基底膜α5(Ⅳ)链检测能显著提高Alport综合征的诊断率,且可以为早期诊断和鉴别不同遗传类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胶原Ⅳ型 皮肤 基膜 间接免疫荧光
原文传递
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T81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永婷 贾天军 +2 位作者 李萍 贾晓晖 马良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9-801,807,共4页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T813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其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CT813基因,分别对CT813与pcDNA3.1/Myc-HisA空质粒进行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然后进行菌落PCR、酶切及...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T813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其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CT813基因,分别对CT813与pcDNA3.1/Myc-HisA空质粒进行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然后进行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Myc-HisA-CT813转染Hela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PCR显示,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约795bp,与预期相符;经NotⅠ与kpnⅠ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正确,测定其序列与NCBI数据库完全一致;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质粒转化Hela表达的CT813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29.4kd左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蛋白位于细胞胞浆中,是衣原体分泌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Myc-His A-CT813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了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T813,对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与宿主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 CT813 WESTERN BLOT 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IIF与ELISA在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中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符克英 蔡俊宏 +3 位作者 符生苗 韩叶光 王茹 张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IF与ELISA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IIF法检测...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IF与ELISA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IIF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8.3%;ELISA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5.0%,两种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其阳性符合率为93.6%,阴性符合率为95.9%,总符合率为95.0%,Kappa一致性检验的Kappa为0.895。结论 IIF法与ELISA法检测血液中anti-PLA2R的结果相关性高,均可成为体外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异性指标,两者有互补性,能为不同条件的实验室提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光镜未能诊断的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分析(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殿阁 刘必成 李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光镜未能诊断的膜性肾病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5—0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仅靠光镜未能诊断的9例轻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1例6岁小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余8例45~70岁成... 目的探讨光镜未能诊断的膜性肾病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5—0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仅靠光镜未能诊断的9例轻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1例6岁小儿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余8例45~70岁成人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或隐匿型肾炎。光镜诊断为微小病变或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荧光显示IgG沿肾小球基底膜散在性细颗粒状沉积。电镜可见上皮细胞下小型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散在性沉积,多为膜性肾病Ⅰ、Ⅱ期病变,2例合并薄基底膜肾病。结论慢性肾炎或隐匿型肾炎中,常混有仅靠光镜难以确诊的轻型膜性肾病,进行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对确定诊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光镜 免疫荧光 电镜
原文传递
抗GP2和抗CUZD1抗体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俊祥 罗婷 +2 位作者 葛文松 潘秀军 沈立松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 :评估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2,GP2)抗体和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B and zonapellucida-like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1,CUZD1)抗体检测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 目的 :评估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2,GP2)抗体和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B and zonapellucida-like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1,CUZD1)抗体检测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效能,并分析2个抗体与CD患者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8例CD患者、82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GP2和抗CUZD1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抗体表达情况,根据抗GP2和抗CUZD1抗体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以评价其单项及联合检测时对CD的辅助诊断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表达情况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关系。结果:(1)抗GP2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11.0%和0,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12,P<0.01),C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P<0.01)。抗CUZD1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9.5%、14.6%和0,C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1);但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36)。(2)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单项检测时,诊断CD的灵敏度分别为45.3%、19.5%,特异度分别为93.7%、91.5%,AUC分别为0.695、0.555。抗GP2抗体与抗CUZD1抗体联合检测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8.6%,特异度为90.1%,AUC为0.744,显著高于抗GP2、抗CUZD1单项检测的AUC值(Z=4.44,2.57,P<0.01)。(3)抗GP2抗体阳性与合并肛周及肠外病变、穿透型疾病行为及病变部位为回结肠呈正相关(P<0.05);抗CUZD1抗体阳性与男性、狭窄型疾病行为及回肠末端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抗GP2抗体和抗CUZD1抗体是CD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CD的诊断效能。抗GP2抗体及抗CUZD1抗体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表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复杂的疾病表型,可能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及生物制剂使用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 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 免疫荧光技术 间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